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河點點頭:「奈河上,鉛雲低垂,涼風陣陣,我皓髮散落,神情憔悴,恐懼憂愁,步履蹣跚,沉吟低沉。驚然,杜預哥哥那首悼亡詩【江城子】,將我驚醒。我這才意識到我還可以回頭,不能隨波逐流,便奮力回走。」
「但新鬼一直在推著我,想要將我裹挾過河,奈河中又跳出大量的惡妖魔鬼,向我衝來,生拉硬拽,要將我拉回冥界。」
「我無可抵禦,正在彷徨,突然聽到杜預哥哥的詞,越發清越,迴蕩奈河,聲如洪鐘,震耳欲聾,那些妖魔鬼怪都被震得嗷嗷叫,滿地打滾。」
「詩詞也徹底喚醒了我生還的欲望。」
「我也不知道哪來那麼大力氣,奮力掙扎,推開了兩頭惡鬼,一口氣跑向奈河彼岸。」
「我渾渾噩噩的頭腦中,瞬間清醒,完全想起了自己是誰,要回到哪裡,我奮力奔逃,向你聲音的方向逃走。」
「從兩側跑出無數惡鬼,要將我拖回去,但我聽著你悼亡詩,越發來了力量,跑得越來越快。」
「我終於跑回你聲音處,就睜開了眼睛。」
她甜蜜靠在杜預肩膀上,羞澀低聲道:「杜預哥哥,你又救了我一命。我已經記不清欠你多少條命了。」
聽著林星河敘述死後的見聞,還有被杜預詩詞復活的經過,滁州眾人嘖嘖稱奇。
宋佳霖拍著大腿道:「曲折離奇,這劇情都夠寫一本小說,就叫【初刻拍案驚奇】。」
師娘鬆了口氣:「孩子,你能活過來就好,杜預詩詞做的真好啊。」
滁州百姓看向杜預眼神,已然從佩服升級為敬畏,敬若天神那般敬畏。
這年頭沒有科學,生死乃是最大的謎團。
能操縱生死者,都備受百姓尊崇、崇拜。
「杜案首,神啦!」
「這才是真活死人、肉白骨。」
「連已經死掉,走到奈河的人,都能一首悼亡詩拉回來?」
「以後跟著杜案首,豈不是長生不死?」
「詩詞才氣,不光能殺敵,更能救命續命,神乎其技。」
「孩子,看到了吧?杜解元這種讀過大書的大才子,簡直是陸地神仙。你還逃學去遊俠不?」
「爹,我知錯了,以後孩兒再也不敢逃學了。跟杜解元一比,遊俠武功再高算什麼?讀書這麼大本事,連死人都能救活。」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唐文濤、溫山、田洪鳳等學政系官員,看到杜預一首詩,救活未婚妻,教化百萬滁州百姓一心向學,點燃百姓學習熱情,也各個興高采烈,點頭微笑。
溫山搶著道:「杜預這番現身說法,教化向學,善莫大焉。這都是田大人作為學政,牧守王道,教化一方的功績啊。」
這大胖子狡猾的很,看杜預將林星河復活,又想起自己是賜婚欽差的使命,趕快拉攏田洪鳳。
誰都看得出來,田洪鳳是杜預的恩師,對杜預選擇又重大影響力。
唐文濤也反應奇快,暗罵死胖子,急忙道:「我為禮部尚書,管科舉文事,遍觀大唐,從未有一地百姓如滁州這般向學。若大唐各地各州,都像滁州這般人人向學,大唐何愁文事不振、文氣不旺、文脈不興啊?這都是田大人教化之功!我回去之後,定會啟奏太后,表彰田大人。」
得到朝廷大佬的稱讚,田洪鳳更是點頭連連,目光一閃,喝道:「杜預,我命你再以此情此景,作一首【勸學詩】,以記今日之事,才好勸學。」
禮部尚書唐文濤、文院副院長溫山連連稱是。
連半空中,文淵閣都凝滯不走,隱隱有聖人身影閃動。
聖人,在關注杜預的【勸學詩】
杜預略一思索,拿出一本書,淡淡道:「【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第一句,便詩成鳴州。
他的書卷中,竟然異象連連,大把大把脂肥嫩白的白花/花稻米,從書中不斷湧出、一發不可收拾,猶如泉涌。
滁州百姓,震驚了!
要知道,如今滁州雖比過去生活好很多,不至於挨餓,但百姓依舊困苦,餓肚子的小孩子很多。
杜預一句詩,竟然能憑空從書中變出千鍾粟?
光是這視覺衝擊力,就足以撼動無數認為「讀書無用」「供孩子讀書光費錢,不如早早去做工」的頑固百姓,徹底顛覆他們的三觀!
