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事有反覆速南下
政治的根本,是圍繞著權力的爭奪。南宋,至少是此時南宋的死活,影響不到忽必烈的大汗之位。可是海都,海都作為蒙古的宗王,是可以影響到汗位的。
從本心來說,忽必烈對海都,是必欲殺之而後快的。但是從現狀來看,似乎自己的魔下的重臣們都不是如此認為。
元大都的營建耗時彌久,馬可波羅都說過大都的營建是在不停進行中的。此時皇宮大內尚未完全建設完畢,是以最終忽必烈召見伯顏之處,乃是在大都城外的離宮大寧宮中。
似乎元清兩代的皇帝,都不太喜歡呆在政治氛圍過於濃厚的大都城內,更偏愛城外的離宮。可能是城外離宮更加的涼爽舒適,令他們心情舒暢吧。
小小的水榭涼亭上,只有君臣三人,宰相阿合馬是堅定的滅宋派,好多年前就在喊著滅宋了,意志從未改變過。所以忽必烈也沒必要再多召見阿合馬一次,
專見安童、伯顏即可。
首先說說南邊征宋的情形吧,雖然伯顏此前也多以書面形式向忽必烈匯報過,但忽必烈還是得問問最近是不是有什麼新情況。
有的,王堅的兒子王安節在常州同一個叫姚嵩的地方文官造反,據城叛亂。
導致蘇州、無錫、江陰等地也降而復反,理當迎頭痛剿,務必將常州完全殺盡,
以震南朝。
區區三五十萬刁民罷了,殺了也就殺了,忽必烈並不如如何在乎。宋軍是什麼情形?賈似道又是什麼情形?
宋軍在丁家洲還是畏敵如虎,將帥膽怯如雞,元軍追殺上百里,一路殺奔至建康。斬首上萬,溺斃而死者不可勝數。
恩,符合自己的預料,那宋軍確實是不咋滴了,只要再端臨門一腳,帶宋就得完蛋。
等得知賈似道被貶高州,去廣東吃海鮮了,忽必烈還慨嘆了幾句。當初在鄂州的時候,忽必烈和賈似道肯定是見過面的。
不過賈似道一貶,南朝算是徹底無人可用了吧。新任的宰相又是哪個?汪立信和陳宜中,一個馬上八十的老頭,一個跳反的小人,僅此而已。
就南朝這般模樣,隨便抽出點空來,就能夠弄死了啊,似乎沒必要這麼著急吧。
對啊,陛下您說得一點兒都不錯。就是因為南宋弱,才應該先滅南宋。因為海都強而偽宋弱,先易後難,吞併宋土人口,我方愈強,而海都背後是朮赤諸王和窩闊台諸王,不能併吞他們的領地。
我愈強,則海都便愈弱。愈強打愈弱,才可以一戰成擒,將海都徹底打死。
現在咱們雖然比海都強,可海都慣會打游擊,發一路兵數萬騎去追他,只會被他溜著跑。滅了宋,財力足,可以發數路鐵騎去追他。打他一個上天無路,下地無門,最後必定割了他的耳朵,把他捆送到大都來給陛下獻降。
唔..—
伯顏說得有道理,海都慣會使用騎兵,和個蒼蠅似的繞來繞去,拍又拍不到。但如果能發好幾路鐵騎去追,海都就算長了八條腿,也跳不出包圍圈了吧。
如此大的決定,當然不可能三言兩句就拍板的。忽必烈表示自己知道了,容他三思。伯顏且在大都休憩幾日,南方潮濕悶熱,遠不如大都宜人。
知道這種事是絕對急不得的伯顏和安童告退下去,兩人也不心急,反正南宋就剩一口氣了,況且阿術不是還帶了不少兵馬在南方留鎮嘛,不可能出事的。
嗯,然後出事了。
阿術的急報從建康跨越山河,用了十三天的時間,就奇蹟般地送到了大都。
須知這可是穿越還在南宋控制下的淮南的速度,絕對是神速一般。
怎麼一回事?元軍三萬五千眾于丹徒往攻南兵十餘萬眾,戰不力,繞城別走,轉保建康。
宋軍主師為文天祥,副師為張巡,軍前諸將可知有王安節和張世傑等眾。兵馬眾多,頗有戰意。下面還附上了將帥等人的簡介,阿術在建康收集消息比較容易,忽必烈在北方就只能全靠猜。
一個狀元?一個孝子?帶著一幫敗軍之將,在丹徒和大元天兵交戰,居然不勝不敗?
元軍還把潤州讓了出來,集中兵力保障江南岸的建康。使得宋軍的舟師重新溝通了長江和大運河的航線,開始探望揚州的情勢?
不必說,這一前一後,伯顏和阿術的奏報大相逕庭,不是說南宋馬上就要死了嘛。怎麼還能拉十幾萬大軍出來,重點是能夠和元軍野戰。
急匆匆趕到大寧宮的伯顏也愣住了,常州起兵沒問題,帶頭的是王安節啊。
可在丹徒和阿術交戰的宋軍,憑啥能夠不勝不敗?
真的就是超出了佰顏的認知,以往的宋軍就沒有這種氣相,他沒辦法給出解釋。
送信的人呢?面對大汗宰相們,信使不僅不怯場,還侃侃而談呢。這人出身宿衛,擱以前叫怯薛軍,是給忽必烈站過班的。
丹徒之戰這人參加了,直言宋軍大變,因為這一次的宋軍救隊友,非常賣力的救隊友。即便是沒有遭遇元軍攻擊,完全可以自行撤退的宋軍,也毫不猶豫的投入作戰,拼死去救隊友。
隊友是誰?
當時被包圍在陣中的,一個是王安節,一個宋軍的副師張巡,
要說救王安節吧,不像,因為此前援襄作戰,還有鄂州之戰,也沒人去救王安節。那極大可能是去救張巡。
從未聽說過的南朝人士,忽必烈復又拿起軍報,上面只寫張巡是晉陵張氏出身,名動兩江的大孝子,有義名,還非常勇敢。沒了,事發突然,也就能搜集到這點訊息。
嘶—···
一個不熟悉,從未打過交道的對手。
突生反覆,伯顏也不知道該如何向忽必烈解釋了。倒是他的大舅哥安童立刻表態,現在南方事有緩急,應該立刻讓伯顏南下居中統御,免得再生事端。
至於北平王那木罕處,安童願意親自帶領部分兵力去支援阿力麻里,等一切情況明晰,再由忽必烈作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