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治世能臣

  第976章 治世能臣

  夕陽落日,一隻只竹筏沿著黃河沖入興海縣城南部的昌湖之中。

  昌湖碼頭上,姚懿指揮手下,將竹筏上裝糧的羊皮袋全部取下,然後由馬車送入縣城之中。

  興海縣城,也是昌州州城。

  李絢沒能力建新城,昌州搬不出去,興海也搬不走。

  所以,昌州州衙在城中,興海縣衙在城西。

  李絢踏上碼頭,對著姚懿拱手道:「長史辛苦了。」

  「王爺辛苦了。」姚懿深深的躬身道:『此番東行,來去兩個多月,終於將糧草運來,若再晚些,大軍就要搶昌州的牲畜作為軍糧了。』

  「情況那麼嚴重嗎?」李絢頓下腳步,臉色頓時肅然起來。

  「嗯!」姚懿面色肅穆的點點頭,說道:「比原本預計的還要嚴重,連續兩年乾旱,北地百姓的糧食消耗的快的多。

  好在今年南糧北運,各地才沒有出亂子,不然現在即便是沒有天陰教,也會有別的東西冒出來。」

  「不說這些。」李絢擺擺手,疑惑的說道:「既然如此,糧食充足,糧道又沒有問題,如何會缺糧?」

  「原本預計當中,各州縣的常平倉中,能有足夠的糧食,但現在……」姚懿抬頭看向李絢,眼神中帶著一絲無奈和蒼涼。

  李絢下意識的一愣,隨即恍然無奈的點點頭,說道:「本王明白了。」

  各州縣府庫,常平倉當中,都應當有足夠的糧食來應對災年,但可惜,現在庫倉當中的糧食能有一半能吃,已經算是極好的了。

  儘管從去年開始諸相,御史台,戶部,吏部,刑部,相繼巡查各州縣,但真實的情況遠比預想當中要嚴重。

  或者說,各地州縣碩鼠的能力比預想的要強的多,也是中樞沒有能夠清查徹底。

  或者說,原本這些損耗就在朝廷的預估當中。

  但偏偏這些損耗,沒有入帳。

  這就麻煩了。

  如今各州縣府庫缺糧,本來應該暢通無比的糧道,頓時就開始出現問題。

  而且問題日益嚴重,前線已經有兩批軍糧沒到了。

  如果再這麼下去,軍士們就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昌州百姓的牛羊。

  大不了讓總官府給昌州刺史府打張欠條就是。

  至於最後這欠條算不算數,能不能拿回來錢,就不關這些軍前將士的事。

  好在現在李絢帶著糧食回來了

  李絢原本以為,他這一趟前往潘州之舉,多少有些多餘,但沒想到,現在這一手,竟然成了救命之糧。

  李絢輕嘆一聲,搖搖頭說道:「先回州衙吧。」

  「喏!」

  ……

  「王孝傑的副將來你這裡催糧。」李絢猛然間站了起來,看向姚懿的眼神滿是憤怒。

  州衙大堂,姚懿苦笑著拉住李絢,說道:「陳副將不過是說了幾句急話,但搶百姓牲畜話,怕也是在軍中討論甚久的事。」

  李絢深吸一口氣,一邊坐下,一邊冷笑說道:「這個蠢貨,怕也是被別人給當槍使了。」

  姚懿一愣,隨即面色肅然的點點頭。

  王孝傑部在烏海鎮守,他們的糧草歷來由大非川調動,真要缺糧,他們去大非川調動便是,如何會來昌州?

  不過就是大非川那邊有人,以缺糧,或者糧草調動順序有關,將王孝傑的副將推到了昌州。

  但那個愚蠢的傢伙,根本沒有看出這一點。

  到了昌州,便將這股怒火發作到了姚懿的頭上,還揚言要搶地方百姓的牲口。

  要知道,這些牲口可不是什麼外族的牛羊,是昌州,李絢治下,是大唐百姓的牲口。

  真要搶了百姓的牲口,按照軍法,李絢是可以殺人的。

  牲口也算後勤,洮昌道諸州,若有攪亂後勤者,七品以下,李絢可以先斬後奏,七品以上,李絢也可以暫時停職。

  這一停職,恐怕好不容易立下的軍功就沒了。

  兵部和戶部那裡,正頭疼戰後的軍功獎賞呢。

  但,真這麼做,還是有些便宜了他。

  「長史。」李絢抬頭,看向姚懿,認真說道:「三日之後,你率一支糧隊,攜帶五日軍糧,送到烏海,本王寫一封信,你親自交給王孝傑,他會給伱一個交待的。」

  「王爺,不要胡來。」姚懿猛地一驚,趕緊拉住李絢,軍前齷齪,可是戰場大忌。

  李絢擺擺手,說道:「世叔想哪裡去了,絢不過是想趁機算計一下論欽陵罷了。」

  姚懿眼睛睜大,難以置信的鬆開了手,同時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李絢。

  李絢輕輕笑笑,然後輕聲說道:「烏海軍糧缺乏,論欽陵想必心知肚明,若是此時,手握軍糧的本王和大軍前鋒起了齷齪,論欽陵會如何做?」

  齷齪?

