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郭太后:沒有妹妹怎麼辦?

  第626章 郭太后:沒有妹妹怎麼辦?

  劉封治下的蜀漢國力強大,教育興盛,荊州學堂、益州學堂,分別有龐統、黃月英坐鎮,再加上延請了一干名士授課,在南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劉封的事跡,在荊州學堂中已經成為傳奇。

  長坂坡單槍匹馬衝殺曹營的小將。

  一手扶立危亡中大漢的名將。

  陸抗在學堂交往的,俱是蜀漢的精英和優秀後備人才,從感情上來講,也自然而然的對蜀漢越發的親近。

  吳郡陸家與孫家的關係,並不如表面上那樣和睦,陸康被殺之仇,就算陸家不計較,孫權心裡總是有一根刺橫著。

  陸遜雖然是吳國的大都督,但因與劉封走得近,在和平時期倍受吳國上下的排擠,本來駐紮在武昌的他,現在已被調到了東線的廣陵,距離蜀漢越來越遠。

  面對崇拜的偶像,陸抗年輕的臉龐上,洋溢著自信與從容,眼眸中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劉封凝視陸抗的眼睛,沉聲道:「幼節,你在學堂就學,未出仕為官,吳主那裡不會為難伯言兄,你若是領令遁入夏口,那就是我大漢軍將,要是吳主怪罪下來,那伯言兄當如何自處?」

  陸抗聽劉封說起父親陸遜,眸子裡露出自豪之色,朗聲說道:「丞相,出仕大漢的江東名士,前有張溫,後有闞澤,我陸抗一束髮少年,又如何能入吳主之眼。」

  「再說了,我陸幼節未受吳主一分恩惠,自也無愧於他,至於我父親,他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忠義之心天日可鑑,吳主若是因我之故,責難我父,又何談江東雄主器量?」

  陸抗雖是少年,但族中的實際情況,也看得清楚,在孫權有意無意的縱容下,在孫氏宗室的打壓下,吳郡陸家在江東的發展不順。

  與歷史上沒有別的選擇不一樣的是,陸家這一回,除了仕吳之外,還有仕漢的選擇。

  陸抗其實並不是第一個來荊學習的陸家子弟。

  由於陸績早早投了劉封、並很受重用的關係,吳郡陸家子弟在蜀漢出仕的不少。在陸抗之前,就有陸遜的外甥姚信到荊州求學。

  看到陸抗神情堅毅,語氣堅定,劉封終於放下心來,鼓勵道:「幼節,我聽說你很喜歡學堂的那一篇少年大漢說,等你從夏口歸來,我親錄一篇贈予你,以彰你相救夏口之功。」

  這些年來,劉封授意陸績多與陸遜聯繫,加深聯絡感情,現在看來,這份長久投資,在陸抗這個後輩身上終於起到了作用。

  陸抗臉上動容,荊州學堂的校訓,就是劉封那一篇《少年大漢說》,陸抗在讀書之餘,每每誦頌,深以為然。

  「丞相放心,抗既領了任務,不達目的,決不迴轉。等我歸來之時,丞相可否答應收我為徒,為我戴冠,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到時候就算父親責怪,我也有話回說。」

  漢家男子年十五束髮,年二十加冠。

  一般來說,束髮由家族中的長者為之;加冠的話,若是能延請師尊或者名士,最受人尊敬。

  陸抗現在年十七,束髮已經二年,距離加冠還有三年,他最希望替自己加冠禮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封。

  陸績在旁,聽到陸抗言語切切,也跟著幫忙說道:「丞相,幼節乃我陸家之麒麟兒,在學堂時,龐士元屢有收他為弟子之意,都被幼節給婉拒了,他這是等你回來呢。」

  劉封點頭,仔細的看了陸抗一眼,道:「公績,能收幼節為弟子,封自然樂意,戴冠之事,包在我身上。」

  天、地、君、親、師。

  師徒關係,是漢代儒學禮法的核心。

  陸抗要拜師,劉封心中喜不自禁,要不是還要維持師長的尊儀,他只怕已經笑出聲來。

  陸抗見劉封同意收下自己,神情激動的一抱拳,大聲說道:「丞相,不,師尊放心,抗此行夏口,必不負師尊信任。」

  劉封受了陸抗一拜,從腰間取出一枚玉玦,遞了過去:「幼節智計無雙,在學堂諸子中無人可及,這次能主動請纓,解我大漢之圍,我有什麼不放心的,步夫人那裡,這裡有一塊刻字的玉玦,她看了之後,會知曉我的意思。」

