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你不喜歡,朕也不喜歡
「鄭家女嫁入東宮?」貞觀殿中,李治抬頭,皺眉道:「你覺得怎樣?」
李顯趕緊低頭,隨後又抬頭說道:「兒子覺得不怎麼樣?」
「為何?」李治目光平靜的看著李顯。
「鄭家人心存怨望,嫁入東宮,恐非兒子之福。」李顯抬起頭,認真的看向皇帝。
「這麼說來,彭王的意見你是不打算接受了?」李治直接追問。
李顯沉默了下來,最後他看向皇帝說道:「兒臣知道王叔是為了兒臣好,但是鄭家人衝擊朝堂,恐怕會對朝局平穩不利。」
「你也不喜歡鄭家人。」李治一句話點破了李顯心中的想法,不過他隨後也跟著點點頭,說道:「朕也不喜歡,伱不用緊張。」
李顯微微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了一抹輕鬆的笑容。
李治抬起頭,看向殿外,輕聲道:「雖然息隱王已經離世這麼多年,但鄭家這些年來,依舊賊心不死,不時的和那些叛逆勾連。
也就是這兩年,大唐邊患安定,朝中百姓安寧,不然誰知道他們會作出什麼來。」
李顯難以置信的瞪直了眼睛,看著李治說道:「父皇,兒臣從來沒有聽過這些。」
「這些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李治搖搖頭,說道:「便是彭王,也還沒有查到這一層,不過他應該是有所感覺才對,所以在崔盧鄭三家當中,選擇了鄭家作為打壓對象。」
「打壓?」李顯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沒錯。」李治微微頷首,說道:「彭王的那一套,說到底,不過是拉攏一方,中立一方,打壓一方的套路罷了。
崔氏在朝中為中堅,自然不會和你這個太子翻臉,盧家也和你的東宮關係不錯,唯有鄭家,和東宮和整個中樞都關係陌生。」
「既然如此,那王叔為何還要建議兒子納鄭氏女為妃?」李顯突然有些不解的開口。
「那不過是圍三闕一的手段罷了。」李治有些好笑的看向李顯,說道:「他這是行軍手段,彭王也一樣不喜歡鄭家人,不過是為了避免鄭家人,因為朝中太激烈的打壓,最後亂來罷了,畢竟,滎陽距離洛陽太近,鄭家在河南勢力不小。」
「父皇,兒臣有些糊塗了,對於鄭家,究竟應該如何做?」李顯滿臉不解的看向李治。
「先納妃。」李治面色逐漸的平靜下來,然後輕聲說道:「若是鄭家願意將女嫁入東宮,那麼自然一切好說。
大不了你將鄭家女冷落便是,然後將鄭家子弟送到天涯海角四方為官,分化便是。」
鄭家如果願意為皇室效力,那麼皇室自然接納,不過為了防備,鄭家子弟會被分散送到天下各州為官。
「只要不在中樞,天下廣大,那麼自然相互聯繫薄弱,過上十幾年,挑選可用之人回朝任職便是。」皇帝的平靜的說出了對鄭家的處置。
這便是在政治上站錯隊的下場,在朝堂上冷寂幾十年,想要重歸朝堂,也依舊要面臨被打散的命運。
「可若是他們不肯呢?」李顯認真的看向皇帝。
「不肯。」李治輕輕低頭,然後低聲說道:「當年彭王查天陰教,頗為有些首尾留下來,這些年,他專心西域戰事,這邊便被放了下來,若是鄭家依舊不肯歸順,他們便讓彭王繼續查下去吧。」
稍微停頓,李治冷笑說道:「長安的事情是他弄出來的,洛陽的事情也讓他繼續。」
「喏!」李顯頓時就明白,皇帝對鄭家依舊有強烈的憎惡之感。
「噔噔噔!」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殿外響起。
隨即,一名青衣內侍已經快步跑到了皇帝身前,同時將一本奏本遞到了皇帝面前。
李治很平靜的接過,然後仔細看了起來。
看到一半,李治抬頭看向李顯道:「以張騫班超舊事,解決西域亂事,你覺得如何?」
李顯略微沉吟道:「兒臣和王叔商討時,王叔的意見,是以穩守為主,然後派人在西突厥攪亂,安西西鎮積攢兵員和糧草,最後一戰而定。」
「十年時間。」李治感慨一聲,他心中非常確定,自己是不可能會有那十年時間了。
搖搖頭,李治將奏本放到一旁,然後說到:「彭王行事,說到底無非就是兩個字,錢糧。有錢糧則縱橫無雙,沒有錢糧則穩固退守,說到底,還是要朝中支持啊。」
「所以才有都水監配合清查隱田之事。」李顯小心點看向皇帝。
李治微微擺手,略微沉吟,他看向李顯問道:「三郎,在你的眼中,彭王為人如何?」
「王叔忠誠,有能力,是兒臣的良師。」李顯輕輕低頭。
「這話沒錯。」李治點點頭,嘆聲說道:「其實在朕的眼裡,說到底,他不過是個想做事情的年輕人罷了,軍戰出色,善理財賦,精通水工之道,若是放在朝中,倒是適合做兵部侍郎,戶部侍郎和工部侍郎這樣的職位。」
「只是侍郎?」李顯驚訝的看向皇帝。
「只是侍郎。」李治輕嘆一聲,說道:「彭王雖然在軍戰,財賦和水工之道上,頗有出色見解,但僅僅是見解而已。
