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商鞅變法,耕讀令!

  大漢早被遠遠拋在身後,望塵莫及。

  大秦,也在被飛速接近。

  「不,不可能。」

  張儀面色蒼白,聲嘶力竭,大叫道:「這分數必有貓膩,我大秦全民皆兵,自從列聖商鞅變法,大力獎勵耕讀,派去書山者,足有五萬秀才。怎麼能輸給大唐?」

  秦庭,也是亂作一團。

  想當年,大秦也曾經是偏遠一隅之地,不毛之地,與西戎、犬戎、鬼方等妖蠻部落接壤,戰爭頻仍,別說爭霸天下,連維持宗廟祭祀都難。

  但好在歷代秦皇多是賢明之君。

  秦皇採納了法家思想,重用列聖韓非子、商鞅、李斯等法家拂士。特別是商鞅變法,重點強調獎勵耕讀。

  所謂獎勵耕讀,便是舉國/體制,全民讀書,整個秦國廢除傳統的貴族爵位繼承制,只有兩件事可以獲得高/官厚祿與爵位。一是獎勵農耕,開墾良田,重視生產,二是獎勵讀書,凡能考上秀才者,無論是秦國人還是投奔秦國的他國讀書人,除去十國同行的特權外,還獎勵田地和最低級的子爵之位!

  爵位,不同官職,是可以繼承三代的。

  也就是說,你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徹底改變家族命運。

  你,你兒子,你孫子,都成為了國家有爵位的上等人!

  哪怕只是最小的子爵。

  而只要考中舉人,就獎勵男爵,可傳四代人!

  進士者,獎勵伯爵,傳五代。

  翰林者,伯爵,五代。

  一旦被選拔為侍讀學士,便是侯爵,足足十代人。

  最引人矚目的,便是大學士,就是秦國能推舉、評定的頂級最高文位,直接封【書生萬戶侯】,賜予公爵位,封妻蔭子,公侯萬代,與國同休。

  剛頒布獎勵【耕讀令】時,九國讀書人還不肯相信,無人肯來,秦皇和商鞅——只要有九國讀書人肯來投奔大秦,將一塊木頭從咸陽城門,搬運到城內,馬上賞賜千金、賜百戶。

  重賞之下,果然有一位楚國秀才試探著搬運木材,毫不費力就得到了千金、百戶的封賞。這便是聖元大陸成語【徙木立信】的來歷。

  如此重獎,只是一個方面,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可以知道秦皇何其重視讀書,重視人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如此瘋狂重獎下,九國人才如過江之鯽,紛紛向大秦涌去,大秦成為十國最強人才匯聚之地、虹吸其他各國。

  近十年來,光是大學士,大秦就增加了足足5位,均封為列侯。翰林足有上百位,至於進士、舉人、秀才數不勝數,這些人未來都有望再進一步,晉升文淵閣,乃至封聖的可能。

  說白了,就是虹吸效應——大秦能海納百川,不惜高爵重賞,天下人才自然被虹吸過去,其他九國人才流失,早就大秦蒸蒸日上的霸業。

  其他九國見此情景,不乏有為之君、有識之士,模仿秦國進行人才變法,改革朝政,如大楚、大漢、東齊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秦國敢為天下先,改革最為徹底,大勢已成,其他國家改革始終受到既有利益集團阻撓,拿出的爵位、職位和待遇,遠不如大秦成功。

  大秦光這次送去書山學海的秀才,就足足有五萬之多!

  其中,不乏九國培養、投奔大秦的人才。

  總數是大唐的十倍以上。

  這也是為何大秦能強勢崛起,百年內從弱變強,一騎絕塵,獨步天下、稱霸各國的原因。

  可如今,大唐只憑這一個秀才杜預,竟然與舉國皆讀書的大秦帝國分庭抗禮,甚至後來者居上?

  一人敵數萬,這可能嗎?

  大唐的積分,驟然衝到了大秦近在咫尺的地步。

  大秦君臣,大氣都不敢出。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

  終於····

  交匯點到了。

  大唐積分,反超了大秦!

  大唐,成為第一!

  大秦,從第一跌落至第二。

  依靠杜預的連續爆發、瘋狂上分,大唐完成了華麗反超,從十國第七,硬生生衝到了全大陸第一!

  大唐,一片歡騰,萬民沸騰。

  大秦,寂靜無聲,針落可聞。

  大殿之上,更是死一樣寂靜。

  張儀嘴巴大張,目光呆滯。

  「這就是··你張相國說的,大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許久,秦皇的聲音冷冷響起,卻帶著無盡譏諷與冷意:「大唐,已經是天下第一文事強國。你還說它很弱?你還想要聯絡五國,一起滅唐?你能說服哪國,去跟你一起挑戰這大陸第一強國?若一個不慎,激怒大唐,其他各國反而會聯合大唐,一起攻入我國。我大秦覆滅在即!」

  說到最後,秦皇的聲音已然帶著濃濃質疑與殺意。

  張儀冷汗直流。

  大秦尊奉法家,對人才固然優厚,不拘一格,英雄不問出身,只要你能協助大秦完成霸業,就給你高/官厚祿,但也有一個極其殘酷之處。

  那就是嚴刑峻法!

