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佇立在河邊的身影【求訂閱】

  第239章 佇立在河邊的身影【求訂閱】

  武烈七年,春夏之際。

  天空之中落下了瓢潑大雨,無數的黔首們仰望天空看著這來的莫名其妙的雨。

  這大雨落在大江大河中泛起些許點點的漣漪,未曾給這天下的眾人帶來什麼遺憾。

  官渡,陳氏。

  陳居坐在家中,他的身旁陳彼早已經長大成人,雖然依舊未曾加冠,但已經沒有了幾年前的稚氣。

  一樣的雨天,一樣的家中,一樣的屋檐下。

  陳居看著那遠處屋檐下落的雨,以及那匯聚了落雨的池塘,又看了一眼身旁站著的陳彼,不由得恍然一笑,這一幕十分眼熟。

  多年前,他與父親便是這般坐在屋檐下看著那落幕的雨,談論天下大勢。

  而後

  而後他的父親便前往了咸陽城。

  那還是始皇帝年間的事情了。

  人世匆匆多是無情之人,多是無情之事。

  他幽幽的感慨一聲,說的話卻與當年他的父親與他說的沒有什麼不同:「彼兒,你覺著如今天下局勢如何?」

  陳彼站在那裡,像是多年前的陳居一樣:「父親,如今局勢恐怕十分明朗了。」

  「漢王與楚王兩人爭奪最後能夠與秦一戰的資格,而最後獲勝的恐怕是漢王啊。」

  他仔細的分析著天下局勢,將漢王與楚王之間的優劣說的一清二楚,仿佛他自身參與了進去一樣。

  陳彼說完之後看著陳居臉上帶著迷茫:「只是父親,為何您不願意讓陳氏參與進這天下的亂世中呢?」

  這話說的陳居倒是微微挑眉,他回過頭看著陳彼:「我不願意讓陳氏參與到這天下的亂世爭鬥?」

  「為何這般說?」

  陳居的臉上帶著些許委屈的神色,他和自己的兒子相處,向來不像一般的父子之間相處,倒更像是朋友一般。

  陳彼也習慣了自己父親的這樣子只是疑惑的說道:「不是這樣麼?」

  「除卻七叔伯化名前往秦國朝堂之外,陳氏並沒有人參與到其餘的勢力之中。」

  「漢王多次造訪,您都不願意讓陳氏中人前去漢王麾下為官。」

  「這難道還不是您不願意讓陳氏摻和進去的象徵麼?」

  陳居卻是笑了笑,站了起來,屋檐下的雨隨著風兒的喧囂與吹動,微微的落在了他的身上,他只是笑著說道:「我說彼兒啊,你看事情看的太淺了。」

  「若是如同你所說的,為父不是沒有參與到這亂世爭鬥中,而是沒有參與到漢王與楚王的爭霸之中。」

  「你知道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陳彼微微搖頭,他看著陳居:「難道二者之間有區別麼?」

  陳居點頭,他背過身子,看著屋檐下的雨滴。

  雨打風吹去。

  「族中不少子弟都去天下間遊歷了,這一點你應當知道吧?」

  陳彼點頭:「知道的。」

  陳居的笑聲從風雨聲中傳出,他依舊是那般的氣定神閒:「那麼你知道,這些子弟都在什麼地方麼?」

  陳彼搖頭道:「孩兒不知。」

  陳居就站在那裡,口中卻是一個個的念誦著出去的子弟以及他們如今所在的地方,甚至是將他們做的事情都一一說了出來。

  這一說,就是足足大半個時辰。

  等到將這些人的行蹤說完了之後,陳居也沒有解釋,只是再次問道:「彼兒,現在你知道方才所說的那兩者之間的區別了麼?」

  陳彼似懂非懂,卻也不敢點頭也不敢搖頭。

  不敢點頭是因為他不會在知識的面前說謊,不敢搖頭是因為他似乎有所悟。

  陳居輕微的咳嗽幾聲,在陳彼關心的聲音以及眼神下,他淡淡的說道:「去吧,去拙身樓中,去讀諸子先賢的書籍,去看、去悟,若是還不明白,便出去走一走。」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世人總是認為讀萬卷書是最重要的,可是在我、在陳氏歷代的先祖看來,行萬里路才是最重要的。」

  「當你明白這些事情的那一日,伱就能夠真正的成為陳氏下一代的家主了。」

  陳彼懷揣著疑惑微微點頭,他躬身行禮而後離去。

  當陳彼離去之後,陳居站在原地,臉上帶著滄桑的神色,歲月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東西。

