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了不起的人生,不完美的結局

  第178章 了不起的人生,不完美的結局

  吳起有哪些傲人的戰績?他是否稱得上春秋第一名將?

  看到天穹之上的投影這句話。

  眾人懵了。

  「春秋?」

  「吳起不是戰國時期的人嗎,怎麼是春秋呢?」

  「是搞錯了?還是我記錯了?」

  「不對……吳起好像就是戰國吧。」

  「戰國!必須是戰國。」

  …………

  首先說明,這裡所說的春秋時代,始於公元前七百七十年,即周平王東遷的那一年。

  止於公元前四百零三年,三家分晉, 也就是周威烈王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的這段時間。

  在華夏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故而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鑑》的開篇之作。

  之所以特別註明吳起為春秋第一名將,是因為春秋與戰國的戰爭,無論在戰爭的最終目的上,還是在戰爭的規模、持續時間慘烈程度上都有天淵之別。

  這是因為春秋時代的戰爭是通過擊敗對手來達到稱霸諸侯的目的, 滅國與兼併不是主題。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周天子還能得到名義和形式上的起碼尊重。

  而戰國就不一樣了。

  戰國時期的戰爭目的則變成了獲得壓倒性的實力優勢以奪取天下,取代周王室,故而在戰鬥中特別的強調殺傷和奪取土地,滅國與兼併成為是常態。

  因此,春秋時代武將的戰績統計方法與戰國時代截然不同,比較的意義不大。

  首先,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吳起和孫武同列,足見其推許之高,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吳起所獲得的戰績是否能配得上這份推許。

  第一戰,幫助魯國擊敗入侵的齊國。

  魯國無論是人口還是疆域,都遠遠遜於齊國,自然兵微將寡,處於戰略劣勢,而吳起為將之後,不但擊敗齊國,還是「大破之」,顯而易見, 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其用兵能力可見一斑。

  第二戰, 為魏將,「擊秦,拔五城」。

  回回炮傳入中國之前,攻擊壁壘森嚴的城池是最困難,基本上只能靠長期圍困和用人命拼消耗,故而《孫子兵法》才有「十則圍之」的說法,而吳起竟然能連下五城,顯然打起攻堅戰來也是得心應手的。

  正是由於吳起率軍給予秦軍沉重的打擊,迫使其退守洛水以西,飽受刺激和壓力的秦國才痛定思痛,開始變法圖強的。

  第三戰,吳起擔任楚國相期間。

  「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結果同樣是連戰捷勝,以至於「諸侯患楚之強。

  百越之地多為山澤、密林,面對的是不利的地形和氣候,陳蔡兩國國小力弱,吞併了算不得多厲害。

  但是擊退春秋時期實力排名第一的晉軍,以及主動攻擊跟楚國不相上下的秦國,含金量極高,可以稱得上「不世之功」。

  最後一戰,死後殺人——「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餘家。」

  叛亂突然爆發,留給吳起反應的時間肯定沒有多少,他在面對無法改變的失敗和死亡之時,竟然還能馬上想出死後的復仇計劃,可見思慮之快且深。

  吳起先後在魯、魏、楚三國為將,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民風和方言,作戰的地理範圍跨度數千里,自己又是外來的客卿,其難度可想而知,沒有舉重若輕的能力是絕對做不到的。

  其次,吳起作為一代名將,領兵打仗幾乎是百戰百勝,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將自己的軍事思想訴諸筆墨,變成流傳後世的《吳子兵法》,其重點強調的加強戰備、主張精兵等思想在當代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吳起除了領兵打仗之外,在處理政務方面同樣表現出色。

  在他擔任魏國的西河守之時,「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

  而在楚國國相的位置上。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

  吳起用務實的態度幫助楚國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標。

  從實際情況來看,春秋第一名將,吳起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

  「說的不錯。」

  「從吳起的戰績來看,他完全配得上春秋第一名將。」

  「朕所知道的吳起,是個了不起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他在魏二十六年,幫助魏武侯訓練的魏武卒,是一群戰鬥力非常強大的軍隊。」

