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鐵馬秋風

  司馬芝不禁感嘆,對吳國來說,武昌左近的大江之利就如同洛陽八關一般,乃是最好的防禦依託。孫權選武昌為都,就是取其地利。

  向東順流而下,可以直抵柴桑、濡須、建業。若是向西逆大江而上,則可以進抵江陵、西陵。倘若是沿著漢水向西北,襄陽也似乎不是遙不可及。

  此時已是五月下旬,天氣已經漸漸熱了起來。

  雍州,陳倉。

  張郃率眾出郿縣西行,先在陳倉住了一晚,第二日起了個大早、動身前往散關。

  漢中聯接雍涼的道路共有五條,除了最西側前往天水的祁山道外,剩下四條道路都是通向關中的。

  雖然最西邊的陳倉道迂迴遙遠,不如褒斜道近捷,但是較為平坦易行,還有嘉陵水的水利可用。

  先前張郃還在洛陽之時,就與皇帝和曹真等人議定重修散關。張郃此行,也是前去散關視察關城修建的。

  從陳倉向西南行三十里,逐漸深入群山之中。兩側崖壁對峙,山峰崢嶸,南北深谷陡峭,再往前看,一座城關正立在山谷之中。

  距離散關關城還有幾百步的時候,張郃勒馬停住。仔細打量了一下周邊地勢,正在感慨之時,前方一騎正從散關城下飛速駛來。

  陳雙是張郃手下的親信校尉,在散關築城待了將近三月。陳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都督親至,末將未能遠迎,還請都督恕罪。」