  只是很可惜,在知道了陳氏之人的結局後,他已然無所畏懼。

  死亡,並不是陳氏中人的最終歸宿。

  背棄了自己的心念才是。

  武烈七年,秋。

  一場毫無疑問的戰爭爆發了。

  這是楚王與漢王之間的戰爭,同樣是決定了天下最終命運的戰鬥之一。

  這一場戰場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被列為僅次於「五場天人之戰」下的幾大有名戰役其一,關於這場戰爭,歷代的史書都有描述,當然了——對於這一場戰場,有人讚揚就有人貶低。

  讚揚的人將其稱之為「義戰」,而貶低的人則是說這場戰爭的交戰雙方領袖都沒有什麼腦子。

  畢竟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在他們的後方還有一個龐然大物靜悄悄的佇立在那裡。

  「武烈七年,楚王項羽與漢王劉邦戰,死傷遍地而戰不休,漢太尉信布疑兵與楚,而以重利誘項氏族人,則計成,羽兵敗則三而力竭,後率親兵逃,時漢王仁德所在,大軍所至,城池盡皆而降。楚王聲名昏庸無道,世人所棄,唯親兵跟隨,逃亡烏江。後楚王於烏江兵敗自刎,而此戰獲封侯爵者眾。——《秦書·秦武烈皇帝本紀》」

  「高祖戰楚王於野,時得天之幸而得神助,楚王無道而天棄之,所到之處,黔首閉戶,此之謂天命所歸耶。——《漢書·漢高祖本紀》」

  「上常於上林談,元鼎六年,上宣丞相陳氏於上林,坐而論,忽談往昔高祖戰楚王舊事,言之曰:昔日高祖戰楚王於烏江之畔,楚王兵敗而自刎,此之謂上蒼命數歸漢,高祖自此而成偉業,今日朕閱高祖手記,聞陳氏之功,乃為驚嘆。此戰或為陳氏之功,爾以為何?時陳相謙遜言:戰乃高祖之功、次為韓信、蕭何、張良等人之功,何為陳氏之功?是時陳氏未曾有人入高祖之帳。」

  「上聞之大悅,然則故自斂之,再問陳相曰:爾以為此戰何功?高祖勝之所為何?」

  「陳相曰:高祖知人善用,用淮陰侯韓信、故相國何、及文候良,而楚王昏庸無道,親小人而遠賢臣,此之謂高祖勝之因,亦謂楚王敗之由。此之莫不為高祖所得天之助,為命數所定耶?」

  「上大喜,再問之:今朕欲伐楚王於江之畔,君以為朕能演昔日高祖舊事耶?」

  「陳相聞之大驚,拜而曰:陛下天人所至,定能如願。」

  「於是,上再追封陳氏先祖野,加封國號「漢」,為安國至聖漢王。——《漢書·武帝本紀》」

  在浩瀚如煙的歷史中,這一場戰爭的具體描述並沒有人去描述,畢竟楚漢之爭雖然重要,但在廣闊無垠的歷史裡這並不算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史書中留下許多的筆墨還是因為楚漢爭霸的「象徵意義」。

  大漢幾百年的間隙之中,無數的皇帝想要用這一場戰爭來佐證大漢的正統。

  而在後世被稱之為伐天之戰的戰爭中,那一代的大漢天子更是數次以楚漢爭霸的意義來詢問當時的陳氏家主,詢問他大漢是否為天命所鍾,是否大漢能夠更古長存。

  在大漢之後的那一段時間內,雖然因為陳氏的緣故中原天下並未像是原本的歷史中那樣被胡人所侵犯,但卻依舊是動盪無比,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丟失。

  長達數百年的動盪中,也沒有人再有這樣子的心思去考證、記載歷史了。

  於是,楚漢爭霸的詳細內容便就此丟失。

  之後的數個朝代中,人們雖然對這一次的戰爭進行了許多藝術性的改變,以及戲曲編造,但都未曾多次考證史實。

  一直到多年後戰亂徹底消失的年代,人們開始再次注重歷史記載的時候這樣子的情形才得以改變,當時與陳氏家族交好的某一位學者多次考證、甚至進入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拙身樓中才終於編撰出了那一本震驚當世的《華夏戰爭史》。

