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

  麴義雖在武威姑臧出生,卻是出身於西平麴氏,

  而麴氏其實原本的姓氏,是鞠。

  西漢哀帝時期,尚書令鞠譚受到東平王劉雲「瓠山立石謀反事件」的牽連,被削職為民,因為懼怕遭到進一步迫害,便率兒子鞠閟避難湟中,定居西平,更改鞠為麴。

  從此鞠閟隱姓埋名改姓麴閟,成為西平麴氏的一世祖,至今已傳承七代人。

  西平麴氏祖訓,就是重返祖籍祖籍平原縣,光耀家族門楣。

  正是懷著這般使命,八年前,漢靈帝派遣左中郎將皇甫嵩到涼州招兵時,麴義才心甘情願地率家族兵勇一千多人應招。

  自出西涼以來,麴義南征北戰,在冀州、并州一帶,與黃巾軍大戰皆全勝而歸,因此很受皇甫嵩賞識,平叛結束後皇甫嵩還朝,麴義便留守黎陽,最後在冀州牧韓馥手下當差。

  然而韓馥猜忌於他,意圖吞併他的部曲,這才遭到他的奮起反擊。

  畢竟韓馥此人無才無德,麴義性格孤高,又背負家族使命,豈會甘心向這等無能之輩臣服?

  原本麴義還以為袁紹是個英雄人物,心懷壯志,必能開創一番大事業。

  可他卻沒想到,如今竟又歷史重演,難道要再一次反叛?

  麴義雙拳緊握,心中的不甘和憤懣,幾乎要化作怒火,迸裂而出,無聲的吶喊著:「為什麼要逼我!」

  哪怕只是為了家族名聲,麴義也不想一叛再叛,敗壞名譽。

  可他剛想拒絕,就聽聞親兵進來通傳:「大人,車騎將軍派人傳令,稱鄴城破城在即,要您前往參加慶功之宴。」

  郭嘉聞言呵呵冷笑:「召而殺之,當真好手段。」

  麴義聞言,卻是下意識握緊了腰間戰刀的刀柄,郭嘉的話雖然不好聽,但若是真的,自己去了,怕是有去無回。

  身邊幾位親將,都看向麴義:「大哥,要不乾脆反了吧!」

  先登營的將士,要麼同樣出身西平麴氏,要麼是麴義一手訓練,一同出生入死的同鄉和袍澤,彼此早就生死與共,難分你我了。

  袁紹的忌憚和打壓,他們如何感受不到?

  就連不是麴氏出身的羅川,都旗幟鮮明地站出來支持麴義造袁紹的反:「大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羅川早就和樊正勾結,接了種大豆的活,如今郭嘉前來勸降,他更是恨不得納頭就拜。

  跟著袁紹混,屁的好處都沒有,還要上供,還要被打壓,他又不是受虐狂,心中哪能樂意?

  反之跟著陸宇混就不一樣了,別的不說,至少這錢絕對是賺到爆!

  群情洶湧至此,麴義心中雖有顧慮,卻也為之動搖。

  郭嘉見麴義已然心動,便再次開口加重砝碼:「袁紹此人,外寬內忌,將軍還在等什麼?至於忠義之說,更是無稽之談,將軍乃朝廷任命之官,又不是他袁紹的私人部曲,此時投誠,也不過撥亂反正,棄暗投明罷了,天下誰可指摘?誰敢指摘!」

  朝廷終歸是大義所在,要招降,那更是名正言順。

  反倒是袁紹這個自封的車騎將軍之職,名不正言不順,朝廷當初正兒八經給他封的官,不過是渤海太守罷了,而且還是董卓給封的。

  所以真要拿這個說事兒,袁紹區區一個渤海太守,有何資格節制麴義這樣一位朝廷親自任命的地方武將?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麴義盯著郭嘉的雙眼,說出自己心中最後的顧慮:「我先反韓馥,再反袁紹,神武侯難道就不怕我有一天,會反他嗎?」

  郭嘉聞言卻是傲然:「武勇、韜略、智謀,乃至學識學問,我主無一不冠絕天下,豈是袁紹之流能可比的?就算將軍先降又叛,滅之不過反掌,何足懼哉?」

  「可惡,竟這般輕視吾等!」

  「臭嘴軍師,你欲死乎!」

  麴義的手下,全是西涼莽夫,被人如此輕賤,一個個不禁怒上眉梢,拔刀在手,惡狠狠地盯著郭嘉。

  郭嘉卻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裡,語氣輕蔑說道:「想清楚,傷我一條毫毛,天下之大,也無你們容身之所。不止是你們,就連你們父母至親,也要陪葬,所以動手之前,先動動你的豬腦。」

  「可惡!」

  「誰也別攔著我,老子今天就要剁了他!」

  「夠了!」

  麴義一聲怒喝,剛才還憤憤不平的先登營將士,一個個頓時噤聲,雖說目光依舊很是不忿,卻也沒再開口叫罵。

  郭嘉見此,不由又對麴義的能力更重視了幾分:「一聲令下,莫敢不從,看來麴義此人當真是有幾分本事,難怪連袁紹都覺得他難以駕馭。」

  試探出了先登營的深淺,郭嘉沒再開口找茬,只是用充滿壓迫感的眼神,凝視麴義:「將軍,降與不降,現在可以給我一個答案了。」

  不降就死!

  雖然郭嘉沒這麼說,但麴義卻能感受得到。

  「唉~」

  麴義幽幽一嘆,屈身一拜便說道:「既如此,義願降。」

  本就是朝廷任命之官,與袁紹也沒什麼過命的交情,麴義並不打算為汝南袁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將軍深明大義,以後便請多多指教了。」

  ……

  陸宇點齊兵馬,渡河北上。

  三千神武軍,三千鷹揚衛,並五千洛陽新軍,總共一萬一千兵力,抵達河內郡,與一萬河東兵,會師於朝歌。

  另有徐晃和典韋,率領一萬二千青州兵,自濮陽出發,強渡黃河,占領白馬港,進逼黎陽。

  一路戰馬嘶鳴,旌旗漫捲,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河北。

  除此之外,還有駐紮在朝歌的呂布所部四千餘人,總兵力將近四萬,這是陸宇能夠調動的最大兵力,而且無一不是精銳。

  如此雄厚的兵力,放眼天下,能及者寥寥無幾。

  一時間,收到風聲的各路諸侯,無不緊繃著神經,目光匯聚於冀州平原,生怕陸宇虛晃一槍,掉過頭來收拾自己。

  尤其是領土與陸宇軍接壤,又相處得不是太好的幾個勢力,比如陶謙、劉表和孔融等人。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