若要為六部尚書,需要對整個大局有全面的掌握,彭王還差的不少。」
李顯沉默了下來,細細想來,如果真的拿李絢和竇玄德,崔知悌,歐陽通他們那些人相比,李絢的確頗有不足。
「不過彭王的動作很快,行動力很強。」李治抬頭看向蕃州方向,輕聲說道:「故而,加上他在軍戰,財賦和水工之道上的優點,做個幾年的邏些道安撫使,還是足夠的,過上幾年再調回朝中。」
「兒臣知道,做國子祭酒。」李顯點點頭,說道:「兒臣和王叔提起過一次,五年之後,他調回朝中做兩任國子祭酒,為兒臣多培養一些寒門英才。」
「方向是對的。」李治讚賞的點點頭,從皇帝的角度來看,寒門子弟,永遠是皇帝最好利用的棋子。
「但是。」李治看向李顯,說道:「十年,不,九年左右,西突厥就又該亂了。
到那個時候,升彭王做工部尚書,然後檢校西域道安撫使,行軍總管,然後去西域待上十年,十年平定之後,回朝任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做十年之後,便檢校太子太傅,去做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吧。」
「王叔做太子太傅?」李顯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但又不敢亂想。
李治沒好氣的白了李顯一眼,說道:「你不會以為三十年之後,父皇還活著吧,他這個太子太傅,當然是你兒子的太傅,讓他像如今教導你一樣,教導皇太孫。」
李顯有些尷尬的笑了笑,然後抬起頭,堅定的看向李治說道:「父皇說的哪裡話,父皇必定長命百歲,千秋萬年。」
李治笑笑,抬起頭,摸了摸李顯的額頭,輕聲嘆息:「你倒是有些像朕……至於彭王,朕倒是希望他能做你的英國公,你的衛國公,最差也是前隋年間的張須陀,彭王最大的優點,便是沒有野心。」
李顯贊同的點頭,腦海中卻在深刻記憶,皇帝對李絢一輩子的使用方略。
如此,群臣相得,也必然是一件佳話。
「有他在外,朝中諸事就算紛亂,也能安定,你明白嗎?」李治突然轉移了話題。
「兒臣明白。」李顯點點頭,看向李治,說道:「有王叔在外,朝中宰相哪怕是強勢一些也能接受。」
「呵呵!」皇帝笑了起來,點點頭:「看樣子,這一切,他和你說的很清楚。」
「是!」李顯平靜的點頭,說道:「兒臣這一年監國,諸相之中,裴相性格最是強硬,便是左相也有些壓他不住……不過也不是一件壞事,很多事,裴相都能果決的作出決斷。」
「裴炎在內,彭王之外,兩人你都不要動,如此朝局穩定,等上幾年,你足夠成熟了,再將一切權利拿回來,彭王也正好調回朝中。」李治一句話,讓李顯立刻將之前李治說的,四年之後,將李絢調回來任國子祭酒的事情。
李顯緩緩的點頭,隨即,他仿佛意識到了什麼似的,難以置信的抬頭,看向皇帝。
李治平靜的搖頭,說道:「你不用驚訝,朕的事情,朕比你了解,夏天的時候,還能多參與幾次朝會,到了冬天,很多事情就都做不了了,誰知道哪一年就熬不過去了。
所以日後這些年,冬日時,若在長安,便是你母后主政,你在旁邊看著,若是朕和你母后東巡,便是你監國,朕和你母后為你把最後一關……咳咳!」
「父皇!」李顯心頭突然感到莫名的悲戚,整個人沉沉的低下頭。
李治擺擺手,說道:「放心,就是為了你,父皇也會多撐幾年的……對了,你既然到了長安,就去看看太平。」
「是。」李顯趕緊點頭,他原本也打算之後去的。
「帶上四郎,四郎這幾個月在嵩山做的還是不錯的,過上幾年,父皇會將他調任荊州,在荊州大都督做上兩任之後,你便將他調往蕃州,那時候應該是黑齒常之兩任結束之時。」
李治看向李顯,說道:「到那個時候,便讓他在蕃州待著吧,若是他有閒功夫,便往南走走,將天竺拿下來。」
「父皇!」李顯眼角嘴角都顫抖了起來,他有種皇帝在向他交代後事的感覺。
「還有。」李治轉身,從身後拿出一封聖旨,遞給李顯,平靜的說道:「這是給太平的,也是對朕的外孫的賞賜……太平生產之日,朕和你母后就都不過去了,讓太子妃和相王妃幫著看著,也可以叫上彭王和彭王妃。」
「是!」李顯點頭,接過聖旨。
「好了,差不多了,你去吧。」李治擺擺手。
李顯有些不情願,但還是跪倒拜身道:「兒臣告退。」
等到李顯再度抬起頭的時候,厚重的帷帳已經再度放下。
輕嘆一聲,李顯終於無奈的站了起來,然後轉身,朝著殿外走去。
……
帷帳之後,皇帝早已經躺在了床上,面色蒼白的可怕,全身發抖,全身出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一旁的王福來,咬著牙,拿著絹布,小心的幫皇帝擦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