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巴勃魯·聶魯達,本名內夫塔利·里加爾多·雷耶斯·巴索阿爾托,於1904年7月12日出生於智利中部小鎮帕拉爾。父親是名鐵路工人,母親早亡,兩歲時隨父遷至智利中南部的考廷省省會特木科城,完成小學和初中學業。

  聶魯達從小就具有文學創作天賦,10歲開始寫詩,到13歲時,便用「巴勃魯·聶魯達」的筆名在當地報刊上發表詩作。早在1919年和1920年,他憑藉詩作《理想小夜曲》和《春天的節日》在當地獲得文藝競賽獎。

  1921年,聶魯達中學畢業,進入首都聖地亞哥教育學院攻讀法語,在那裡一度崇拜無政府主義。同年,他的長詩《節日之歌》獲全國學聯文藝競賽一等獎。1923年到1924年,他相繼出版了詩集《黃昏》和《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其中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是聶魯達的成名作和前期創作的代表作。

  1924年到1927年間,聶魯達放棄大學學習,開始全身心投入文學創作中,這令其父十分不滿,一度中斷他的生活費用。但生活窘困並沒有對摧毀聶魯達的創作決心,他靠打零工、翻譯等維持基本生活。這期間,他出版了詩集《奇男子的引力》(1925)和《戒指》(1926)。

  1927年,聶魯達在友人的幫助下,謀得一份緬甸領事的職務,從此打入外交界,先後任駐仰光、錫蘭(今斯里蘭卡)、雅加達、新加坡、布宜諾斯艾利斯、巴塞隆納、馬德里領事,駐墨西哥總領事和駐法國大使。這期間,聶魯達也從未中止文學創作,並進入一個全新的創作階段。他開始運用超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手法,追求神秘的內心體驗。1933年到1935年發表的《在地球上的居所》成為這一階段的代表作。

  1937年後,聶魯達的創作進入第三階段,主要作品有著名長詩《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詩歌總集》(1950)。其中,《詩歌總集》成為聶魯達最重要的代表作,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之後,他陸續發表了詩集《葡萄和風》(1954)、《元素之歌》(1954)、《新元素之歌》(1956)、《愛情十四行詩一百首》(1959)、《英雄事業的讚歌》(1960)、《智利的岩石》(1961)、《黑島雜記》(1964)、《鳥的藝術》(1966)、《沙漠之家》(1966),以及《聶魯達全集》(1968)等。

  1957年,聶魯達當選為智利作家協會主席。1970年被智利共產黨推薦為總統候選人,後退出競選。1973年9月23日,聶魯達病逝於聖地亞哥,終年69歲。去世後,這位偉大的詩人仍有部分遺作陸續出版,其中有詩集《分離的玫瑰》、《冬天的花園》、《黃色的心》、《輓歌》、《海與鍾》等,以及散文集《我命該出世》(1974)和長篇回憶錄《我承認,我曾歷盡滄桑》(1974)。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黃昏》和《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是聶魯達早期的創作,兩部詩集都是以愛情為出主題的,既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真誠和眷戀,也傾訴了分手時的痛苦、淒楚和悲涼。詩歌感情真摯,形象鮮明,既繼承了民族詩歌的傳統,又吸取了法國現代派詩歌的技巧。一經出版,詩作立刻引起很大反響,詩人名噪全國,成為傑出的智利年輕詩人。

  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聶魯達曾說:「作為幅員遼闊的美洲作家們,我們堅持不懈地聽從召喚,用有血有肉的人物來充實這巨大的空間。」因此,在詩人豐富多彩的創作中,「美洲」在他的祖國「智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始終以一個美洲人的心懷來看待美洲大陸的自然、歷史和風情,以滿腔的熱情來讚美這塊神秘遼闊的土地。例如,《在地球上的居所》就是他最好的代表作。全詩以晦澀的語意、費解的聯想、神秘的隱喻和低沉的格調錶達了詩人的悲哀、失望、痛苦和對死亡的看法,反映了詩人因遠離鄉土而產生的孤獨憂鬱的心情。

