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宣都覲王

  永澤宮,宣都大淄城的王宮。

  統領、轄治著這片黎王畿以南,被六國拱繞的中域宣國千里江山的,宣國境內首要人物的宣王,及其后妃、子嗣、內侍與宗室們,便皆居住在這座永澤宮中。宮內外排列滿許多腰佩大劍、手持長戈的御林軍侍衛,一座座殿閣樓宇林立,相較其它六國的王宮,同樣頗具一番氣派。

  穿過空曠的前廣場,「炎王使者」范遠、「墨家使者」屈杉與他們的「隨身侍衛」來到了最是高大與尊貴的主殿「闡昌殿」前。

  一路步上長階,三人來到大殿正廳門前,停下了腳步。

  放眼望去,透過長廳、可見殿內各處裝飾擺設是雕琢精美,聞爐煙飄香。大殿深處盡頭的高座上,那位頭戴九旒王冠、身披深青長氅、鬚髮黑白相間的中年男子——宣王「楊呈」是正襟危坐。

  此時並非朝會,殿內沒有其他隨侍聽候的文華武英,僅寥寥幾名太監與侍女而已。

  三人遵照禮儀,大手一擺、躬身作揖了一道。

  隨後,范遠與屈杉先後開口:

  「炎王使者,范雲風,見過宣王!」

  「墨家使者,屈杉,見過宣王!」

  「兩位,長途跋涉,辛苦了。」

  宣王開口以應道,「請兩位不必客氣,進殿上前來說話。」

  「答宣王!」

  屈杉開口應道,「我等遠道而來,是有事關宣國國家危急的大事需稟報!請宣王屏退左右,我等才方便上前說話!」

  「這…」

  宣王聽罷,登時眉頭蹙起。

  「宣王如不放心,我等可以除去身上兵器。」

  范遠看出宣王顧慮、於是接著說罷,主動卸下了腰間長劍,而後轉身,也從一旁的屈兄與楊公子身上取來他們同時也卸下了的機關護臂與寶劍,一併交給了殿門前的侍衛去。

  「…可以。」

  宣王見來使這般恭敬,便也點頭放行,隨後抬手高聲道,「殿外侍衛聽命,立即退身到百步之外!」

  接著,也轉頭對殿內左右紛紛揮手示意。

  「是!」

  一眾侍衛轉向殿內作揖應罷,帶走三人兵器、便紛紛沿百級長階走了下去。

  殿內太監與侍女們也沿兩側退入殿後,逐漸遠離。

  此時范遠、屈杉與楊郜三人見狀,才終於抬腳跨過門檻,邁入殿內。

  ……

  三人一路躬身趍著小步、走向深處,很快來到了高座下,止住了步子。

  接著,三人便抬身、向宣王恭敬作揖一道,宣王點頭以應。

  「宣王,且容我等直言。」

  隨後,卻見范遠開口道,「王座屏風後仍有人在垂簾側聽,還請宣王下令,屏退乾淨,我等才好說話。」

  以他功力,察覺到如此距離之內的凡俗氣息,實是再簡單不過!

  「這!」

  宣王聽罷、驚訝剎那,便也頓時明白了為何炎國使者穿的一身道士裝扮,於是垂首長嘆,轉過頭去、揮了揮手道:「好吧,你…且退下吧。」

  「…是。」

  應聲的話音落畢,眾人便聽到了明顯漸小的腳步聲,范遠也察覺到了那道氣息的遠離。

  儘管都未能見其真容,不知是誰藏在屏風後,但這些已不再重要。

  作為一國君王,為防止行刺,如上種種都是十分必要、且也是再基本不過的防範措施…

  可若是有如范遠這樣的使者、以如此請言,那麼,或許除未國外、憑任何一國的君王來都清楚,真要行刺,收繳兵器與否…其實都無甚所謂。

  若來使所言為真,的確有言相告,那麼…犧牲些必要的保護,提升安全隱患,便是也無可避免了。

  「看樣子,來使是…頗有番功力呀。」

  宣王輕嘆一聲罷、便抬手示意道,「現在乾淨了,請來使…直抒來意吧。」

  於是,范遠與屈杉相約而同的轉過頭,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楊郜去。

  這一轉頭,當然也吸引了宣王的目光…

  隨後,便見楊郜抬起先前一直弓著的身子,兩手伸往臉上,撥開擋著面龐的亂發,又不斷擦拭掉故意塗抹了許多在臉上的塵穢…

  最終,即便還有些許髒污,但那張與高座上宣王有九分神似的臉孔,還是展露了個一清二楚:

  「兒臣,見過父王!」

  「這、這…」

  見到此人,宣王當即是震驚的站了起來。

  眼前是自己的兒子,加上前不久才從江國傳出了震驚天下的消息,此時的他,當然不可能會認錯。

  「你這逆子!」

  然而,卻見這位君王、在認出王子後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怒目圓睜、抓起面前條案上碩大的方印,投擲了過去——

  啪!

