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1862年11月15日,德國東部西里西亞一個叫薩爾倫布次的地方,一家旅店主人又迎來一個小生命,他們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日後這個小生命在文學領域為他們家族光耀了門楣。它就是格哈德·霍普特曼。

  1868年起,霍普特曼在當地小鎮上讀小學。1874年,他去往當時的德國文化名城布雷斯勞讀中學。但從小生長在小城鎮的霍普特曼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環境和普魯士的學校教學,他尤其看不慣老師們在教學上刻板嚴厲的強硬態度,以及貴族同學們的優雅舉止。總之,霍普特曼第一年經常因病而不能上學,後來不得不重修第一年的課程。但這一年的閒暇讓他有機會去劇場聽戲。

  七年級時,霍普特曼家的旅館遭受經濟危機,而他的成績又十分勉強,於是輟學進了叔叔的農場務農。這之後,他又參加了藝術考試,但都沒有通過。1880年,霍普特曼被布雷斯勞藝術學校雕塑班錄取,一年後因為「不良的行為舉止和不夠勤奮」被退學,後來又被重新錄取。

  這期間,霍普特曼曾為哥哥的婚禮寫了一齣戲劇「愛情的春天」,並在婚禮當天首演。大概是源於這部戲劇,霍普特曼在婚禮上結識了新娘的妹妹瑪麗·蒂訥曼,他們一見鍾情,並私訂終身。

  1882年,他進耶拿大學攻讀歷史、哲學和藝術史,但是霍普特曼很快又放棄了學業。瑪麗·蒂訥曼又資助霍普特曼去地中海旅行,他決定在羅馬定居做一名雕刻家,但事實很快證明這個想法是多麼失敗。失望的他回國後,在德勒斯登皇家學院學習繪畫,但並沒有完成學業,此後又進入柏林洪堡大學學習歷史,最終也是無疾而終。

  1885年,他同瑪麗·蒂訥曼完婚,定居於柏林郊區的埃克納。此後,惠普特曼開始了文學創作。1889年,他的第一部劇作《日出之前》在柏林「自由劇場」首次公演,大獲成功後,他一舉成名,成為德國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代表人物,這部劇作也成了德國自然主義戲劇的代表作。

  此後,霍普特曼一發不可收拾,創作了自然主義劇作「家庭悲劇」《和平節》(1890)和現實主義的劇作《寂寞的人們》(1891)、《織工》(1892)、《獺皮》(1893)、《弗洛里安·蓋耶爾》(1896)。其中《織工》被認為是霍普特曼的代表作,同時被稱為德國戲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1893年,霍普特曼一改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風格,創作出極具夢幻色彩的《漢娜升天記》,標誌著作家的劇作發生轉折,從此走上象徵主義的路途。同時憑藉這部劇,霍普特曼成為戲劇界新浪漫主義的代表。這一時期的重要劇作有《沉鍾》(1896)、《可憐的亨利希》(1902)、《碧芭在跳舞》(1906)等。當然,霍普特曼並完全沒有擱置現實主義的發展,同時創作出《馬車夫亨舍爾》(1898)、《羅莎·貝恩特》(1903)、《群鼠》(1911)等反映現實的作品。

  除了《日落之前》(1932),霍普特曼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所創作的劇本都不算成功。這部劇同他的成名作《日出之前》有異曲同工之妙。

  晚年的霍普特曼創作了一些小說,例如以古希臘神話為題材的《阿特里登四部曲》(1941耀1948)等。至此,霍普特曼一生共創作了47個劇本,5首敘事詩,21首散文詩,還有一些小說。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霍普特曼受到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影響,曾對戰爭性質認識不清,後幡然醒悟,旋即擁護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霍普特曼便遷離柏林埃克納,前往西里西亞的阿克內膝道夫,過起了閉門謝客、深居簡出的日子。

  「二戰」結束後,霍普特曼有心要致力於恢復戰後德國文化的工作,然而就在他準備遷回柏林的前夕因肝炎去世,那是1946年6月6日。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1844年6月,德國西里西亞地區的紡織工人,因為不堪包買商和工廠主的殘酷盤剝而奮起暴動。紡織工人聚眾上街遊行,他們搗毀了工廠主的住宅、廠房和紡織機,焚燒工廠里的財務票據和帳本。政府出動地方軍隊進行鎮壓,結果導致流血衝突,織工死了11人,重傷數十人。於是激起更大的民憤,暴動升級為起義。最後普魯士政府調動大批軍隊,才將起義鎮壓下去。而我們的故事正是源於這次真實事件。劇本中被壓迫被剝削的工人第一次以英雄人物的姿態登上舞台。劇本似乎在向人們號召:安分守己只能招致敵人的殘殺。只有起來鬥爭,才是唯一的生路。

  2.主要人物

  德賴西格:工場主

  主人公德賴西格是一名紡織業工場主,本來財富並不多,靠著剝削工人而成為暴發戶。他自己生活得極其奢侈,對工人卻十分殘忍、苛刻,付給工人的工資少得可憐,令工人們「不得不為一片麵包工作」。因此,大家對他早就痛恨不已,於是好幾個晚上唱著織工之歌從他門前示威走過。直到有一天,德賴西格再也受不了這種威脅,便將其中一名工人抓走送交警察。織工們眼看自己的夥伴被場主抓走,於是強烈要求釋放工友,但這個要求遭到了當局的拒絕,革命由此爆發。

