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指點江山

  第607章 指點江山

  曹操沉吟半晌,微微頷首:「那就是還有半年時間給咱們準備。」

  「半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卻也不長。」一旁的程昱接口道:「至於袁紹如是來犯,會選擇哪條路線,則要看其如何看待主公了。」

  「此話怎講?」

  「袁紹若視主公為大敵,自會徐徐圖之,穩打穩紮,由北自南,先克兗州,將東郡,陳留等地一一占領,之後再行西進,迫近潁川。」

  程昱道:「若是自視甚高,驕矜輕敵,便會選擇速戰速決,畢其功於一役,那麼大抵便是從鄴城直接發兵,過河內而下河南,繞過陳留,直逼許都!」

  此時司馬懿已在曹操的示意下擺開地圖,程昱說話時,曹操正用筆桿劃拉著几案上的地圖,聞言嘲諷似地笑了笑:

  「本初兄何曾將我放在眼裡?想當然便以為一旦動兵,便可手到擒來!」

  「若按仲德所言,他應會選擇第二條路線。」

  「既如此,臣斗膽諫言,」程昱微微躬身,「主公當儘快去做兩件事情。」

  「曹操側目程昱:「哪兩件事?「

  「其一,先將河內郡收入囊中。」

  「河內太守張楊素與主公不睦,當初呂布攻兗州時,其便率軍前往東市,遙與呂布成掎角之勢,若是袁紹來犯,張揚必會尾附其後,若不提前解決,必為隱患!」

  「言之有理。」

  曹操拍案喝道:「本將早就瞧這廝不甚順眼了,無德無能之輩,憑著一點微末功勞便敢竊據司馬之位,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正當應在今日!」

  「至於第二件事麼,便是外結強援。「

  程昱道:「袁紹此番進攻公孫瓚,已舉得步卒八萬,騎軍一萬,他日來犯主公,這數目恐會更多不少,若不能借得外力,單憑我軍一己之力前去禦敵,怕會是力有未逮。」

  「唔「

  自家實力如何,曹操自然十分清楚,一時沉默不語,好半晌方才問道:「然則仲德以為我當去何處求援?」

  程昱輕撫唇下長須,微眯著眼,指著地圖西北角道:「自然是這裡了!」

  「涼州?」

  曹操聞言一怔,旋即反應過來,脫口便道:「韓遂?」

  「正是鎮西將軍。」

  韓遂,字文約,涼州金城郡人,說起來這個人的人生其實頗具有傳奇性。

  他原本是涼州從事,中平元年(184年),羌人北宮伯玉反叛,侵略邊疆,韓遂兵敗被俘。

  這原本不算什麼,當俘虜有什麼稀奇的?

  可問題是誰也不知道(因為史書沒記載),韓遂這俘虜做著做著,沒幾年卻搖身一變,做了羌人的首領了。

  從階下囚逆襲成了人上人,這個逆襲逆的,著實有些不可思議。

  也是從這時開始,韓遂的名字開始真正變得響亮。

  中平二年(185年),韓遂和邊章率領數萬騎兵打著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侵逼園陵,帝京登時惶怖,漢靈帝急忙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結果不僅沒有平息叛亂,反而讓韓遂等人的實力進一步擴大,擁有十萬之眾,天下為之震動。

  中平四年(187年),韓遂發動兵變,將羌人里的另外幾個首領,邊章、李文侯以及北宮伯玉悉數斬殺,正式成為了羌人唯一的帶頭大哥,又再次掀起叛亂,進軍包圍隴西,扶風人馬騰也同時響應,兩人合兵攻掠三輔,聲勢浩大。

  後面不知為何,韓遂和馬騰突然鬧翻(後世分析,極可能是韓遂又想玩一次內部火拼,吞併馬騰的部曲,結果未遂。)繼而互相攻殺,於是勢力逐漸衰弱,至初平三年,兩人分別率眾歸降朝廷,任命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涼州,馬騰任征西將軍,駐軍郿。

