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3.勤政殿上表忠心(紅色精英冠名)

  第113章 113.勤政殿上表忠心(紅色精英冠名)

  和李讓登殿不同,張巡先是在大慶殿朝拜天子。也是在這會幾兒,滿朝的文武才第一次瞧見張巡的模樣。這樣一個「素人」,居然是提兵十二萬,馬上爭潤州的大將。

  好年輕啊。

  年僅二十二歲的張巡,有一種完全迥異於大朝會眾人的氣相。滿殿都是「老臣」,最年輕的也得三十來歲。靠前排的更是四五十往上,有人老的鬍鬚都白了,自然對張巡的年輕十分驚訝。

  名義上張巡是來杭州,向天子奏凱的。畢竟張巡是前敵副將,元師理論上是文天祥的嘛。但朝中的大佬們都知道,文天祥在丹陽城內,如何指揮得了丹徒城外的戰事,真正臨陣遇敵的便是眼前的張巡。

  大朝會上基本不說什么正經事,張巡奏凱完畢,就受命散朝後引見。沒有其他的宰輔,或者公卿大臣一道陪同。作為世代纓簪之家,基本的禮儀體統張巡自然清楚,確乎也不需要多個人來陪著提醒。

  唯一張巡不知道的,就是上次李讓引見有個座兒,張巡入內,則是站著向皇帝趙,以及珠簾後的謝太后行禮,

  方才大朝會的時候,二聖已經瞧見了張巡的模樣。實在不像是一個能夠降龍伏虎的無敵黑金剛模樣,也不像是外頭來參加科舉的白面書生模樣。

  該怎麼形容呢?換個2024年的人來,就喊路人臉了。如今二聖瞧了,只覺得張巡平凡樸素,身上沒有什麼英雄氣。

  好啊,不是英雄好,不是梟雄更好。

  一看就是忠厚樸實的模樣,保準兒為帶宋效命呢。

  其實也是上位者做得久了,觀人評人的標準不同罷了。張巡就沒有這樣的習氣,雖然出身吳中第一的冠冕之家,但是待人卻還保留著幾分前世的習慣。

  最簡單的,為什麼張巡「得人合眾」?因為在殿前將校來投靠張巡時,張巡除了給以貨真價實的糧食補給,還不是以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態度,作出賞賜的模樣。

  是以一種恩義相結,兄弟朋友的平等態度,來同一幫軍將交往的。

  在張巡這裡,諸將沒有感受到那種傘蓋高第的土人,對他們的鄙夷和蔑視。

  像是姜才、張世傑等人,都從小兵一步一步廝殺上來的。在上位者的眼中,不過就是個斯殺漢而已。立了功給予些微的官爵和金錢,就能夠打發了。

  唯有張巡不同,是以一種更加親近,且毫無所求的態度在同他們交往。當然啦,張巡如此待他們,主要是由於尊敬民族英雄。

  但是在外頭看來,那就是寬容雅量,能結人心。即便是一個小兵,張巡也沒有把他當蟻來看待,給吃給穿,十分客氣。

  古今之間,不同的社會運行邏輯,造成了巨大的差別。

  談談吧,謝太后先是讚揚了張巡兄弟二人忠於國,效命王事的功績,隨後又感懷張巡的父母都是國家的忠良,最終升華主題,果然是聖朝之下,忠孝之家,才能出張巡這樣的義士。

  張巡連道惶恐,一邊惶恐還一邊哭。按理說這是君前失儀,但是現在張巡身上兩重大孝,國孝一重,家孝一重,謝太后讚揚張母的氣節,那張巡肯定要哭出聲來。

  至孝啊,怎麼能叫失儀呢。

  瞧見張巡哭出聲來,謝太后微微頜首,連忙命左右侍從,搬來圓凳,又扶好張巡。左右侍從連連勸了好幾句,張巡才止住哭聲。向謝太后以及小皇帝趙告罪,請二聖責罰。

  必不可能責罰的,張巡來前,謝太后從多方收集了張巡的消息。得知張巡是感天動地的大孝子,張巡如今哭成這樣,那才叫真的孝。

  止住哭聲的張巡還表態,因為國家板蕩,邊大起,天子奪情,自己才起家視事的。一俟江防穩固,北虜潰退,自己就要回家為張母守孝三年,以克人倫。

  話不是空口自說的,前兒晚上和陸秀夫商議了一夜,張巡得表明出自己不戀棧軍權的意思。現在在二聖面前如此說道,那是要記錄在實錄或者起居注的,

  不能翻案!

  也就是說,將來功成,謝太后或者趙就可以「明示」張巡,讓張巡交出兵權,回家給張母守孝三年。

  果然這句話讓謝太后心中極為滿意,既是孝子,又是忠臣,怎麼會不滿意呢。現在需要確定的,就只有一條了。張巡是直接依附到她謝太后這兒,還是想在朝中找一顆別的大樹。

  南宋後期,軍將在朝中託庇後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劉整叛宋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趙方、趙葵等親善他的宰相致仕或者去世,其在南宋受到了愈發頻繁的陷害和排擠。

  話說到這裡,謝太后便問張巡之後的戰策如何?張巡連忙站起身來,向垂簾後的謝太后叩拜,口稱必以上意照准之法,措辦軍務。

  主要是沒時間玩什麼忠臣良將的把戲了,要是現在襄陽還在,張巡自然可以在杭州演上半年八個月的。當下只好直接表忠心,喊口號,管謝太后信不信,

  態度一定要端正。

  見謝太后微微頜首,小皇帝趙終於開口了,要賞賜張巡彩絹五百端,絹三千匹,錢十萬貫。

  果然,宋朝的統治者還是樂意收買忠心且聽話的軍將的。既然如此,張巡立刻下跪磕頭,一邊嘴上說著受之有愧,一邊有個不情之請。

  王剪離開秦國的國土之後,就開始要官要錢,就是為了讓秦王放心。張巡要是什麼請求都沒有,上面的戲也就白演了。

  有請求?好事啊,儘管說來。

  這個時候不能談軍需,也不能談兵餉,就談要官。我姐夫陸秀夫才思清麗,

  天下少及,總懷報國之志。如今在湖南安撫大使任上的李學士,也向朝廷再三推薦過他。

  趙小孩一個,沒反應過來,謝太后卻立刻就明白張巡的想法。不就是在朝中援引親黨嘛,這些武夫不過如此,果然是沒什麼太大出息的。這請求也太明顯了,腦子缺根弦。

  但現在中樞陳宜中一家獨大,不符合皇室的利益,正好扶持一個在外有大師奧援的陸秀夫,卻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