  步練師與劉封心意相通,這一枚玉玦,就是當年相贈之物,劉封相信,只要見了此玦,步練師就會對陸抗信任起來。

  因為陸抗的主動請纓,夏口的僵局有了破解的希望,劉封心情漸趨轉好。

  這一次江夏郡事變,原因有多方面,但根本來說,還是劉封離開荊州、益州的時間太長,這就給了孫權背刺的可趁之機。

  好在劉封回來的及時,步家在夏口的根基深厚,在外部有援兵的前提下,守住幾個月應當沒有太大的問題。

  畢竟,在歷史上步闡孤軍死守西陵,堅持了也要半年之久。

  在布下陸抗這一枚關鍵棋子之後,劉封又將徐夫人叫來,對夏口城的實際情況細細過問,探討了一番。

  步家經營夏口已有五、六年時間,借著石城一帶冶鐵坊的便利,屯積了大量的兵械,夏口城中也有步家的冶鐵工匠,糧秣方面幾處屯糧之地也足夠一年之需。

  這些都是好消息。

  唯一擔心的是,步家內部會不會有人叛降。

  這一次,步騭、步協父子的橫死,說明了一點,他們的行蹤被泄露了,而知曉這一點的,一定是步家內部的人。

  「丞相,步家妹子已經入了夏口城,她的能力你是知道的,說不定現在,陸抗那小子,已經得了步家的重用呢。」

  徐夫人對步練師知之甚深,夏口城中的情形,倒被她猜了一個七七八八。

  當然,這也是她有這個把握,步家內部有哪些人有問題,徐夫人手裡也掌握了些證據,在步練師臨走之時,都已轉交給她。

  劉封見徐夫人回答得肯定,當下也放下心來。

  陸抗領了任務,換下漢軍將校的甲袍,僅帶著一個陸家相跟來的書童,乘偏舟前往夏口。

  單槍匹馬沖陣,陸抗不屑為之。

  這一次,他要證明,不靠武力,靠頭腦和計謀,也一樣能進城。

  陸遜、陸抗。

  朱然、朱績。

  這兩對父子,是吳國的鎮軍之寶。

  丹陽朱氏,源於吳國的開國功臣朱治,其早先隨孫堅、孫策征戰,累拜吳郡太守,與程普、黃蓋、張昭、周瑜等人一道,為吳國的宿將老臣。

  朱然本為朱治之甥,後收為養子,前不久被關興所殺的朱才,其實上是朱然的表兄。

  陸抗這一次入夏口城,沒有遮遮掩掩,而是直接找上了朱績,父一輩惺惺相惜,子一輩交情也是不錯,年輕人之間溝通事項,要比大人要容易得多。

  朱績這些日子猛攻夏口,子弟兵折損得厲害,心情正極度鬱悶,聽到舊友陸抗來求見,心中不由得一動。

  陸抗在江陵求學的事情,他早有聽聞,只不知陸抗這次來所謂何事?

  陸抗見到頂盔貫甲,一有疲色的朱績,在安慰了幾句後,出言質問道:「公緒,汝父子兩人傾力攻打夏口,可是想擁立魯王為太子?」

  孫登死後,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孫權左右搖擺,游移不定。

  丹陽朱家和吳郡陸家在吳國太子的問題上,一直同進共退,孫登在時擁立孫登,孫登死後就擁立孫和。

  孫峻、全琮和孫魯班等人,則是魯王孫霸的堅定支持者。

  雙方明爭暗鬥不斷,吳國朝堂的好戲,並不比魏國那邊少多少,相比之下,蜀漢也就是劉禪時不時的鬧鬧妖蛾子,反倒更要顯得平和。

  朱績武將出身,心思沒有陸抗靈活,聞言有些不解:「幼節,何出此言?我朱家打夏口,與魯王何干?」

  陸抗臉色一正,神情嚴肅的說道:「這一次攻打夏口,若是勝了,孫峻這個左都督運籌帷幄,當是首功,到時候,吾父的大都督之位,怕是要讓給孫峻了;要是敗了,折損的是丹揚朱家的部曲,與他孫峻毫髮無損,汝父子如此賣力,不是支持魯王,還有何解?」

