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亨利·柏格森於1859年10月18日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波蘭猶太血統的英國公民、音樂家,母親是愛爾蘭血統的猶太人。他的幼年在倫敦度過,9歲時全家遷居巴黎。從中學時代起,柏格森便對哲學、心理學、生物學發生濃厚興趣,尤其酷愛文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孔多塞中學。
1878年,柏格森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獲哲學教師資格,於1881年起在中學任教。188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柏格森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哲學專著《時間與自由意志》。
1896年,柏格森他出版第二部哲學論著《物質與記憶》,並因此一舉成名。1897年被聘為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講師,1900年起至20年代中期,任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
1907年,柏格森的代表作《創造進化論》出版,全面闡述了其生命哲學體系,名聲為之大振,許多人都擁入法蘭西學院來聆聽他講授哲學,在法國甚至出現了「柏格森熱」。
1914年,柏格森當選為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和法蘭西科學院院士。進入 20年代中期,柏格森健康狀況一度惡化,臥床不起,便辭去了各種職務。1928年,柏格森因他的《創造進化論》一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瑞典文學院第二次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一位哲學家,這在西方哲學史上是罕見的。
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直覺意識的研究》(1888)、《時間與自由意識》(1889)、《物質與記憶:身心關係論》(1896)、《形上學導論》(1903)、《創造的進化》(1907)、《生命與意識》(1911)、《精神的力量》(1919)、《綿延性和時間性》(1922)、《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1932)、《思想和運動》(1934)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年邁的柏格森強烈反對納粹政權對猶太人的迫害,拒絕與侵法德軍合作。1941年1月4日,他因病在巴黎逝世,享年82歲。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柏格森在他的哲學著作中,不僅表達了他的哲學思想,其所表達的方式也著實充滿詩意,顯示其卓越的技巧。比如,他的重要論著《笑》,就是運用一種文藝思想解讀了一個哲學理論。在這一論著中,他運用他對生命、記憶和自我的理解,來解決「人為什麼要笑」這個看似簡單實際相當複雜的問題,從中也研究了文學藝術中喜劇的來源。
柏格森反對過度的理智主義和唯科學主義,他認為,直接掌握意識現象和生命現象的是人的直覺,他揭示出哲學的錯誤是在於認為智慧是全部認識的最重要的和唯一的工具。根據柏格森的觀點,只有直覺才能在運動現實中直接掌握生命現象和意識現象。直覺排除了分析,能本能地、直接地把握精神並進入到精神意識的深處。
柏格森認為,作家在小說中所刻畫的人物性格是不能和在一剎那間與這個人物打成一片時所得到的感受相比的,小說描述這一人物的特點,其目的是同其他人作比較,而比較出來的東西乃是共有的、並非專屬的東西,因而我們便無法感覺到內在的東西。因此認為,描述只能讓人停留在相對事物之中,而得不到絕對的東西,要想得到絕對的東西,只能依靠直覺,直覺能使我們進入到對象的內部。
同時,他還揭示出在嚴密的計算時期和持續時期之間有一種模糊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人的生命內部分解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便是流暢的創造力。這種物質能在人的心理上恢復自由的觀念和把人引導到能同時產生生命和物質的上帝那裡。柏格森的這種觀點對後人的影響很大。
柏格森認為我們的行為取決於我們的存在,而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存在就是我們的行為,我們在不斷地創造自己。柏格森強調說,生命同意識一樣,每時每刻都在創造某種東西。
文學藝術在柏格森的哲學思想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他看來,文學藝術是一種特殊的東西,是一種持續創造力的最為豐富的證據之一。
2.經典聚焦
諾貝爾文學獎對柏格森的授獎詞中,曾提到他的代表作《創造的進化》,是這樣說的:「他創作出了驚人宏偉的詩篇……可以毫不費力地從中獲得巨大的美感。」
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所採用的論述方法,一改往日哲學界通用的概念法或抽象法,而是在風格上不失嚴謹和簡潔的同時,適當運用色彩和比喻,使得辭藻華麗,文體優美,毫無哲學論著的枯燥感。
書中通過論證「生命衝動」的理論和直覺主義方法論,對之前的進化論哲學體系予以深刻的批判。在《創造的進化論》中,柏格森反對唯心主義,但也反對實在主義以及與現代科學緊密聯繫的實證主義。例如,像亞里士多德、笛卡兒、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康德等哲學家所一致認可,甚至吹捧的「理念」即「上帝」理論,他要破除,而且要用自己所推出的「實在」來彌補這一缺陷;他所謂的「實在」就是真實的「綿延」,亦即「生命衝動」。同時他指出,建立在實證主義基礎上的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在人為地剪裁自然事實,只能認識事物相對的靜止狀態,不能深入認識運動不息的萬物的「絕對」。所以,他的理想,就是要使哲學成為實證科學的「延伸」,即科學與形上學相結合,從而把握生生不息、不可分割的「全部的實在」,或者萬物造化的「絕對」。
該書的出版標誌著柏格森生命哲學的成熟,其提出的生命哲學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哲學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