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桓帝靈帝之時,階級矛盾尖銳。外戚勢力掌握朝政大權,地方官吏依附於宦官家族和士族大家。為了防止架空皇權,皇帝又高度依賴於宦官。
權力在皇帝、外戚、士族、宦官之間相互傾軋,形成了錯綜複雜的社會格局。加之天災不斷,稅負加重,土地兼併嚴重。邊境烽煙四起,經濟陷入嚴重危機,朝政日益衰敗。各地起義此起彼伏,社會動盪不安。
漢桓帝15歲即位為帝,因此時尚未加元服,暫由太后梁妠臨朝攝政。大將軍梁冀專權跋扈,皇后梁女瑩專治後宮。後來梁太后病重,還政於漢桓帝,希望他能夠善待梁家。自從梁太后去世以後,漢桓帝便不再寵幸皇后梁女瑩。逐漸失寵的梁皇后便心生嫉妒,用盡各種辦法殺害剛出世的皇子與其生母。漢桓帝忌於大將軍梁冀的權勢,愈加冷落於她。
後來梁皇后憂鬱而死,梁冀之妻孫壽,便把她舅舅的繼女鄧猛女選入掖庭,被封為貴人。此時貴人鄧猛女受寵,梁冀想讓鄧猛女改姓梁,可是害怕鄧猛女的姐夫、議郎邴尊從中破壞,想說服舅嫂,梁冀舅嫂名宣,姓氏不詳。(即鄧猛女之母,鄧猛女生父死後,母親改嫁了梁紀,梁紀是梁冀妻子的父親)遭到拒絕,於是派刺客將邴尊殺死。
其後,梁冀又想殺害舅嫂。宣家和中常侍袁赦的家相鄰,當梁冀派遣的刺客爬上袁赦家的屋頂,準備進入宣家時,被袁赦發覺。於是袁赦擂鼓聚集眾人,通知宣家。
「宣」急忙奔入皇宮,向漢桓帝報告,漢桓帝勃然大怒,打算除掉梁冀。藉口上廁所,讓唐衡隨從自己服侍。又召了具璦和徐璜等人前來,漢桓帝用牙咬破了單超的手臂,六個人歃血為盟,共謀滅梁大計。
這一舉動很快傳到了梁冀耳中,梁冀心中猜疑單超等人,就派了中黃門張惲進入宮內,以防止他們發動「政變」。具瑗命令吏人把張惲逮捕,罪名是他突然從宮外進來,圖謀不軌。
漢桓帝於是親臨前殿,召見尚書們,公開了梁冀的罪行,讓尚書令尹勛手持符節,率領丞郎下的官員都帶著兵器守住宮廷官署,收起各種符節送回宮中。
調發軍隊由單超親自指揮,單超以漢桓帝的名義召來司隸校尉張彪,派黃門令具瑗帶著左右兩廂的騎士、虎賁、羽林、都侯劍戟士等,一共一千多人和司隸校尉張彪以謀反的罪名圍攻梁冀的大將軍府。
梁冀雖然權傾天下,但得罪的人太多,只是從前沒有人敢於起來公然的反抗他。單超等人奉著皇帝的名義要除滅他,很多人立即倒向了宦官一方。
結果單超很快就拿下樑府,漢桓帝派光祿勛袁盱帶著符節沒收了梁冀的大將軍印綬,改封他為比景都鄉侯,梁冀和妻子孫壽當天一起自殺了。
梁冀的宗族像衛尉梁叔、河南尹梁胤、屯騎校尉梁讓、越騎校尉梁忠、長大校尉梁戟等,以及中外宗親數十人都被處決,暴屍街頭。
其他受到牽連的公卿、列校、刺史及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有幾十人。太尉胡廣被免職,司徒韓演、司空孫朗被逮捕入獄。梁冀原來的故吏賓客被罷免的有300多人,只剩下尹勛、袁盱以及廷尉邯鄲義還在。未參與此次政變,以及之前持觀望態度或懼怕梁冀而屈服的人,都遭到了清算,朝官幾乎一空。
