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西涼事了

  如今的天下,河北風雲莫測,幾方勢力雖然暫時偃旗息鼓,但硝煙味道卻是絲毫不減,各家都在磨刀霍霍,只要一個引子,隨時都可能掀起一場大戰。

  司隸一帶,李郭殘暴,不過在與李易達成了一定的默契之後,兩人的行事作風,尤其是在對待百姓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收斂,開始為將來攢名聲和人品。

  兩人都很清楚,他們想要依附李易不難,難的是如何善終。

  誰叫他們的名聲太糟糕,乾的惡事實在太多了,天下無數人都想讓他們不得好死,李易為了大局,應該不會為難他們,可一旦犯事,或者被人抓住什麼把柄,絕對是會被往死里整,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為他們求情。

  於是,他們也需要為將來準備,最起碼稍稍經營一下司隸,只要司隸情況差不多,就算未來真的有難,李易應該也會拉他們一把。

  所以,兩人在行事方面收斂了很多,甚至兩人之間的一些矛盾也在無形之中化解了,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不死不休,也讓司隸百姓少了幾次戰火的肆虐。

  不過,對於朝堂上那些達官顯貴,兩人依舊是該不客氣還是不客氣,反正這些人基本都跟李易不對路,就算將他們全砍了,李易多半也是偷著樂。

  很快,時間到了二月底,劉璋向李易派出了一名使者,恭賀李易成為大將軍,以及青州凱旋。

  這份恭賀來的有點晚,不夠李易卻非常高興。

  因為使者名為法衍,本身不算是名人,但他有個很厲害的兒子,叫做法正。

  不管是為了法正,還是為了劉璋的面子,李易都沒道理怠慢法衍,很熱情的接見了他,並親自設宴,而且是連著款待了法衍三天。

  然而,三天的相處雖然愉快,李易心裡卻滿是疑問。

  法衍此來似乎真的是為他來道賀的,三天下來,法衍沒有談及任何要害的事情,聊的話題不是吹捧李易英明神武,麾下兵馬雄壯,就是圍繞著劉璋說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甚至小到了劉璋喜歡吃什麼,喜歡穿什麼衣服等等,相當的婆婆媽媽。

  這種套路李易還是頭一次見,非常不適應,直到郭嘉向他道喜,李易才終於明白了法衍的目的。

  按照郭嘉的推論,法衍和李易說那些,自然不是扯淡,而是試探李易對劉璋的看法,試想李易如果不喜劉璋,甚至厭惡,豈會容法衍如此絮絮叨叨?

  但三天下來,李易雖然不解,卻也聽得津津有味,這充分的說明了李易對劉璋的好感以及善意。

  而李易的對劉璋的感官,很可能就是法衍此行的最終目的,並以此來判斷益州今後應該以什麼態度來對待李易。

  如果李易對劉璋惡意滿滿,甚至不把劉璋放在眼中,那麼劉璋縱然畏懼李易,但為了自保,也只能想辦法拉李易的後腿。

  可李易既然對劉璋有好感,那麼只要李易別做的太過分,以劉璋那本就不算強勢的性格,很可能老老實實,磨磨蹭蹭,任由李易將天下推平,再來與李易講條件。

  至於劉璋主動與李易為難,可能性非常小,因為劉璋捨不得冒險壞了李易對他的好感。

  被郭嘉點明之後,李易不由想起了曹操。

  歷史上劉璋派張松去見曹操,本就有著示好服軟的意思,只是曹操瞧不上劉璋,張松又是個反骨仔,最終讓雙方關係惡化,被劉備鑽了空子。

  試想曹操若是好好對待張松,縱然不用張松出賣,以曹操的強大,只要給予劉璋善待,未嘗不能和平拿下益州。

  想明白這一點的李易,在接下來與法衍相處中,更加熱情,等到法衍準備告辭的時候,雙方已然到了依依不捨的地步,最起碼錶面看上去是這樣的。

  最後,李易親自將法衍送出城外,還回了劉璋許多的禮物,是劉璋送來的數倍之多,而且,李易還讓南陽的印書局加班加點,趕出了五千冊的線裝書,贈與劉璋。

  尋常那些禮物也就罷了,收下這些線裝書的時候,法衍激動的都忍不住手抖。

  這些東西實在是太貴重了,而且,法衍更是聽說,許多荊州世家想要求一本而不得,李易卻一口氣送給了劉璋這麼多,就算這份誠意是裝出來的,但李易能下這麼大本錢,他們也都認了。

