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納吉布·馬哈富茲於1911年12月11日生於開羅傑馬耶勒老區一個商人家庭。1930年,馬哈富茲考入埃及大學(今開羅大學)文學院攻讀哲學系。在校期間,他博覽群書,自學了法文和德文。畢業後他又選擇攻讀哲學碩士學位,然最終於1936年輟學,並就職於母校。

  1938年,馬哈富茲發表第一部小說《瘋語》。1939年後,他先後任職於埃及宗教基金部、文化部的藝術局、電影公司,後又任文化部顧問。期間一直有作品問世,直到1971年退休後,他進入《金字塔報》編委會,成為專職作家。

  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馬哈富茲主要創作歷史小說,其中包括《命運的嘲弄》(1939)、《拉杜比斯》(1943)、《塔伊布之戰》(1944)等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哈富茲轉變創作風格,開始以開羅的都市生活為主題,創作出一系列抨擊社會時弊的社會小說,如《新開羅》(1945)、《米格達胡同》(1947)、《海市蜃樓》(1948)、《始與末》(1949)等。

  20世紀50年代,馬哈富茲傾注全部心血創作出了他著名的代表作———「家族小說」三部曲:《宮間街》(1956)、《思宮街》(1956)和《甘露街》(1957)。三部家族小說通過埃及一個開羅商人阿卜杜·賈瓦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遷,描繪出20世紀上半個世紀以來整個埃及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小說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和巨大的藝術感染力,作品結構宏偉,刻畫細膩,色彩瑰麗,堪稱阿拉伯現實主義的里程碑。這部小說為馬哈富茲贏得了極大的聲譽,從而奠定了他在阿拉伯文壇的泰斗地位,被譽為「阿拉伯當代小說的旗手」。

  之後,馬哈富茲擱筆數年。1952年,埃及革命結束了法魯克封建王朝的統治,從此埃及翻開歷史新一頁。馬哈富茲在經歷這一社會變革後,開始深入觀察和思索,最終決定不再描寫革命前的中產階級生活,轉而深入細緻地觀察平民區的社會現實,努力接觸普通群眾,了解他們的疾苦。這一轉變,讓馬哈富茲察覺到了貧富之間的巨大差異,以及社會中的種種弊端和不公,為了深刻揭露這些問題,相繼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包括《小偷與狗》(1961)、《鵪鶉與秋天》(1962)、《道路》(1964)、《乞丐》(1964)、《尼羅河上的絮語》(1964)、《聲名狼藉的家》(1965)、《米拉瑪爾公寓》(1967)、《我們街區的孩子們》(1959~1969)等社會哲理小說。這一系列作品深刻反映了新時期中的社會現實,人們面臨的社會矛盾和精神危機。馬哈富茲力圖通過這些作品探討種種社會矛盾的根源、人的存在價值和當代人的道德觀念等問題。

  20世紀70年代,馬哈富茲又相繼出版了《傘下》(1971)、《卡爾納克咖啡館》(1974)、《尊敬的閣下》(1975)、《平民史詩》(1977)等作品。進入80年代,馬哈富茲開始注重民族傳統,因此加強了對小說民族形式的探索,改造了瑪卡梅體而寫成《愛的時代》(1980),又根據《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和人物改寫成《千夜之夜》(1982),採用阿拉伯遊記形式的《伊本·法圖瑪遊記》以及《王座前》等。

  1994年,馬哈富茲遭到一名恐怖分子的刺殺,倖免於難,未傷及性命,而這天正值他獲諾貝爾文學獎六周年之際。不過,這並沒有阻止馬哈富茲的任何決心,他仍舊屹立在阿拉伯文學之峰,像一座巍峨的金字塔般難以撼動。

  自1938年發表第一部小說《瘋語》以來,馬哈富茲迄今已創作中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50多部,其中有三十幾部被改編成電影。看馬哈富茲的創作道路,從歷史小說轉到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小說,到最後轉到探索人類命運前途的社會哲理小說,這儼然一部阿拉伯當代小說的發展史。馬哈富茲的創作全盤採用現實主義手法,後又大量吸收現代主義手法,最後又積極探索小說的民族形式。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他轉而關注民族傳統,又結合了意識流、多視角、隱喻、象徵、荒誕等現代主義表現手法。不過在題材內容、語言表達、思維習慣等方面,他仍保持了現實主義傳統和濃郁的阿拉伯風味。最重要的是,馬哈富茲的作品始終充滿了對理想主義的追求,且時刻關切著祖國命運和人類前途。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這是一個13代平民的家族史,這個家族世代沒有一個貴族官宦,地位最高的不過一個街區頭目,其餘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小百姓,擁擠在一個狹小的街區里。

  納基家族在先祖阿舒爾和舍姆蘇·丁的帶領下,全家人自食其力,對有能力者徵收稅金,對窮困者加以周濟,竭力維持著社會公正、仁愛平和,憑藉真善重建街道,獲得平民的敬重,因而得名「阿爾舒·納基」(納基:得救的人)。