小孩子們歡快地捧著大盆小盆,沖入杜預詩詞製造的粟雨中,又蹦又跳,接著這才氣化為的糧食。
沒有什麼,比現成金燦燦的糧食,更能打動人心,特別是打動下層百姓的向學之心。
杜預現身說法,想要讓家庭富裕不需要買肥沃的土地,讀書就可以獲得許多稻米。
滁州百姓,特別是蒙童、小孩,眼神炯炯,充滿期待。家長則不斷點頭,稱讚不已。
「原來如此。」
「要想富家,不需要買良田,因為書中自有千鍾粟?」
「只要讀書好,再也不用愁吃飽飯。」
「杜解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家徒四壁的寒門學子,變成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學子,全靠知識和讀書逆天改命。」
滁州大街小巷,都迴蕩著杜預的【勸學詩】。
聽著杜預作詩,一個士族讀書人冷哼一聲,不服氣道:「粗鄙!讀書只為吃飽飯嗎?」
溫山反駁道:「跟這些沒讀過書的下里巴人,你只陽春白雪,如何能勸得動?當然要說他們能聽懂的話。」
文淵閣,荀聖略略點頭:「這句話,雖然通俗易懂,卻對普通百信吸引力極大。過去我們文淵閣,雖然積極勸學,但曲高和寡,陽春白雪,老百姓聽不懂,杜預卻能另闢蹊徑,讓百姓都聽得懂,這才是真本事。」
司馬相如等半聖、大學士也紛紛點頭。
杜預詩,接地氣,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黃髮垂髫,都聽得懂、這就很了不起。
杜預又踱了一步,一指城南貧困的貧民窟,悠然道:「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書中就有黃金打造的房子。
跟隨杜預的木蘭,驚喜看到她原本城南貧民窟,父老鄉親還住在低矮沒窗戶、又潮濕又陰冷的半地下泥巴房裡,突然一道驚人的詩書才氣閃過,出現了一大片金燦燦的黃金屋子!
青磚大瓦、房屋寬敞、窗明几淨、雕樑畫棟,甚至在房瓦上還使用了珍貴的金色琉璃瓦!
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金燦燦的光芒,猶如黃金建造的屋子。
這住宿條件比起過去,簡直天翻地覆、鳥銃換炮,不可同日而語。
「嘩···」
滁州百姓,一片寂靜!
隨即,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
特別是貧困的底層百姓、貧民窟的百姓。
他們之所以不讓孩子讀書,之所以說讀書無用,還不是因為條件所限?沒有錢,沒有房,沒糧食,怎麼供孩子讀書?
大道理,誰都懂。
可具體的困難,誰解決?
就算給底層百姓嘴皮子磨破,講一萬句大道理,不如給他們發一兩銀子,建一座房子,送一百斤大米來的有用!
杜預的【勸學詩】就非常接地氣了。
他直接從底層民生問題,開始解決。
你不讓孩子上學,因為沒有吃的?
好,我給你演示,並送給你們千鍾粟,讓你們看到讀書才氣能變出吃的,知識能直接轉化為無窮無盡的糧食。
你們不供孩子讀書,因為沒屋子住?
好,我直接給你演示,建造大批黃金屋,讓你看到讀書讀到深處,便可憑空造出黃金屋啦。
貧民窟百姓興奮欲狂,沖入那一排排高大明亮、堅固溫暖的黃金屋中,孩子們不用大人催促,便興奮坐在窗戶前,窗明几淨的書桌上,拿出杜預編纂的三字經,搖頭晃腦,黃金屋中傳來朗朗書聲···
他們的父母,卻站在黃金屋中,感慨萬千。
「原來,讀書這麼有用?」
「我們奔走半生,只為頭上一瓦遮天,地下一席之地,沒想到讓孩子讀書就是最好的出路。」
「我過去鼠目寸光,只曉得讓娃去放牛放羊。原來讀書就是通天捷徑。」
「我等底層人要逆天改命,唯有讀書!」
「杜解元勸人向學,良苦用心,深深體會到了。」
滁州城,人人稱讚,家家戶戶,無論大人孩子看向書本的目光都熱切無比。
荀聖笑容更燦爛:「千鍾粟、黃金屋。好,好,好。替讀書人家解決具體困難,勝過陳詞濫調一籮筐。」
半聖、大學士們紛紛點頭,感慨。
杜預確實很懂底層百姓的心,更明白該如何刺激百姓向學之心。他們最關心的,無非是吃飽、住好。
那杜預就現身說法,告訴他們讀書就能帶來這些實際利益。
第二句說完,已然詩成鳴三州。周圍數個州郡,人人都看到了杜預做【勸學詩】,千鍾粟、黃金屋從書本中隨之而出的盛況,不分士農工商,各個激動萬分。
「越是底層,越要努力讀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