  只是法衍沒有注意到的是,那五千冊線裝書,其中有一半都是李易自己的著作,前後都有李易署名不說,還夾帶了許多的私貨。

  剩下的一半則是先賢作品,不過其中註解雖然是李易找的大儒級槍手,但署名全都是李易。

  所以,這五千冊線裝書送到益州,往小了說是提升李易的知名度,往大了說,這就是文化入侵,絕對能給李易養出一批腦殘粉出來,而且還都是世家出身的腦殘粉。

  這筆買賣李易絕對賺大了。

  在法衍離開之後沒過多久,西涼那邊終於傳來了消息,韓遂與李傕郭汜,三方共同設計,在馬騰去接聘禮的時候故意刁難引起衝突,使得馬騰怒而發兵,結果卻落入三方早就準備好的包圍之中,最終,馬超於亂軍之中戰死,馬騰被生擒,現在的馬家只剩下了馬鐵馬休等小輩困守陳倉,而且人心惶惶,只要韓遂等人願意攻打,破城不過就是旦夕之間。

  韓遂向李易請示,後續應該怎麼辦,是徹底斬草除根,還是逼迫馬休馬鐵等人投降。

  雖然韓遂在書信中說的隱晦,但李易看得出來,韓遂是想要將馬騰一家滅門的,畢竟韓遂與馬家算是結了死仇,馬家人不死乾淨,韓遂不安心。

  李易想了想,無視了韓遂的暗示,讓韓遂按照原計劃逼迫馬家的小輩投降,然後將馬騰父子連同家眷一起送到荊州來,由他給予馬家安置。

  李易這麼做,一方面確實是有些狠不下那個心,還有一部分是做給韓遂和李傕郭汜等人看的,讓他們明白,自己其實不是那麼心狠的人,對馬家都用不來絕戶的手段,更何況他們?

  郭嘉與蒯越等人也覺得李易的處置很好,沒有問題,將馬騰的一家人養上二十年,與其富貴,消磨其意志,就算是英雄,出來也變成了狗熊,自然不可能再對李易有威脅。

  可是,李易的後院卻是開始不太平了。

  這麼大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瞞著馬雲祿,也根本瞞不住,李易索性讓伏壽將消息告訴馬雲祿,之後不出所料的,馬雲祿與韓遂的女兒翻了臉,被人攔著才沒打起來,馬雲祿沒辦法,只能哭哭啼啼的求伏壽和李易為她做主。

  李易很頭痛,過去他的後院裡雖然不時的也會有一些風波,但內部矛盾並不尖銳,而且因為他的地位越來越高,許多妹子也開始有意識的在處事方面變得「矜持」起來,所以後院一直都是很平和的。

  直到這一次,李易的後院終於起火了。

  但李易也很無奈,這件事真正的幕後黑手是他,韓遂是給他辦事的,他總不能把韓遂,或者韓遂的女兒給賣了。

  最終,李易能做的也只是安慰馬雲祿,表示會去信威脅韓遂,讓他不敢傷害韓遂傷害馬家的其他人,不然一定會讓韓遂好看。

  可實際上,李易卻是上書天子,讓天子給韓遂封了侯,緣由是守衛西涼有功。

  馬雲祿雖然不清楚李易做的那些事情,但也大概明白了,李易對付韓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韓遂能派長子到荊州,馬家在這方面卻什麼都沒做,他們在李易心中的地位肯定不如韓遂。

  於是,馬雲祿消沉了數日之後,就開始刻意的奉承伏壽與李易,顯然是想通過討好李易,來加重她說話的分量,伏壽也就罷了,她並不知道李易乾的齷齪事,可李易心裡是真的不是滋味,尋思著等馬騰被送到荊州之後,先做一做馬騰的思想工作,然後在讓馬騰去說服馬雲祿了。