  興平元年,馬騰從涼州來朝,向李傕不知提了一個什麼樣的私人要求,結果李傕沒有答應,馬騰勃然大怒,回到駐地後立刻發兵進攻長安。

  這時聽到消息的韓遂頗為仗義,關鍵時刻以德報怨,表示大家都是涼州人,應當一致對外,立刻帶兵來給馬騰助陣。

  雖然最後還是吃了敗仗,馬騰卻很是感激,兩人不僅恢復了曾經的友善關係,甚至還結成異姓兄弟。

  也便是從這一年起,韓遂正式成為割據涼州的土皇帝,雖然三國演義里老是把馬騰排在韓遂前面,但此時無論兵馬勢力,乃至資歷聲望,韓遂才是真正的大哥。

  若說有什麼比不上馬騰的,恐怕也就是沒有一個未來會威名赫赫「好兒子」吧。

  「韓遂倒是有些兵馬,且他若願出兵相助,馬騰大抵也不會袖手旁觀,只不過.」

  說到這裡,曹操頓了頓,沉聲問道:「我與韓遂並無多少交情,如何才能說動此人?」

  「無法動之以情,何妨誘之以利?」

  程昱微微一笑,「再且說了,便是主公與韓遂素無來往,又有何打緊?」

  「大可找個韓遂的友朋之流從中說和便是。」

  「這倒是個法子。」

  曹操尋思片刻,腦中靈光一閃,「你所指的中間人,莫不是指那韋端?」

  韋端,字休甫,正是朝廷親封的涼州牧,而所有人也看的出來,韋端必已得到了韓遂和馬騰點頭認可,否則絕無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安坐多年。

  「不錯,臣下之見,主公當儘快遣使前往涼州拜見韋端。」

  尋思片刻,曹操拍掌大笑,「妙哉。」

  程昱的分析頗有道理,若是能先說動韋端,再誘之以利,的確有很大可能請得韓遂和馬騰出兵。

  不過想要說動韋端,也未必那麼容易,所以這個使者的人選便極為關鍵了。

  「那仲德以為當以何人為使?」

  「出使外邦之使,自是口才、膽識、氣度、形象,皆過人也。」

  程昱笑道:「不過既是去見韋端,在臣看來,這使者卻還需要具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哦?」

  曹操訝然問道:「還要什麼條件?」

  程昱還未說話,一旁的荀彧已接口道:「主公,韋端乃是京兆韋氏出身,向來眼高於頂,程公之意,便是這使者最好也要世家出身。」

  「世家出身?」

  曹操眉頭一皺,世家屬於士族,但士族卻不等同於世家,且如今並非後世兩晉,對「世家」的標杆並沒有那麼明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

  比如在王政眼裡,廬江周氏,琅琊王氏等等也算世家一流,可在荀彧的眼裡,或許就並不夠格了。

  也正因為知道荀彧的要求很高,曹操才有些犯難,他如今勢力初成,麾下人才固然濟濟,大部分也都出身士族,可真要說能當的起「世家出身」的,其實也並不算多。

  而這些少數符合條件者,又大半也不適合去做使者,比如荀彧。

  因為曹操不放心啊,這可是他的蕭何!

  那除了荀彧還有誰呢?

  還有誰既當得起世家出身,又還兼具口才、膽識、氣度、形象等諸多條件呢?

  想了半天,曹操也沒想出什麼合適的人選,正愁眉不展之際,荀彧突然說道:「主公,彧欲舉薦一人,或堪一用。」

  「何人?」

  「御史中丞鍾繇。」

  「鍾繇?」

  曹操對這個名字有些印象,初平三年時,曹操任兗州牧後第一次任派遣使者至長安上書,結果被李傕、郭汜懷疑曹操的用心,於是商議扣留使者,拒絕他的善意,關鍵時刻,正是鍾繇出面勸說,方才打消了兩人的念頭,也讓曹操和朝廷、獻帝的聯繫一直沒有斷絕,為日後的奉迎天子做好了鋪墊。

