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山戰時立功,獲得了自由,從此遠遁它鄉,以教書為生,慢慢地,他的心又活泛起來,仿佛一身絕技的劍客,歸隱之後,時時慨嘆寶劍歸匣,沒了用武之地,望著通向遠方的道路,仍會怦然心動。
林坤山不只心動,還要行動,他在學生當中選擇了曾盪雲,決心培養出一位狀元來。
他沒能如願,曾盪雲只進入三甲,如果沒在凌雲閣得罪大臣,也只能位列二甲,離狀元差著一大截。
但他並不失望,曾盪雲畢竟見到了皇帝,並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這就夠了。」他對弟子說,「你我二人前途無量。」
「我本該是二甲進士,卻跟劉檢一塊落到三甲,唉。」曾盪雲唉聲嘆氣,自覺比只會讀書的劉檢要強得多,「陛下明明很欣賞我的口才,為什麼……」
「因為他要重用你,所以不想讓你過早惹人注意。」林坤山笑道。
曾盪雲一向佩服自己的老師,這時候卻有些摸不著頭腦。
放榜數日之後,熱鬧過去,眾人各奔前程,師生二人卻仍然住在客棧里,曾盪雲每次想要回家報喜,林坤山都說:「再等等。」
這天傍晚,林坤山終於等到了。
一名客人前來拜訪,也不打聽,向夥計說了聲「找人」,逕入後院,敲響了林坤山的房門。
「好久不見,大人可是發福了。」林坤山拱手笑道。
晁鯨的確胖了許多,脾氣也跟著漲,伸手將林坤山推進去,邁步進門,隨手關上,「你好大膽啊。」
曾盪雲正坐在屋子裡看書,這時放下書,有些驚慌地看著身穿軍服的客人。
「你去別的地方看書,這裡的事情跟你關係不大。」晁鯨命令道。
曾盪雲看了一眼老師,抱著書,匆匆出門,回隔壁自己的房間,心中惴惴不安,貼牆偷聽,卻只能聽到單獨的幾個字眼。
林坤山目送弟子出門,笑道:「我的膽子還是不夠大。」
「你還想怎樣?」晁鯨四處打量。
「呵呵,不說這些,先說你的目的,我等很久了。」
晁鯨不客氣地找椅子坐下,「陛下說,你想出使西方?」
「陛下果然聰明,一點就透,不一定非得是我,我只是出個主意而已,當然,如果陛下傳旨,我絕不會推脫,能為陛下和大楚效力,是我的職責,也是榮幸。」
「在我面前拍皇帝的馬屁有什麼用?我又不會替你傳達。」
「由衷而發,非是奉承。」
「陛下說,你可以出使西方。」
「嗯。」林坤山看著晁鯨,若有所待。
「幹嘛?」
「聖旨,沒有聖旨,林坤山只是一介匹夫,有了聖旨,才是大楚使者。」
「你看我像是傳聖旨的人嗎?」
林坤山笑得有些尷尬,「有話就明說,別繞來繞去的。」
晁鯨咳了兩聲,「明天,朝廷會降旨招募使者,你報名。」
林坤山抱拳道:「等的就是這個,請轉告陛下……」
晁鯨起身擺手,「我難得見皇帝一面,哪有工夫替你傳話?」
晁鯨離去,林坤山鬆了口氣,甚至覺得應該要點酒肉慶祝一下。
韓孺子決定接受曾盪雲的一部分建議,向西方派遣使者,宣布楚軍將至,鼓動諸國向神鬼大單于發起進攻,如果真能提前獲勝,當然是好事,如果不能,也不耽誤楚軍遠征。
聖旨一下,應募者不少,數十萬楚軍陳於塞外,西征必勝,人人都想趁機立功,卻不是人人都能上戰場,充當使者因此成另一種選擇。
僅僅十天之內,京城內外就有近五百人報名,兵部與禮部共同篩選出一百人,附上簡介,供皇帝選用。
韓孺子仔細看了一遍,林坤山名列其中,簡介里沒提望氣者三個字,只說是某郡某鄉的百姓,以教書為生。
韓孺子笑了一聲,先將林坤山的名字圈上,繼續往下看,突然看到「劉檢」的名字,不由得一愣。
劉檢是今年的考生,考試時成績不錯,被到凌雲閣內接受策問,結果他連「西方」所指是哪都不知道,寫了一段關於西域的應答,當眾丟臉,本應是二甲的名次,最後卻落入三甲。
韓孺子猶豫片刻,在劉檢兩字的右上方畫個小三角,全部看完之後,命人傳召劉檢。
再度見駕,而且是單獨一人,劉檢顫抖得更嚴重,身邊的太監不得不伸手扶他起來。
明明不了解西方,為何卻要報名充當使者?劉檢早想好了答案,說的時候仍有些結巴,慢慢才好起來,「讀書人本應……心懷天下,微臣、微臣卻只知死讀書、讀死書,以至……以至在陛下面前出乖露醜,微臣羞愧難當,想起俗語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微臣讀過萬卷書,該行萬里路了。」
