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雲溪山上(12)

  人間是沒有理想境的,但人人又都求理想境。

  即使是人間帝王也執著於尋仙鄉,以致方士大行其道。

  何況其他人。

  楊靜華雖說要讓姜靈川接觸外界,但也只是從雲溪山頂的不存舍到雲溪山腳的田莊。

  她說不執著於創造理想境,但整個雲溪山本就已經不尋常。

  她的雲溪山對奴僕們來說,已經是理想境了。

  也恰恰是這奴僕們的理想境讓姜靈川開始意識這人世的怪異。

  但她年紀尚小,說不出到底哪裡怪異。

  但她也很聰明,她知道書卷里有許多她不知道的事。

  於是,越發用功讀書了。

  楊靜華雖崇道學道,但百家學說都有所涉略,楊家藏書頗豐,當初她帶了不少出來,如今倒便利了姜靈川。

  書房裡的觚早被鳴柳歸攏在別處了,取而代之的是特製的書架。

  貼著牆邊放成一橫排,每個有三層,只比她人略高,踩上几案就能碰到頂。

  第一二層放著楊靜華為她選的簡帛(竹簡和帛書),第三層專用來放她習字的竹簡。

  她記性向來好,每每多讀兩遍就能記住內容。

  記住不意味著理解,所以她喜歡抄書。

  一來練了字,二來心總比手快,手抄一遍,心往往已默背了幾遍。

  大多時候,每卷書抄上兩遍,她就知其意了。(對現代人不友好,別學)

  還是不懂,她才會央著楊靜華給她仔細講解。

  自從正式抄書,姜靈川每日的作息便固定了,雷打不動。

  卯時起,戌時入睡,中間花四個時辰讀書,很是刻苦。

  剩下三個時辰,還含了三餐,休息玩耍的時間並不多,楊靜華真怕她累到。

  她本就虛弱,這么小就如此耗心神的讀書,難免傷身。

  可看她小小人兒,每日端坐在桌案前用功,勸說的話總是出不了口。

  楊靜華只能選擇每日在書房中陪著她,兩人各忙各的,互不打攪,也很是和諧。

  有時不經意抬頭還會彼此視線撞上,對視一笑後又各忙各的。

  從春到秋,又從秋到春,轉眼六個春秋過去了。

  慢慢地,書架上堆滿了姜靈川謄抄的書,一卷又一卷。

  楊靜華珍藏的書,姜靈川大半都讀過。

  剩下那些她沒碰,因為閱歷還不夠,並不能讀懂。

  你若要問,這六年,她學到了什麼,能解決這人世的怪異嗎?

  她也許會說,這六年,她的字越發進益了。

  除了字以外,她是越發困惑的。

  書卷中確實有許多她不知道的事,比如,姜靈川已經知曉了奴隸的由來。

  但現今的奴隸與古時的奴隸已相去甚遠。

  古時的奴隸起初是異族戰敗的俘虜,後加之本族的罪人,且俘虜為多。

  而現今,多數的奴隸原本是平民,他們是因貧窮而賣身。

  雖因貧窮而鬻賣是古已有之,但今朝更甚,已是經常現象。

  這不是世道變壞了,正因世道變好了,人們不崇武,而崇富。

  富者愈富,奴婢愈多,奴婢愈多,富者也愈富。

  而貧者則愈貧,愈貧則為奴婢,為奴婢者愈多,貧者愈貧。

  奴婢就是財產。

  這背後的原因太過複雜,遠遠不是姜靈川這樣的小兒能完全釐清。

  但讀了六年書,她也懂得,人為奴婢是因為貧窮。

  奴婢無法根絕,是因為貧窮無法根絕。

  她似乎敏銳地感知到了這點,但無能為力。

  她才十二歲,她能認知到這點,已是她目前人生的極限了。

  姜靈川知道古人和今人都盼著能有理想之世,所謂大同,所謂郅治,所謂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有史以來,人們就是這麼盼求的。

  說是也許在遠古,就是這樣的理想之世。

  但遠古太遠了,要知道遠古的存在比有史記載的時間還要長。

  姜靈川也想能有理想之世,但覺得不該看向遠古,畢竟遠古已不可考。

  今人已與百年前人們的境遇不相同了,更何況遠古的人們與今人之間呢。

  可是姜靈川不知道今人能實現的理想之世會是什麼樣,也不知道如何實現。

  姜大曾說他不願為奴,但他活得並不能算好。

  而雲溪山的奴婢們卻過得比許多平民好,姜大更是遠遠不如他們。

  可姜靈川也明白,雲溪山是因為主子心善,所以奴婢們才能過得好。

  奴婢們是依附主子的,他們什麼也不能決定。

  難道只要世上所有的主子都心善,就是理想之世了?

  必然不是。

  主子不是都心善。

  人也不是都願做奴婢,比如姜大。

  這六年,書讀得越多,姜靈川性子越發得沉靜。

  她依然每月下山一次,六年時間足夠她走遍雲溪山。

  雲溪山的奴婢們依然生活的幸福。

  田莊小孩兒們識得了不少字,但再多夫子沒有教。

  一是夫子並不淵博,二是夫子也沒有書,三是識些字足夠令他們滿足。

  識字了,除了做佃戶,他們還有了其他可能。

  做小管事,或者部曲小隊長,再有還可以去主子城裡的鋪子做工。

  這如何不令他們滿足,又如何不對主子們感恩戴德。

  姜靈川想,也許她可以去外面看看。

  這十二年,她只長在雲溪山。

  整個雲溪山,除了她和楊靜華,剩下的全是奴婢。

  也許美好,但這不是正常的世界。

  她的想法,楊靜華如何能不知道呢?

  她看的書都是楊靜華珍藏的,甚至都是楊靜華為她選擇的。

  這六年,楊靜華是陪著她一步步過來的。

  書讀多了,就易多思,多思必累心而傷身。

  有時候楊靜華也在想,早早讓姜靈川識字是否正確。

  但這是姜靈川的選擇,她只能旁觀。

  現在姜靈川選擇去外面看看,她也只能答應。

  只是姜靈川身子並不好,本是早夭之狀,後經年調養才有所好轉,不宜長途奔波。

  楊靜華派了十餘名矯健的部曲聽任姜靈川差遣,但只讓在東臨郡郡內各縣走動。

  姜靈川欣然答應,其實她並沒有特定要去的地方。

  再有,她也不願意離開楊靜華太久。

  畢竟,楊靜華是她在世上最親近的人,她們還從沒有分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