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8.第1524章 大唐父子,高祖太宗高宗

  第1524章 大唐父子,高祖太宗高宗

  御座之上,李顯能夠感受到來自身後的憤怒目光,但難得的,他的神色平靜的可怕。

  輕輕看向身側的韋氏,第一次坐在御座之上的韋氏神色有興奮,也有不安。

  李顯輕輕伸手,然後握緊了韋氏的白嫩小手,韋氏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目光柔和的看向李顯。

  只有她才最清楚,李顯究竟是怎麼變得如此果決的。。

  此乃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這一句話,讓李顯醍醐灌頂。

  當年,他的父皇就是被這一句話打動,然後堅決果斷的廢了王皇后,立自己的母后為皇后。

  如今,李顯要立韋氏為皇后,便是母后不允許,李顯也依舊一樣要做。

  他已經成年,用普通人家的話來說,就是已經頂門立戶,更何況他已經登基,坐擁天下。

  立自己喜歡的女人為皇后怎麼了。

  更何況,他本身就是自己的太子妃,為自己生育了兩個兒子,如今肚中還有第三個孩子,不立他為皇后,還要立誰。

  在這方面,李顯自問不比他的父皇差。

  ……

  群臣之中,李絢沉沉躬身。

  他雖然沒有抬頭,卻也感受到李顯神色的堅定。

  父親啊,這個角色,在大唐皇權傳承中,永遠是一個很特殊的角色。

  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

  這兩對父子之間的糾葛,光是寫,就能寫出幾百萬字來。

  如今又出來一個新皇李顯。

  太宗皇帝一生的功業比高祖皇帝強。

  高宗皇帝拼盡一生的努力,總算是做到了比太宗強一些。

  若是沒有武后,那麼在歷史上絕對是一段佳話。

  當然,扯遠了。

  現在御座之上的人是李顯。

  對於李顯而言,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功業上遠遠的超過自己的父皇。

  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任務,但一切可以從現在開始。

  先帝可以用這樣一句話,直接立武后為皇后,李顯也可以從這句話,直接立韋後為皇后。

  一切不過是個輪迴罷了。

  李絢能夠想像到武后現在究竟有多憤怒了,三十年前,李治為她做的一切,現在輪到李顯為他的女人做了。

  偏偏這一句話被重新擺出來的時候,武后根本連反駁都做不到。

  同樣做不到反駁的,還有少府少監齊裕。

  群臣之前還沒有察覺什麼,因為皇帝立太子妃為皇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蘇良嗣出面彈劾,立刻將一切全部掀了開來。

  群臣中不知道多少人看向他的目光中帶出異樣。

  尤其是那些京兆韋氏子弟出身的人,更是眼中帶著痛恨。

  韋家好不容易出個皇后,現在卻被他如此阻撓,殺了他的心都有了。

  但好在李顯一句話,表明了立場,也揭過了此事。

  起碼他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為難齊裕。

  ……

  李顯目光落在裴炎身上,裴炎的臉色依舊有些難看。

  李顯目光幽深,開口道:「裴卿!」

  「臣在。」裴炎收斂神色,對著李顯沉沉躬身。

  李顯平靜的點頭,道:「父皇遺命,宮中之事,朕會逐漸掌握,但朝中之事,卿為輔政大臣,還需盡力,盡全力。」

  裴炎眉頭一挑,隨即鄭重的說道:「臣恭領聖命。」

  「嗯!」李顯轉頭看向韋待價,說道:「韋卿,讓裴卿宣讀聖旨吧。」

  「喏!」韋待價拱手,然後將袖子裡最後一封聖旨遞給裴炎。

  裴炎面色肅然,接過聖旨打開,神色頓時肅然起來。

  轉身,看向群臣,裴炎張開聖旨,高聲道:「惟嗣聖元年,歲次癸未,正月癸丑,朔初一乙巳日,皇帝若曰:

  於戲!

  大寶曰位,實在於丕承;萬邦以貞,由建於明兩。

  朕嗣寧鴻業,祗嚴永圖,恭惟七鬯之主,豈舍人神之望。

  開府儀同三司,冀州大都督,皇太孫重照,天假聰明,生知仁孝,君親一致,孝悌三成。

  溫文之德,合於古訓;敬愛之風,聞於天下。

  知子者父,允葉於元良;以長則順,且符於舊典。

  宜膺擇嗣之舉,俾受升儲之命。

  可立為皇太子。

  取來月擇日冊命,所司準式。

  欽此。」

  群臣再度躬身叩拜:「臣領旨,陛下萬福金安。」

  皇太子李重照並沒有進入殿中。

  皇帝聖旨里說的很清楚,來月擇日冊命,並非今日。

  畢竟皇后的印璽還沒有準備妥當,如果今日讓皇太子也進入殿中,多少有些會讓人覺得皇帝對朝政掌握不穩。

  李絢輕輕的鬆了口氣,皇帝冊封了皇太子,李絢這個太子少保,才能派上用場。

  ……

  李顯滿意的看著俯拜群臣,點點頭,開口:「眾卿平身。」

  「多謝陛下。」群臣躬身,然後齊齊站了起來。

  皇帝受冊命,封皇太后,封皇后,封太子,需要群臣集體跪拜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剩下的就是封賞群臣了。

  果然,這個時候,李顯再度開口了。

  「七日之前,先帝病逝,群臣來回勞累,朕頗有感念,今日朕受冊登基,又逢正月初一,天下屬目,故朕在今日封賞群臣。」李顯抬頭看向裴炎,說道:「裴卿,開始吧。」

  「喏!」裴炎肅然拱手,然後轉身看向群臣,手裡拉開一封長長的聖旨,高聲道:「惟嗣聖元年,歲次癸未,正月癸丑,朔初一乙巳日,皇帝若曰:

  於戲!