  此時,站在中間的范遠與站另一側的屈杉雖都反應了過來,但卻是屈杉更快一步,伸手接住了差些要砸中楊郜的方印。

  身為外使,屈杉不得隨意執拿王印,於是在接住後的下一刻,便趨步上前、輕輕放回了宣王面前的條案上。

  而後,又再退回了台下。

  「父王…這是何意?」

  楊郜疑惑道,「兒臣能從江都全身而退、安然返回大淄,父王…難道不該高興嗎?」

  「高興什麼?!」

  宣王仍是氣憤無比、但不至於再度擲印,於是只有氣急再問道,「寡人問你,江都之事究竟是怎麼情況?你小子,你…派你去便是要與江國建交結盟的,你為何引兵作亂?」

  「請父王稍安勿躁。」

  楊郜則是在回來幾日的路上、早已揣測到了父王的反應,對此並不意外,只作揖以應道,「且先安坐,容兒臣解釋一番。此事…並非父王所探聽到的這般簡單,事關宣國國運,也與兩位來使的目的…緊密相關。」

  「你兩位?」

  宣王轉看向兩位來使去,「莫非是你二人攛掇我兒作亂的?」

  此刻,只見正弓著身的兩人中,屈杉是直截了當的搖頭否認,范遠則是目露遲疑、並未第一時間搖頭,也並未開口。

  「且容兒臣解釋…」

  ……

  隨即,楊郜開始了在父王面前,以他所知的全貌,解釋起了一切的前因後果來。

  追根溯源的往上,到了從五月,樂國寅侯被削爵邘意為伯的事件開始。

  邘意是戰爭狂人,又野心勃勃,其所處的位置更無時無刻不「催動」著他去謀反,此事是天下皆知,座上宣王也一樣認同。

  被削爵為伯,便是開了一個自古以來的先例,並完全敲定了邘意的反心。

  自那時起,邘意便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他先在樂南散布謠言,迫使修豫離離任巨子後,又故意在禽陽城會見來自樂、未兩國的十餘路權貴,坦白自己政變計劃、向眾人請援的同時,探聽墨家的態度。

  得知墨家態度後,就在當天,便派人刺殺了接替修豫離的高丹,巨子換成了龔尚。

  此時,根本無需再說到什麼太師的「三十二言」,只說到會見了來自未國的權貴,宣王便已眉頭漸蹙、察覺到了些許的不對勁…

  接著說到,參與了禽陽會盟的、來自未國安氏的海盧侯兼大庶長安邴,在七月初,領使去了一趟江都郢鄲,面見虔公。

  此事宣王也知,也曾懷疑或許與前一天到過郢鄲的安邴有關,而非是終日頹廢墮落的郜兒…

  而當時在郢鄲朝堂上真正發生的事,楊郜才是通過自己在郢鄲朝堂結識的文臣好友,清楚了解了到的:

  當時是安邴直言,前來郢鄲探聽江國態度,以決定他們未國動向,是否支持邘意政變及合作攻宣。虔公看在與宣國秘密建交半年、已互派質子的情況下,只得表面拒絕了安邴。

  實際上,他的盤算卻是要除掉王弟與宣質子,使自己得位安穩,使得可以不錯失這一共同入侵宣國、瓜分利益之機會!

