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你啊,心太急了
站在紫宸殿金階之下,李絢一身紫色蟒袍,雙手下垂,神色恭敬。
「傳南昌王絢覲見。」內侍的聲音在午後的紫宸殿門口輕然迴蕩。
「臣南昌王絢領旨。」李絢肅然拱手,然後邁步踏上金階,穩步向上,跨過門檻,微微抬起的目光掃到了坐在御案之後正在批閱奏章的皇帝身影。
站立殿中,李絢直接俯身跪拜:「臣,邏些道行軍總管,昌州都督,昌州刺史,檢校右衛將軍,檢校鴻臚寺少卿,檢校太子少詹事,南昌王絢,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平身吧,難得你回京,還給朕帶了禮物。」李治放下手裡的金筆,抬眼看向李絢,溫和的說道:「讓朕看看,你這一年的變化如何……看來的確比年初要成熟許多。」
剛剛站起的李絢,立刻微微一頓,然後低頭躬身道:「陛下。」
聲音中帶著一絲微不可查的哽咽,但李治明顯是聽到了。
「好了,不要做這幅小兒女態。」李治直接擺手,然後又問道:「封禪的事情聽說了?」
「是,太子在臣進宮的路上說了。」李絢拱手,對皇帝沒有絲毫隱瞞。
「你是怎麼說的?」李治目光輕微,但始終盯在李絢身上。
「殿下擔憂其中糜費,臣卻覺得,殿下有些過於擔憂了。」李絢躬身,認真說道:「臣不知道具體日期如何安排,但想來應該是在吐蕃和草原之戰了結之後,但那時,有了吐蕃和草原收穫的財富補充,不管朝中想做什麼,應該都有餘地。」
李治滿意的笑了,點點頭道:「伱說的不錯。」
「另外,封禪諸事雖然糜費,但若是仔細管理,讓所用錢財能真實落到百姓手中,那這筆錢便不算白花。」李絢稍微補充了一句,李治眉頭頓時一挑。
「這是管子的以富治國論。」李治恍然的點點頭。
「是,當年齊國大旱,齊桓公問群臣是否應當向山神河神收稅來救治百姓,有大臣說,應當祭祀上蒼,祈求甘霖,但管子卻說,大王應該廣修亭台樓閣,招募久旱貧苦的百姓做工,哪怕不用額外付費,但只管一日三餐也可救無數百姓。」李絢輕輕拱手,這就是最早的以工代賑的雛形。
因為是以工代賑,所以也能最大程度避免糧草被貪官污吏所劫,歷來都被後世無數明君賢臣效仿。
李治也不陌生,他隨即有些好笑的看著李絢說道:「此法雖好,但大唐這些年也少有災荒啊。」
「陛下,昌州政務簡單,清明如水,一切尚可,但在河北和隴右之地,怕還是有一些難以控制之事……而且除去受災百姓,長安洛陽兩地相關的商人,都能有所獲益,只是需要小心的剔除那些大商家便可。」
「你是說那些大商家背後的大世家。」李治緩緩點頭,錢財一旦流入那些大家手裡,就很難再流出來了。
「是!」李絢拱手,說道:「只要財富能夠流入更多的百姓手中,便是再糜費,也無關緊要,更別說陛下開拓吐蕃,平定突厥,本就功在千秋,封禪嵩山,足矣。」
看著再度深深躬身的李絢,李治滿意的笑了,然後說道:「如此,你從吐蕃的繳獲怕是大半都要被朝中拿走。」
「那些並不是臣的。」李絢認真的抬頭,看向皇帝說道:「臣相信,該臣所得,陛下必定會賞賜給臣,至於其他,天下四海,五湖八荒,本就是屬於陛下的。」
「你是越來越會說話了。」李治笑著擺擺手,說道:「此事尚早,朕也並不是很急,甚至戶部到現在,就連一個花費的項目都沒有呈送上來,到時再看吧,另外朕也是覺得嵩山很近。」
皇帝的這種想法也很正常,他也知道去泰山封禪糜費極大,所以選擇了嵩山。
至於說封禪五嶽,多是一種美好的願景。
封禪嵩山,都需要以年計來準備,更別說遙遠的恆山和衡山。
「好了,說正事吧。」李治看向李絢,說道:「朕看過密衛送來的密信,贊悉若已死,這消息是真是假?」
李絢從身上取出一封信件,拱手遞上,王福來接過,然後放在了御案上。
「這是勃倫贊刃托人給臣送來的密信,信中直言,想要他歸順大唐,那麼就需要陛下對他進行封賞,許他家族日後常鎮吐蕃沖薩,其他便聽從陛下號令。」李絢簡單的說出了信中內容。
「沖薩在哪裡?」李治一瞬間有些沒有明白過來。
「在吐蕃東南。」李絢拱手,說道:「那裡是吐蕃前往天竺的要害,也是噶爾家族的祖地。」
「沒盧氏的家族在象雄,吐蕃王室的家族發源於林芝,沖薩是僅次於邏些和林芝的繁華之城。」李絢神色凝重的說道:「勃倫贊刃這是在以地要挾。」
「論欽陵,贊悉若相繼死亡,噶爾家族還有力量嗎?」李治一句話直指核心。
李絢拱手,道:「這一次,噶爾家族在邏些莊園中兩千家人,全部被沒盧氏的人斬殺殆盡,但在沖薩,噶爾家族還有更多的家族子弟,甚至還有勃倫贊刃的幾個叔叔,和一個弟弟,和幾個侄子在那裡。一旦回到沖薩,不顧一切的話,噶爾家族組織十萬大軍也不是難事,只是沒什麼戰鬥力。」
