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這都是託了寧季和蜜寶的福,老寧康氏忙不迭就上門來感謝了。
知曉老寧康氏素來是個體面人,不肯在這些小處上失禮節。寧老太太只是搖頭道「都是一家人了,何必要這樣呢。」
老寧康氏只是笑了笑「一家人也不能總占便宜,要講個有往有來的。」
剛走出門口的寧張氏聽到這一句話,覺得是在意有所指地說自己,當即就黑了臉,不陰不陽地打了招呼「大伯母來了。」
畢竟是年老成精的人了,老寧康氏一見寧張氏就知道她在想什麼,當即笑眯眯地道「等過兩年二頭長大了,我們大東在潛火隊站穩腳跟了,就讓他和隊長說把二頭也弄進去。」
「也算是給了二頭一個出路了。」
寧張氏面色好看了一些,卻仍有些拿喬地道「再過兩年的事誰說得准,說不定我們二頭到時候都有更好的差……」
話說一半,她就在寧老太太冰冷的瞪視下閉了嘴。
老寧康氏只當沒察覺,笑眯眯地拍著寧張氏的手道「我這個做奶奶的只有盼著孩子們好的。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我就坐等你給二頭找到更好的前程了。」
寧張氏本來只是客氣一下,登時又被噎得下不來台了。
——她又不是蜜寶那古怪丫頭,這些年了都拿二頭的出路沒辦法,哪兒能在兩年內又憑空蹦出一個好前程?
這時蜜寶玩著羊骨頭的間隙,瞥見了老寧康氏包裹里的一大件蓑衣,歪著頭好奇地問道「大奶奶,這是什麼啊?」
那長得像莊戶人家尋常避雨所用的蓑衣,織的卻比尋常蓑衣要更細密些,正好適合寧大東與寧二東與寧三東三人的身量。
老寧康氏笑著道「這是我給你大東哥哥織的衣裳,潛火隊是要給鎮上民居救火的,經常要穿梭於火場。」
「你大東哥哥他們平時把這東西泡在水裡,再救火的時候濕淋淋地披在身上,就可以讓身上不被燒著了。」
「不過聽說鎮上更夫每日都要檢查火燭,這些年鎮上失火併不太多,這件衣裳能用的次數也不多。」
「倒是那汴京城樓多人多,每逢有大火都十分危險呢。」
說著她嘆了口氣。
到底是做危險的救火活計,儘管知道這是百里挑一的好差事,為人長輩的仍難免會擔心。
仔細端詳著那蓑衣,蜜寶歪著頭道「可是如果火勢太大的話,蓑衣里的水不也是會被烤乾的嗎?這天下就沒有不會被火燒著的布,再用它做成救火的衣裳嗎?」
此話一出,屋內人都笑了。
寧程氏搖頭笑道「到底是童言無忌呢。這天底下哪兒有不會被火燒著的衣裳。若是有了那衣裳豈不成了仙衣了?」
「仙衣倒不至於。」老寧康氏只是溫和笑笑,揉著蜜寶的小腦袋道,「如今京城鎮上的潛火隊都為這發愁呢。如果咱們蜜寶真發現了這種衣裳,就不只是為你大東哥哥他們造福了,只怕汴京城裡的官家都要親自賞蜜寶,替他老人家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呢。」
寧五姑娘捏著蜜寶的小鼻子,促狹地笑道「官家的賞賜定然是不老少的。那到時候我們蜜寶豈不是又要發財啦?」
一眾人又是善意地鬨笑著。
唯獨寧張氏沒覺得哪兒好笑,冷淡瞥了一眼寧蜜寶,不屑地撇了撇嘴道「還不會被火燒著的衣服呢!還被京城的官家賞賜呢?是真當自己是點石成金的神仙呢?」
「我就還不信這天下還有這種衣裳呢!」
雖然眾人的鬨笑並無嘲諷之意,但蜜寶還是高高鼓起了小嘴巴。
她方才問那一句話並非隨口渾說的。
以前她不認識字時,系統為了教她學習·天·下知識,會時不時給她講各種經史典籍與實用知識。
——其中它就曾提到了一種叫『火浣布』的東西,是用火不會燒著的。
很喜歡大奶奶一家人,她是真心想要找到這種布,為大東哥哥三人做防火衣裳的。
但家裡人卻都只以為她是童言童語!
這讓她覺得自己被小瞧了!
心內生起了小脾氣,蜜寶決定暫時不理大奶奶他們了。
她要自己找到那種不會燒著的布!
於是她偷偷跳下了床,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找到了寧叔濟和寧程氏給自己買的紙筆,給四叔和三頭哥都寫了一封信,讓他們瞞著家裡其他的人,幫她找一下一種叫做『火烷布』的布,。
想著昔日系統的介紹,她在信件的最後添了一句——可以多去西域往返貿易的商人里打聽打聽。
四叔如今已出發去了州學,認識的人更多一些。三頭哥所在的牙行專門做中介生意,認識得人脈也是極廣的。
讓他們幫忙留心一下邊境貿易的商人,或許能夠找到這傳說中的『火烷布』的。
寫完了一封信,蜜寶用了一顆奶糖賄賂了寧三東,讓他不許把這件事告訴家裡其他人後,才偷偷將信塞給了寧三東,讓他順便帶到了鎮上去。
並不知道方才『不會燒的布』的風波,寧三東只當是蜜寶想念哥哥與叔叔了,拍著胸膛地答應了。
——果然都未驚動任何人。
……
今兒個特地來寧家走這一趟,老寧康氏除了送寧大東三人去鎮上報到,與特地到寧老秀才家感謝外,還給寧老秀才帶來了一個消息。
「弟妹聽說了嗎?因通判大人最近在咱們臨縣當欽差查案,著縣和臨縣兩個縣的大老爺圖表現,要聯合起來給門口那條河清淤了。」
「這次大概要召集四百個民夫,每村每戶都至少要出一個人,做上足足二十天的功,待遇是每天二十五文。」
「我們家打算讓大東爹、二東爹和三東爹他們幾個都去試試。到時候弟妹家要不要分點河泥?」
河水清淤一向是官員政績之一。
只是這項工程費時費力又麻煩,相比於更輕省的清空牢獄裡的犯人,增加多少戶的賦稅來說太吃力不討好,一般情況下的官員都不太愛特地折騰。
但附近的莊戶人家卻是很歡迎官府派人來清淤的。
這不僅是因為如今官府還算富裕,每次清淤雖然屬於徭役也會給發工錢,多少能給家裡添點兒嚼用錢,還因為那河底清出來的淤泥是比堆肥更難得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