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吳王嫡長子陶昌十五歲,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在陶應的影響以及各位大賢的教育之下,品行高尚,也有一顆仁慈之心,因此吳王陶應正式立其為世子。
儘管以前大家也都認可陶昌是世子,但現在就算是名正言順了。
作為第一代的君王,陶應必須要殺伐果斷,打天下就必須要有鐵血手腕,但陶昌作為第二代,就要具備仁慈之心,要愛戴自己的百姓,要嚴於律己,可以享受,但不能沉迷,必須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尤其是對待弟弟妹妹,要有一顆愛心。
古代君王之家是無情的,陶應覺得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是因為他們破壞了規矩,嫡長子作為繼承人,就是規矩。
別人沒有可能性自然不會去爭,嫡長子不存在威脅,也就不會兄弟鬩牆了。
至於說立賢不立長,這純粹是取亂之道,生於帝王家的孩子,哪一個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到底誰是賢,如何評估?
萬一嫡長子昏庸怎麼辦?
陶應覺得這就是上位者的問題了,如果你連嫡長子都沒有教育好,甚至說他被陰謀給陷害了,那你的江山活該被別人奪去。
正式立世子,對吳國來說也是一件大事,現在的吳王世子,將來肯定是太子,是未來的國君。
在這個時代,陶應發現太子的母親,也不一定是皇后。
不過現在陶應還沒有稱帝的打算,自己的夫人和妾室只能封王妃,至於說皇后,那是稱帝以後,要考慮的。
陶應現在,馬上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做一次文抄公,將魏徵給李世民的十思疏送給陶昌。
現在的陶應自然不可能記起十思疏全文,但它的精華肯定都背下了,前世作為文史專業的學生,那都是必背的。
不過他的書法還是拿不出去,想了想還是由顧雍來書寫。
見思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聚滿溢則思江海以下百川,樂盤游則是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饞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行。
當陶應將自己剽竊的《十思疏》送到顧雍那裡,讓書寫的時候,顧雍是震驚、激動、興奮。
主公吳王果然是天命之子,這十思每一條都是上位者治理國家的要務啊!
只要以後歷代君王謹記這十思,做任何事情都不違背這十思,這樣的王朝一定會千秋萬代,永遠昌盛。
在顧雍的心裡,陶應已經是君王了。
想一想秦始皇,當年也是雄心大略,也想讓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永世流傳,可他的辦法焚書坑儒禁錮思想,收繳天下兵器,融化鑄成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何其荒謬,二世而滅是必然的。
只有主公這樣,得民心才能永遠昌盛。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主公的見識何人能及。
這《十思疏》,也只有主公能夠寫出。
顧雍激動,書寫起來自然認真,提前研好了墨,鋪開了紙,淨手,焚香,並看好時辰,然後動筆,一氣呵成。
非常謹慎的送到吳王府,吳王陶應看完之後很滿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顧雍的書法,已經隱隱超越蔡邕了。
陶應將吳王府許多官員召集來,把《十思疏》鄭重交與世子,並加以告誡。
「孩兒謹記父王教誨,立刻熟記於心,並每日反思!」陶昌向陶應行了一大禮,激動萬分。
父王陶應日理萬機,卻為他寫出了這樣的《十思疏》,對他來說,這是何等珍貴的禮物啊!
每一個字都凝聚著父王的苦心,陶昌暗暗立誓,將來繼承父王的霸業,一定要做一個明君。
大廳中的官員,看了吳王陶應的《十思疏》之後,心中也是非常震撼。
糜竺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主公陶應是幾千年來第一聖主,無人能及。
他也相信他的外甥,世子陶昌一定能夠領會主公的苦心,做一個盛世明君。
「自黃巾之亂始,至今已整整二十年過去,百姓苦其久矣,現在天下一統在即,諸位切不可懈怠,必戒驕戒躁,與本王一起開創太平盛世,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讓所有百姓能夠吃上飯,吃飽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所安,國富民強,繁榮昌盛,萬邦來朝,諸位的功績,也必載入史冊!」
「謹記吳王教誨!」
「昌兒,世子的封號,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從今天起,你便要擔起這一種責任,心懷天下,心懷百姓,清近賢臣,遠離小人,正如《大學》所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孩兒謹記父王教誨!」
十五歲,在後世還屬於未成年,可是古人成熟的普遍比較早,周瑜孫策十五歲便已經開始帶兵打仗了,因此,陶應決定讓陶昌也歷練一番,給自己的弟弟妹妹一個表率。
經過反覆思考之後,決定讓陶昌去漢中諸葛亮的軍營進行歷練。
諸葛亮最擅長的是治理內政,當然行軍打仗也可以,陶昌去了之後,諸葛亮當然會明白,會精心教導。
吳王府的官員都是大力支持,主公吳王身經百戰,在即將面對曹操的大戰中,自然也會在軍中,吳王世子怎麼能夠一直待在府中呢?
糜夫人以及糜竺也是非常支持的,諸葛亮的軍中,他們當然清楚了。
諸葛亮現在只有二十幾歲,便做了大軍的軍師,可見其才能之高。
而呂蒙、丁奉、陸遜也都是年輕人,這不就是給世子培養一些力量嗎?
陶應的確有這樣的打算,他本來還想招幾個年輕人,但是通過暗衛一打聽,年齡太小。
新野鄧艾,現在只有七歲,而且表現的比較木訥,劉先的外甥周不疑倒是已經十二歲了,非常聰明,陶應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做世子伴讀,至於說去不去軍營,由他自己的決定。
天水的姜維也打聽了一下,還是三歲頑童,得到消息,陶應把自己都逗笑了。
益州的董允和費禕,也不到十歲,還是以後吧!
荊州宜城馬良,十七八歲,此時做秭歸縣令,政績比較突出,陶應大筆一揮,立刻提拔為呂蒙、諸葛亮軍中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