  後面獻帝欲逃出長安時,也是鍾繇與尚書郎韓斌共同謀劃,方讓獻帝成功東歸,所以這個人的才幹,膽識應該是沒問題的。

  至於出身,鍾繇乃是潁川四姓里的鐘氏出身,「汝潁多奇士」,自東漢開國以來,潁川士族的影響力便首屈一指,而能在潁川這裡脫穎而出的士族,自是毋庸置疑的頂級門閥。

  鍾繇在條件上的確是完全符合,但曹操還是有些猶豫,因為名義上鍾繇此時並非他的屬臣,實際上也未曾奉他為主,有些不確定地問道:「文若,此人可信嗎?」

  見荀彧從容一笑,沒有立刻回答,曹操突然反應過來,猛地一拍腦袋,旋即長身而起:「是本將多慮了。」

  說著轉目荀彧,以無比誠懇的語調道:「文若舉薦之人,自是德才兼備,堪當大用!就定下來罷,讓這鐘繇出使涼州。」

  荀彧依舊神色平靜,只是微一躬身,「主公明見。」

  一司馬懿將這一幕盡收眼底,不由若有所思,旋即醒悟過來,忙將頭微低垂,遮掩眼中的眸光爍閃。

  結果下一刻,曹操正好找向了他。

  「仲達,方才仲德所言,外結涼州,內平河內,俱是當務之急,不過除此之外,本將認為還要一處也需有些動作,你可知是何處?」

  還有一處?

  司馬懿心中一動,抬頭望向曹操,正容說道:「將軍說的,莫不是南陽?」

  「哈哈。」

  曹操望向司馬懿的眼神儘是欣賞;「果是聰慧機敏,你既能猜到本將心中所想,料來也對此地近日變故知悉,那且說來聽聽,若要奪取南陽,至少需要多少人馬?又有多少勝算?」

  「欲取南陽,先取博望,博望一陷,南陽不戰自降。」

  司馬懿沉吟片刻,道:「昆陽至博望不過數百里,中間有兩座縣邑,皆是小城,唯一的麻煩是途中有數條河道阻攔,若能遮掩聲息,快速地渡河而過,取博望便不需太多人馬,一萬足矣,只主將用得其法,短則三日,多則七日,必能攻克此城!」

  「博望一陷,南陽不戰自降?」曹操笑了一笑,問道:「為何?」

  「南陽如今的太守乃是張繡,亦是涼州出身,其麾下兵馬原是叔父張濟所有,張濟因軍隊缺糧而進攻南陽,結果中荊州軍的流矢而死,如今深仇,張繡未嘗報復,反而轉靠劉表,替他去做抵禦外敵的屏障,卻是為何?」

  司馬懿正色說道:「因為彼時天寒地凍,軍內缺衣少食,除了投降劉表,再無其他生路,此謂形勢所迫也,所以張繡這次歸附,未必出於真心。

  「退一萬步說,便是張繡不恨劉表,劉表其人自視名流,以張繡的出身也不可能獲得他的信重,這君臣二人不過貌合神離,一旦出現外力,便會分崩離析,所以臣斗膽放眼,若能攻克博望,只需遣一能使,便可說降張繡,為將軍所用,如此,南陽其餘城池不戰而克。」

  聽完司馬懿的一番侃侃而談,曹操不置可否,又取出一幅荊州地圖放在案上,招手示意司馬懿近前:「便如伱所言,博望為宛城東面門戶,亦必屯駐重兵,仲達你且說說,如何以一萬人馬七日克城?」

  「若取博望,有兩個地方不可不防。」

  「哪兩個地方?」

  「博望之北有西鄂,此為宛城西面門戶,雖然城池不大,起碼也會駐紮數千兵馬,不可不防;博望之東南,乃舞陰城,守將蔡衡出身襄陽蔡氏,乃是劉表的親族,特意留在南陽制衡張繡,屯駐兵馬勢必不少,若見我軍進犯,或會馳援。」

  「不錯。」曹操點了點頭,「既如此,你如何能防得住三處敵人?且去年隨張濟叔侄南下的皆乃并州精騎,堪稱當世強兵,守在博望和西鄂的并州人馬起碼也有五六千餘「

  「一萬人馬,又要硬拼堅城強兵,還要分心防範兩處外敵,如何處之?」

  「兵法雲,自古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凡戰,以正合,以奇勝。」

  司馬懿自信地道:「以臣之計,要取博望,只可智取,只求速戰,不可強攻,不利持久。」

  曹操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司馬懿,繼續問道:「如何智取?」

  「這一萬人馬,應先分出兩千,虛張聲勢,放在舞陰」司馬懿踱步上前,往地圖上舞陰的位置輕輕一點,「以此來威脅蔡衡。」

  「張繡去年方和荊州軍交戰數月,如今歸降時日尚短,兩軍將卒自然尚有隔閡,若是無外患的情況,眼見博望有急,蔡恆或會出兵求援,可要是舞陰受到了威脅,他便會立刻回城。」

  這個法子不錯,曹操頷首認可,又問:「那西鄂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