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第1314章 李絢的野心,李治的猜疑

  第1314章 李絢的野心,李治的猜疑

  太極殿外,一身紅衣金甲的李絢當先站立,身後王德真,黑齒常之,孫仁師,史暕,勃倫贊刃等幾十名軍將肅然站立。

  從總管,副總管,監軍,到將軍,中郎將,到郎將,幾十名有功之臣全部肅然等候在太極殿外,等候皇帝召見。

  從上往下看,密密麻麻的一群大將。

  全部身著金色戰甲,頭戴銀盔紅纓,身披大紅披風,面色肅重,神情莊嚴。

  遠遠看上去,給人一種壓迫的衝擊感。

  甚至隱約之間,還帶著一絲殺意。

  以李絢為首,大唐西北一半的軍將,今日都在太極殿外。

  剩下便是在安西四鎮,以右領軍衛大將軍李謹行為首鎮壓西突厥。

  其他北部戰局,如今已經大半解散,多有平原郡公高侃在河北,平陽郡公薛仁貴在雲中,控制阿史那·泥熟匐的饒樂都督府。

  原本裴行儉手下的大將,一部分調至安西四鎮,一部分調至草原東部,還有一部分調回長安,便是程務挺和張虔勖這些人。

  還有東北安東都護府一些人,每年和新羅摩擦一些,但也沒有大戰。

  剩下的,便是朝中劉仁軌,李敬玄,劉審禮等多年未曾上過戰場的這些人。

  朝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王孝傑。

  ……

  李絢抬起頭,漫長的金階之上,是宏偉森嚴的金紅色宮殿。

  太極殿,整個大唐最宏大的宮城正殿。

  即便是大明宮的含元殿,洛陽宮的乾元殿,都無法與之媲美。

  皇帝雖然長居大明宮,但遇到真正的朝政大事,必然會回到太極殿舉辦。

  因為這座宮殿,不僅是大唐最宏大的宮城正殿,也是魏晉南北朝以來,漢魏宮城正殿。

  是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極」的宮城正殿,也是歷史上最大的正殿。

  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決策等重要國事活動都在太極殿內進行。

  如今到了大唐,雖然因為地形潮濕和身體不安的緣故,李治搬去了大明宮。

  雖然這座宮殿在最關鍵的時候依舊會被啟用,但他的重要性已經日益的被含元殿和乾元殿所取代,尤其是乾元殿。

  李絢之前在太廟獻俘,如今又到了乾元殿授封,上蒼先祖保佑,若是有一日……

  念頭瞬間被掐滅,下一刻,李絢已經將自己手中掌握大唐接近四分之一精銳騎兵的事情完全忘記。

  低下頭,再度抬起。

  這一刻的他,已經神色無比激動的看著上方的兩儀殿,肅然拱手等到皇帝召見。

  就在此事,王福來,仇宦同時走出大殿,站在金階之上,高聲呼道:「召邏些道行軍總管南昌王絢,行軍副總管王德真,及邏些道眾將,覲見。」

  「臣等領旨。」李絢等人同時肅然拱手,然後邁步走上金階。

  就在這一瞬間,李絢刻意走快半步。

  在後面眾人沒有察覺的情況,稍微拉開了和他們的一點距離。

  金階之上,原本神色凝重的王福來頓時不由一愣,隨即眼神中閃過一絲讚賞。

  ……

  李治一身黑色金邊九龍九章袞龍袍,頭戴白玉十二旒,高坐在御榻之上,神色肅然。

  今日雖然封賞,但在無意之間,也會讓李治徹底的窺伺到李絢在邏些道大軍中的威望,對日後他處理邏些道的後續奠定基礎。

  如今的邏些道,除了李絢麾下的三萬各衛精銳,還有昌州州兵,河源衛,羊同蘇毗騎兵,勃倫贊刃投誠過來時麾下的兩萬精騎。

  實實在在的七萬精銳。

  而且還有吐蕃滅國後,殘留下來的軍力。

  也就是李絢沒有絲毫猶豫的就將這些殘留軍力全部解散,不然在此之前,李治就要懷疑李絢的動機。

  警惕軍中大將集權太重,是皇帝的本能。

  當初裴行儉以定襄道行軍總管統帥十七萬大軍,皇帝都有些心驚膽戰。

  先是將李絢調回來守門,翻過年李絢返回軍前,李治又將王孝傑調了回來。

  表面上雖然說是在防備草原意外,但實際上在內心深處,李治何嘗不是在防備裴行儉。

  如今這一切落在了李絢身上。

  七萬精銳騎兵,奔襲之下,可直衝長安。

  不過隨即,李治的心就有放了下來。

  且不說邏些道眾將如今就在他的眼前,他隨時可以翻手將所有人都下獄,更何況右領軍衛大將軍李謹行已經率軍調到了昌州。

  李治心中有些嘆息,他也是在大戰結束之後,才頓時察覺到李絢的威脅的。

  第一個念頭便是徹底肢解邏些道大軍。

  而在整個邏些大軍當中,除了李絢,戰力最強的,便是右領軍衛將軍黑齒常之,將黑齒常之調離吐蕃……