  無疑,工場主德賴西格是整部劇的關鍵人物。事實上,整部劇其他的人物都是以各種工人出場,並沒有主次之分。比如,曾有一個來送布匹的年僅8歲的孩子昏倒在地,德賴西格便責怪孩子的父母實在太懶,竟然讓生病的孩子跑這麼遠的路來送貨。同時,他向孩子伸出了援手,然而當他聽到孩子低聲呢喃說自己是因為肚子餓才暈倒時,他的臉竟一下子變得蒼白,趕緊以聽不清為由搪塞過去。餓昏的孩子的出場將德賴西格那假慈悲真剝削的嘴臉暴露無遺。同時,這樣的安排也為織工日後起來反抗做下了鋪墊。

  莫里茨·耶格爾:退伍軍人

  莫里茨·耶格爾是一位剛剛退伍返鄉的軍人,他的出場為整部劇帶來了新鮮的氣息,也為起義增添了活力和動力。他對織工們說:「咱們要是團結一致,就能跟大老闆針鋒相對……到這時咱們既用不到國王,也用不到政府,咱們可以乾脆說:咱們要這個和那個,不要這個和那個……」任何起義或革命都需要這樣一類人物,他們面對新鮮事物是激動的,面對改革是具有煽動性的。他性格中的活躍因子最終將整部戲推向高潮。

  耶格爾作為一種美好的象徵進入了織工的生活環境,他以外來人的身份,開闊了織工們的視野,喚醒了織工們對光明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悲慘命運並非上天安排的,是可以通過改變世界來改善的。

  希爾澤:老織工

  希爾澤是一名傳統老織工。當他聽兒子談起織工起義已經如火如荼地發展到了鄰近村莊,並且已經形成一種有組織的暴力反抗運動時,老織工希爾澤表示自己不願意參加起義隊伍,他願聽天由命。結果,這位懦弱的老織工不幸被流彈命中。老織工的出場代表了這樣一類人,即在資本主義剝削下選擇懦弱、妥協的具有劣根性的人。他們落後、保守、虔誠,並安於命運。他的死,象徵了舊觀念的滅亡,新觀念的崛起。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織工》的主題更具思想性了。

  3.藝術特色

  霍普特曼在《織工》中,運用了許多自然主義的創作手法,並運用了大量敘事手段。如舞台提示、環境描寫、人物細節刻畫,更好地烘托出了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發展的必然性。

  《織工》的成功還源於霍普特曼曾不遺餘力地進行多次實地考察,因此舞台展現出來的東西並非想像,而是真實可靠的,被矛盾和欲望糾葛著的人生。這種赤裸裸的真實感給人以觸目驚心。如劇中鮑默爾特大娘的形象的刻畫:溫暖的陽光也照在老大娘的臉上、脖子和胸口上。她的臉上皺紋滿布,血色全無,瘦得只剩一副骨架。她的兩眼深陷,因為長期在灰塵、煙霧和燈光下工作,弄得雙眼紅腫,迎風掉淚。長長的、甲狀腺腫脹的脖子上全是皺紋和青筋,褪色的破衣罩住她乾癟的胸脯。

  另外,《織工》還採取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這是自然主義慣用的手法。結尾處,織工起義沒有失敗,隊伍也沒有被官兵打垮,只使用了一句舞台提示「不斷的烏拉聲,烏拉聲漸漸遠去」暗示了織工鬥爭並未結束。從整個五幕劇來看,似乎每一幕劇的結尾,霍普特曼都不厭其煩地運用這種表現手法。這使得《織工》每幕劇間缺乏必然聯繫,各幕獨立成章,但從整體來看,它們又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因為每幕劇都是向著一個主題前進的,即織工們從受壓迫的環境中逐漸覺醒,他們正在為恢復自己的權利而鬥爭。

  《織工》一劇符合自然主義的所有要求,比如全劇並不拘泥於情節完善,卻十分注重生活素材是否真實,該劇從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獲取素材,人物對話也極力模擬生活語言,再加上逼真的舞台裝置和布景,這些都為觀眾展現出一副生活的畫卷。但霍普特曼並不流於哪個文學流派,他總是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創新。比如,我們在《織工》中看不到傳統意義上的主人公,因為整幕劇並沒有一個貫穿始末的英雄。霍普特曼所著力刻畫的是每一幕劇里都出現的一些織工形象,像退伍士兵耶格爾和老織工希爾澤等。

  總之,霍普特曼的《織工》雖源於自然主義,卻又打破了自然主義那種不可違背的宿命論,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宣揚了一種進步思想。雖然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織工》被禁止了多次,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廣大的認可。弗朗茨·梅林曾在《新時代》雜誌上撰文指出:「任何一部德國自然主義作品都遠遠不能和《織工》媲美。」《織工》不但是霍普特曼的代表作,更是德語戲劇文學中不多見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