  今朕初受命,勞卿等辛勞,盡力輔佐。多難興王,自古皆有,卿等乃心王室,以宗社為念,穩定天下,奮力效力,朕甚感念。

  故!

  加封韓王元嘉為太尉、霍王李元軌為司徒、舒王李元名為司空。

  加封魯王靈夔為太子太師、紀王李慎為太子太保。

  加封滕王元嬰開府儀同三司。

  加封彭王絢為太子少保。

  拜澤王上金為蘇州刺史;拜許王素節為拜絳州刺史。

  所有宗室親王、郡王各加食封一百戶,公主加五十戶……」

  隨著裴炎話音落下,一名名宗室親郡王,站出叩拜行禮。

  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雖是榮銜,但的確是大唐官職體系當中最高的職位。

  與天策上將同列。

  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加上劉仁軌的太子太傅,為東宮三師,從一品。

  李絢一個人獨為太子少保,從二品的太子少保,但所有人看他的目光之重,遠超常人。

  因為他手上有先帝的遺詔,太子身邊,日後少不了要以他為尊。

  這一次朝廷封賞群臣,皇帝和武后也著實大方,甚至就連蕭淑妃的澤王、杞王、義陽、宣稱公主也有份。

  但凡得到封賞的宗室,全部沉沉叩拜。

  不過他們感激的對象,更多的是皇帝。

  李絢心中著實鬆了一口氣,武后的手段,實在凌厲。

  如果這些封賞被李顯受冊之前,那麼這些封賞就全部是武后的恩賞,宗室諸王對武后難免要心存感激。

  若是將來某一日,武后廢皇帝,宗室方面根本就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而且實際上,宗室雖然封賞不少,但卻沒有實際的權利,武后翻掌就能將他們全部打落,而最擅長這一手段的,是先帝。

  ……

  「中書令裴炎為顧命大臣,故政事堂從門下省遷至中書省,由中書令裴炎主持……」聖旨宣讀之下,就連裴炎自己的聲音都感到無比的驚駭緊張,他下意識的看向了皇帝和武后。

  中書省起草的封賞詔書裡面可沒有這一條。

  皇帝和武后的神色異常的平靜,裴炎頓時就知道,這是兩人共同商量的結果。

  裴炎頓時就感到一陣苦澀。

  皇后的事情,他雖然表明不關自己的事情,但這話說出去沒人信的。

  這不,轉眼,他就被皇帝和武后一人坑了一手。

  裴炎身為顧命大臣,自有主持政事堂之權,甚至於政事堂開不開會,都在他的掌握當中。

  就連劉仁軌都要遜色一籌。

  所以政事堂從門下省遷移至中書省,除了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名義上的權威以外,不會有更多的好處。

  甚至還有壞處。

  真正的中樞重臣,沒有一個會被這虛假的權威所影響,反而會開始忌憚他所擁有的權利。

  一個不好,就是裴炎一個人獨對政事堂眾相的下場。

  ……

  李絢跪在地上,面色凝重。

  武后的手段啊,實在太狠了。

  如果不是李絢今日幫助李顯扳回一場,那麼皇帝暗弱,武后又封賞群臣收買人心,裴炎這個時候又威權大盛,那麼很自然的,就會形成武后和裴炎無形中聯手的局面。

  平衡平衡,你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站在平衡的舞台。

  李顯的實力若是不夠,那麼轉眼間就會被武后和裴炎聯手碾碎。

  身家性命,盡數操持於他人之手。

  「……太子太傅,樂城縣公劉仁軌,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裴炎說到這裡的時候,話音很自然的一頓。

  滿朝群臣同時愕然,劉仁軌怎麼又回頭去做尚書左僕射了。

  這個時候,李顯開口道:「長安為大唐國都,不可久曠,五月,朕扶先帝靈柩回長安,在此之前,太子重照為東京留守,左相輔政。」

  「老臣領旨,謝恩。」劉仁軌站出,拱手領命。

  群臣的目光落在了劉仁軌的身上,但也有很多人,不自然的看向李絢。

  若是他們記得沒錯,皇帝扶先帝靈柩回長安,還是李絢提出來的。

  李顯朝著裴炎點點頭,裴炎繼續宣讀聖旨:「……尚書右僕射薛元超……」

  薛元超,李義琰,王德真,劉景先,全部升散官一等,三品以下者都加爵位一級。

  這雖然是先帝遺詔的內容,但皇帝聖旨下達,群臣感念先帝的同時,也在感恩皇帝。

  珠簾之後,武后的目光落在了李絢身上。

  她這些日子種種謀劃,都被李絢打破,雖然看起來破有些有意無意,但這麼精準,卻讓武后不由得懷疑,李絢是不是在她身邊按了耳目。

  「……太子詹事姚令璋,升太子左庶子,檢校中書侍郎。」

  「臣謝陛下隆恩。」姚令璋立刻感激的站了出來。

  他原本以為是以太子詹事,檢校中書侍郎,沒想到皇帝卻將他升為太子左庶子。

  要知道,太子左庶子,可是薛元超的位置。

  不過薛元超的太子左庶子,輔佐的是李顯,姚令璋的太子左庶子輔佐的是李重照。

  如此也能看出皇帝對姚令璋的信任之重。

  可以說只要一步,就是宰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