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第1523章 李絢和武后的第二次正面交鋒

  第1523章 李絢和武后的第二次正面交鋒

  乾元殿中,皇帝受冊。

  李絢站在左側諸王之中,肅然的目光從裴炎,李元嘉,韋待價的身上,落到了李顯身上。

  一身的黑色九龍九章袞龍袍,頭戴白玉十二旒的李顯,站在那裡,讓人不由得想起先帝。

  輕輕俯首,李絢心中卻是不由得輕嘆一聲。

  李顯終究不是李治。

  裴炎站在金階上,對著李顯拱手,然後走到一旁的金案前,捧起上面的金冊,轉身走到了金階中央,看向群臣道:「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顧降命,屬開黎元,先帝遺詔,皇太子登基即位,授予金冊,髃下百僚,不謀同辭,跪!」

  殿中群臣同時跪倒,沉聲道:「臣等恭賀陛下登基受冊。」

  李顯邁步走上金階,來到裴炎身前。

  裴炎肅然的將金冊捧到李顯手中,然後退開,跪倒在金階之下。

  李顯停步,李元嘉站在金階之上,對著李顯拱手,然後轉身走到了金案前,捧起上面裝著天子六璽的金盒,走到了金階第三階上,看向群臣高聲道:「皇天大命,不可稽留,皇太子登基即位,授予金璽,為民父母,天元所歸。賀!」

  「臣等恭賀陛下登基受璽!」群臣再度沉沉叩拜在地。

  李顯再度邁步向上,走到了李元嘉的身前。

  李元嘉神色肅然的將金盒捧到李顯手中,然後退開,跪倒在金階中央。

  李顯停步,左手左側金冊,右手捧著天子六璽。

  禮部尚書韋待價站在金階上,對著李顯拱手,然後轉身走動了金案之前,捧起上面裝著金牌和虎符的黑盒,走到了金階之上,高聲道:「天心慈恩,德修為尊,皇太子登基即位,授予金牌虎符,平定天下,四海蒙恩。拜!」

  「臣等恭賀陛下登基,受金牌虎符。」群臣再度叩拜。

  李顯面色肅穆,一步步上前,走到了金階之上,禮部尚書韋待價將黑盒遞上,然後跪在一旁。

  李顯左手接過金盒,看著裡面屬於他自己金牌虎符,整個人不由得鬆了口氣。

  先帝臨終再三告誡,先棄政權,穩拿軍權,如此,皇位無虞,現在一切終於妥當了。

  李顯踏步上前,走到了御座之前。

  看著上面紋刻的一道道金龍,李顯輕輕一笑,轉過身,直接坐在了御座上。

  手一揮,氣勢揮灑,虎視四方。

  殿中群臣沒有絲毫猶豫的同時跪拜在地:「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殿外轟然的聲音傳來,無止盡的蔓延到天邊。