  一旦犯了錯誤,耽誤了大秦統一天下進程,秦皇絕不輕饒。

  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可以轉眼給你榮華富貴,也能頃刻奪你全家性命,三族被滅。

  若張儀無法解釋方才計策的失誤,他頃刻間便有可能淪為階下囚。

  「陛下,息怒。」

  張儀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巧舌如簧道:「從積分看,大唐這批後起之秀,唯有一人杜預堪稱人中龍鳳。此人再強,不過一介秀才,文位尚低,不足為懼,豈能阻止我朝滅唐計劃?」

  他不可謂反應不快,說的也有道理。

  杜預再強,也只是一個秀才,哪裡真的萬人敵?

  何況,他只是秀才,又能如何影響大局?

  可惜。

  秦皇搖頭。

  文淵閣這三個字,代表著無上權威。

  張儀質疑這份文淵閣的榜單,說的天花亂墜,也難以服眾。

  秦庭中,很多人站了出來,反懟過來。

  「相國此言差矣。文淵閣文氣排名,從未有過失誤。可信度極高。」

  「不錯,何況大唐得到第一,軍心民心大大振奮,必然死守疆土,與我國死戰。其他各國也會敬畏大唐,高看一眼。我國再想聯絡各國,聯合攻唐,千難萬難。」

  「此事,對人心向背影響極大。絕不可等閒視之。」

  「此時已失去攻唐好時機。」

  「閉嘴!」

  秦皇暴躁一錘案牘。

  案牘上,文房四寶和香爐等滾落一地。

  張儀等瑟瑟發抖。

  秦皇沉聲道:「此事,從長計議!」

  他拂袖而去。

  張儀失魂落魄,站在大殿中。

  這代表,大秦短時間內不可能再聽他建議,對大唐發動進攻。

  大唐潛在的一場潑天大禍,就這麼被杜預輕描淡寫,輕輕化解與無形。

  這就是所謂實力決定一切。

  不管大唐是依靠杜預一人,還是整體實力,只要是文淵閣排名,在大陸上就叫得響,能形成強大威懾力。

  張儀攥緊拳頭:「杜預。」

  「你不要得意。」

  「書山學海,還沒結束。」

  「只要你死在書山學海中,我大秦依舊馬上攻唐!」

  「杜預···必須死。」

  杜預在他眼中,已然不單單是殺侄子仇人,更是阻礙他一展抱負,統一天下的最大絆腳石。

  張儀咬牙切齒。作為縱橫家、大學士,他有的是辦法,能讓杜預付出代價。

  杜預站在書山學海中,也將文淵閣積分排名盡收眼底,嘴角微翹。

  「大唐,第一了啊。」

  「但並不穩固。與大秦相差無幾。」

  「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杜預瞟了一眼身後攀登書山的秀才們。

  大秦秀才的黑色青衫最多,密密麻麻。

  可見大秦讀書人整體實力,依舊遙遙領先,他們抬頭看著十國積分榜,儘管筋疲力盡、文氣接近枯竭,還在窮追不捨、咬牙追趕。

  十國讀書人,為了國家利益,都在拼盡全力。

  第三重山,每個人都算分多多,哪怕能多一個人過去,都能給本國增加可觀的分數。

  每一分,都可能導致國家排名變動。

  每一名,都能讓國家少一分戰爭危險,多一分國泰民安。

  故而,哪怕文氣總量遠遠不如杜預,大秦、大漢、大宋等國讀書人,還在咬牙堅持,亦步亦趨,跟在杜預身後。

  而天曉得,杜預才是油干盞盡。

  這一路上,他面臨的激戰最強、最多,也最為艱苦。

  桃花源伏魔殿戰魔君、殺白鹿書院劉選文、殺嵩山書院張放、殺逆種文人李林甫、鏖戰王倫,特別是茹古涵今殿,擊敗半聖納蘭珠,杜預光是傳天下詩詞,都做了數篇,要不是他擁有遠勝過普通秀才的文宮屬性,還有諸多舉人級才氣神通,才氣早已枯竭、耗盡,被迫傳送回大唐。

  饒是如此,他也走不下去了。

  「不行,我真的不行了。」

  杜預感到腳下雙腿,重於千鈞、猶如灌鉛,每走一步都要耗盡全身力氣。

  書山需要吸收才氣,維持他的存在。

  眼看身後追蹤的秀才,不時有人化為一團光芒,消失在原地,才氣耗盡,被傳送回十國,杜預知道最後的時刻要到了。

  他之前煉製補充文氣的文丹,已經吃光,虛懷若穀倉藥罐里空空如也。

  他恢復才氣的神通,也早已用盡,日前都處於冷卻期,無法使用。

  杜預山窮水盡。

  「怎麼辦?」

  杜預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