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家不是崔氏那樣的大族,卻也不是尋常門戶,祖上斷斷續續地有人當官,最早能追溯到前朝的鼎盛時期,高則郡太守,低則縣令,可算是標準的官宦世家。
武帝眾妙二十六年,上官家十五歲的長女嫁給當時的東海王鍔,出閣之日,姐妹撒淚分別,姐姐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將妹妹接到自己身邊。三年後,這個諾言實現了,妹妹也嫁入王府,成為一名良人。
上官氏家教甚嚴,給女兒起的名字全不帶脂粉氣,長女名顯,次女名端,在府里,她們分別被稱為顯良人、端良人。
東海王鍔本有一位王妃,可惜娶過門沒多久就過世了。當時他還不是太子,被封在偏遠的海濱,遠離宮廷,每年只能在春季進京朝拜,十日之內就得離京返國,受到武帝寵愛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沒有顯貴人家願意將女兒嫁給東海王當王妃。
在王府里,王妃的名號卻是數位良人激烈爭奪的目標。
端良人一進府就明白了形勢,誰能首先生下兒子,誰就是王妃,這幾乎是一定的,姐姐將她召進府,就是為了增加得勝的機會。
這是一場殘酷無情的鬥爭,參與各方除了美色與懷孕,再沒有別的武器,顯良人的容貌沒得挑剔,而且多才多藝,能吟詩、能起舞,偶爾還能陪東海王聊聊天下大勢與朝廷格局,早就獲得寵愛,唯一的遺憾是入府數年尚未生育。
眾妙二十九年秋,上官氏姐妹迎來幸運的一刻,兩人先後受孕,妹妹端良人早了半個月。
一開始,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王府上下無不笑逐顏開,就連幾位競爭的良人,也心甘情願接受敗局,東海王賞賜內外人等的金銀布帛一次就價值萬兩白銀。
幾個月後,上官氏姐妹之間的關係卻變得微妙起來,妹妹端良人無意競爭王妃之位,可事情由不得她們兩人做主,也不全由東海王決定。東海國有朝廷派駐的官吏,還有遠在京城、只憑文書與慣例行事的宗正府,在他們看來,東海王的喜愛無關重要,是姐姐還是妹妹影響也不大,母以子貴乃是唯一的原則,誰先產下王子誰就是王妃,沒什麼可爭論的。
那年冬天的一個夜裡,姐妹二人做了一次長談,一個月後,妹妹端良人不幸小產,又過了幾個月,姐姐顯良人順利誕下一子,名正言順地成為東海王妃。
端良人從不向任何人提及那次談話的內容,即使已是皇太妃,面對皇帝,她也是幾句話帶過。
韓孺子卻聽得心驚肉跳,「可是……萬一太后生的是女兒呢?」
「她願意冒險,重要的是她不能輸給我。」皇太妃用平淡的語氣講述往事,沒人能看出她心底有多少波瀾起伏。
「皇太妃當時可以拒絕啊,太后不會……不會下狠手吧?」韓孺子不是特別肯定。
「當然不會,我可是她的親妹妹。」皇太妃笑了,隨後笑容慢慢消失,像是遭到遺棄的深井,偶爾有枯葉飄入,波紋一盪,再無餘聲,「我是她的親妹妹,為了那句承諾,我三年未嫁,等到十七歲進入王府,姐姐的要求對我來說比父母之命還重要,她就算讓我自殺,當時的我也會毫不猶豫地照做。」
自從有了第一位王子之後,東海王的運氣越來越好,次年進京朝拜,兄弟十餘人得到特許,可以留在京城,這是武帝第一次廢除太子的先兆,許多人都看明白了,包括權傾朝野的崔氏。
崔氏將自家的一個女兒嫁給東海王,甚至不求王妃的名分,只當一名良人,可是傳言甚囂塵上,都說這是權宜之計,崔良人早晚會取代上官王妃的位置。
也就是從這時起,姐姐上官顯開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疑,覺得王府里的所有人都已被崔家收買,唯一值得信任的人只有妹妹端良人。
剛滿周歲的王子被交給端良人撫養,上官王妃則想方設法纏住自己的夫君,皇太妃不願對少年皇帝說得太細,她強調一點:「思帝是我養大的,我一直當他是我的兒子,代替我失去的那一個。思帝也只認我,對親生母親反而十分陌生。」
韓孺子能想像出當時的情形。
上官王妃成功了,東海王鍔本來就寵愛她,這時更是專寵於一人,對別的良人,包括崔良人,都看不上眼。可他畢竟是男人,偶爾還是會臨幸王妃以外的女人,每到這時,上官王妃都會緊張萬分,如遭重病,抓著妹妹的手哭述,要妹妹發誓日後一定會好好照顧好王子。
幾乎所有被東海王鍔臨幸過的良人與宮女,不久之後都會接到端良人親自送來的養身湯,與善妒的姐姐不一樣,端良人性格溫和,在王座中的口碑很好,沒人懷疑她別有用心。
「湯里有墮胎藥,當年我喝過,藥方還留著,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打掉過多少胎兒,我就是姐姐手中的鋤鎬,不僅除掉雜草,連正經的禾苗也不留。我做這些事情,不都是為了我姐姐,更是為了思帝,他在我的呵護下長大,我也不希望他有太多競爭者。」
皇太妃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毫無愧疚之意,真的像鋤鎬一樣冷酷無情。
韓孺子感到體內冒出絲絲寒意,然後疑問產生了:他和東海王為何沒有被除掉?