  「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

  「還曾一再以寡兵擊敗龐大的秦軍,占據了黃河以西七百里之地,使原來強大的秦國一度岌岌可危,魏國變成戰國頭強。」

  「從這種種表現來看,吳起此人,就是非常的出色。」

  永樂大帝朱棣自然也很欣賞吳起這等強人。

  拋開一些外在的因素不談,吳起此人,在朱棣看來,的的確確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福將。

  話鋒一轉,朱棣語氣一變。

  「吳起這輩子流亡數國,多有犧牲,換來的還是恩將仇報,然而其人特立獨行,率性而為,寫下傳奇人生,不得不使人感嘆。」

  「吳起不過是不得其主罷了,若在有為君主手下,又豈是這等成就,封王拜相都不在話下吧。」

  「只能說很多東西,都是命運的安排使然啊!」

  …………

  「吳起?此人易了君王天下事,難贏生前身後名啊。」

  大清皇宮中,雍正帝不由感嘆。

  「前一段時間,朕閒著無事,看了《史記》和《通鑑》,又是恰好翻到了吳起,其實吳起這些故事朕早就知道,但是重讀之下還是久久縈繞。」

  「吳起身後毀譽參半,有佩服有感嘆有遺憾,佩服他千古功業,感嘆他讒言不絕,遺憾他慘澹收尾。」

  正如雍正所言。

  吳起身處風雲激盪的戰國時代,列國形勢已經開始進入洗牌階段,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小國基本上已經連入場費都交不起了,戰國逐步成了幾個大國之間的角力。

  戰國英雄輩出的同時也是悲劇頻發,吳起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的悲劇令人痛心,他的功業令人神往。

  在吳起的世界裡,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永遠都是排在第一順位。

  他的抱負是簡單直接的,而且不是靠仁義道德,而是真刀真槍慘烈搏殺。

  《史記》里吳起能夠和孫武孫臏並列,足見其用兵如神,所以他一生絕大多數輝煌的記憶都是在戰場上在千軍萬馬間在兩軍對壘時,很多對手也註定只能成為他功勞簿上的墊腳石。

  吳起在和魏武侯聊天的時候又曾振聾發聵地說了一句「在德不在險」,但縱觀吳起一生的抉擇都是最現實的利益計算下的結果,和道德基本上不沾邊。

  他的目的就是去實現自己的志願,只要君王足夠信任然後提供實現的平台。

  為了取得魯君信任,他可以毫不猶豫的殺妻求將,當他求學在外的時候,對於自己母親的死訊也可以充耳不聞。

  當年他離家的時候就說混不好就不回來了,所以在他出將入相之前是絕不和母親見面,哪怕是生離死別。

  這樣的決然和堅毅實在是讓人佩服的同時又覺得不近人情。

  吳起所有的功業基本上都是靠鮮血染紅的,他顯然沒有耐心從誠意正心開始,他要一步到位治國平天下,至於萬世開太平這樣的宏圖偉業對於吳起顯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還不如在西河幫助魏國階段性地壓制秦國來得有成就感。

  當年吳起離開西河的時候虎目含淚,並不僅僅因為他要離開他戰鬥過的地方,還因為他已經預感到在他離開後秦國必將展開對西河的蠶食。

  魏國身處大國環伺之間,沒有了西河的屏障,直接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必將是形勢急轉直下,後來形勢的發展也驗證了吳起的判斷。

  吳起對功業近乎偏執的追求的同時又現實的冷酷,這不僅體現在他對待母親和妻子上,而且還體現在他對不同國家的灑脫。

  齊魯一戰成名後遭遇讒言,之身前往魏國,在魏文侯手下吳起的事業達到了巔峰,但是在公叔的小算計下被武侯懷疑,又毫不遲疑地投奔楚國,在楚悼候的信任下發動吳起變法。

  其實每一次離開,都是要放棄偌大的功業重新開始,這是何等灑脫。

  吳起對自己的抱負始終懷有赤子之心,但是在哪裡實現抱負卻並不在意。

  我們不可能期待吳起像屈原一樣做孤臣孽子,冷血現實如吳起者是不會有這份熱忱和浪漫的。

  吳起的灑脫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從零開始然後再造功業,唯一的要求就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從這個角度說吳起也是個性情中人。