  朱績聽陸抗這麼一分析,頓時氣急起來:「孫峻他算個什麼東西?也敢痴心妄想當大都督,陸大都督還在,吾父還在。」

  孫峻的軍事能力,在孫氏宗室之中,屬於厲害拔尖的一個,但比起陸遜來要差了不知多少,比起朱然,也是不如。

  陸抗一席話挑起朱績怒火,識機見好就收,擺了擺手說道:「公緒,汝父姓朱,就算改為施姓,也一樣不是姓孫,陛下猜忌心重,當年赤壁大戰,周大都督也只是代掌兵權,現在陛下威權日重,更不可能將兵權託付給外姓之人。」

  朱績默然不語,心中憋屈得緊。

  朱治死後,朱然為了保住兵權,屢次出生入死,為孫權衝鋒陷陣,在官職上,也從偏將軍晉為左大司馬,但實際麾下的軍隊,還是朱家的部曲族兵。

  要是族中精英都死光了。

  朱家會怎麼樣?

  朱績不敢想下去,舍了自己,去成全孫峻的名聲,朱績還做不到那樣高尚。

  「幼節,你若是在我的位置上,該當如何?」朱績悶聲問道,他之前也曾和父親朱然抱怨過損兵太多,但朱然對孫權的知遇之恩很是感激,聽不進忠言。

  陸抗淡然一笑,抬手指向夏口城,道:「公緒,你若信得過我,就放我入城一趟,我來和步夫人、步仲思接洽,要是能私下達成陣前罷戰的協議,那朱家就不必為損兵著惱了。」

  「幼節,你是說我們和步家商量好,給孫峻演一場假打的戲,妙,妙哉!」朱績拍著大腿,連連叫好起來。

  陸抗與朱績一番計量之後,施施然大搖大擺的向夏口城而來。

  到了離城箭矢射不到的地方,陸抗從懷中取出一面漢旗,持在手中展開,然後朝著城頭揮手示意起來。

  步闡眼睛充血,正帶著一隊族兵在龜山上巡視城垣,聽到手下將卒叫喊,凝神看去,卻是一少年郎正持旗示意,看樣子想要進城來。

  只有一人,步闡自是不怕。

  在命人放下吊繩,將陸抗提上來之後,步闡仔細一打量,才算認出原是陸抗。

  陸、步兩家這些年與蜀漢走得近,步闡去江陵的次數有不少,到陸績的府上見過陸抗好幾回,這次於困境中見陸抗到來,步闡不由得喜出望外。

  「幼節,城外的逆吳退兵了嗎?可是劉丞相遣你前來,不知大漢天兵何時殺到,丞相如今又在何處。」

  步闡口不擇言,握住陸抗的手連聲問道。

  陸抗本來對步闡這個長輩獨抗吳軍的舉動甚是佩服,但瞧步闡這麼沉不住氣,心中又起疑起來,這夏口城能守到現在,怕不單單是步闡一個人的功勞。

  「闡叔,夫人可在,珏弟可在?」

  步闡聽陸抗提到步練師,連忙答道:「吾妹正在城中,可是丞相有話要告知,來人,快領幼節去見夫人。」

  步練師這段時間極是忙碌,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整治步家內部上面,被她清除出的蛀蟲和暗間,有近百餘人。

  其中,還查出了一夥暗藏的二十餘人宗寇,也不知是誰派來的,從他們聯絡的情況看,已經在準備縱火焚城,並趁亂奪取城門了。

  「幼節,你來之時,丞相還說了什麼?」從陸抗手裡接過玉玦,步練師心中一暖,劉封能夠千里迢迢的從涼州趕回來,就證明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

  陸抗搖了搖頭,道:「稟夫人,丞相只是讓我轉交這玉玦,並囑咐了一句,說夫人一看就能知道他的心意,並無其他話語。」

  步練師點頭,陸抗是陸遜之子,能夠主動請纓來夏口城,已是千難萬難,指望他再帶來什麼,那是奢望了。

  好在步家經營江夏郡多年,城中一應軍資俱全,也不缺什麼?

