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道姑代管寺院,匪夷所思

  每一封,都是崔瀾用了特殊方法傳遞了信息,再由帝京的暗樁翻譯譽寫後,送到他的案桌前的。

  裴居道抬起手,輕輕撫摸過每一封信,感受著信封邊緣的尖銳刺感。

  他讀著這些信,閉上眼,仿佛就能看到,華知微在流求郡指揮方遒,挖墳地、燒屍山、綁貪官、募軍隊……

  他喜歡她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的生命力,她會擔心,她會害怕,她會無措,她從不掩飾自己的這些處於弱勢的情緒,但這並不代表她就願意做一個受人庇護的弱小的人,她永遠在想辦法,想辦法破除困境,給予自己最佳的選擇。

  裴居道非常清楚,能讓她快樂的,能拯救她的,能改變她的,永遠只有她自己。

  每一個夜晚,他都會將這些信取出來讀一遍,到如今已經倒背如流了。他每次看的時候,都在想,他不會希望看到華知微難過的模樣,他更願意看到,華知微在更廣闊的天地之上翱翔。

  哪怕,在沒有他的情況下。

  他要為華知微能夠擁抱自己,感受來自自己本身的快樂,而保駕護航。

  裴居道撫摸著這些信,就好像是在撫摸自己的信念,流露出難得的溫柔,他將這些信撫摸夠了,又盒子蓋了起來,放了回去。

  崔瀾只有兩次長時間沒有傳遞消息,一次是他得黑死病的時候,後面他來信解釋;一次是現在。

  崔瀾又出了什麼事嗎?

  但望她不會有事。

  ——

  這日下了早朝後,皇帝沒有讓所有的大臣都離開,而是留了幾個人下來。

  徐景湛自然是要被留下來的,他這段時間住在紫宸殿偏殿的日子比自己府上的日子還要久。

  他注意到,皇帝留下來的幾個人,都不算是太子黨。

  如今非太子黨已經少得可憐了,有不少處在其他皇子黨派的邊緣官員,已經轉而投誠太子了。

  太子把諸位弟弟的勢力削弱了不少,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意外。畢竟在沒有姻親關係的情況下,沒人會願意跟著一個馬上要去小地方就藩的王爺。

  去小縣城就藩,跟流放房州沒有兩樣。

  皇帝先問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裴司空,城隍廟的修繕工作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已經竣工,近日就可以投入使用了,陛下可是要親自剪彩驗收?」

  「唔,未嘗不可。」皇帝似乎想起來這個城隍廟就是當初因為貢品一案損毀的廟宇,後面乾脆在此基礎上擴建了,是以這麼久了才完工。

  「那臣待會兒就下去知會住持,然後命人安排剪彩儀式。」

  「去安排吧,朕也得出去透透氣,朕已經很久沒有出宮了。」

  此話一出,所有留下來的大臣都互相看了一眼。

  「朕記得,當年這塊土地並無佛教,並無寺院,是衛國臣服大燕之後,帶入大燕的。」皇帝再次悠悠開口,群臣們又把耳朵給豎了起來。

  城隍廟是祭祀城隍神的,屬於原始信仰,也屬於道教系統;但皇帝這次擴建城隍廟,乾脆在附近的地方把原先帝京的佛教寺院給遷了過來,占了原先的佛教寺院所在的土地。

  那塊地方圈起來還沒有下旨處理,暫時還是空在那裡,沒有人知道皇帝要那塊土地做什麼。

  遷寺導致了原先寺里的大師圓寂,皇帝大手一揮,現在由城隍廟的女住持兼方丈代管原先寺廟裡的行政事務,內容事務比如說宣講佛法之類的還是由寺廟裡僧尼自行解決。

  皇帝的意思是,按輩分誰該當這個大師就上去當了,別的事情不能再管,潛心向佛就行,俗務交給別人。

  神廟和寺院挨在一塊,行政事務還是一個人管,也是帝京的一大奇觀了。

  皇帝讓一個道姑代管寺院,聽起來簡直匪夷所思,但不知道是不是當年皇帝當晉王時的滅佛行動太過令人印象深刻,這事朝臣們也沒多少反對就成了。

  話說起衛國。當年大燕遠征衛國,以武力使衛國臣服,作為其藩屬國。而作為藩屬國的衛國的佛教文化反被大燕尊崇,很大原因是大燕統治者的支持,認為佛教有勸善教化、維持社會安定的作用,便將之抬到了和道教一般的地位。

  好好的怎麼提起了衛國了?啊對,齊衛這兩個藩屬國一直同仇敵愾,最近齊國又開始耍小性子了,衛國倒還是老樣子,皇帝難道是有主動和衛國交好的打算?

  「是,陛下。」太中大夫接過了話頭,「當年大燕還派人專門去衛國邊境取經,設立書院翻譯經文,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至今大燕的佛經,還受益於當年的翻譯。」

  「唔,經典就是經典,長盛不衰。如今,我們大越已立,還沒有去過衛國,看看是否有新的佛教典籍問世。」

  經書怎麼可能出新?

  諸位大臣又對視一眼,皇帝幹什麼突然說這麼扯淡的話,這些佛教經典都是釋迦牟尼口頭傳承,其弟子四次集體憶誦、討論、收集整理他的言論編就的,怎麼可能會有新的?

  「是時候該讓衛國重歸我們大越的懷抱了,大越的佛學大家們,想必也非常希望,去衛國這一佛教發源地朝聖。」

  來了,皇帝的真正目的來了。

  衛國不是大越的藩屬國已經很久了,這次要讓大越徹底繼承大燕的衣缽,讓衛國再度臣服於大越,就要看這次和衛國的談判結果了。

  為了表示善意,雙方必然要互派使臣。衛國目前沒有派出使臣的這個想法,還在觀望,而齊國已經開始耍小性子了。

  大越如果想兵不血刃得到衛國的臣服,就必須要主動談判,退讓一步。

  是談判就要派使臣去衛國,這個人選,現在任務艱巨啊……

  一時之間,群臣面面相覷,沒有人敢主動攬這個活計。

  皇帝掃視了一眼都不說話的臣子們,弓起手指敲了敲桌面:「諸位,有什麼建議?」

  「陛下,此事須得從長計議啊!兩國斷交已經多年,上一回衛國來派使臣,還是跟著齊國使臣一塊來慶賀陛下登基十年的!當時兩國使臣在我們帝京鬧了個不愉快,是以之後再也沒有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