  當然,吳起雖然能夠了卻君王天下事,卻無力贏得生前身後名。

  吳起在世的時候對他的詆毀就多於讚譽,在他身後正統儒家雖然能承認他的功業,但是對於其為人卻持保留態度。

  正統儒家以忠孝仁義為尺是不會考慮吳起的性情和性格的,如果說戰國這樣的時代能夠讓吳起避免不忠的指控,那麼他對自己母親的不孝和對自己的妻子不仁是儒家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的。

  縱觀吳起幾次更換平台,都少不了讒言的影響。在魯國打敗齊國後,有人給魯君下吳起的眼藥,說吳起是猜忍之人,這已經上升到人格上惡意的猜測了,但是魯君還是信了。

  這說明至少在魯君的判斷里這麼評價吳起是符合邏輯的,看看吳起對於自己的母親和妻子的態度,至親之人尚且如此,一個猜忍的評語大概不算過分。

  在魏文侯決定起用吳起之前,李克也對文侯說吳起貪而好色,在後來吳起的魏國歲月里,很難看到關於他貪和好色的記載,反而是與士卒同甘共苦,但是至少當時外界對他的認識是這樣負面的標籤。

  至於楚國的變法更是讓吳起徹底和宗室權貴敵對,以至於最後死在亂箭之下。

  可以說吳起的性格已經決定了他必然要招惹無數的讒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吳起如果庸庸碌碌也許能安穩度過一生,但是他又能建功立業如探囊取物,性格上的猜忍和陰狠與事業上的輝煌加劇了別人對他的敵視。

  好在吳起看得開,合則用,不合則舍,反正戰國有的是機會和平台。

  但吳起屢屢被人算計,而且是極為卑劣又毫無技術含量的算計,也可以說吳起是外戰內行內戰外行,在戰場上攻城拔寨,在國內的政治鬥爭中卻屢屢為小人所敗。

  也許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性格里過於驕傲,不屑於去和國內的勢力展開互相攻訐。

  當吳起在楚國強勢變法的時候,宗室權貴對他恨之入骨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吳起已經習慣,反正不管何地只要想做點什麼都少不了反對勢力,甚至吳起存在本身就讓人敵視。

  因為他是個巨大的變量,是有能力打破既有格局重新洗牌的人物。

  對於吳起這樣的人物,大多數在原有局面下處於有利地位的權貴必然是群起而攻之。

  不過只要君王信任,吳起就能繼續推行自己的變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楚悼王死後,宗室直接和吳起短兵相接,當吳起躲在楚悼王屍體後面的時候一定會回想自己無比精彩的一生,回想起西河的歲月,回想起母親和齊國妻子,他也許會覺得自己一生充滿遺憾,但是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在所不惜,所以他有憾而無悔。

  亂箭如蝗飛來的時候,吳起已經想好了怎麼替自己報仇,吳起這樣猜忍睚眥之人一定是有仇必報,哪怕是死也要同歸於盡。

  因此楚悼王的屍體成立吳起復仇的籌碼,亂箭飛來的時候射中了吳起,也射中了楚悼王,後來肅王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參與圍剿吳起的權貴。

  看看在《史記》和《通鑑》里的吳起,其實都不是特別詳細,但是還是能簡單勾勒其一生。

  《史記·吳起列傳》的最後司馬遷也十分感嘆,覺得吳起既然知道「形勢不如德」,但自己又因為「刻暴少恩」身亡於楚。

  …………

  太極宮中,李世民望著天空。

  只是默默留下了一句:

  「茫茫長河,滄海一粟,王圖霸業談笑間灰飛煙滅,果然是解不了名韁系貪嗔痴,千古一心,情同此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