  城中真正缺少的,是能戰之將。

  步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家族之主,距離合格的將領,還有一段距離,步家的其他人,如步協之子步璣,從資質和天賦來看,也不是能當將領的料。

  「幼節,你若不棄,可願領一支人馬協助守城?」步練師愁眉不展,抬眼看到陸抗眼中躍躍欲試的神情,不由得開口問詢起來。

  陸抗聞言,欣喜說道:「夫人說得可真?抗別的不敢保證,只要是我守的那一段城垣,必不會讓吳軍給破了。」

  「好,幼節既有信心,那南門的一千人就拔給你指揮,要是立下戰功,我親自到丞相那裡,為你敘功。」

  步練師沉聲說道。

  虎父當有虎子。

  陸遜是東吳的大都督,有名的統帥,陸抗小小年紀,也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幹,這一次守衛夏口城之戰,步練師決定賭上一把。

  陸抗以客將的身份,登城指揮作戰,他的臨危受命,讓夏口城中一度混亂的指揮得以逐步理順,步家族兵的精氣神也跟著提了上來。

  朱績苦等陸抗入城遊說的結果,誰料想沒等到好消息,陣前卻傳來陸抗在城頭指揮作戰的消息,這讓朱績氣不到一處來。

  「陸幼節,汝敢欺吾?」朱績吃了個暗虧,心中憋屈,但又不好向父親朱然言陳,他總不好說,自己腦子犯糊塗了,聽信了陸抗的鬼話。

  氣怒之下,朱績親自帶著部曲架雲梯攻城,而在夏口城頭,步闡見陸抗指揮得當,也漸漸放下心來,將步家精兵交給陸抗指揮。

  歷史上吳國鎮守荊州的兩大重將,陸抗、朱績,就在夏口城不期然成了對手。

  在心計的較量上,陸抗占了一回上風。

  在戰場的較量上,陸抗也不懼朱績多少。

  ——

  漢、吳在江夏郡大戰,不僅讓雙方的官員、將領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就連第三方看好戲的魏國,也跟著熱鬧起來。

  漢、魏、吳三國鼎立。

  無論是哪兩家發生戰事,都不可能完全的避開另外一家。

  曹魏前一陣子,和劉封在涼州打生打死一場,結果盧水胡一場大敗,讓魏國朝堂上主戰派鴉雀無聲起來。

  現在,難得有坐山觀虎鬥的機會,魏國官員們一下子興奮起來,討論戰況進展的清淡宴會一個接一個,參與的人數眾多,結論也各不相同。

  對劉封心生敬慕的人認為,步家因步練師的原因,與蜀國形成了事實上的結盟,孫權先啟戰端,枉殺步家父子,要是這一回不能給孫權一個教訓,那劉封的顏面何在?以後又有誰會依附劉封?所以,蜀國是有理的一方。

  對劉封反感的人則認為,從東吳的角度來看,夏口是吳國的地盤,步家是吳國的臣子,吳軍攻打夏口,是吳國的內部事務,與蜀漢無關。

  當個吃瓜群眾,爭論自然無有休止。

  曹爽、司馬懿、郭太后三方勢力出於各自的立場,也是各派出使者,來往於漢、吳之間,忙得不亦樂乎。

  曹芳繼位之後,魏國朝堂缺少了頂樑柱,內鬥不斷。

  曹爽是宗室、大將軍,掌握軍中實權,又有一班親信官員相佐,實力排在第一。

  司馬懿家族屬於世家大族,溫縣八達子弟遍天下,又加上深耕魏國朝堂多年,盟友不少,綜合實力排第二。

  郭太后這一系實力最差,她雖然有太后的身份,但曹芳並不是郭氏的親生,母子只有名份上的關係。

  曹叡在位時,毛皇后才是皇后,郭氏只是貴嬪,曹叡臨死之前,才匆匆把她給扶正。

  郭太后威望不足,手頭可用之人,她能依靠和信任的人,首先就是西平郭家的人。

  郭太后的祖籍涼州西平郡被蜀漢占領時,族中老人、旁支林林總總有好幾百人,這些人有的想要遷往洛陽,有的想留在西平,郭太后與劉封沒有仇怨,眼下又有西平郭氏遷移的事情牽扯,派出親信之人到荊州並不意外。

  這一次,郭太后的使者是從弟郭建。

  郭建襲西都侯,掌管宮中禁衛,也就是負責魏帝皇宮中的宿衛安全工作,這個任務非親信之人不能擔任。

  有郭建從中牽線搭橋,劉封就和郭太后之間,第一次建立起了直接對話的渠道,這是繼甄宓南奔荊州之後,劉封再一次和魏國的後宮勢力聯繫上,對接下來重新構築漢魏關係至關重要。

