去年舒爾茨在這個獎項上輸給了來自於華夏的數學家惲之瑋,就是因為對方在國際上揚名的時間比他要長,而且做出的成績並不遜色於舒爾茨。
綜合考慮下,這個獎項最後給了惲之瑋。
而今年洛葉也是如此,她從年初到現在可謂是刷足了存在感,無論是她在《數學年刊》發表的論文還是之前在牛津大學的精彩表現,都表明了她強勁的實力。
可是和舒爾茨比起來,她的聲勢顯然要弱一點。
而就在這時,新一期的《美國數學會雜誌》悄悄的發行了,而在這上面,洛葉的一篇論文赫然在列,正是洛葉去年寫的關於任意維度小設計的猜想。
這篇論文投稿出去的時間和球形堆體的時間差不多,可是這篇論文可沒有球行堆體幸運,《美國數學會雜誌》作為和《數學年刊》並列的期刊,審稿期也同樣的漫長,洛葉沒有真的等待一年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這還要對虧她最近在數學界越來越響亮的名字,讓編輯在浩瀚的論文中發現了這篇位於幾個月前投遞的論文,所有信息都對上後就發給了審稿編輯,而審稿編輯也正是因為洛葉最近的存在感而飛快的審核過了這篇論文。
——而在這篇論文發表後,洛葉和舒爾茨的之間的差距肉眼可見的縮小了。
任意維度小設計猜想證明雖然沒有球形堆體影響範圍來的大,可是這也是群論當中一個重要猜想,甚至是不止抽象代數,對低維拓撲學也意義非凡,可以順勢解決許多問題,《美國數學會雜誌》刊登這篇論文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在一些盤點的論文上,洛葉和舒爾茨的調查支持率已經要持平了。
從這些數據來看,兩人之間似乎充滿了火藥味,可實際上他們兩個人還維持著友好關係,一個獎項而已,從現在來看,拉馬努金獎他們早晚都會獲得的,根本不差這一年。
而洛葉知道舒爾茨關於Weight-monodromy猜想的進度已經進展了一大步,在之前的牛津大學會議上,不止是洛葉,就是舒爾茨也得到了一些靈感,讓他在回到波恩大學後,進度一直很順利。
而舒爾茨也知道洛葉關於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工作進展不錯,這還是洛葉從舒爾茨那裡得到的靈感,而這兩個猜想其實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幾何數論相關的,有了之前的合作,兩人再次進行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基本構造,平坦的,類似於球面的正曲率和馬鞍狀的負曲率,給出任何的一個代數幾何的空間,用這三種基本的構造都可以把它構建出來。」
洛葉一點點的完善自己的論文內容,幾乎對外界的事情充耳不聞。
而這時,唐納森籌備已久的論文發表了,還是關於代數幾何中ACC猜想——代數幾何可是數學研究工作中的熱門,裡面匯集了最聰明的腦袋,想要出頭很難,可是如果真的做出了成績,那憑藉代數幾何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可以輕易的獲得關注度。
唐納森就是如此。
他在這篇論文中付出的心血只有他自己知道,為的就是這一刻,在這篇論文發表的那一刻,他就和上半年的洛葉一樣,名氣飛快的傳遍了全球,成了今年又一個新崛起的青年數學家,讓世界記住了這個來自於俄羅斯的年輕數學家。
可他獲得關注可不如洛葉,因為洛葉目前發表的兩篇四大論文都是單獨署名,完全由她獨立完成,之前還有ABC猜想事件加成,而唐納森這篇論文,第一作者是他和洛葉共同署名——洛葉雖然沒有在這上面費多少功夫,但那是因為這個領域她太熟悉了,她做起來並不費功夫,她完成了其中三個關鍵工作,署名在唐納森之後,那也是名至實歸。
兩個作者聯名,自然分薄了其中的榮譽,況且洛葉目前的名氣可比他之前的默默無聞要強,他們只會認為洛葉在這篇論文中做出了幾乎和他相當的貢獻。
而這篇論文還不算完,今年似乎要註定被載入史冊一樣,斯坦福的另一名學生,亞歷山大接連發表了兩篇論文,成為唐納森之後又一個備受關注的青年人,而他同樣也是代數幾何領域,讓人感慨代數幾何領域真的人才倍數,讓人不羨慕都不行。
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亞歷山大的其中一篇論文,也是和洛葉聯合發表的,而在這篇論文中,洛葉是第一作者,而他只是第二作者——
