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今天還來試探我的,怎麼現在知道害怕啦?」
楊過一臉寵溺的看著僅露出一個小腦袋在水面的雙兒,不禁笑道。
雙兒自從鑽入這浴桶中後,臉上的紅潮便未退去過,此刻聽到楊過的話,更是滿眼嬌羞道:「楊大哥,你就知道欺負我……」
楊過從水下抓住了她那纖細光滑的手腕,一把拉入自己懷中。
雙兒嚇了一跳,卻是沒有掙扎,而是任其為之。
不過此刻二人肌膚相貼,無論是楊過還是雙兒,心中都生出一股難以言喻的異樣之感。
楊過一陣心魂搖曳後道:「這便叫欺負你了?真正欺負你的時候還沒到呢!」
雙兒此刻靠在他的懷裡,心底湧出無限的柔情來,不禁眼神迷離,就連語氣都變得婉轉嬌柔了幾分,呢喃道:「楊大哥要欺負人家,那人家就給你欺負好了!」
說完這句話後,雙兒便又將小腦袋縮在了水面上。
楊過還從未見過雙兒這般模樣,頓時只覺口乾舌燥,心中一陣蕩漾,水下雙手環起少女的腰肢抱了起來,隨即摟在懷中,對著少女的櫻唇吻了下去。
雙兒登時頭暈眼花,此後飄飄蕩蕩,便如置身雲霧之中。
不多時,二人哪怕置身溫熱的浴桶之中,亦是能感到彼此身上逐漸升起的燥熱,隨著桌上的紅燭燃盡,屋中傳來陣陣少女的嬌聲,宛如仙樂般,一直持續到深夜。
……
翌日清晨,雙兒渾身酥軟的如一個樹袋熊般掛在楊過身上不忍放手,眼中情意甚濃,臉上少了幾分平日裡的羞澀靦腆,多了幾分甜蜜。
楊過倒沒急著與雙兒起床,陪著少女訴說了會情話後,一直到下人送來早飯,二人才不情不願的下了床。
臨近午後,一行人才再次啟程。
沿途的官員早已知道賜婚使途徑的行程,一早便派人快馬加鞭的送上了帖子來,哪怕韋小寶沒有具體的路線規劃,但跟著帖子上的位置走,那也決計錯不了,甚至還能收取不少好處,何樂而不為。
儘管韋小寶在路上有所拖沓,但行程終是有走完的一天。
本來不到半月的路程,他硬是帶著大部隊拖了一個月才趕到,而這可急壞了迎親的吳三桂父子。
山海關是吳三桂的轄地,駐有重兵,建寧公主一行尚距百里之遙,吳應熊便前來接駕,當見到韋小寶時,頓時對他讚不絕口,仿佛當日的種種恩怨都已不記心上了般。
韋小寶在宮中待了這麼久,早已學會了官場上的逢場作戲,自是緊跟著附和了幾句,反倒把吳應熊的馬屁拍得天響,使得對方極為受用。
按照朝禮,在成親之前,吳應熊與公主不能相見,於是他來到輦架前拜見後,就回到隊伍前方,與韋小寶攀談了起來。
閒聊了幾句後,吳應熊便發現了跟在韋小寶身邊的三人,見他們戴著斗笠,瞧不清面貌,不過從其身段不難看出是兩男一女。
他心下好奇,忍不住問道:「韋爵爺,這幾位是你的朋友嗎?看起來不像是宮中的侍衛。」
韋小寶心頭暗罵這小烏龜多事,但表面笑著答道:「小王爺好眼力,一眼就看出他們不是宮中的侍衛……」
吳應熊心中一陣鄙夷,暗道這三人穿的都不是驍騎營的兵服,當我瞎麼?
只聽韋小寶繼續說道:「實不相瞞,這三位都是我從江湖上結識的高手,為保護公主沿途來的安全,是我特意花重金請來保駕護航的。」
吳應熊目光微微閃爍道:「原來是江湖上的朋友,說來也巧,我對江湖上的各派高手也略知一二,不知這三位高人如何稱呼?」
見小烏龜一直追問,韋小寶心裡已經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心想老子不遠萬里的給你送媳婦來,你不先給我好處就罷了,還問東問西,馬了個巴子,活該你頭頂綠帽。
楊過見已到了山海關境地,想來也沒人能認出他來,也就沒有隱藏的必要,和雙兒風際中取下了頭上的斗笠。
他抱了抱拳道:「我等區區小名,小王爺不見得聽過,在下穆龍,這位是我本門師叔風際中,這位是我的小師妹柳雙。」
他自母親的姓氏取一字,又從小龍女的姓氏中取一字,編了個假名,自己姓楊,便讓雙兒姓柳,風際中的身份鮮少人知,用真名也沒什麼可打緊的。
吳應熊見他氣度不凡,心下肅穆,不敢輕視,待沉思片刻後,發現果然沒有聽過這三人的名字,近來他聽聞有人要趁著這次平西王府迎親,暗殺他們父子,是以對這些身份不明之人充滿了警惕,於是又問道:
「確實是小王孤陋寡聞了,不知穆少俠師從何派?」
他看出這三人中,似乎以這位穆龍為主。
楊過假意客氣道:「讓小王爺見笑了,我們是潮州洪興幫的弟子!」
「洪興幫?咳咳……似乎有所耳聞!」
吳應熊先是滿臉問號,隨即訕訕的回了一句,不再去關注三人。
而楊過見他如此,心下卻是暗暗後悔:「早知我就說自己叫陳浩南了!」
眾人行至城外,忽聽號角聲響起,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從城內迎了出來,一名軍官率先趕來報導:「平西王特來迎公主鸞駕。」
韋小寶縱馬上前,只見一隊隊士兵鎧甲鮮明,騎著高頭大馬,馳到眼前,一齊下馬,排列在兩旁。
絲竹聲中,數百名身穿紅袍的少年童子手執旌旗,引著一名將軍來到軍前,隨即一名贊禮官高聲叫道:「奴才平西親王吳三桂,參見建寧公主殿下。」
楊過見吳三桂手下兵強馬壯,軍列整齊,一看就是虎狼之師,比之襄陽城的守城兵將,簡直不是一個檔次,由此可見,吳三桂在漢人眼中雖是個不折不扣大漢奸,卻也是個驍勇精悍,御下嚴明的良將帥才。
他與吳三桂倒沒什麼恩怨,也未想過殺他,畢竟此人活著也是噁心康熙,難不成他還會率領手下的十萬精兵近的不打,去攻打大宋不成?
只要康熙不是蠢材,放任其繼續兵強馬壯下去,那他與對方幾乎不會有什麼為敵的機會。
再者說,他對於這些大國之間的紛爭,一點興趣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