  似乎在一瞬間,整個洛陽城所有百姓,全部都跪了下來,齊聲恭賀李顯登基。

  ……

  御座之上,李顯看著殿中俯首的群臣,目光抬起,直接落在了乾元殿外。

  無數群臣,內外命婦,致仕耆老,番邦外使,全部都跪了下來。

  在他這個大唐新皇的面前跪了下來。

  從今往後,他李顯,就是這個天下最至高無上的存在。

  李顯深吸一口氣,面色肅然的看向群臣道:「眾愛卿平身。」

  「多謝陛下。」群臣同時躬身,然後這才站了起來。

  李絢站在人群當中,目光肅然,微微挑眉看向金階之上。

  皇帝一人高坐在御座以上,文武百官肅立其下。

  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宰相各歸其位。

  六部九寺五監御史台,群臣低身俯首。

  十六衛大將軍,將軍,中郎將,凜然站立,恭聽聖命。

  自從李治病逝起來,大唐滿朝上下,已經重歸正軌。

  起碼錶面上如此。

  李顯俯視群臣,目光隨即看向裴炎,點點頭,道:「裴相,宣召吧。」

  「喏!」裴炎上前,拱手道:「大唐皇帝令。」

  「臣等恭聽聖訓。」群臣再度叩拜。

  裴炎高聲開口道:「大唐皇帝令:應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莫如實惠。

  朕以菲德,獲承慶基。

  賴天地之畀矜,暨祖宗之垂裕。

  凡我同氣,會於東都。

  比者星芒示儆,雨澤愆常,皆闕政之所繇,顧斯民之何罪。

  宜布惟新之令,溥施在宥之仁。

  照依高宗大上皇帝遺詔,可改元為嗣聖,今為嗣聖元年,正月初一。

  於戲!

  否往泰來,迓續亨嘉之會;鼎新革故,正資輔弼之良。

  咨爾臣民,體予至意。

  欽此!」

  「臣等領旨,陛下萬壽無疆。」群臣再度叩首。

  李顯坐在御榻之上,臉上帶出一絲微笑,隨即肅然的開口道:「裴相繼續。」

  「喏!」裴炎再度對著李顯躬身,然後才又看向群臣,重新拿起一封聖旨,高聲道:「惟嗣聖元年,歲次癸未,正月癸丑,朔初一乙巳日,皇帝若曰:

  於戲!

  自秦漢以來,天子之後稱皇后,母稱皇太后。

  加太字者,所以加尊稱也。

  哲王之有天下也,必以孝敬奉於上,慈惠浹於下,勤勤懇懇,延頸企踵!

  是用特舉彝章,式遵舊典,稽首再拜。

  謹上高宗大上皇帝後尊號曰「皇太后」。

  伏惟與天合德,義申錫慶;廣六宮之教,頤神保和。

  欽此!」

  群臣再度俯首道:「臣等領旨,皇太后萬福金安。」

  清脆的腳步聲在乾陽殿門口響起,內穿黑色鳳袍,外罩白麻喪服的武后,平靜的從殿外走入。

  最後在金階之下停步。

  武后微微點頭:「陛下。」

  「母后。」李顯從御座之上站了起來,對著武后躬身。

  就在這時,裴炎再度張開了聖旨,高聲道:「惟嗣聖元年,歲次癸未,正月癸丑,朔初一乙巳日,皇帝若曰:

  於戲!