  不過,讓李易意外的是,他還沒有等到韓遂將馬家人給他送來,長安李傕卻是先行傳來了消息。

  袁紹上書天子,直言李傕郭汜是董卓餘孽,乃是國賊,天子不能淪於賊人之手,他袁紹願意提十萬鐵騎,殺入長安,迎天子入鄴城。

  這消息一出,整個長安震動,許多人歡欣鼓舞,直言袁紹不愧四世三公,乃是國家棟樑,紛紛請天子做準備,等袁紹大軍一來,大傢伙一起去冀州。

  但還有一少部分人認為袁紹此人居心叵測,看似忠良,實則奸詐,不過是想利用天子與李易爭鬥罷了,勸天子千萬不能去冀州,不然李易與袁紹打起來,朝廷就危險了。

  只是持反對意見的人很少,而且地位普遍不高,於是,便陸續有朝臣開始做李傕與郭汜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放天子北上。

  如果是早兩年,李郭二人肯定不懼袁紹,袁紹敢來,一拳打回去就是了,可幾年折騰下來,兩人手下的兵馬已經不剩多少了,長安內部又到處都是反對他們的人,欺負一下馬騰還可以,真的對上袁紹這樣的強手,肯定要吃大虧。

  於是,兩人便發信向李易求助,請李易出兵,幫助他們阻攔袁紹。

  這個事情也確實引起了李易的重視,他自己不稀罕挾天子以令諸侯,卻也萬萬不願意看到天子落入袁紹手中,不然三天兩頭一個聖旨過來,也是非常噁心人的。

  考慮到袁紹路遠,且兵力肯定不會真的有十萬,一番商議之後,李易給徐晃下了一道軍令,讓他就近調集兵馬兩萬,屯於酸棗,等袁紹進入河內之後,就向西進軍,於後尾隨,袁紹退兵也就罷了,若是繼續進軍,斷其退路。

  李易的反應不算激烈,他想讓袁紹看到威脅,但也不至於威脅太大,徹底斷了袁紹的念想,如果袁紹腦子一熱,真的繼續進軍長安,那麼徐晃前腳堵住袁紹的後路,李易馬上就會拋下所有雜事,調集一切可用的兵力,將袁紹消滅在司隸,提前結束三國亂世。

  然而,並非所有事情都能讓李易稱心如意,在李易明里暗裡布置了半個月之後,河北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讓李易的一些布置落空。

  原來,袁紹在河北調集兵馬是真,也確實是向著河內發兵了,可是,在快到河內的時候,袁紹忽然對前來匯合的麴義發難,麴義對此完全沒有防備,被殺的打敗,從麴義本人到家眷,以及軍中親信,全部為袁紹所殺,前後約有三千人喪命,剩下的部曲則被袁紹打散吞併。

  這一次內鬥讓袁紹的實力稍稍損傷,更是失去了麴義這員大將,但對於長久來說,袁紹這一次卻是賺了,因為在他的形勢越發糟糕的時候,麴義也是越發跋扈,袁紹殺麴義,不僅不是嫉賢妒能,反而是眾望所歸。

  李易聽說之後,很是鬱悶,本以為袁紹昏了頭,主動跑過來讓他打,卻不想袁紹這一次卻是將天下人都忽悠了一通。

  同時李易也是暗罵麴義不爭氣,都告訴他袁紹要幹掉他了,不尋思著與袁紹撕破臉,反而還一直磨磨唧唧,結果把小命給磨沒了。

  李易心裡不順,被袁紹晃點了他一通,他也必須要噁心袁紹一把才甘心。

  於是,李易寫信給李傕,讓李傕以天子名義責問袁紹,問問袁紹明明說好了接他去冀州,朝堂文武百官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為何中途折返,難道是故意戲耍,眼中還有沒有他這個天子了?

  同時,李易自己也上書天子,說袁紹忠心可昭日月,建議天子召袁少進長安,擔任司徒一職。

  李易這是純粹的噁心人,不光噁心袁紹,也順手噁心了一把王允。

  對此,袁紹也不敢示弱,同樣上書天子,慫恿天子移駕荊州,甚至還上書勸天子賜李易王爵。

  李易與袁紹的隔空罵戰持續到了五月底才結束,因為李易要將他的大將軍搬到定陶去了,自然顧不得繼續與袁紹扯皮。

  袁紹那邊更是緊張的厲害,因為李易搬遷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大將軍府本身,更是代表著李易麾下主力兵馬的北上,在定陶落腳之後,只要李易一聲令下,數日之內黃河南岸就能集結十萬大軍,這對袁紹而言,自然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