當時政變是突然從宮中爆發,使者來回奔馳,公卿們不知所措。官府、街市、里巷紛擾動亂,過了數日才平定下來,百姓沒有不拍手稱快的。
朝廷沒收梁冀的全部財產,把它們全部變賣,共獲計約三十多億錢,用來充實國家府庫。因為這個原因,減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稅。開放梁冀的私人林苑,讓貧民在裡面安身立業。獎賞誅殺梁冀有功的人,封單超等五人為縣侯,尹勛等七人為亭侯。其他故舊私恩人等,多受封爵。又任命大司農黃瓊為太尉,光祿大夫中山祝恬為司徒,大鴻臚梁國盛允為司空。立鄧貴人為皇后,並將梁冀的妹妹、梁皇后梁女瑩的墳墓懿陵貶稱為貴人冢。
這時,剛剛誅殺梁冀,天下人都希望政治改觀。黃瓊位居三公之首,於是,他檢舉揭發並彈劾各州郡行為一向殘暴貪婪的官吏,有十餘人被處死或流放,全國齊聲稱讚。范滂又彈劾刺史、二千石官員、權貴黨羽,共二十餘人。
朝廷清理了一批蛀蟲,需要補充孝順廉潔品行高尚的人做官。尚書僕射陳蕃向漢桓帝上書,推薦五位隱居不肯出來作官的士人:豫章人徐稚、彭城人姜肱、汝南人袁閎、京兆人韋著、潁川人李曇。
因尚書令陳蕃推薦,漢桓帝派人以安車、玄纁備禮徵召處士豫章郡徐徲、彭城郡姜肱、汝南郡袁閎、京兆韋著,潁川郡李曇等人。
徐稚、姜肱躲避朝廷的徵召不肯出仕,袁閎在家修身養性不接受官府和朝廷的徵召。韋著隱居在家,講授經書,不肯過問世事。李曇照顧繼母,也不願出仕。
漢桓帝又徵召安陽人魏桓,魏桓家鄉的人都勸他前往應聘。魏桓擔心觸碰權貴利益,不得善終。又擔心皇帝不能與士大夫共天下,而是處處受限的事實,隱居不出。
隱士不出,也從側面告訴漢桓帝,皇帝的徵召對士人並不起作用。真正想籠絡天下志士,想用士人,還是得靠士族和世家。必須得和士族合作,把政權放心的交給士族,實現所謂的「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
對於名士不肯接受朝廷徵召,不肯出仕,漢桓帝自然是不悅的。他認為陳蕃此舉是明知隱士不出的道理,卻要讓自己詔令隱士入朝為官,結果受挫。是藉此表達士人的不滿與擔憂,是觸碰皇帝逆鱗的一次試探。只是皇帝此時不好發難而已,便忍了下來,心中積怨。
「五侯」及其親屬,專橫一時,禍亂一方。此時漢桓帝也擔憂宦官權勢日大,任用自己的黨羽及子弟為官,布滿天下。造成了「競為貪淫,朝野嗟怨」的局面,便開始著手貶黜「五侯」。這時已任太尉的楊秉與司空周景上言:「按照陽嘉年間舊典,宦官子弟不得居位秉勢。可遵此典,罷退貪婪兇殘,平息民憤。」漢桓帝採納了該建議,將太尉楊秉上奏的50多名宦官黨羽處死或罷免。於是「天下莫不肅然」,大大削弱了宦官勢力。
後來司隸校尉韓演上奏彈劾宦官左悺之罪,於是左悺自殺。韓演又奏稱宦官具瑗之兄有罪,於是漢桓帝將具瑗押入廷尉問罪。具瑗便到監獄謝罪,上交東武侯印綬,漢桓帝進一步清理宦官五侯,將其貶為都鄉侯。宦官單超、徐璜、唐衡等也因此受牽連,紛紛遭貶,漢桓帝便順手沒收了五大宦官子弟所有封地,五侯專權徹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