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武廟十哲是什麼?眾帝的觀後感
「竟然能將兵用到這種程度,不愧是兵仙。」
「用兵如仙,用兵如仙啊。」
始皇帝嬴政不由讚嘆。
有哪個指揮官,能將自己的手下記得這麼清楚的。
「陛下,在臣看來,韓信調兵遣將的能力,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高深莫測的程度, 如果臣與其對戰,恐怕會很頭疼。」
「劉邦能奪得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
蒙恬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三軍主帥,手底下的兵可不少。
可能像韓信這樣,將士兵數量幾乎記個大概,並且能在合理的地方調動他們。
這是非常難得的。
「說的不錯, 看一個人是否厲害,不可以縱向比較。」
「比如拿韓信和霍去病比,能比嗎?」
「明顯是不能。」
「兩個人不在同一個時空, 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怎麼比較?」
「只有結合同時代的武將,以及同時代所創下的戰績,才能更好的說明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
…………
秦末時期,天下大亂,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沒有了挽回的餘地,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
其中就有陳勝吳廣,這兩個人的勢力在當時來說是最大的。
不過到了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了,此時的劉邦和項羽開始嶄露頭角。
不過兩人這時候是合作關係。
由於天下紛爭進入了白熱化,最終的項羽和劉邦不得不分道揚鑣。
項羽在征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厲害的武將,他就是韓信。
這時候的韓信還追隨項羽,只不過在項羽這裡,韓信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後來在蕭何的引薦下,韓信追隨了劉邦。
追隨劉邦之後, 韓信的能力過人, 開始建功立業。
在韓信死後, 他被列入了「武廟十哲」。
由此可以看出,韓信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那麼韓信被後人譽為兵仙,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呢?這就要從韓信的手下敗將說起了。
…………
「武廟十哲,這是什麼?」
身為主人公的韓信,看到自己上榜,自然高興。
畢竟他一生的夢想就是可以揚名立萬,讓自己的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而眼下,他做到了。
整個華夏大地,都將會流傳著他的故事。
可看到武廟十哲。
他不理解。
不僅是韓信,其他人也不理解。
「武廟十哲?這是什麼?我怎麼沒聽過。」
「不知道是誰搞出來的東西。」
「不過韓信能名列其中,說明這玩意很厲害才對。」
「是了,武廟,這聽上去就很厲害。」
「文廟,武廟,武廟應該算是武將的最高榮譽?應該是吧?」
…………
劉邦重用韓信,讓劉邦在楚漢之爭中獲勝,由此劉邦有機會建立漢朝。
從此開始韓信也得到了劉邦的賞賜,並且漢朝建立之後,韓信也被封為了異姓王。
這時候的韓信到達了人生的巔峰。
話說回來,韓信能夠被譽為兵仙,看看他打敗了誰就明白了。
魏豹是韓信打敗的第一個對手。
作為秦末時期的群雄之一,魏豹的實力毋庸置疑,能夠打敗這樣的對手,足以說明韓信的實力。
不過魏王豹是投靠了項羽,但是後來反叛了,到了劉邦這裡也是如此,結果被韓信給收拾了。
最終的魏王豹被韓信一招「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擊敗。
秦國名將章邯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一個武將,在秦二世時期,章邯擔任少府一職。
在巨鹿之戰中,章邯被項羽擊敗,漳紆之戰中再次被項羽擊敗而投降,隨項羽入關。
到了楚漢之爭時,章邯負責抵擋,這時候的韓信發揮了作用。