  張郃點了點頭,示意陳雙起身之後,抬起右手用馬鞭指了指散關:「如此雄關,足可以拒五萬大軍。」

  陳雙起來後走到了張郃身前,十分自然的上前扯著張郃胯下戰馬的韁繩。一邊牽著向前走,一邊說道:「都督如此威名,哪來的五萬大軍敢襲來?除非是不要命了。」

  張郃看了眼陳雙,笑著搖了搖頭。軍中漢子,拍馬拍成這個樣子已經是難為他了。

  張郃出言問道:「軍中可還穩妥?」

  陳雙應道:「回都督的話,一切都好。可若是都督今日不來此地,末將也是要遣人給都督去報信的。」

  「哦?出了何事?」張郃坐在馬上看向陳雙。

  陳雙答道:「昨晚二更之時,有一人舉火騎馬自南邊而來,自稱有機密事要報與都督。」

  「末將問他,他卻什麼都不肯說。只說要等到見到都督後才能講。」

  張郃皺眉:「什麼人,多大年紀?」

  陳雙想了想答道:「蜀地口音,大約有三十五歲。末將查驗了他攜帶的東西,似乎是一個私販蜀錦的客商。」

  蜀錦乃是蜀地所出產的珍稀之物,歷來私販蜀錦都是沒法斷絕的。張郃身為雍涼都督,大致也知情一些。

  這些客商販運的路線,要麼是走上庸至南陽,要麼是走隴右。走陳倉道私販蜀錦的,張郃倒還真不知情。

  張郃出言問道:「既是私販蜀錦的客商,他平日走的是哪條路?」

  陳雙苦笑道:「此人什麼都不肯和末將說,末將一問他,就扯什麼軍情機密,實在無法。」

  張郃揮了揮馬鞭:「那一會將他叫來,本都督當面問他。若是還說不出來,就地砍了便是。」

  陳雙點頭:「等末將引著都督進城再說。」

  張郃一行已到散關城下,城牆高約三丈,從下方仰頭看去、可見天空上的飛鳥和兩側崖壁上裸露的岩石。

  張郃說道:「先帶本都督上城樓!我要先看一看散關南側的地勢。」

  「遵令。」

  散關所在的山谷,大約是沿東北到西南的分布。張郃站在城頭向西南眺望,山谷中的石灘間流著溪水,大約能看到一些道路,但也都年久失修的模樣,長滿了雜草和低矮的灌木。

  這條路張郃其實來過多次了。

  建安十八年,張郃隨夏侯淵西進之時,就率一偏師出散關、攻武都郡,討伐盤踞武都叛亂的氐人。

  建安二十年,曹操統帥大軍從陳倉道入漢中討伐張魯,張郃親率五千步卒為先鋒,出散關一路直抵陽平關。

  若說魏國現存的將領哪一個對散關、對陳倉道最熟悉,毫無疑問只有張郃。

  在關西征戰近二十年的經歷,對地理、軍情的全盤掌握,才是曹睿將雍涼軍事盡皆付與張郃之手的根本原因。

  山谷中的風撲到張郃臉上,聞得城樓階梯處傳來人聲,張郃回頭看去,一名商賈打扮之人被兩名軍士一左一右夾著走上城牆。

  就在此人見到張郃的一刻,眼神和儀態似乎就變了,全然不似方才那麼畏縮。

  此人行禮道:「稟都督,在下校事府都伯張定,有機密軍情要稟報都督。」

  話音剛落,張定雙手便托著一塊令牌向前遞去。

  校尉陳雙將令牌拿起,向前走了幾步交給張郃。張郃大略看了幾眼,與記憶中的圖案似乎能對的上。

  張郃沉聲問道:「有何軍情要報?速速說來。」

  張定左右看了幾眼,拱手道:「還請都督屏退左右,此事萬分機密。」

  張郃皺眉道:「這裡都是本都督的親信士卒,沒什麼不能說的。」

  張定倒也乾脆:「稟都督,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已到南鄭。」

  「諸葛亮到南鄭了?他帶了多少兵力」張郃眉毛揚起,聲音也升高了一度。

  張定答道:「都督,具體數目在下未能探知,不敢窺探大軍之側。但從各類跡象推測,至少在萬人以上。」

  張郃沒有說話,原地思索了起來。

  校事探查軍事,也是要合乎常理的,大多都有一個其餘的身份遮掩,就如同張定自稱客商一般。

  「你說你是行商的?販賣什麼的?」張郃問道。

  張定神色從容答道:「在下平日販賣蜀錦,以此職業為幌子刺探情報。」

  「如何探知蜀軍有萬人來漢中的?」張郃追問。

  張定說道:「回都督,在下三月下旬如往常一般販運蜀錦,正沿著金牛道從漢中回成都,剛剛到達劍閣之時,便被當地官吏請到一側城中,讓大軍先過。」

  「雖然被看管起來,但來往旗幟還是能看見的。加之在下與當地吏員交談時得知,萬人以上肯定是有的。」

  「而後在下回到漢中,從沔陽到南鄭許多地方,就已經禁止百姓經過了。」

  張郃沉聲道:「校事府都伯張定對吧?你的名字本都督已經記下了。」

  「本都督會將此事報與朝廷,為你記上一功。」

  張定嘴角揚起輕笑了一下,拱手謝道:「此乃在下的本分之事罷了。還望都督早做提防才是。」

  「既然在下已經向都督稟明,還請都督將令牌還我,我這就想辦法返回漢中。」

  張定走後,張郃在散關城內城外都看了一圈,對城關修建還是滿意的。

  大約不過兩個時辰,張郃就準備返回陳倉了。

  臨行前,張郃拍了拍陳雙的肩膀說道:「再守在這裡一月!六月底的時候,本都督遣人前來與你輪換。」

  陳雙咧嘴笑道:「都督且放心吧!這裡交給末將准不會出錯。」

  張郃出發之時,卻也從陳雙這裡要了兩名騎士,快馬前往長安、召雍州刺史郭淮前往郿縣。

  諸葛亮進駐南鄭,茲事體大,不可不慎。

  雖說一定要報告朝廷,但張郃作為都督,在匯報之前還是要自己事先做出反應的。

  朝廷在雍涼、在揚州、在荊州設置都督的意義,就是能提前面對事端做出應對。

  若事事都稟報洛陽再做部署,黃花菜都涼了!

  張郃雖然六十歲了,但身體力行、仍有當年隨夏侯淵虎步關右時『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風範。

  或者說,張郃作為夏侯淵帳下先鋒和得力副手,作戰如此迅疾的往往就是張郃本人。

  深夜,張郃抵達陳倉城。住了一晚之後,第二日上午又出發返回郿縣。

  傍晚時分,張郃抵達郿縣大軍駐地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左將軍府的參軍陳憑叫來。

  張郃沉聲問道:「此前本都督不是派了三隊軍士,分別前往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毀壞棧道嗎?可有消息傳來?」

  陳憑答道:「回都督,這三隊目前都無消息傳來。但算起日子,除了子午道太遠,褒斜道和儻駱道的兩隊都應該到了地點了。」

  張郃輕輕搖頭:「這樣不妥。傳本都督之令,與這三隊三日一傳訊,不得斷絕!我要時刻知道這三條道路內的情況。」

  陳憑拱手應道:「屬下明白,明早便遣人去傳信。」

  張郃囑咐道:「明早天一亮便去!」

  「是,遵令。」陳憑答道。

  三日後,郭淮也終於到了郿縣。

  實際上這個年代的傳訊速度,基本上就是快馬的速度。山川遠隔,做什麼事情都要將傳訊的時間考慮在內。

  郭淮不是武人出身,但其在關西多年,卻一直以軍事見長,因此也得到張郃的信重。

  郭淮出身於太原郭氏,是標準的世宦兩千石的高門。郭淮祖父郭全曾任九卿之一的大司農,其父郭縕曾任雁門太守。

  郭淮仕途的正式起點,是在曹丕做五官中郎將之時,入曹丕的府中為門下賊曹,乃是一等一的曹丕心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