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斬首歐陽通

  第1635章 斬首歐陽通

  武后低頭看向奏本:「臣於嗣聖元年十月中平定西突厥而歸,過安西四鎮,有安西副都護杜懷保心懷險惡,挑撥軍心。

  臣以先帝舊詔,刺史之下即可先斬後奏,斬之,還望天后恕罪。」

  武后嘴角微微抽搐。

  杜懷保是她派去安西四鎮替換王方翼的,她的確預料到了杜懷保回到安西後,會有所發泄,但在她原本的預想中,只要李絢從西域回兵,那麼不管發生什麼事,李絢都會忍下來。

  但她沒有想到,李絢竟然選擇在那個時候發作了。

  李絢加王方翼。

  李絢本就是朝中一等一的大將,而在如今的朝中,能夠和李絢相提並論的大將並不多。

  王孝傑,黑齒常之,程務挺,還有就是王方翼。

  甚至王方翼的能力,還要在其他三人之上。

  武后心裡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每一次都是王方翼剛剛立功,武后就立刻找人替換掉他的位置,同時悄無聲息的抹除掉他的功勞,就是怕他在功勞累積之下,直接升回中樞來。

  這是武后最不願意看到的。

  一個李絢加一個王方翼,兩個人聯手的威力,看看王孝傑的西北行軍道就能看得出來。

  王孝傑身死,西北行軍道的數萬大軍,還有無數軍械糧草,全部都李絢吞併,甚至他還在最短的時間內殺到長安城。

  在武后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拿下了長安城。

  現在李絢屯兵函谷關,王方翼則是兵指并州,攻勢之凌厲,便是武后都不敢等閒視之。

  兩個人聯手威力如此可怕,所以李絢在看到機會拉攏王方翼的時候,毫不猶豫就果斷動手,殺了杜懷保。

  而且那個時候也是最合適的,因為再往前就是敦煌,武后在敦煌準備了一萬人準備繳械李絢,但可惜,李絢先動手了。

  ……

  「臣過鄯善,聽聞西吐谷渾有變,驚恐之下,率眾南進,平東西吐谷渾,然後行蘭州,返回長安,沿途有左衛大將軍王孝傑和左金吾衛大將軍麻嗣宗迎接,然可嘆,大將軍王孝傑病逝蘭州,臣讓人妥善安葬之後,便與衛大將軍麻嗣宗同歸。」

  看到這裡,武后的拳頭緊緊的握了起來。

  什麼叫大將軍王孝傑病逝蘭州,明明是一場大戰之後,王孝傑戰死,麻嗣宗被俘。

  說的什麼病逝,他這就是赤果果的在嘲諷,在炫耀。

  嘲諷武后選人無能,炫耀他自己的武功。

  武后深吸一口氣,繼續看接下來的奏本。

  「臣至長安,與大將軍薛孤吾相談甚歡,然而此刻,大將軍麻嗣宗卻在眾人面前詆毀天后,言及天后使人害死中宗皇帝之事,臣不忿,大將軍麻嗣宗卻以死明鑑,臣惶恐,與大將軍薛孤吾皆不知該如何處置。」

  武后的呼吸重了起來,眼神陰冷。

  李絢的這本奏章雖然陰陽怪氣,但從這裡面,也能看出不少在蘭州和長安發生的事情。

  長安的事情發生的太快了。

  洛陽這邊甚至才剛剛收到天水被圍堵消息,派人前往長安,然後就沒信了。

  再有長安的消息,便已經是王方翼出現在函谷關的時候。

  如果不是函谷關守將退的快一些,恐怕就連茅津渡也守不住了。

  那個時候,武后才收到了消息,趕緊派出曹仁師,婁師德前往,至於楊再思這個兵部尚書是後面才過去的。

  楊執柔負責糧草運輸,畢竟曾經他做的一直都是這樣的事情。

  在同一時間,揚州被破的消息傳來,武后立刻調程務挺回洛陽。

  ……

  平心靜氣,武后再度看向李絢的奏本。

  「麻嗣宗以死明鑑,臣不敢擅專,與諸相商議之後,去信天子,請命西歸,同時為中樞運轉如意,以陸元方為中書令,崔知溫為侍中,復李義琰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職。

  以張大安為吏部尚書,以岐州刺史雲弘胤為戶部尚書,以安西都護王方翼為兵部尚書,以蕭嗣業為刑部尚書……」

  武后仔細看著李絢的人員調動,基本上都是他在蕃州的老部下,加趙仁本,李義琰的力量。

  還有長安世家。

  一番運作之下,起碼整個關中,隴西,劍南,再加昌蕃甘涼沙肅,安西西域,已經全部在他的掌握之中。

  武后的呼吸之間的凝重起來。

  越發的琢磨這樣的布局,武后就越發的能夠感受到李絢的用心。

  他在試圖恢復高宗時期的人事布置和利益分配。

  的確,這樣能夠幫助他最快的穩定局面,但是時代已經變了。

  話雖然如此說,但武后的臉色已經凝重了起來。

  ……

  「免豆盧欽望中書令,免郭待舉侍中,免范履冰中書侍郎,免郭正一尚書右丞,免竇玄德吏部尚書……」

  李旦登基之後,提拔的北門學士和相王府的親信的官職全部都被免去。

  武后輕輕點頭,這樣一來,洛陽很多官員在回到長安之後,能夠繼續履職。

  尤其是一旦李絢殺到洛陽城,人心動盪之下,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武后的目光落在群臣之中,中書令豆盧欽望,侍中王德真,侍中郭待舉,中書侍郎范履冰,黃門侍郎劉景先,尚書左丞魏玄同,尚書右丞郭正一,吏部尚書竇玄德,戶部尚書岑長倩,禮部尚書武三思,刑部尚書騫味道,御史大夫蘇良嗣。