後來韓信率軍進攻章邯,這時候的韓信襲擊陳倉,結果章邯率軍馳援,結果沒有趕到,最終城破失守,這時候的章邯選擇了拔劍自刎。
縱觀韓信打敗的這兩個對手來看,每一個實力都不可小覷,到了之後韓信繼位征戰,仍然打敗了很多武將。
在楚漢之爭中,韓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假如沒有韓信將章邯、魏王豹打敗,那麼在這時候劉邦可能都不會成功。
韓信打敗的武將有很多,第三個就是成安君陳餘,魏國名士。
當時魏國滅亡時,秦始皇曾經出千金買他的人頭,這就足以看出陳餘的實力。
當時的章邯對付陳餘,這時候的韓信東進井陘,拔旗易幟,背水列陣,以三萬弱旅大敗二十萬趙軍,這時候的燕王知道不敵對手,於是選擇了投降。
田橫,故齊田氏宗族,後來項羽三分齊國,這時候的齊國內亂,田橫發動齊地父老,將項羽主力牢牢牽制在齊地。
這時候韓信引兵南下,選擇了進攻田橫,最終韓信攻占齊國,田橫等人逃亡,這時候韓信就已經是嶄露頭角了,成為了厲害的武將。
項羽手下第一猛將龍且,此人也是韓信的手下敗將。
韓信攻克齊地後,龍且率二十萬大軍出擊,後來龍且迎戰韓信,韓信用詐敗的手段嬴得了龍且,最終水淹七軍,導致了二十萬楚軍全軍陣亡。
龍且作為項羽的第一猛將,能夠打敗他,可以說在之後的楚漢之爭中,讓劉邦占了不少便宜。
楚漢之爭時,韓信仍然發揮作用。
這時候韓信的對手就是項羽,西楚霸王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
這時候的項羽無人可當,項羽一生勇不可當,劉邦都得避其鋒芒,可是韓信對項羽是不懼怕的。
由此韓信在垓下遇到項羽,這時候雙方開始交戰。
項羽善打硬仗、險仗、惡仗,幾乎就是天生的戰神。
在這樣的情況下垓下之戰開始了,面對馬上失敗的項羽,韓信讓士卒高唱楚歌,從這一點來說,很大程度上摧毀了楚軍的士氣,結果導致了楚軍沒有反抗的餘地。
正是有了韓信,華夏歷史也有了很多典故,全是關於韓信的。
比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說的是劉邦想東出與項羽爭奪天下,必先占有關中,而陳倉是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兩地之間有險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韓信派樊噲帶領一萬人去修五百里棧道,並以軍令限一月內修好,這是三年都不能完成的任務,藉此迷惑麻痹了章邯,誰知韓信率領精銳部隊,從無人知曉的小道翻山越嶺偷襲陳倉,順利地挺進到關中。
這個典故告訴了世人韓信的兵法運用的淋漓盡致。
比如十面埋伏。
說的是漢王劉邦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並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後與他們共分天下,並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
果然不久,韓信率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
項羽退至垓下,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軍隊被重重包圍了起來。
這也可以看出韓信對於地勢的運用。
再比如功高震主。
楚漢僵持時,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勸韓信說:「您功勞太大了,將來漢王難免猜忌你,不如兩不相幫,三分天下。」
韓信想著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叛劉邦,沒想到後來一語成讖,被劉邦猜忌懷疑,最終被殺。
…………
「可惜?還是可悲呢?」
南宋岳家軍營中,岳飛看到韓信的盤點視頻,不由嘆了口氣。
「功高蓋主,功高蓋主!」
「這是一件可惜的事情,還是可悲的事情?」
「若是韓信沒死,大漢天下又會是怎麼樣?」
「韓信若是還在的話,漢高祖會不會經歷白登之圍呢?」
「韓信用兵之神,能不能延續到對陣匈奴的戰鬥中去呢?這也是一個問題。」
…………
「韓信此人,軍事上來說,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瓦罐渡河破魏王,背水一戰誅陳余,徇趙脅燕定齊,以斷河計破楚軍二十萬殺龍且,再垓下合圍破項羽。」
