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老郭家的做法,讓王東升理解到,規矩有規矩的道理,可是事兒也有事兒的辦法,有時候只需要合乎情,而不必合乎理。
進一步,再回過味兒來的時候他又想到,其實「仗義」這兩個字,是刻在王家血脈里的。
早年間,父親還沒有做大了的時候,其實在私企工作過好幾年。那時候他命運不湊巧,入職事業單位沒多久就趕上了下崗潮,年輕的王岩覺得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於是第一批下崗下海,投入到了私企的工作當中。
公司是他老同學開的,二人初中時同班,極為要好到了穿一條褲子的程度。據母親所說,那是父親特別開心的兩年,與老同學搭手、工作也順心,還生了王東升這麼個好大兒,生活似乎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
可惜,那時候畢竟老同學也只是個年輕人,父親工作的企業,終究是歸在老同學父親的掌控中。
商人重利輕離別,那又是個草莽時代,於是就少不了常見的虧欠。工作兩年後,隨著王東升逐漸長大,家庭的負擔越來越重,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王岩就立即辭了職,轉行開始學手藝,做一個大了。錢,在企業里沒拿多少,但看著老同學的面子,王岩從沒計較什麼,只當那兩年像風一樣,輕飄飄地就過去了。
父親重情誼,這是老王家的傳統,王家的任何一個人,哪怕再「混」、再混帳,在這件事上卻從不打瞌睡,哪怕扯開十里八里路去說,父親那位最小的表弟,整日遛狗釣魚打兔子,混不吝的不務正業還惹了一身感情債,卻也在父親偏癱之後扎紮實實地在病床邊守了十年,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說。
王東升知道,父親這是在給他「打樣兒」,父親現在做的一切,就是他以後做大了時候,要做的事。
於是埋下頭按下心,繼續耐著性子學本事,可王東升很快發現,自己遇到了一個極為重大的人生問題——錢,不夠用了。
發現這件事,還多虧了陳維任。
秋天一個工作日的清晨,王家的車停在殯儀館外,王東升坐在駕駛位上靜靜等待。幾個月的工作讓他已經適應了這個生活作息,只是殯儀館裡的一切工作,父親都還沒讓他上手,說著是學本事要循序漸進慢慢來,可實際上王東升明白,是他年齡小、看著嫩,父親怕他壓不住事兒。
可實際上,一切流程早就被王東升嘮嘮地記在了心裡,可他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耐心地等待著機會,一個證明自己、獨自操辦的機會。
但這天早上不一樣,等待的間歇里,王東升一個抬頭,眼角餘光卻在門口發現了陳維任的身影。
「老陳?你怎麼在這兒呢?」趕緊拔了鑰匙跳下車,王東升頗有些急不可耐地小跑過去,究其原因,還是等待的過程太過漫長、枯燥、無趣了。
陳維任揮揮手打了招呼:「家裡有白事兒來的。」
老友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王東升才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自古以來,殯儀館只辦一件事,沒有人會無故來到這裡,王東升只覺得自己說錯了話,於是連忙找補,還掏出身上常備的禮煙遞出去:
「我這張嘴真是總沒有個把門兒的,來一根?」
「不來了,搞不動,累……」
這時候王東升才觀察到,陳維任的模樣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幾個月沒見,陳維任胖了不少,臉黑而腫,好像是泡發了的俄羅斯老麵包,又軟又大,卻又有一種堅硬到難以言喻的感覺。似乎是因為過度疲勞的原因,那雙眼早沒了過去的神采,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一切事物的迴避,就一如他現在也在迴避王東升的眼神。
王東升收回手:「家裡有親戚走了?」
陳維任點點頭:「嗯,我媽。」
王東升愣了一下:「什麼……怎麼沒聽你說?阿姨走了,你怎麼不告訴我一聲?」
陳維任笑了笑:「不是白事不找你家啊,我爸自己找的人。不只你,誰我也沒說,我可不想像我那個大學同學一樣,親爹走了還得私信挨個告訴每個同學,讓人去他家裡奔喪去。」
輕飄飄的一句話,帶過了很多情緒。陳維任從來就是個不喜歡麻煩的人,更不喜歡麻煩人,哪怕是母親仙逝,他也能強忍住巨大的悲痛情緒,率先把手裡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妥當,好像這件事到此刻為止,都已經過去了。
可王東升過不去,好朋友家裡出了事兒,他不知道也就罷了,卻不能沒有任何表示,於是在想起自己身上並習慣帶現金之後,趕緊掏出手機就要把喪金給陳維任轉過去,這是民間的習慣,不管紅事還是白事,人可以不到,禮必須到了才行。
可陳維任果斷地拒絕了:「我要是圖這個,起靈堂的時候能不告訴你嗎?到時候你還得給我搭一捆黃紙……行了別跟我墨跡了,等過一陣閒下來了陪我出去吃個串兒,好好和你嘮嘮最近的事兒……先這樣哈,我爹喊我,我得趕緊進去了,你也趕緊忙去吧……」
殯儀館大堂里傳來一個不算熟悉的男人的聲音,陳維任匆匆告別王東升,向著裡面跑去。
獨自留在門外的王東升情緒有些複雜,但做的第一件事還是掏出手機,強行把喪金轉給了陳維任,可緊跟著,他的情緒就更加複雜了。
行動支付錢包里,餘額沒剩下多少,約等於無。
按理說,北漂多年的他不該如此一窮二白,可長期儲蓄的理念又告訴他,那些在銀行里存了定期的錢,都是決不能動的老本,一旦拿出來使用,只要開了個頭,就像打開無底洞,後面一定源源不絕地出現需求,直到把錢一分不剩地花光。可眼前的迫切在於,最快幾天後就到了他和陳維任吃飯的日子,人家已經沒讓自己給喪金了,難道自己還能白蹭一頓對方的飯嗎?
由此,巨大的危機驟然降臨在了王東升的頭上,雖說學徒三年不拿工錢是老理兒,雖說親兒子也不太好直接開口向老爹要錢,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抓緊搞錢以解燃眉之急,立即成了王東升當下生活里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