  郭建到來荊州,劉封對此很是重視,親自設私宴接待。席間,看到風塵僕僕前來的郭建,劉封開始畫起大餅來。

  「叔始,你放心,郭家的人,想留在大漢,我一定好好相待,要是想去洛陽,我也不會攔著。其實,上一次漢軍出兵涼州,主要打的是盧水胡,而不是魏國,司馬昭的那些魏兵,只是捎帶上了而已。」

  「漢魏皆是漢人王朝,同出一脈,以我的想法,漢魏兩家,能夠休兵罷戰,讓百姓休養生息,才是正理。」

  漢吳江夏大戰已經開始,這個時候要是魏國聯合吳國,一起對蜀漢動手,那劉封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擋住魏吳的合攻。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魏國內部找到對蜀漢抱有友好態度的合作者。

  綜合來看,也只有郭太后能夠爭取,其餘兩個曹爽、司馬懿,都不可能對劉封抱有什麼好的態度。

  「丞相言之有理,太皇太后、金鄉公主、南鄉公主,都在荊州,若是兩國交兵起來,為難的是她們,建迴轉洛陽之後,一定將丞相的善意轉呈給太后,漢魏要世代友好,攜手並進才是。」

  西平郭氏地處涼州,漢人少,胡人多,郭建從小也沒少受胡兒欺凌,這時也是感同身受。

  西平郭氏這一次大遷移,本來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但因有劉封的支持,順利的讓郭建不敢想像。

  傳說中的劉閻王、劉屠夫,成了劉善人。

  在此之前,郭建從司馬懿、曹爽等人口中,多聽到對劉封的詆毀之言,這一回接觸下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劉封哈哈一笑,郭建表露出善意,這對蜀漢分化魏國朝堂的力量有幫助,不過,單靠郭太后這幾個人實力還是單薄,劉封決定再給她一個臂助。

  「叔始,我聽說你們西平郭氏,是在昭帝時由太原太原徙居隴西,然後又從隴西分支到的西平郡,既然同出一郭,太后何不主動與郭征西將軍聯絡,郭氏手裡有了兵權,那在朝堂上就有了說話的底氣。」

  郭建聽劉封說起郭淮,神色一黯,說道:「丞相有所不知,當年太后入宮之時,曾與郭將軍之弟郭配有過歸籍的提議,但卻被太原郭氏給回絕了,為此,太后心裡一直堵著一口氣。」

  劉封倒不知太原郭氏、西平郭氏還有這一段典故,不過,郭配當時回絕也是正常,郭夫人只是入宮為美人,西平郭氏是郭家一脈分支之分支,與太原郭氏根本沒辦法相比。

  「叔始,此一時彼一時,當初太后身份不顯,郭配瞧不上也是正常,現在太后是宮中之首,皇帝之母,地位和身份皆是不同於往,我想太后要是傳詔,郭配他必俯首低頭。」

  「太原郭氏內部,也一樣會有爭鬥,郭配只是次子,真正做主的人,應是郭征西,叔始回洛陽之後,可以直接諫議太后,與郭伯濟書信關係,伯濟兄打仗的本事,我劉封也是佩服的,想來眼光也一樣不會差了。」

  劉封站在郭太后的立場上循循勸導,其洞察人性的說法,讓郭建大為佩服。

  郭建感動的大發感慨,連連點頭道:「丞相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怪不得金鄉、南鄉都願意跟著丞相,而不願迴轉魏國。我臨來之時,太后還有言相囑,要我在西平族中,尋一貌美溫賢的女子,送給丞相納為妾室。」

  西平郭氏只是分支,人丁滿打滿算也就千餘口,再除除減減,能出郭太后這一個美人已是僥中之幸,再想尋一個美女出來,難度很大。

  其實,郭太后的年齡只有二十七、八,配上劉封倒是真合適,但可惜,有魏國太后的身份,只能無奈作罷。

  郭建對此深以為憾。

  「叔始,你回去之後,一定要和太后說清楚,若是西平郡太后家族中的族妹,出於漢魏兩家友好,我劉封不會推辭,但若是太原郭氏的女子,那就算送來了,我也會退回去,這一點,還請太后見諒。」