「嗯!」李治點點頭,說道:「朕明白你的擔心,你是擔心他成為另外一個新羅。」
「是!」李絢點頭,說道:「如今擺在勃倫贊刃面前的只有三條路:第一,便是投誠大唐,享受大唐賜予的榮華富貴;第二,帶兵殺回沖薩,據地以守,然後坐觀虎鬥;第三,投誠王室,畢竟王室已經封他為吐蕃大相……」
說到這裡,李絢的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嘲諷。
這明顯就是沒盧氏的拖延之計,只要等到沒盧氏掌握軍權,那麼勃倫贊刃就只有死路一條。
「你是想讓噶爾家族和沒盧氏狠狠的來上一次,最好兩敗俱傷。」李治一眼就看穿了李絢心裡的想法。
「是。」李絢沉沉拱手,然後說道:「最好他們兩家能夠決出一個生死出來,如此,只有死的人足夠多,大唐才能在吐蕃身上搜刮更多的財富。」
李治沉吟了起來,片刻之後,他才搖搖頭,說道:「朕認可你削弱噶爾家族的想法,但噶爾家族最好還是存在,吐蕃太遠,我朝沒有多少根基,還是需要有人幫助的,至於控制噶爾家族,讓他們多派幾個家族子弟來京為質就是。」
「是!」李絢躬身,思索說道:「若是如此,怕是需要再扶植幾家,相互平衡。」
「你看著辦。」皇帝直接擺手,對於細節他並不在意。
「是!」
「關於勃倫贊刃的封賞,正旦大朝會直接發下去,到時你回了吐蕃,便能夠直接利用他,之後不管是驅之攻城,還是別的什麼,朕相信你都有足夠的手段控制,所以如今只剩下唯一的問題,何時才能攻破邏些,如何才能攻破邏些。」李治的身體忍不住的前傾,目光之中閃過一絲凝重。
李絢拱手,認真說道:「陛下,臣未到過邏些,但聽文成長公主所言,邏些城高四丈,防禦森嚴齊備,一般手段怕是難以破城,要麼也要在城下耗時良久,臣想,還是用臣攻那曲的手段。」
「朕知道,你當初攻那曲的時候,就是在以邏些為例。」李治點頭,之前他們已經聽過一番李絢的預想設計,那就是在明年春種之後,將邏些附近的百姓趕入城中,讓他們消耗邏些糧食的同時,也等在他們在秋荒時暴動。
「斷援,斷水,斷糧,分離人心。」李絢拱手,神色認真說道:「斷援,便是圍困邏些之後,斷絕四周援兵,故而邏些道東路軍,右領軍衛黑齒常之部,從北向南攻林芝;左衛三千人,右衛兩千人,右驍衛五千人攻日喀則;臣則帶左驍衛,左衛兩千人,右衛三千人,右屯衛兩千人,加勃倫贊刃兩萬人,攻邏些。」
「你的兵力不夠吧?」李治敏銳的捕捉到了李絢話語當中的漏洞。
李絢拱手道:「陛下法眼,所以臣在早先便請在江南募兵三千,但兵部一直沒有回覆。」
「這事朕不知道,不過既然只有三千,朕便允了。」李治很不在意的點頭。
「另外,臣要調河源衛入吐蕃,蘇毗羊同各五千騎兵,共四萬人攻邏些。」李絢微微拱手。
「那麼南面呢?」李治眼神一跳,李絢刻意漏過了南面。
「山南是麴氏之地,想來從勃倫贊刃軍中分出一萬人,便能擋住南面的攻勢,甚至反撲。」李絢直接將鍋甩給了勃倫贊刃。
「你還是在削弱他的實力。」李治一眼就看出了李絢的打算,隨即又說問:「若這一次不留勃倫贊刃,你打算怎麼做?」
「大軍堵在當雄之時,便派丘貞沐和唐真行拿下日喀則,然後陳兵邏些城下,但並不攻城,誘敵而出;林芝不變,但山南或許來救,可噶爾家族和麴氏,沒盧氏,王室,幾番廝殺之後,他們還能有多少老將精卒。」李絢一句話,一套更加簡潔的邏些戰略已經說了出來。
李治身體不由得微微前傾,他能聽的出來,李絢這一套,對朝中的壓力最小。
隨即,李治就敏銳的捕捉到了其中的問題:「你的兵力更加不足,而且日後的吐蕃治理也更加需要時間。」
李絢的戰略當中,該分兵的依舊要分兵,這麼做,不過是給了李絢可以分而殲的機會。
一旦對方不上當,直入邏些,那麼對邏些的人影響也會很大。
追求了殺人,但是卻忽略了後續攻城。
守城之戰,老卒和新卒的區別不大,尤其邏些的城防足夠堅固。
「但這樣糧草壓力會更小。」李絢拱手,神色擔憂。
李治頓時明白了他想說什麼,擺擺手說道:「封禪之事等到拿下邏些之後,才會步入正軌,不必著急,再說勃倫贊刃,如果他死了,那麼吐蕃東南的平定,也會有大問題,消耗更大。」
「是!」李絢拱手,隨即說道:「但只要能拿下邏些,有芒松芒贊在手,臣相信還是有機會的。」
李治搖搖頭,說道:「不用太顧忌許多,勃倫贊刃留下既然能帶來更多好處,那麼便將他留下,至於其他……你啊,心太急了。」
李絢沉沉低頭:「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