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謝默斯·希尼於1939年4月13日生於北愛爾蘭德里郡毛斯邦農場一個虔信天主教家庭。6歲希尼進阿那霍瑞什小學,接受了正規的英國語言和文化教育,同時也受本族文化的影響和薰陶。中學時代,希尼就對詩歌創作產生濃厚興趣,一開始他模仿拉丁語詩歌和中古英語詩來進行創作。

  1961年,他自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文學院畢業,應聘於中學及聖約瑟夫教育學院執教。1965年,他正式發表了《詩十一首》。

  1966年至1972年,希尼在母校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任現代文學講師。1966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一個自然主義者之死》,其中充滿了對往昔事物美好的回憶。1969年出版了第二本詩集《通向黑暗之門》。1972年出版第三本詩集《在外過冬》。

  1972年之後,希尼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休整,於1975年出版了詩集《北方》。之後,從1976年至1982年,希尼任教於都柏林卡瑞斯福學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應聘於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著名學府,教授英語文學,在國際學術界和文學界均享有很高聲譽。

  這段時間,他發表了不少作品,包括詩集《野外工作》(1979),以後又陸續出版了《斯威尼的重構》(1983)、《苦路島》(1984)、《山楂燈》(1987)、《幻視》(1991)和《酒精水準儀》(1996)等詩集。

  除詩歌外,希尼還出過四本文論集:《先入之見:1968~1978論文選》(1980)、《舌頭的統治》(1988)、《寫作之處》(1989)和《詩的療效》(1995),劇本《在特洛伊的治療》(1990),譯著《迷途的斯威尼》(1983)。

  希尼被認為是自葉芝以來最偉大的愛爾蘭詩人,他精美的藝術才能主要體現在將過去和現在的愛爾蘭展現為統一景觀上。而且,他的詩歌高雅與通俗兼顧,既受到評論家們的高度讚賞,又受普通讀者歡迎。1995年,由於他的作品「植根於愛爾蘭的土地,具有抒情美和倫理深度,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現代歷史的奇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3年8月30日,希尼逝世,享年74歲。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希尼的詩歌主要描繪的是愛爾蘭的過去和現在,傾注了詩人對故鄉的熱切的愛戀。比如《通向黑暗之門》就向發達社會的讀者敞開了一幅幅陌生的愛爾蘭圖景,而《在外過冬》則從文化歷史的角度探索了當今愛爾蘭社會矛盾衝突的深層背景。為了表明自己的觀點,讓人們加深對自己的理解,希尼的《北方》應運而出。該詩集由不同類型的兩部分詩作組成,其中一部分為象徵,另一部分為白描,象徵詩歌暗示殖民者對愛爾蘭的入侵及公眾輿論對個人意志的壓力,白描的則是站在天主教徒立場上對北愛爾蘭時局的「解釋」。

  《野外作業》是詩人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詩集,顯示了詩人藝術至上的發展趨勢。例如開卷第一首詩《牡蠣》里,有這樣幾句詩:「休憩,在晴光里,像自大海漫來的詩或自由。」分明在暗示詩人將不再受黑暗的歷史困擾,而要追求藝術的獨立和自由。這部詩集標誌著希尼的詩藝開始走向完美,個性已經成熟。希尼作為英語世界當代重要詩人的地位從此確立。

  2.經典聚焦

  希尼被稱為「當代最重要的詩人」,但我們看希尼的詩,絕非是流於表面的那種華麗風格,而是十分具有內涵。正如他所說的:「我對技巧的定義是它不僅取決於詩人的語言方式,韻律設計以及詞章結構,同時也取決於詩人的生活態度,取決於詩人的自身現實。」基於此,希尼的詩更加樸實、含蓄,富有哲理,讀之耐人尋味。詩集《在外過冬》中有一首《雨的禮物》,就有很多精彩的細節描寫:

  平靜的哺乳動物,

  沾著稻草的腳踩入泥里,

  開始用他的皮膚,

  感知天氣。

  ……

  雨水靈活的長鼻,

  舔過石階,將其掀翻。

  涉過人生之水,

  他探測著深淺,

  探測深淺。

  詩人用充滿美感的詩歌語言對細節進行描寫,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以上幾節是寫雨中的動物,詩人將動物的四肢、毛皮分別比喻成人的腳和皮膚,使整首詩充滿靈性。而後又把自然界中的雨水比成一種動物,雨水落到地面,漫過石階,甚至將其掀翻,表現出雨水強大的力量。

  一朵沾有泥水的花,

  在他的倒影里開放,

  像一個切口搖晃時,

  灑濺到池盆里血紅的痕跡。

  詩人將泥水裡的一朵花比作人身上的一個切口,那鮮紅的顏色顯得醒目而耀眼。另在詩句「急流如飢餓的猛獸,淌著口水越過山牆」中,詩人將水流湍急比作飢餓的猛獸,惟妙惟肖。接著一轉,水流行進的聲音又譜成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奏鳴曲。

  雨不過是日常生活中一種最為常見的自然現象,但一經詩人的手,讓我們從新認識了這一現象,產生了不同尋常的感悟。在感受到詩人那樸實無華的愛爾蘭詩風時,又不得不讚嘆他的描寫之精確、敘述之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