  到了下一代,阿舒爾之子舍姆蘇·丁,繼父業,保持著自強、正直、真誠的品格,使平民享有仁慈和公正,令全街人生活幸福美滿。然而,這種情況在納基家族的第三代發生變化。曼蘇爾是第三代納基繼承人,他在成為街道頭目不久後,就娶了一個富商女做第二個妻子,在財富的誘惑下,開始墮落起來。他不再自食其力,甚至挪用稅金,而他的兩兒子也胸無大志。曼蘇爾最後變得半身不遂,更在一個簡陋骯髒的房間中死去。窮人和平民的收入大量減少,欣欣向榮的街道一去不復返。

  這時,平民間出現鬥爭。這些鬥爭圍繞著納基家族展開,雖然每一代人都試圖恢復阿舒爾精神,然而道路波折坎坷。其中最為顯著的是薩馬哈一生的故事。薩馬哈因與頭目爭奪女人而遭到陷害,不得不出逃,並隱姓埋名地在外鄉娶妻生子,度過一段安慰的日子,直到他被家鄉仇人認出,不得不再次出逃。終於,薩馬哈度日如年地撐到免罪期限的最後一天,出現在日思夜念的妻子門前,卻發現妻子已經委身給了一名偵探。薩馬哈暴怒之下殺死偵探,不得不再一次流亡。

  薩馬哈留下三個兒子,瓦希德當上了頭領,只是過於貪享榮華,很快墮落;拉馬納不擅經營,懼怕兄弟分家產,於是設計殺死了善良的兄弟古萊。古萊的妻子洞悉真相,為兒子灌輸復仇思想,並助兒子實現分家而治。拉馬納試圖慫恿侄子挑戰瓦希德的權威,結果陰謀敗露後被軟禁在家。窮困潦倒的拉馬納在絕望中殺死了自己的祖母,被判無期徒刑。而有權有勢的瓦希德則因荒淫無度死於心臟病發。

  祖海萊的出現似乎為這個傳統的埃及平民家族帶來一抹不一樣的色彩。她憎恨大男子主義,用她的美貌和智慧,爭取權力,散播威嚴,結果死於非命。

  賈拉勒終於重振門楣,他繼承了納基家族的氣概,當上頭目,還橫掃周邊街道,叱吒風雲。然而,他雖是個超凡的人物,卻沒有為平民奮鬥,終日沉溺於尋求個人的長生不老,結果死在情婦手下。

  在漫長的歲月後,阿舒爾精神被再度點燃。舍姆蘇·丁高呼著:「不要向暴君屈服!不要向恐怖投降!你要變失望為希望!」拉開了平民覺醒的大幕。鬥爭開始了,然而鬥爭的成果卻被小薩馬哈攫取,他建立起暴虐的統治。

  很快饑荒蔓延,法特哈·巴布樂善好施,他再次扛起反抗的大旗,劫富濟貧,推翻了哥哥薩馬哈的勢力,成為新頭目。但法特哈·巴布卻被自己的手下害死,這時平民抗爭的種子已經在平民心中撒下。在小說結尾,阿舒爾一家因為法伊茲的罪行而被驅逐到曠野。但同時,第13代繼承人阿舒爾·阿拉比成長起來,他像其祖先阿舒爾·納基一樣,性格堅強,富有涵養。最終他打死了霸主成為最受本街歡迎的頭目,納基家族終於後繼有人。

  2.主要人物

  阿舒爾·納基:第一代平民領袖

  阿舒爾·納基,原名阿舒爾·阿卜杜拉,原是一個棄嬰,由盲人誦經師謝赫收養,長大後成了一個驢夫,娶了馬車行老闆之女為妻,生下三個孩子。據說,阿舒爾是在本地一場瘟疫中,唯一倖免的人,所以人們叫他「阿舒爾·納基」,「納基」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得救的人」。而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全死於瘟疫。阿舒爾於是娶了第二任妻子,生下一名男嬰,這就是他的繼承人舍姆蘇·丁。

  在描寫這位平民領袖阿舒爾時,作者從不吝嗇對他的誇讚。當阿舒爾已長大成人,即將獨自走上人生道路的時候,偶爾在一個夜晚聽到院內傳出這樣的歌聲:「哈桑,我們的光明,來自你光燦的面容;我們體面的地位,來自你光燦的面容。」又有一次,當他看到修士們穿著寬大的衣袍,帶著高高的帽子時,他走向大門,大家卻謙恭有禮地喊道:「真主的人們……」似乎已經昭示著,他今後要走上一條為平民利益而鬥爭的事業,就像這樣無緣無故地闖入真主的花園一般,充滿著神示。

