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回了劉循戰書,次日便收到張松密信,欲為內應取雒城,早日平定益州。
劉琦笑道:「這張松,竟比我等還著急。」
法正言道:「張別駕畢竟身處險境,一日不定益州,他一日便不得安心,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先生所言極是!」想起張松因急於通報消息,不幸被兄長發現告密,滿門抄斬,劉琦忽然覺得自己有些過於托大,問道:「益州各地情況如何?」
龐統答道:「除蜀郡外,其餘各地均已歸順,馬上準備春耕,政令傳出,百姓無不歡欣,荊州有一批官員已在江州待命,只等將軍領益州牧,便可委任。」
劉琦問法正道:「張別駕來信密告,叫我與劉循對敵,分兵從小路取雒城,其自為內應,先生意下如何?」
法正指著桌上的地圖言道:「張永年這份地圖極為詳盡,雒城背靠綿山,南部有條小路,可至雒城西門,此處有落鳳坡,地勢複雜,只需兩千軍把守,可擋數萬雄兵。」
劉琦聽到落鳳坡這個名字,不由看向龐統,這可是蜀漢陣營的傷心地,不下於麥城!
這兩個地方的變故,是蜀漢命運的轉折,更改變了三國走向的格局。
如果龐統不在這裡身亡,諸葛亮就不會緊急入蜀支援,有臥龍在荊州,孫權哪有機會背刺?
劉備得到益州,以龐統、法正為軍師出漢中,諸葛亮和關羽領荊州兵取宛洛,隆中對便可實現。
可惜沒有如果,歷史就是在一些後世看來不可能發生的錯誤中出現重大轉折,否則也不會成為名場面載於史冊。
若都能預知過失改變結局,袁紹早在官渡消滅曹操,曹操在赤壁也不會敗走華容,孫權在逍遙津……
感嘆之間,卻聽龐統笑道:「落鳳坡,有點意思,看來此行非我莫屬!」
劉琦回過神來,忙道:「此處地名落鳳坡,軍師道號鳳雛,實在不吉利,還是另派他人去最好。」
龐統大笑道:「落鳳坡,顧名思義,乃鳳棲之所,張松將會面地點選在此地,必是暗示我前去會合。」
劉琦蹙眉道:「小路崎嶇難行,恐生變故,軍師還要參謀軍事,我派子龍、王平去即可!」
龐統抱拳道:「張別駕為尋明主,苦盼我等久矣,吾為接頭之人,此時若不去,其必心有所失,況為漢室之事,統肝腦塗地在所不惜,何懼小挫?」
劉琦看向法正:「先生意下如何?」
法正笑道:「落鳳坡雖險,但此去有張松接應,吾料並無大礙。鳳雛親至,既顯將軍敬賢之意,又可隨機應變,不必因區區地名心疑。」
「是我多慮了!」劉琦搖頭失笑。
自從穿越之後,借著先見之明,他才能憑藉先機,在這亂世立足,與諸侯豪傑爭鬥,但有時候確實過于謹慎,忽略了客觀條件。
如今張任已降,妨主的的盧也完成使命,又有張松為內應,可謂一路暢通。
張松與龐統為益州之事策劃許久,如今就要大功告成,也該到勝利會師之時了!
落鳳坡已經不是龐統命劫之所,反要成為建功之地。
龐統見劉琦如此關心自己安危,也心中感動,抱拳道:「多蒙將軍掛懷,但此去不可由大將統兵,否則被劉循發現,必有警覺,吾只需領偏將小兵前去即可。」
劉琦點頭道:「軍師言之有理,就由王平領板盾兵護送。」
龐統笑道:「巴人最善翻山越嶺,有他們護送,可保萬無一失。」
劉琦言道:「此戰旨在速戰速決,最好能生擒劉循,不必大動干戈,二位有何計策?」
法正笑道:「此時易耳,用激將法即可!」
劉琦蹙眉道:「我軍可戰之人極多,這倒不必費心,就怕劉循不肯出戰。」
法正卻輕笑道:「敵我皆可激!」
劉琦還不明所以,龐統卻大笑道:「劉循年輕氣盛,急於挽回顏面,必會中計。」
這時候劉琦只好做出一臉高深莫測的神情,等他們主動獻計。
自從歷史軌跡偏移,先見減少之後,他發現自己的腦子越來越趕不上這些人,主動將自己的位置擺正,用出主公通用技能:喜怒不形於色。
也漸漸明白一個道理,以前公司開會討論,大領導為何總是最後發言總結,贏得一片掌聲。
雒城之中,劉循一大早便披掛整齊,先練了一趟槍法,吃飽喝足,神采奕奕,準備與劉琦決戰。
張松與劉璝來到府中,言道:「公子雖與劉琦約戰,但兵不厭詐,此人一向詭計多端,需防其使詐。」
劉循一臉自信:「此次我堅決不離雒城周邊,看他能奈我何!」
張松言道:「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可直達西門,此處極為要緊,需防其偷襲。」
劉循擺手笑道:「此處小路偏僻隱秘,唯有本土之人知道,劉琦安能得知?」
劉璝聞言臉色微變,抱拳道:「別駕言之有理,今張任、黃權、吳懿等皆降劉琦,他們若有人知道這條小路,獻策偷襲,不可不防!」
劉循這才重視起來,忙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張松答道:「若劉琦得知此路,必會派精兵偷襲,需大將前往守御,恐非劉將軍莫屬。」
「這如何使得?」劉循拂袖道:「劉將軍要隨我迎敵出戰,怎能去偏僻小路,若是劉琦不來,豈非大材小用?」
劉璝也道:「末將還要保護大公子安全,不可輕離左右,如此只好另選校尉前去。」
如今益州大小將領降的降,逃的逃,劉循手下已經無人可用,只有一個劉璝,哪能去幹這些小事?
張松抱拳道:「此地事關雒城安危,恐偏將不可信,二位將軍既要正面迎敵,只好在下親自走一趟了。」
劉循猶豫道:「別駕從未領兵,恐有危險。」
張松捻須笑道:「吾若用兵,自不會廝殺,只需在險要處設下伏兵,若敵軍來時,放過前軍,以亂箭射之,便叫其有來無回。」
劉循聞言大喜,向張松深施一禮:「先生為州事不辭辛勞,不畏艱險,真可謂益州楷模矣!」
劉璝先前對張松引狼入室心存不滿,此時見他及時獻計,又要親臨前線,抱拳道:「有先生前去,可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