「功無二於天下這幾個字,實在是當得起,從戰爭過程到成果,都像是怪物一樣。」
漢武帝劉邦也不由對韓信豎起了大拇指。
畢竟韓信可是創造了很多成語和典故的男人。
他的人生經歷,也很精彩。
「韓信被處死,是可惜?還是可悲,這誰又說得清楚。」
「至於韓信的命運,與他的性格與自我定位有關,也與華夏歷史的進程有關。」
「脫離一個時代的大環境看一個人的對錯,這是不對的。」
…………
「淮陰侯韓信一輩子,幾乎沒有打過一次敗仗!真正的百戰百勝,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一點和白起差不多。」
洪武大帝朱元璋小卒出身。
自然明白從一個不被人看好的人走到三軍主帥的位置需要多刻苦。
是多麼的艱辛。
身為武皇帝,他也知道項羽的厲害。
而韓信能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可見他的能力。
「好像韓信唯一的一次被疑似為受挫的,是垓下之戰吧。」
「那一次,韓信的部隊打頭陣,攻項羽,然後後退。」
「這是縱觀淮陰侯一生戎馬之中唯一的一次「疑似」受挫,而且這也僅僅是受挫而退兵,而不是戰敗。」
「為什麼說是疑似呢?因為韓信的部隊後退後,兩翼的部隊立刻包抄上來把項羽的進擊部隊干挺了。」
「咱老朱倒是認為,韓信很有可能是佯攻詐敗,引項羽的部隊出來,然後兩翼捅刀子。」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咱老朱不知道,但咱更傾向於韓信是詐敗。」
「回顧韓信一生的用兵風格,這種操作很符合韓信一貫的風格。」
「而且,垓下之戰的最終結局,項羽還是最終兵敗身亡了。」
「所以,韓信的用兵之道一點都沒問題。」
朱元璋猜測韓信這是故意的。
為的就是示弱,然後全殲項羽大軍啊。
這般心性,實在太過可怕。
朱元璋看著天空,眯了眯眼,又笑道:
「韓信軍事才能的確出眾,但是,政治方面能力低下,這就真的沒辦法了。」
「中後期,想當齊王而逼劉邦封王,後期猶猶豫豫想反又早已錯失機會,最後落得死於婦人之手。」
「打仗他是神,用兵之道如同兵仙,碾壓同時代所有人。」
「但是玩政治……估計連劉邦的一根手指都都不如啊。」
「呵呵……劉邦殺了韓信後,手底下沒多少能用的人,然後大敗給匈奴,差點被匈奴大軍所殺,不知道他劉邦被困白登城的時候,究竟在想些什麼?」
「他會不會後悔當初把韓信殺了呢?」
「若是韓信沒死,劉邦對陣匈奴,還會不會像當時那樣慘敗呢?」
…………
「秦漢時期,名將輩出啊。」
李世民感慨道:
「先有殺神白起,威震天下,然後有大將蒙恬,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又有韓信這種人物。」
「若是始皇帝看到這個視頻,會不會去尋找韓信?」
「若是韓信被始皇帝找到,並且加之重用,那種場面,朕都不敢想。」
「如果王翦年輕一些,韓信出生靠前一些,始皇帝手底下就有王翦、蒙恬、韓信三員帝國之才,但那個時候,嬴政豈不是想打哪裡就打哪裡?」
「朕甚是羨慕啊。」
說完,李二眼中透露著羨慕的神色。
身旁的長孫皇后看不下去了。
「陛下,你還用得著羨慕?」
「秦漢時期名將輩出,這倒是不假,但是我們隋唐時期,就差了嗎?」
長孫皇后想了想,補充道:「先不說別人,就說說陛下你,手底下有哪些人?」
「李靖、秦瓊、尉遲恭等等。」
「他們哪一個差。」
「我大唐,同樣名將輩出,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官,本宮都覺得,不會比任何一個朝代差。」
「這倒也是,觀音俾說的對。」
…………
大明。
朱棣羨慕死了。
他是真的羨慕。
嬴政手底下有蒙恬等人。
劉邦手底下韓信等人。
劉徹手底下有衛青、霍去病等人。
李世民手底下有李靖、秦瓊等人。
包括他父皇朱元璋,手底下有常遇春、徐達等等。
可他呢?
他朱棣手裡有什麼底牌。
永樂年間,最會打仗的人,好像就是他朱棣本人了吧。
媽的,這叫什麼事。
「感情別的帝王都有將星相助,就我朱棣不一樣是吧?」
「韓信若是能在朕的手下,朕有自信,大明的疆域,肯定會比現在更大。」
「至於對韓信的處置,他建功立業,朕自然會優待他。」
「但是,如果他有反心,或者太飄了,朕自然不會放任他不管。」
朱棣搖了搖頭。
雖然他不喜歡劉邦,也不贊同劉邦的做法。
但是身為皇帝,也有著自己的無奈。
若是韓信會危及自己的統治,哪怕背負昏君和殘害忠良的罵名,他也不會讓對方活著。
這就是皇權。
至高無上,無人可以挑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