  而在這本書中,關於楚漢爭霸的記載是這樣的。

  「楚漢爭霸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必要的。」

  「但後來,無論是楚王還是漢王都沒有預料到的一點是,當戰爭的腳步逼近的時候,他們誰也沒有辦法去抵抗,只能夠被命運的手推動一步步的走向既定的命運軌跡。」

  「筆者在陳氏的拙身樓中發現了一些屬於陳氏先祖的記載,這才發現原來當初這一場戰爭與當時化名為「瓚沉」的先祖陳簪纓有關係。」

  「正是這位在歷史中被稱之為「智多近妖卻如玉樹君子」的謀士手下,楚漢爭霸才被迫出現。」

  「當然,依照如今我們所發現的考察資料來看,當時的漢王、後來的漢高祖陛下應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但他卻沒有絲毫的反抗,只是依照命運的軌跡去做了。」

  「根據筆者的考古資料證明,在高祖前往沛郡之前,曾經前往陳氏中與當時的陳氏家主「陳居」詳談,之後才同意前往沛郡為郡守,因此我認為,這是高祖與武烈帝的交易。」

  「武烈帝支持這一位軍閥的原因便是因為想要「養蠱」,養出來一個合格的繼承者,這一點從後來傳國玉璽以及禪位詔書被人完好無損的交到高祖手中,而高祖又以「臣」之禮而為武烈帝葬送可以看出來。」

  「這一場戰爭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平等的戰爭,那位楚霸王認為這是楚漢之間的這個認知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楚漢爭霸」並不公平,因為它的天平一方放著「楚」另外一邊則是放著「秦漢」。」

  「因此,楚王的兵敗是命中注定的,也可以說是秦皇漢祖兩位陛下一手造就的。——《華夏戰爭史·楚漢之戰》」

  這些當世、後世中的記載眾說紛紜好似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但沒有人能夠跨越兩千年的時光前往那烏江之畔,詢問楚王以及漢王兩位王上,詢問他們是否如同歷史中所記載的那樣。

  而此時的烏江之畔。

  項羽手持長劍,頭髮披散在身後垂立,他的臉上帶著猙獰的血腥之色,腳下踩著無數的屍體。

  遠處的烏江之畔江水已經被染得通紅了,不斷的有屍體從江水之中瓢到下流,而後不再出現,戰亂便是這般,死亡也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項羽佇立在烏江之畔,他抬起頭,血液從他的頭髮上滴落,他遙遙的望著那遠處的烏江,或許他在看那烏江另外一側的江東吧。

  江東子弟多才俊。

  可是這麼多的才俊卻都是葬送在他的手中。

  項羽的心中悲憤之意更重,他迄今為止依舊不明白自己怎麼會輸給遠處騎在馬背上的那個流氓地痞,自己怎麼會輸呢?

  他回過身看著身邊空無一物,繼而再次幽幽的長嘆一聲:「本王敗了!」

  項羽將手中長劍指向遠處,咧開嘴一笑:「但本王絕不投降!」

  他怒吼一聲:「誰人來取本王性命?」

  遠處遙遙觀望著的劉邦騎在馬匹之上,神色平和,他淡然的看著失敗的項羽沒有絲毫的表情,他只是對著身旁的人說道:「來日若是本王兵敗,也會是這樣的下場麼?」

  張良倒是笑了笑:「王上應當不會如同楚王這樣。」

  「畢竟子嬰陛下一定會留王上一條性命的,只是大約王上的餘生便要在咸陽城中了。」

  劉邦只是笑了笑,手輕輕的搭在長劍上:「那還是希望本王贏了吧。」

  「贏了,這天下便是要改姓為「劉」,而國號則是要為「漢」了。」

  在他們的交談中,遠處的項羽已然無力被數人合圍困在長矛之中,數個長矛穿身而過,項羽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了一樣。

  他只是幽幽的抬起頭,在那陷陣之中望向天穹。

  「命該如此。」

  「非我之罪。」

  八個字,結束了楚王的一生。

  江河之上,一艘小船遠遠地漂泊著。

  一個身影佇立在那邊,久久未曾動彈。

  PS:說個事兒,這本書因為是世家文,所以大秦的結局註定寫的我太抑鬱了,所以我要雙開一本輕鬆歡樂向的大秦文,大概是下周日開,發書了肯定會發單章告訴大家的。

  大家也知道的,我第一本問斬寫的就是大秦文,寫的還是挺不錯的,均訂六千大精品,這次有了上次的經驗肯定能寫的長一點。

  至於這本絕對絕對不會太監。

  我們的口號是:拯救政哥!拯救大秦!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