  朕承大行之遺命,嗣列聖之丕基。

  踐祚之初,銜哀罔極,心緒混亂,而機政之繁,裁決或壅。

  皇太后母儀天下,子育朕躬,輔佐先朝,練逹庶務;因請同於聽覽,蒙曲賜於矜從,俾緩憂勤,冀速康復。

  又遵先帝遺詔,皇太后每月朔望垂簾聽政,文武百官並放朝叅,候朕平愈日如故。

  欽此。」

  「臣等領旨,陛下萬壽無疆,太后萬福金安。」群臣再度叩首。

  大殿之內,隨即再度安靜下來。

  武后輕輕點頭,看向李顯道:「多謝陛下。」

  「母后請!」李顯稍微讓開一步。

  武后一步步走上金階,然後在李顯身邊停步,微一點頭,然後平靜的走到了珠簾之後坐下。

  滿殿肅然。

  ……

  武后坐在珠簾之後,目光看向群臣,眼神中帶出一絲冷然。

  眼前的朝臣還是去年的那批朝臣,但坐在御座之上的,卻已經不是去年那個人了。

  武后的目光從裴炎身上掠過,劉仁軌,薛元超,王德真,李義琰,劉景先,挨個落入武后眼底。

  陸元方,豆盧欽望,歐陽通,韋待價,段寶玄,黃仁素等人,全部肅然。

  武后又看向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等人,最後她的目光落在李絢身上。

  朝野諸王,對皇帝影響最深的,無過於彭王。

  這些年,他任太子賓客,何嘗不是在代表整個宗室。

  就見李絢神色肅然的躬身,整個人看上去還帶著一絲輕鬆。

  武后心底不由得點點頭。

  先帝曾經說過,彭王知曉天下危局所在,所以對大局認識極高。

  對於自己重新垂簾聽政,他不僅不會不滿反對,甚至還會歡欣鼓舞。

  武后最後掃了蘇良嗣一眼,然後又看向皇帝。

  李顯重新坐在御榻以上,然後看向禮部尚書韋待價,平靜的說道:「韋卿,宣詔吧。」

  李顯的聲音還沒有落下,裴炎已經無比詫異的看向李顯。

  因為按照今日的規劃,所有的詔書全部應該由他裴炎來宣讀,根本就沒有韋待價宣讀詔書這回事。

  「喏!」韋待價肅然領命,然後從袖子裡面取出一封詔書,然後對著群臣道:「惟嗣聖元年,歲次癸未,正月癸丑,朔初一乙巳日,皇帝若曰:

  於戲!

  朕以三宮慈旨,定立內宮,以端壼政。

  惟思擇賢,以位正宮,仰蒙三宮俯垂俞允矣。

  太子妃韋氏,宮儀壼範,德澤在人,撫育二子,延續宗脈。

  可立皇后,允稱閨閫,儀型典範,輔成君德,恩育天下。

  欽此!」

  「臣等領旨,陛下萬壽無疆,皇后萬福金安。」朝中群臣,除了少數幾人以外,全部沒有絲毫猶豫的躬身行禮。

  即便是有猶豫的人,譬如裴炎,郭待舉等人,也全部在一瞬間躬身俯首,叩領聖諭。

  清脆的腳步上再度響起,幾乎和武后一樣打扮,身穿鳳袍,但更加年輕的韋氏。

  不,是韋後,從殿外走了進來。

  武后坐在珠簾之後,呼吸已經徹底的屏住了。

  她目光兇狠的看向韋氏,看向韋待價,又看向李顯。

  武后沒有想到,自己千算萬算,最後還是算錯了。

  李顯竟然果斷的冊立韋氏為皇后。

  在中書省沒有詔書,少府監沒有刻印的情況下,就這麼策立韋氏為皇后。

  看著韋氏就這麼一步步的走上金階,最後在皇帝的身側坐下,武后的眼神冷的可怕。

  韋氏自然沒有垂簾聽政之權,但作為皇后,她有權在大年初一,正旦之日,接受群臣朝拜慶賀。

  這是合乎禮制的。

  「陛下!」蘇良嗣從群臣當中站了出來,對著李顯拱手道:「臣御史大夫蘇良嗣,彈劾少府少監齊裕,做事馬虎,為官不謹,心思偏頗,為人詭詐,竟私自阻撓皇后印璽鏨刻之事,臣請治罪。」

  殿中群臣瞬間全部屏息起來。

  是的,皇后沒有印璽。

  韋氏封后,自然要有皇后印璽,和皇帝一樣,同時受冊授封。

  但今日,卻什麼都沒有,只有皇帝的一封聖旨。

  心思敏感等人,已經在瞬間猜透了事情的根源。

  這樣的事情,少府少監是沒有這個膽子大。

  甚至就連裴炎都沒有這個膽子。

  有這個膽子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太后。

  就在這時,皇帝平靜的笑笑,開口說道:「此乃朕之家事,就不需更煩齊少監了。」

  群臣之中,有當年在朝之人,譬如薛元超,段寶玄等人,全都下意識的抬頭。

  仿佛看見在御榻之上,有人在平靜的開口:「此乃朕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

  珠簾之後,武后的臉色已經無比冷漠。

  她的目光看向平靜的坐在那裡的李顯,仿佛看到了當年坐在那裡的年輕先帝。

  難道說,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她看錯了。

  難道她的這個兒子,是像先帝那樣的人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