  劉封鄭重的和郭建再三叮囑,西平郭氏送女倒沒什麼,只要不是太原郭氏就行。

  太原郭氏是世家名望大族,但在魏晉時期,郭家的女兒名聲卻是臭不可聞,可以說是誰娶誰倒霉。

  比如郭配的女兒郭槐,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妒婦,這個女人在嫁給賈充之後,逼得賈充的兩個兒子身死,更可怕的是,郭槐還生了一個比她更嫉妒的女兒:賈南風。

  想到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代妒後,劉封就心中震憾。

  娶妻娶賢,納妾納美。

  傳說中賈南風相貌丑而短黑,性情又凶妒暴虐,手段殘忍極端,這樣的女人,不要說納進府內,就是傳些風言風語,都有可能會造成喧然大波。

  司馬衷這個傻子皇帝能忍受賈南風,劉封可忍不了。

  ——

  郭建滿意的迴轉洛陽。

  至於他能不能順利的說動郭太后,又能不能化解魏國對蜀漢的敵意,劉封沒有過多去關注,他只是吩咐柏靈筠注意荊州南陽郡、信陽一帶的魏軍動向,以便鄧艾、文欽及時作出應對。

  同時,劉封又給鄂煥和廖化傳書,告訴他們要做好撤退的萬全準備,真要是魏國方面真的出兵的話,放棄最靠近洛陽的宜陽飛地,也不是不可以。

  在送走郭建之後,劉封帶著中軍移駐陸口,開始積極準備對吳國的反擊行動。

  外交層面的博弈,無非就是一拉一打。

  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在戰場上。

  江夏戰場上整個的態勢,最內圈是夏口城的步家,步闡和步練師的族兵約有萬餘人,戰鬥力一般,優勢在於軍資充足,只要不出現叛徒,守城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中間一層是孫峻、朱然的吳軍主力,有近三萬人,連同輔兵在內,對外號稱五萬人,這五萬軍隊也是孫權手中最大的一支野戰機動軍隊。

  在後續的武昌、柴桑方向,吳國還另有呂據、諸葛恪等部的援兵,總兵力全加起來,有近七、八萬之數。

  對吳國來說,此次漢吳大戰動用的兵力,是劉備當年東征之後最大的。

  這些年,隨著北方僑民的南遷,還有掃蕩山越的所獲,吳國不缺青壯男丁,拉出一支可戰的軍隊也是輕輕鬆鬆。

  當然,可戰並不代表能戰。

  由山越兵和流民兵組成的吳軍,戰鬥意志一直是個大問題,他們不知道為誰而戰,也不想為孫權的妄為送了自己的性命。

  隨著年紀的老邁,孫權的疑心病越來越重,手握重兵的大都督陸遜,已經不能得到孫權的完全信任。

  在江夏郡最外面的一層,是蜀漢還未完全形成的半月形包圍圈。

  陸口、長沙方向,有劉封剛剛新建的中軍,聚攏了張苞、習隆、梅敷等數支郡兵,人數約在三萬餘人。

  安陸方向,有關興統一指揮蜀漢的北路軍,徵調了竟陵、當陽等地的郡縣兵馬,麾下有文休、文武等將兵近二萬人。

  文聘在歸漢之後,不願與魏國為敵,選擇了歸家休養。

  劉封也不為難於他。

  文家既然到了南郡,那早晚要出仕,不然的話,文家在幾代之後,就會淪為地方小族,最後分崩離析。

  在更靠後的江陵,蜀漢荊州刺史府正在進行全面動員,可發動青壯近六萬,用於後方的軍資輜重運輸,必要時也有可能遣上戰場。

  當然,這些青壯輔兵的戰鬥力甚弱,真指望他們上戰場,那荊州就危險了。

  鄧艾、丁奉、文欽各部,在得了劉封協同作戰的命令後,也是聞風而動,作出向吳境運動的態勢,以吸引當地吳軍的注意力。

  特別是駐守在潛山、六安的丁奉,頻頻向合肥的吳將全琮發起襲擾,可以說,除了東線廣陵的陸遜一軍沒有什麼異常外,西線、中線的吳軍也皆被牽扯了進來。

  普羅旺斯紫韻兄弟:郭建的戲份來了!希望能讓兄弟們滿意。感謝汀取蛙聲一片兄弟打賞,感謝男人、喜思陽、隔壁老陳A、書友161103184003636等兄弟的打賞,萬分感謝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