「可你並不了解西方。」
「微臣這些天裡逢人便問,對西方和神鬼大單于多些了解,而且微臣以為,聽得再多,也不如親往查看。微臣此去,不求建功立業,不求博達顯赫,只為一探究竟,觀察風土人情,看看這個被微臣忽略多年的廣大區域究竟是什麼樣子。」
韓孺子越發覺得,所謂狀元只是一時之稱號,選拔人才還是得多做觀察,「好,朕就讓你去西方一探究竟,除了完成使節任務,回來之後給朕寫一本遊記,將你的所見、所聞、所感都記下來。」
劉檢跪下磕頭,「遵旨,陛下。」
韓孺子選中了三十五名使節,分為五路,每路人數不等,配以雜役若干,分赴不同國家,傳達大楚皇帝的旨意:楚軍將至,先得神鬼大單于人頭者,封為大王。
正使是禮部的一名官員,每路再有一名副使,劉檢沒有職位,只是普通使節。
其中一路只有一名使節,大部分人都不願當,因為他要親自去見神鬼大單于,數罪問責,這簡直就是羊入虎口。
林坤山願意,甚至有點急迫,似乎生怕這份「好差事」落入他人之手。
暮春時節,使節出發,經由西域,由各國接力護送,在虎踞城,他們將分赴不同方向。
劉檢所在的這一路使節路途最遠,將穿過西方,直抵南方海港,向英王和黃普公傳達聖旨。
英王得到了正式冊封,名號中加一個海字,成為「海英王」,允許他自立官署,十年一朝請,黃普公則被封為王相,至於退兵,皇帝命令他們再等一年,此後進退自由。
這一箭射出去了,要等許久才會得到回應,韓孺子只能耐心等待,在此期間,繼續督促楚軍備戰。
使節出發之後不久,東海國傳來急信,東海王從海外回來了。
雖然之前常常爭**、吵架,崔騰卻十分懷念這個表弟,得到皇帝許可之後,親往迎接,在洛陽見到了東海王,款待一番,帶他返回京城,在家休息了一個晚上,次日一早就來見駕。
韓孺子站在樓上窗邊,遠遠地望見了東海王和崔騰,向兩人招手,東海王抬頭看見,立刻下跪,被崔騰拽起來,加快腳步趕往凌雲閣。
到了樓上,東海王又要下跪,韓孺子上前扶起,左右打量,笑道:「你總算回來了。」
東海王帶著哭腔說:「陛下,差一點兒我就葬身魚腹,再也見不著陛下了。」
崔騰笑道:「你還好,起碼身體完整,好像還胖了一些,不像我,瘸了一條腿。」
三人唏噓良久,韓孺子問道:「快說說,你為什麼在海上耽誤這麼久?」
「唉,一言難盡。」東海王講述自己的經歷,原來他在海上突遇大風,船毀人溺,他僥倖被路過船隻救起,帶到一座島上,被困許久,才弄清返回大楚的航線,於是搭船輾轉多國,期間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直到踏上大楚國土,才去找東海國的譚家人,得以上報官府。
崔騰已經聽過一次,這時仍然邊聽邊嘆息,經常替東海王補充一點細節,好像自己也跟著漂洋過海似的。
韓孺子也時時嘆息,卻不會打岔,最後忍不住道:「崔騰,你去讓太監準備一點佳肴,中午留東海王用膳,然後你就不用上來了。」
崔騰笑道:「是我多嘴了,行,我等用膳的時候再來,說來真是很久沒跟陛下一塊喝酒了。」
崔騰告退,東海王說得也差不多了,「就是這樣,我真沒想到還能活著見到陛下。」
「王妃很高興,她非常關心你,到處求人打聽你的消息。」
「當然高興,昨晚哭了半夜,說是以為再也見不到我了。」
韓孺子笑了笑,盯著東海王又打量一番。
「怎麼了?陛下。」東海王摸摸自己的臉。
「你在海上漂泊這麼久,也不見黑,反而白了一些。」
「是,我一直躲在船艙里。」
「渡海而來,船隻不停在南方,卻到東海國靠岸,東海王,你乘的是什麼船?」
東海王撲通跪下了,哭著道:「陛下看出來了,其實我早就回來了,一直不敢進京見駕。」
「『不敢』是什麼意思?」
「神鬼大單于有意放我歸國,讓我刺殺陛下。」
「你不做就是,有什麼害怕的?」
「神鬼大單于對我下毒,說是兩年之內刺殺成功,才會給我解藥。」
「兩年早過去了,你不是沒事?」
「是孟娥將我救了。」
韓孺子大驚,「孟娥?」
「是,她還有一封信寫給陛下,我本想找別的機會……既然陛下已經看穿……」東海王從懷裡取出信,雙手捧著遞給皇帝。
韓孺子伸手去接,心中突然一動,問道:「你又見過林坤山嗎?」(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