  姚懿想起李絢說的,去往軍前,送糧的同時,再送一封信,王孝傑就會給他一個交待。

  這個交待,便是那個齷齪。

  這樣的齷齪,怕是瞞不住人。

  「趁著軍心不穩,加緊攻勢。」姚懿立刻開口,論欽陵的做法這並不難猜。

  李絢點點頭,說道:「但在這個時候,王孝傑突然反擊,論欽陵搞不好要吃個大虧。」

  「的確如此。」姚懿抬頭,說道:「但王孝傑的反擊,也可能會被論欽陵吃下。」

  「這個時候,若是本王恰好從小花石峽出擊呢……」李絢簡單一句話,前線戰場情況已經清晰的出現在姚懿腦海。

  論欽陵注意力在好不容易殺出來的王孝傑部身上,這個時候,李絢突然出現在身後,狠狠的咬上論欽陵一口……

  「王爺似乎很喜歡用聲東擊西這一套?」姚懿有些不確定的看向李絢。

  「世叔看出來了。」李絢的臉色微微變得凝重起來。

  不是說,他在擔心姚懿什麼,而是這些東西,就連姚懿都看出來了,那麼論欽陵呢,他會不會也看出了?

  「三個月前,烏海之戰,王爺先用自己西行伏俟城,吸引論欽陵注意,然後一把火燒了苦海;之後大軍西進烏海,王爺卻趁論欽陵不備,從小花石峽突襲。

  之後論欽陵穩守大花石峽,王爺卻突然出現在瑪沁之北;論欽陵的注意力剛剛轉過去,王爺又率軍東行潘州,打通蜀中……」

  姚懿神色複雜的看向李絢。

  李絢這一套,如果仔細沉下心的分析,實際上不足為奇,但他偏偏總能夠快一步。

  即便是論欽陵,這一戰在李絢的手上吃了不知道多少的虧。

  這種種手段,即便是姚懿也為之嘆服。

  「世叔說的沒錯,現在這麼久過去了,論欽陵應該有所防備了。」李絢微微低頭,開始思索起來。

  姚懿一愣,隨即感到有些好笑,自己明明不是這個意思啊。

  「王爺,這件事以後再說吧,如今昌州政事需要向王爺稟報,還有一些公文需要王爺簽署。」姚懿開始說起了正事。

  李絢神思頓時收斂起來,認真傾聽。

  他是昌州刺史,昌州才是他的根本。

  只有治理好昌州,他才能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在姚懿的講述下,李絢逐漸對昌州的情況有了了解。

  在李絢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姚懿積極推進李絢部署的調養土地,修繕道路水渠的策略。

  整個昌州之地,因為地勢高,日照強烈,常年乾燥的緣故,水和土中鹽鹼度很高。

  這一點從青海湖,茶卡鹽湖,還有其他的幾大鹽湖就能看出,這裡的土壤鹽鹼程度很高。

  不是因為有了青海湖這樣的鹹水湖和茶卡等幾大鹽湖影響了四周的土壤,而是因為四周土壤中的鹽鹼程度高,最終才有了青海鹹水湖和茶卡鹽湖等其他幾大鹽湖。

  實際上,如果李絢願意,他分分鐘,就能在興海搞出一個小鹽湖來。

  所以調養土地屬性非常重要。

  去鹽鹼化,更多的將土地改良成適合更多青稞,甚至是少量小麥生長的環境。

  不過在調養之前,首先要確定各地土壤的鹽鹼程度。

  土壤鹽鹼程度最高的,要數青海湖、茶卡鹽湖這些大鹽湖四周,鹽鹼程度最高,只能優化當地本就最適合的草類。

  其次是大非川一帶,不過那邊除了土地鹽鹼化程度高以外,風也很大,草類普遍偏低。

  再後便是曲溝和興海一帶,西北方的鹽鹼程度較高,但東南方,靠近黃河的地方,鹽鹼程度低。

  貴南和同德土地鹽鹼程度就比較低,大量的青稞就種植在地。

  最出人意外的,澤庫和同仁,這兩個地方的鹽鹼程度最低。

  同仁位處群山之間,中間又有一條長河流過,溫度相比其他地方要更溫暖一些,鹽鹼化也不高。

  現在在靠近隆務河河岸的地方,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種植小麥,只有其他山地邊緣,才種青稞。

  澤庫山地,即便是鹽鹼化不高,但也不可能輕易種植小麥,需要進行梯田修繕,水渠溝通等等。

  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來進行改善。

  秸稈還田,人畜肥料,挖設溝渠,大量植樹,減少水分蒸發等等有效的改良方法。

  至於鹽鹼地,挑選更加吸收鹽分的鹼蓬草進行種植,藥用,食用都是上佳。

  花個十幾年的時間,整個昌州的農業就能迅速的發展起來。

  ……

  「如今各縣經過了數個月的努力,到了七月中旬,秋收開始,就能見成效,想來除了維持百姓所需,軍需供應以外,還能夠有所剩餘。」姚懿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他這個幾個月的時間,都在忙碌這些,可以說是頗有成效。

  而李絢和姚懿也不知道,他們的這些事情,被長安的皇帝全部看在眼裡。

  在皇帝心中,殺伐之將重要,但治世之臣更加緊要。

  歷史上,但凡是擅長屯田的名臣,棗祗,韓浩,任峻,袁渙,鄧艾,陸遜,封常清,張公瑾,哪個不是世之重臣,宰相之姿。

  在如今的青海,也有兩位後世大名鼎鼎的屯田重臣。

  一個是監察御史婁師德,一個是貴南縣令郭元正,都是後來的宰相。

  姚懿也是同樣,雖然大策是李絢制定,但具體實施卻是他。

  皇帝現在已經打算,要讓姚懿任兩年長史後,調任刺史,然後在他病逝之前,調回戶部任侍郎。

  至於以後的戶部尚書和宰相,都是新帝的事情。

  姚懿已經皇帝心中為新帝準備的重臣,良臣。

  所以,李絢呢?

  ……

  「糧食豐收。」李絢輕嘆一聲,抬頭看向姚懿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論欽陵必然會在秋收之前動手。」

  大戰一觸即發,姚懿認真俯首。

  椅子的一條腿突然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