  幸在當時就在郢鄲的范兄提前掌握到情報,才聯合他楊郜,先發制人,作亂以自保,看似是失敗,實則是從郢鄲全身而退。

  這就是為何,他楊郜會在這位炎王使者的護衛下回到大淄。

  解釋完畢,宣王已理解了來使所言的「國家危急大事」,簡單地說,便是諸國又要同時起兵攻宣了,省去了屈杉再呈信或告密的功夫,也讓范遠更是無需再贅言些什麼。

  當然,上述半真半假內容,也少不了楊郜在郢鄲時、兩位炎國執事對他的指教。

  為自己及國家的安全與未來考慮,楊郜只得如此稟報。

  屈杉則與范遠對視,剎那間,兩人皆蹙了蹙眉,心照不宣,是看破而不說破。

  「好哇…」

  而此刻,聽罷兒子的解釋,宣王卻是輕嗤一聲罷,便開始不斷搖頭、無奈的苦笑了出來,「先發制人,你們倒是自以為聰明了,可你們這幫小娃豈知,事情…哪有如此順遂簡單?」

  「父王此話怎講?」

  楊郜開口詢問,連同在旁的范屈二人是皆目露疑惑。

  「你等是否以為,助那江王暗中歸位了,或念在他兒子姜夷錄又在大淄,他就不會進攻宣國?」

  「諸國合兵攻宣,已是百年慣例,他江王又怎會因區區一點寡恩,放過這一回的機會?」

  「寡人就實話告訴爾等吧!」

  宣王瞪圓兩眼,怒不可遏的向台下三人答說道,「早在你三人回到的幾日前,郢鄲兵變消息剛剛傳到大淄的當日,江質子姜夷錄,就已躲過我宣軍嚴密監視,逃出大淄去了!」

  「什麼?!」

  聽到這一消息,三人頓時都一同抬頭、如實震驚錯愕住了。

  「呵…郜兒,你是否以為,個個質子都如你一樣?」

  宣王接著充滿自嘲意味的嗤笑起來道,「凡是有心念國、報國、強國者,縱然是去當質子,又豈會不明白是帶著任務去,而非真是去當個抵押之物的?郜兒,你若是有心,這半年你早就傳回無數郢鄲情報來了,又何必…等到范道長出現,你才振作?」

  「這…」

  突然聽到這樣大的變數,又在外人面前被父王如此數落,王子楊郜通過成功兵變、逃回大淄而在心中建立起的自信,瞬間受到是極大的衝擊,幾乎是突然跌落谷底…

  然而想起自己所掌握的情報、底牌與勢力,他的自尊還不至於如此便潰敗!

  「回稟父王!」

  正當范屈二人目露擔憂之際,楊郜眼神很快回歸堅決,抱拳厲聲道,「父王無需絕望,如今宣國不同於十九年前,尚有許多籌碼與助力,足夠與六國周旋!」

  「說!」

  宣王直視著郜兒,同樣厲喝。

  「首先,即便姜夷錄逃離大淄,但其妹、江國公主姜元夕尚在宣國,就在湫陰!姜元夕雖非王儲,但她當前身份也已不僅限於公主,其早在半年前、便與炎國王子蒼禹訂立過婚約,已多了一重炎國王子妃的身份!」

  「江國因虔公作亂,導致姜元夕與蒼禹同時失蹤之事,已導致與炎國斷交。在這一節骨眼上,江國必不敢再觸犯炎國。」

  「如此,只要姜元夕控制在宣國,有姜元夕在,炎、江兩國便不會輕易攻宣。」

  「其次,炎國對我宣國並無大恨,三年前的炎國是曾被樂國邘意突襲、進兵至炎都城外的。若是這回邘意政變奪位,我們再西進抵抗,炎國必將趁勢南下,以復仇之名,聯合我宣軍進攻樂國!」

  「若是我宣、炎兩國皆在攻樂,江國又並未攻宣,那見風使舵的未國,還會幫助那剛剛政變過,內政不平、資源匱乏的樂國嗎?」

  「至於啟國與淵國就更不必說,淵國與宣國不接壤,若南下,要麼穿越王畿、被啟國直襲淵都,要麼往南調兵,引起啟國警覺、集結抵抗,再算上,江國此時也盯著啟國南部。到時,就只會是淵、啟、江三國在東邊互相防範,我們炎、宣兩國攻樂,就無所謂那未國如何做了。」

  「再者,這回我宣國,也是得道者多助之。」

  楊郜情緒高昂的稟告著、還伸手示意了下一旁的屈杉道,「父王應該已經得知,墨家二弟子羋筠就在青城縣尹申正則門下作縣師,只要父王屈尊,一紙王命,重新啟用並提拔申縣尹,整個墨家便會前來幫助我們宣國、度過這次難關!接著再由申縣尹出面,去請退休下野的仲將軍出山,有仲將軍來,任由他幾國來攻宣,又能奈我們何?」

  探討著救國圖存的大事,此時的楊郜是無法不這般激動。

  「這…」

  而宣王聽了郜兒的諸般列舉,每一個字聽在耳里,是雖都聽了明白,但卻又在台下三人面前,陷入了糾結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