  祖海萊:崛起的女性

  祖海萊是個名副其實的大美人,她是納基家族第7代繼承人阿齊茲的第二任妻子。整部小說的男性形象都象徵著埃及社會的舊傳統,毫無女性立足之地,女性甚至被看成男人的附屬品,然而祖海萊則用自身的叛逆打破了陳規。祖海萊高傲自負,擁有美貌和智慧。她志比天高,憎恨大男子主義和他人的同情。她不願被限制自由,渴望得到自己的權力。她拒絕向任何歹徒屈服,為了地位,不惜拋棄愛情。這樣一位翻滾在男人世界中的女性,征服了平民、富商、頭目,連警察局局長,都拜倒她的裙下。她像一位威嚴無比的王后,向整條街道播撒著她的威嚴。作者借祖海萊抨擊舊風俗,為爭取婦女地位發出吶喊。但祖海萊最終死於非命,是被第二任丈夫活活打死的,這樣的結局反映出傳統勢力的強大、殘酷和鬥爭任務的艱巨。

  阿舒爾·阿拉比:最後一代納基

  當納基家族日益衰敗,絕大多數已化作平民時,出現一位精明能幹的後代,這就是阿舒爾·阿拉比。他作為納基家族第13代人,像極了其祖先,性格堅強,富有涵養。他打死霸主而重新成為本街最受歡迎的頭領,為恢復納基的光輝事業而奮鬥。「頭領的寶座又回到了納基家族手裡」後,他「主張公正,廉潔、安定」,平民們揚眉吐氣。

  然而這一帶阿舒爾並不像其先輩那樣只狹隘地貪圖權力,他胸中有更崇高的理想。他曾深切地反思過整個家族的奮鬥史,並認識到:「我們的家史就是一部不走正路,充滿悲劇和失敗的教科書……」他深入平民,與平民對話,表明理想社會的實現不能寄希望於某個神話人物的歸來,不能靠英雄,而只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去爭取。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平民開始覺醒,他們終於緊密地聯合起來,湧向街道,徹底打敗了暴虐和不公。

  在這勝利的時刻,「黑暗之中傳來了大門嘎嘎的響聲,……那門輕而穩地開了,從門裡悄然閃出一個修道士的身影,他靠近阿舒爾,小聲說:『準備好笛子和鼓,明天,長老將走出他幽居的地方,帶著他的光彩穿行這條街……』」這樣的描寫同他的祖先第一代阿舒爾所遭遇的神示相互呼應,預示著真主仿佛已經看到平民事業的最後勝利。

  3.藝術特色

  《平民史詩》通過一個平民家族13代的奮鬥史,象徵一個民族,用一個街道象徵一個社會,整部小說正是通過跌宕而傳奇的情節書寫了一部埃及平民的史詩。因此,從立意上說,這部小說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平民家族歷史,而是關於埃及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象徵。

  首先,整部小說的故事情節沒有具體的時代背景。一個家族歷經13代人的發展,少說也有千年的歷史,然而這千年究竟處於埃及的哪一個歷史時期呢?小說毫無交代,且這個家族所在的街區從未有過一個名稱。仿佛這裡的平民是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永恆空間裡。其次,作品中所宣揚的仁慈、公正、平等,所譴責的對錢財和權勢的貪慾,都是人類社會共同的問題。書中所賦予的窮人和富人的關係,也既不屬於封建社會中的地主貴族和農民僱工,也不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資產者和工人。小說里沒有「階級鬥爭」,沒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矛盾。街區的最高領袖是「頭領」、「頭目」等,而這並非官職。

  再者,人物形象也極具神秘、傳奇色彩,第一代阿舒爾是個棄嬰,沒有讀過書,甚至成為一場大瘟疫的唯一倖存者。而在其後代子子孫孫的發展過程中,他又像影子一樣隱隱約約地出現在後代人的生活中,人們總是在說「他沒有死,他會回來的」。在小說的結尾處,甚至還寫道「長老」要出來了,要讓阿舒爾、拉比阿出來迎接,就像迎接上帝一樣。可以看出,非但整部小說是一個象徵,小說裡面處處充滿著寓意。

  《平民史詩》的語言非常簡潔。全書共有10章,每一章分為若干小節,每一個小節很短,有的只有一行。前一段故事過渡到下一段故事,幾乎沒有交代,非常簡潔。在人物與景物描寫方面也欠缺細節描寫和心理刻畫,比如在描寫一場激烈的搏鬥時,他也只是用了「空前未有」這一次來概括鬥爭的大規模,而沒有絲毫具體生動的描述,接著「突然事件就像地震一樣襲擊了這條大街……平民百姓們從廢墟間,胡同里吶喊著沖了出來……」最後描寫阿舒爾的勝利時,奪取頭領寶座後,也未交代過程,只用了「時隔不久,士紳顯貴和平民百姓的待遇一律平等了」。

  《平民史詩》是馬哈富茲新創階段的代表作品。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詞中,曾這樣讚嘆馬哈富茲的創作:「由於他在所屬的文化領域的耕耘,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藝術技巧均已達到國際優秀標準,這是他融會貫通阿拉伯古典文學傳統,歐洲文學的靈感和個人藝術才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