  這個時候,李治突然猛然想起,在年初的時候,李絢陛辭,曾經堅定的要求將讓黑齒常之接替他昌州都督的位置。

  李治下意識的拒絕,最後決定由李謹行接任昌州都督之職,黑齒常之留任吐蕃,做李絢的副手,制衡李絢的同時,也做好在李絢離任之後,接替他邏些道總管的位置。

  但現在看來,不管是李絢,還是黑齒常之,手中掌握七萬精銳,都是令人不安的。

  如果在早些時候,李絢堅定提議的時候,就順勢將黑齒常之調走便好。

  這樣七萬大軍分離不說,李治還能以黑齒常之作為屏障,抵禦李絢的威脅。

  李治甚至隱隱間有種感覺,李絢當初提議讓黑齒常之任昌州都督,本身便是這種想法。

  以李治對李絢了解,他對軍中諸將的控制沒有那麼強,各方匯報都證實了這一點。

  而且諸方都確認南昌王沒有野心。

  李絢提議讓黑齒常之任昌州都督,除了能讓皇帝安心以外,也能讓他自己安心。

  只可惜,自己當初只看到了黑齒常之先後是劉仁軌和李絢麾下的部將,他一旦接替李絢成為昌州都督,李絢在昌州的影響猶在。

  一旦李絢從邏些道殺出,黑齒常之說不好會直接讓開道路,讓李絢一路殺到長安。

  但現在看來,將黑齒常之調任昌州,昌州和邏些遠隔兩千里不說,便是皇帝自己,也有無數的手段徹底掌控昌州,掌控黑齒常之麾下的數萬大軍,甚至是直接掌控黑齒常之本人。

  而這很可能也是李絢的本意。

  因為他本身便沒有那些胡亂的野心,只是為了能讓自己安心,讓朝廷安心。

  最終讓李治確認這一點,是李絢在最近的一封奏摺中提到,他希望能夠將餘澤調往邏些道任戶曹參軍。

  這樣一來,李絢就徹底放棄了在昌州的一切影響,不再介入昌州,自然完全沒有威脅。

  可即便是如此,每當想起李絢的手下還有七萬精銳,李治的心中就隱隱不安。

  這人不管是誰,不管他對自己有多忠誠,李治都會下意識的提防。

  這是帝王本能。

  如今黑齒常之調任昌州已經不可能,李治便只能在其他地方想辦法。

  朝中也給出了一整套的方略,如今就看李絢配合不配合了。

  側身看了身側一身黑色鳳袍的武后,李治徹底的放心下來。

  抬起頭,李治看向殿門處,然後就見李絢率先走上金階,出現在視野之中。

  隨即,兩三個呼吸過去,視線中也只有李絢一人,形單形只,神色肅重。

  李治心裡忍不住的升起一絲疑惑,甚至就連疑惑是什麼都還沒有清晰的時候,黑齒常之,孫仁師等人隨即從金階下走上,頓時充斥在李治的視野之中。

  雖然黑壓壓的一群大將直接進入殿中,給人極大的壓迫感,但李治什麼人,這些年什麼樣的場面他沒有經歷過,神色依舊平靜。

  只是目光在稍過李絢的瞬間,李治猛然察覺到,在李絢和後方諸將之間,有一絲並不明顯的縫隙。

  這絲縫隙在其他的位置或許根本就看不到,只有從李治的位置,能清晰的看到。

  李絢無意之間和身後眾將拉開了關係。

  李治頓時徹底的放心下來。

  臉上帶起了滿意的笑容。

  ……

  李絢神色肅然,臉上壓抑著激動,在殿中群臣注視的目光下,來到了大殿正中。

  李絢站定,然後半跪在地,拱手向前,身後諸將也是同時站定,半跪拱手:「臣,邏些道行軍總管,南昌王絢,率邏些道軍中將領,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雄壯有力的聲音在整個大殿之中迴響。

  李治側身看向一旁,一旁的內侍省典儀上前一步,沉聲道:「興!」

  「多謝陛下。」李絢,還有身後眾將同時站了起來。

  侍中趙仁本從左側走出,面色肅重的開口道:「太廟獻俘已畢,邏些道行軍總管,啟奏軍情。」

  「臣,邏些道行軍總管,南昌王絢,啟奏陛下。」李絢沉沉躬身,同時一本奏章已經被他捧在手中。

  「邏些道大戰,自上元三年起,歷儀鳳,調露,永隆,共費時六載,有西北道行軍大總管劉仁軌,西北道行軍劉審禮,西北道行軍大總管李敬玄,邏些道行軍總管李絢,鏖戰吐谷渾,擊破党項,陷蘇毗羊同,直入吐蕃。」

  李絢言辭當中,將劉仁軌,劉審禮,李敬玄等歷任主帥,全部都帶上。

  三人也在同一時間側身,向著皇帝沉重拱手。

  「前後共調軍十三萬,於永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破吐蕃國都,獲吐蕃國王,繳吐蕃王印,然後傳檄吐蕃,全境大定。

  臣以吐蕃國王赤都松贊,吐蕃王印,王都邏些九月戶冊,向陛下交旨:吐蕃國滅,其地盡為唐境,百姓皆為大唐子民。

  六載,十三軍征伐,滅敵三十餘萬。

  以此,恭賀陛下武運昌盛,大唐武運昌隆。」

  李絢身後眾將,還有殿中群臣,同時肅然拱手:「臣等恭賀陛下武運昌盛,大唐武運昌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