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點訓練強軍,本王打算從四個方面來入手。♠🐳 ➅9sħ𝓤א.ᶜⓞ๓ 👻👤
第一是走精兵策略,本王麾下的部隊不要老弱殘兵,所有的士卒必須是訓練有素的精兵!
對於軍隊的發展,本王會不惜代價的投入資源。
第二點是擴軍,本王打算將部隊擴充到一百萬,其中七十萬為隨時能夠調動出征的強軍,三十萬為駐守在各州郡的郡兵。」
現在劉逸麾下有精兵六十餘萬,其中五十萬大軍是劉逸抽調出來進攻其他諸侯的軍事力量,剩餘十餘萬部隊駐守各地,維持劉逸疆域的穩定。
他現在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天下會出身的基層軍官也不少,完全可以支持劉逸擴軍。
待劉逸擴軍成功,便可坐擁百萬之眾雄視天下,實力幾乎能增長一倍。
劉逸新任命的商賈部尚書甄豫率先出列道:
「臣下甄豫,願竭盡全力支持吾王擴軍計劃!
大雍財政,完全可以養得起百萬強軍!」
朝臣們看著甄豫表態,心道怪不得劉逸會支持甄豫來當商部尚書,人家確實給大王辦實事啊!
文武百官也齊聲應和道:
「吾等亦支持大王擴軍!」
唯獨劉協小臉鐵青,聽聽甄豫這個亂臣賊子說得什麼話?
大雍財政,他可把自己這個大漢皇帝放在眼裡了?
劉逸按了按手掌,示意朝臣們噤聲,而後繼續道:
「除了擴軍和練兵之外,本王還要開軍校,培養天下最頂級的軍事人才。
我大漢的基層軍官立下功勞之後,可以有機會到軍校學習,考核合格後晉升官職。
軍校也會招收有天賦的青年進行培養,成績優異者畢業後,可以到軍隊任職。
軍隊的晉升等級也要改革,暫且分為尉官、校官、將官三級,每級分三等。
只要是有功之臣,本王定不吝嗇封賞。」
興建軍校、改革軍銜,幾乎是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軍職晉升體系。
而在這套體系之中,劉逸是核心之中的核心。
想成為高級將官,必須要經過軍校的培養。、
而進入軍校學習,最重要的課程就是被灌輸忠於劉逸的信念。
這樣一來,所有的將官都是劉逸的嫡系,最大程度的削弱了世家豪族掌控兵權的可能。
這種新穎的體系,乃是前無古人的開創,卻對掌控軍隊擁有奇效。
殿中的文武百官們都不是野心勃勃之輩,對劉逸的這項改革佩服得五體投地。
頒布了種種法令以後,諸多大臣們便散朝而去。
劉逸受封雍王,他們可有事要忙了,需要築高台,擇吉日舉行封王大典。
大臣們走後,殿內只剩下了劉逸和小皇帝劉協,還有一干太監、護衛。
劉逸走上前,低頭對劉協說道:
「陛下,本王頒布這些政令,沒經過你的同意,你是不是心存不滿?」
劉協心中對劉逸又懼又恨,嘴上卻說道:
「朕…不敢。」
「不敢?
你敢也好,不敢也罷,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就好。」
劉逸低頭直視劉協道:
「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我大漢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橫掃天下的雄主,而不是懦弱守成之主!
本王之所以能留著你繼續坐在皇位上,是因為我暫時還不想跟天下諸侯同時開戰。
但是你要明白,這皇位早晚是本王的,本王想拿走,可以隨時拿走。
你若是聽話,本王會給你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封公封王,世襲罔替。
如果你想要在本王背後搞小動作,那麼也沒什麼留著你的必要了。
懂嗎?」
「朕…朕明白。」
中常侍張茂對劉逸諂媚道:
「雍王殿下放心,小人會為大王看好皇帝,保證皇帝老老實實的。
這伺候皇上啊,小人的手段可多著呢。」
「嗯,你不錯。」
劉逸誇獎張茂一句,對張茂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來著?」
「小人張茂,是中常侍張讓大人的義子。
自義父去世之後,後宮就由小人伺候著了。」
「原來如此,本王與你義父張讓有舊,伺候好皇上,本王不會虧待你。」
「多謝大王!
大王放心,小人絕對忠誠於大王,保證把大王的事兒辦得漂亮!」
張茂對劉逸好一通保證,待劉逸走後,便拽起劉協的手臂,陰測測的笑道:
「陛下,跟咱家走吧。
你可別起什麼歪心思,讓咱家為難。
否則咱家的手段可多著呢。
對了,今天陛下在朝堂上表現不是很好,晚上飯就別吃了。」
一頓飯不吃是小,只要自己不表現出反對劉逸的態度,張茂也不敢為難自己。
可劉協卻因張茂而感到深深的悲哀。
連貼身太監都對劉逸諂媚逢迎,身為皇帝,自己的心腹又在哪裡呢?
數日後,劉逸在長安成外築壇,進位稱雍王。
冊封貂蟬、童雨、蔡文姬、祝融月兒等人為王妃,又封趙雲、童風、黃忠、史阿等最早跟隨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為中將。
封張郃、高覽、張任、張繡、魏延、徐盛、許褚等一眾親信為少將。
剩餘的武將,如嚴顏、方悅、華雄等人,皆封為大校。
劉逸封賞武將,最高就封到中將,至於在中將之上的上將,劉逸打算自己稱帝的時候再行封賞。
劉逸進位稱王、改革軍制之事迅速傳遍天下,天下諸侯盡皆震驚!
袁紹正在幽州與公孫瓚決戰,他麾下有呂布為將,將公孫瓚打得節節敗退,白馬義從幾乎全軍覆滅。
眼看著就要一統河北,袁紹志得意滿,突然聽到劉逸奪取涼州,進位稱王的消息,氣得袁紹揮劍將桌案劈為兩半。
「劉景逸!
你太讓我失望了!
你怎能冒天下之大不韙,進位稱王?!
如此亂臣賊子,我袁紹必討之!」
周圍沮授、田豐、許攸、郭圖等心腹謀士都靜靜的看著袁紹發作。
他們心裡都清楚,袁紹不是恨劉逸,是恨自己沒有劉逸那樣的本事。
若是占據長安、洛陽,把持天子、進位稱王的是他袁本初,袁紹才不會管這樣是不是大逆不道。
袁紹恨聲道:
「劉逸僭越稱王,吾必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