  《詩歌總集》是聶魯達創作生涯的里程碑。它具有完整的結構,帶有紀實的特徵。全書包括15章,共收有詩篇248首。內容寫的是15世紀至20世紀中葉拉丁美洲的歷史,或者說是拉美人民幾百年來爭取獨立、解放的鬥爭,展示了美洲悲壯的歷史畫卷,譴責了歐洲殖民主義者屠殺美洲大陸的罪行,歌頌了美洲爭取民主和自由的決心。《詩歌總集》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祖國智利及其美洲大陸的熱愛,反映了詩人的廣闊視野和博大胸懷,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2.經典聚焦

  總體來說,聶魯達的詩歌是帶有鮮明的社會性和政治性,在1950年11月華沙世界和平大會上,他曾發言:「倘若我的詩歌在人民的心坎中燃燒,照引著那必須我們用奮鬥與歌唱去爭取和平的道路,那我很高興。」雖然如此,但聶魯達的詩歌絕不是簡單的「政治宣傳品」,而是充滿激情、具有生動的詩歌語言和形象的藝術作品。例如《馬楚·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來吧》就是兩首兼具政治性又不乏藝術感的著名長詩。《伐木者,醒來吧》膾炙人口,「伐木者」系指美國總統林肯。詩人呼籲林肯重新出現,恢復民主和自由。全詩充滿戰鬥的精神和希望。在內容上,它是一首交織著愛和恨、柔情和憤怒、反抗和革命的詩,其風格可以和惠特曼的《草葉集》相媲美。

  《馬楚·比楚高峰》則是一首藝術風格極富浪漫色彩的抒情長詩,這首詩一改前期詩作那種超現實主義的因素。專家們說,這首詩一共用了84個抒情性的形容詞,被認為是巴洛克詩歌史上最卓越的詩篇。

  馬楚·比楚是秘魯印第安民族的古城,位於2400米高的高山上。1943年,聶魯達辭去外交公職後,在返回智利的途中,專程來到秘魯的馬丘比廢墟,眺望被安第斯群山包圍的石頭建築,瞬間感到自身的渺小,於是浮想聯翩,寫下了這篇激情昂揚的《馬楚·比楚高峰》。

  那時深情的愛給予我們,

  仿佛一鉤彎長的月亮。

  像一把隕石包裹的劍,

  我伸出顫抖的溫柔的手,

  插進地球生殖力最強的部分。

  凹陷的桌子上,

  有如玩一場牌的賭博,

  只剩下靈魂;

  石英和失眠,淚在海洋中宛如冰冷的池塘,

  可是他還以鈔票和怨恨折磨和殘殺它。

  在歲月的地毯下面窒息它,

  在仇敵的鐵絲編織的衣衫里撕碎它。

  生靈好比是玉米,

  在失敗的行動和悲慘的事件連綿不斷的穀倉中,

  一顆顆地剝落,

  從第一到第七,到第八,

  每個人面臨的不是一次死亡而是多次死亡;

  每天一次小小的死亡,灰塵,蛆蟲……

  通過憑弔這一古蹟,詩人突然感悟道:美洲大陸古老的歷史文化並不比歐洲古老文化遜色。接著,他又聯想到美洲的現狀,於是心不能平靜,他要提倡現代拉美人應該為此感到自豪,並從中汲取獨立、民主和自由的力量。詩人把生靈比作玉米,十分獨特,由玉米引向對死亡的致哀。這其中包含著詩人艱險的人生。他曾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20世紀40年代時,智利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勢力掌權,並指控聶魯達犯有「叛國罪」而被迫逃亡國外。通過這部長篇抒情詩,詩人在情感的激越抒發中表現了對歷史和大自然的感受和對社會人生的愛憎。

  西班牙著名詩人加西亞·洛爾卡曾說:「聶魯達的詩以一種拉美無人能及的充滿激情、柔情、真情的音調橫空出世。」馬爾克斯也曾訪問過聶魯達,他回憶:「從那時起,我一致認為,巴勃羅·聶魯達是20世紀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詩人,他描寫任何事物,都有偉大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