  還有更多的六部九寺五監的長官。

  兵部尚書楊再思在陝州,工部尚書黃仁素在長安。

  前戶部尚書歐陽通被下獄,前禮部尚書韋待價被下獄,前刑部尚書王及善被下獄,前兵部尚書段寶玄被下獄。

  當初在長安太極殿請命致仕的那些人,已經全部被下獄。

  即便是留下一個蘇良嗣,也不過是為了朝局平衡而已。

  武后輕輕搖頭,繼續看向李絢的奏本:「先帝遺詔,朝中大事,稟明皇帝之後,不決者由天后進止,此事天子未曾回京,故先報於太皇太后所知。」

  武后微微眯起了眼睛,遺詔,遺詔。

  李絢在這裡提及遺詔,恐怕說的不是李治的那份傳位詔書,而是李絢手中的那份撥亂反正的詔書。

  果然,武后在看到後面的時候,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長安者,帝京也。

  天后病居洛陽,臣居長安三日,與諸相處理國事後,前赴函谷關。

  恰在函谷關遇衛尉寺卿楊再思,右武衛將軍曹仁師,中書舍人楊執柔,兵部員外郎婁師德,相談甚歡。

  不日,臣將抵洛陽,叩拜太皇太后,請太皇太后回京,以昭天下正統。」

  武后幾乎能夠聽到李絢在寫最後幾個字的時候,那股咬牙切齒的聲音。

  正統,正統。

  李顯,李旦,李重照。

  李重照不再是威脅,李旦在控制當中,但已死的李顯,這個時候,卻突然威脅到了武后。

  李顯之死的原因。

  麻嗣宗的胡言亂語,以及落入李絢手中的薛孤吾。

  武后立刻就明白,一旦她回到長安,李絢必然會將李顯之死的事情拿出來。

  什麼「朝中大事不決者由天后進止」,恐怕李絢在做著同樣的打算,利用李顯之死的真相,來名正言順的廢掉她的垂簾之權。

  武后咬著牙低頭,再度看向李絢奏本。

  「另有一事,臣與諸相商議後,稟明天后。

  中宗皇帝,高宗太子也。

  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登基,嗣聖元年五月十五日卒。

  稟政五月二十日,為皇帝久矣。

  故臣等商議,欲為中宗皇帝另擇歸葬之地,以為後來……」

  武后猛地站了起來,滿臉驚駭的看著手裡的奏本。

  殿中群臣同時訝然,齊齊拱手道:「天后。」

  武后擺擺手,深吸一口氣,說道:「好個昏聵的彭王,他竟然欲為中宗皇帝另擇歸葬之地,其用心雖誠,但此舉勞命傷財,害國害民,實在該死。」

  群臣同時低頭,不少人忍不住的倒吸一口涼氣。

  武后將中宗皇帝葬在恭陵,與孝敬皇帝為伴,就是在昭告天下,李顯這個皇帝做的有問題,如果深查,就會發現李顯做過巫蠱詛咒武后的不孝之事。

  但是李絢現在卻要為李顯遷墳,另立帝陵,便是在昭告天下,李顯這個皇帝做的沒有問題,所謂巫蠱詛咒之事,不過是武后的栽贓陷害。

  李絢的手裡還有薛孤吾,之前又有麻嗣宗和范雲仙等人,同時長安還有陸元方證實,只要打下了洛陽,還有一整個朝堂的人可以說出李顯死亡的真相。

  洛陽一旦被打下,武后絕對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好手段,好手段。

  武后重新坐了下來,然後看向奏本的最後兩段。

  「臣至長安,方知廢太子賢被逼縊於巴州。

  賢,先帝子也,雖有不孝,但終究先帝血脈。

  臣與諸相不忍其遺骸荒野,故已遣人至巴州,移其骸骨,歸葬乾陵,陪伴先帝,請天后准許。」

  武后的臉色徹底冷了下來。

  她素來知道李絢慣常用手段逼迫人心,但是當事情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她才知道,這種手段有多麼的令人厭惡,令人憎恨。

  尤其是李賢的事情,更令武后惱怒。

  抬頭,武后平靜的開口道:「傳旨,前戶部尚書歐陽通家教不嚴,屢違聖道,著令,即刻免去歐陽通一切官職勛封,身送西市,即刻斬首。」

  一句話,整個大殿都懵了。

  但所有人都立刻反應了過來,毫無疑問,必然是李絢在奏本當中說了什麼,徹底的激怒了武后,怒火之下,武后拿歐陽通來撒氣。

  「天后。」岑長倩毫不猶豫的站了傳來,拱手道:「歐陽尚書為人淳樸,品性高潔,焉能因他人之事便肆妄斬首,懇請天后收回成命。」

  武后直直的盯著岑長倩,右手一揮,兩名金吾衛已經快步而入,直接從後面抓住岑長倩的胳膊就這麼拖了出去。

  岑長倩沒有求饒,就這麼死死的盯著武后。

  他知道自己早晚會有這麼一天,武后留著自己不過是為了安撫清流人心罷了。

  現在彭王大軍逼近,這時候,安撫不一定比殺戮更有用。

  「諸卿,誰還有異議?」武后目光冷冽的看著群臣。

  群臣沉默,就在這個時候,侍中王德真站了出來,拱手道:「天后,尚書之任,天下大事,罷職流放都在朝制之內,但欲行斬首,臣請由三法司論定。」

  「臣請由三法司論定。」蘇良嗣跟著站了出來,神色鄭重。

  原本要出來彈劾王德真的武三思,這個時候下意識的收回了腳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