兄弟二人的出生源於一連串的意外與巧合。
上官氏姐妹能控制王府里的幾乎所有人,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崔良人,她有龐大的家族做後盾,身邊的奴婢都是自己帶來的,別人動不得。
崔良人從不掩飾自己對王妃之位的覬覦,公開聲稱崔家會將東海王鍔推上帝位,唯一的條件就是她要當未來的皇后。
崔良人瞧不起任何人,尤其是上官氏姐妹,因此當她懷孕的時候,端良人送湯的招數用不上了。
東海王鍔其實很少臨幸崔良人,還沒當上太子的時候,他就不太喜歡飛揚跋扈的崔家,在王妃的影響下,他對崔良人的印象也越來越差,甚至後悔將她娶進門,可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儘量不見面。
就跟普通夫妻一樣,東海王與王妃之間有時候也會鬧矛盾,起因都不大,通常與王妃的嫉妒有關,每次都以王妃的梨花帶雨和東海王鍔的回心轉意為結局。
可是那一回,兩人鬧得比較僵,一連持續了半個月,即使到了現在,上官皇太妃仍在懷疑東海王鍔當時故意製造矛盾,目的是暫時離開王妃的監視,心安理得地臨幸別的女人。
「桓帝是一位好夫君、好皇帝,也是一個男人,不出外偷腥就算不錯了,家裡的腥總不能一點不沾。」
看著茫然不解的皇帝,皇太妃笑了,「我也是糊塗了,居然跟你說這些。」
就是在那次鬧矛盾期間,東海王鍔臨幸了幾名良人與侍女,其中兩人懷孕,前後相距不到十天,引發了王府里的一場大戰。
懷孕的良人是崔家的女兒,侍女就是韓孺子的母親。
上官王妃大鬧了一場,可是沒用,東海王鍔再喜歡她,也不會除掉自己的子女。上官王妃改變戰術,發動一切人說崔良人的壞話,這倒不難,崔良人囂張慣了,留下不少把柄,終於,東海王鍔指天發誓絕不會更換王妃,不久之後就為王子爭取到世子的身份。
事情算是告一段落,王府內戰期間,懷孕的王姓侍女無人關注,她也一直沒向任何人透露懷孕的消息,等到孕相再也掩飾不住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舉動:挺著肚子去見王妃,磕頭認罪,請王妃發落她與肚子裡的胎兒。
王妃沒有別的選擇,既然不能除掉崔良人肚中的孩子,在一名侍女身上下功夫就有些多餘了。王妃好言相勸,當眾宣稱要將王侍女的孩子視如己出,而且在得知王侍女很可能比崔良人早懷孕幾天之後,王妃更要留下了。
韓孺子聽得心驚肉跳,原來自己還沒出生就已遇到生命危險,難以想像母親當時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又是以怎樣的智慧與膽量,敢去直接面見上官王妃。
韓孺子想念母親,想得心口微微疼痛。
東海王鍔的兩個兒子順利出生,一個叫韓松,一個叫韓樞。
崔良人擔心自己的兒子受王府的人毒害,找盡藉口將兒子送到崔家,每次一待就是幾個月。
王侍女的娘家不在京城,無依無靠,生下兒子之後遲遲未得名分,只是不用再當侍女,被王妃安排住進一座小院子裡,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
韓孺子對那座院子還有印象,而且是美好的印象。
眾妙三十六年,武帝召見全體兒孫,韓孺子也去了,留下一段晦暗不明的記憶,其實那也是一場鬥爭的結果。
韓孺子出生之後很長時間沒有被記入宗室譜籍,對皇家來說,他是個不存在的人。王侍女不知從哪裡得知武帝召見兒孫的消息,傾其所有,收買了一名奴婢,奴婢轉託府外的家人,向宗正府告密,說東海王鍔還有一個兒子。
宗正府查實了,將皇孫韓松列入譜籍,同時下達一份敕令,指責王妃善妒無德,命她即刻改悔。
韓孺子終於能夠進宮拜見祖父武帝,在那之後,他的位置穩定下來,母親卻受到王妃的一連串報復,能活到現在,實屬不易。
「太后是個記仇的人,一旦掌握全部權力,她還會繼續報復。」皇太妃說。
韓孺子越聽越驚,疑惑也越來越重,問道:「你呢,就是為了報十幾年前的墮子之仇嗎?」
皇太妃搖搖頭,「我有兒子,不是我一時糊塗狠心墮掉的那個,而是我一手撫養長大的思帝——我要為他報仇。」
(求收藏求推薦)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