在亞歷山大重點完善自己獨立構思的那篇論文後,從牛津大學會議回來的洛葉靈感爆棚,又想著儘快去做自己的碩士論文,速度飛快的完成了那篇論文,剩下的那一點工作由亞歷山大收尾,可是這點工作不足以讓他成為第一作者。
而這篇論文是關於低維拓撲的三角形解剖猜想,洛葉直接用一個簡單至極的方法否決了這個猜測的正確性,證明了這個猜想完全是錯誤的,推翻了以這個猜想為基礎的一眾論文。
——這當然比不上推翻黎曼猜想帶來的影響力,畢竟黎曼猜想到現在歷史已經有了數百年,在黎曼猜想正確的前提下建立的科學研究太多,如果推翻可以說小半個數學界要重新洗牌了,可好歹也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猜想,洛葉徹底證明了它的錯誤性,這讓全球今年準備以此為課題準備論文畢業的學生全都要推翻重寫。
這篇論文沒有發表在四大上,但是也是在次一級的期刊上,剛剛一發表就引來了許多的引用。
正因為這兩篇論文的接連發表,洛葉的存在感再次強烈了起來,和舒爾茨之間的火藥味似乎更濃了——在某些論壇和媒體上,她的支持率已經超過了最近毫無動靜的舒爾茨。
而在旁人看來,接連發表論文的洛葉似乎對今年的拉馬努金勢在必得,仔細盤點洛葉到現在發表的論文——兩篇四大,全是獨立署名,五篇次一級期刊。
從數量上來看,已經不遜於舒爾茨什麼了。
而從質量上看,舒爾茨研究的霍奇猜想和朗蘭茲綱領是世界性的難題,如果解決掉,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舒爾茨本人以一己之力推動了許多進展。
而洛葉呢,比起舒爾茨的「專一」她無疑更為花心一些,顯得多面開花,在抽象代數,和代數幾何,甚至在數論——雖然洛葉現在還沒有發表相關的論文,可是她和舒爾茨合作找到望月新一論文的漏洞,在數論上她也肯定很有造詣。
這樣涉及多個數學分支,每個領域似乎都顯得造詣非凡,讓人不由想到另一個被譽為數學全才的人——陶哲軒。
相互比較了一下之後,所有媒體都開始驚嘆了,「……舒爾茨今年26歲,洛葉才20歲,無論他們誰能獲獎,都將刷新拉馬努金獎項的最年輕獲獎人記錄!想想他們的年紀,再想想他們的成就,這樣的天才多麼可怕啊!」
「——而現在,他們的數學征程幾乎是剛剛開始,他們的黃金學術時期還有很長時間,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在未來他們做出更多的成果,用這些成果來影響現在的地球聞名,同時用自己的年齡不斷的刷新各種數學獎項的最低年齡記錄。」
「——當然,從這點來看,來自於東方的天才少女似乎更為可怕一些,她比舒爾茨還要小六歲!從這點來看,似乎更應該讓舒爾茨獲獎,因為如果讓這位東方天才少女獲獎,將來很難再有人打破她的記錄,只能看著她的名字掛在各大數學獎項的上空。」
應該是運營這個帳號的小編剛從娛樂圈辭職過來,寫出來的文章讓人激動非常,有種煽動人心的魔力,這也成功讓本來留言不多的帳號下蹭蹭多了許多的評論。
「其實早就想跪了,看他們兩個之前在牛津大學會議上的視頻時就想跪了,這絕對是神啊!」
「學數學的默默仰望兩位大神,我導師現在都在看他們的論文,而我年紀和他們差不多大……」
「心情複雜……我碩士論文是關於低維拓撲的三角形解剖的,現在在重新查資料。」
「舒爾茨大神的名字早就聽過了,是真的很可怕,可更可怕的是洛神好嗎,她真的只有二十歲嗎?膝蓋已經爛了……」
「他們的工作我聽都沒聽懂,慘澹……」
「我們導師都給跪了好嗎,還預言他們兩個絕對會獲得菲爾茲獎!」
「重點是拉馬努金獎好嗎?舒爾茨大神獲獎的話已經很可怕了,洛神……給我們數學工作者留個活路吧!」
……
真的,單從年齡上來看,如果洛葉獲獎,很可能導致——後無來者,記錄無法打破。
光是這一點,拉馬努金就應該頒給舒爾茨而非洛葉!
眼看這輿論就要倒向舒爾茨,這個關鍵時候,舒爾茨忽然在《數學年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他破解了德利涅教授的Weight-monodromy猜想!!
這可是代數數論中一個重量級的猜想!!解決了它,舒爾茨對霍奇猜想的「捕捉」計劃又進行了一大步。
舒爾茨用事實證明,他不需要用年齡來成為自己獲獎的加分項,他可以只靠實力!
做個猜想影響力可是十分之大,這可不是望月新一那個無法定義的論文,而是已經被認可的證明!
舒爾茨再次完美重演了自己年初時引起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