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緊接著就聽到典青岳淡淡道:「既如此,公主請回吧。我在貴軍中了毒,公主也到了我軍作過客,如此,兩不相欠。」
他話說得好聽,表面上似乎風光霽月、既往不咎,可是陰素霓稍一回味就明白,言下之意就是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在這個特殊的節點,典青岳的軍力比她強大,戰盟的援軍又還未趕到大潼關,正是奪城良機,她正需要典青岳幫忙,才能以佳績取悅父王;往遠了說,摩詰天在奇凌城的戰場也尋求聖域的協助。這種情況下,她卻犯了大錯,令典青岳在自己軍中受了毒傷。
要令這前嫌冰釋如水過無痕,只需要遞出一支神箭。她做還是不做呢?陰素霓咬著唇道:「典先生,您受了毒傷是素霓之誤;可是神箭乃是摩詰天用作國嫁之物,拿它來補償予你,恐怕……」
如果寧小閒在這裡,立刻就會知道陰素霓說出這話要糟。果然典青岳的臉色沉了下來:「公主之意,我不配得它為賠償?」
以陰素霓的話意,典青岳受傷是她私人的失誤,不可拿國家寶物來抵賠;聽在典青岳耳里,可不就是他不夠資格?
這就要說到神器的價值問題了。放在個人身上,那是萬金難求的寶物,提升戰力的大殺器,就如寧小閒當年在白玉京發賣會上競拍南明離火劍,那是舍了全副身家,又是賒又是當,最後還和多少宗派撕破臉才終於把它搶到手?
可是放在當下這樣宏大的戰場背景中呢?和能夠左右戰局的其他因素相比,它能排在第幾位?
說穿了,不過是件法器。
如果上升到這樣的高度來考量,陰素霓再聽到典青岳的言語,心裡也不由得有些著急,臉上卻是笑容滿面:「典先生說哪裡話來?這樣罷,我願將自己的私軍都借與先生,共五萬之數。攻城開寨,盡可用之,定是如臂使指。」
陰素霓貴為公主,在摩詰天有自己的封地,也豢養了一支私軍,戰力甚強。在狼煙四起的南贍部洲戰場,莫說是五萬精兵了,有時就是多出五百人、五千人,或許就能改變戰局、奪取勝利。
兵將、計策、運氣,這些才是戰場上致勝的關鍵,而不是一件兩件神器。五萬兵員,其實已是很大一塊蛋糕,把它們割捨出去,連陰素霓自己都覺得肉疼不已。
典青岳也是微微一笑:「即是眼下攻打大潼關這支隊伍?公主還是自己先留著罷,有朝一日要是嫁與我王,還可以再獻。」
陰素霓俏面一紅,也有些訕訕。五萬大軍還攻不下一個小小的大潼關,雖說主要是地形因素,說出去卻也是很難聽了。也不怪典青岳看不上。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她手下的大能太少,連混元境也只有這麼兩個——放在平時,這樣的陣容堪稱豪華,南贍部洲許多中小宗派尚且沒有仙人坐鎮呢,還一下就是倆;可是在當下這樣的曠世大戰中麼,她手中的高等戰力卻顯得有些單薄了。
這倒不是她小氣,不肯花血本招攬人才,而是摩詰天絕不容許「國中有國」的情況出現——有領地,有私軍,現在連高階戰力都有了,這不是想自立為王是什麼?因此在這方面對她進行了壓制。
和沙度烈前特木罕啚末之子啚炆一樣,她手下也沒有太多人才,這是國家對王儲王女們作出的限制。這限制只在一種情況下會發生改變,那就是大規模的戰爭!
所以啚炆才這樣渴望南贍部洲大戰的到來,因為那是他打破舊有框架束縛,大展拳腳的機會!
這道理放在陰素霓身上,也同樣行得通。
其實典青岳除了看明白這一點以外,還將另一個關鍵也想得尤其透徹:
如果陰素霓和神王完婚,那麼這五萬私軍也相當於陪嫁了。雖說那是她的私軍,是她壓箱底的寶貝,可是以皇甫銘的本事,要將這五萬人調出來自己用,還不是易如反掌?
陰素霓說得好聽,什麼借五萬精兵與典青岳,其實不過是提前預支了自己的嫁妝而已。
這個女人,倒是很有兩分心機。
說到這裡,典青岳脾氣再好,臉上也帶出了兩分慍色,不由得振袖而起。
這明顯就是打算撂挑子的架式,無論是真心還是作態,陰素霓都要想辦法挽回,否則後果連她也承擔不起。
如今,走一步算一步吧。
典青岳還未來得及開口,她已經搶先道:「好,我將桑梓箭贈予先生,以作賠禮。不過——」
典青岳的態度立刻就溫和起來:「公主有話請說。」
她說得斬釘截鐵:「先生要助我拿下大潼關、奇凌城,以及奇凌城以西的曲關、天星兩城。」
這條件乍聽之下和先前的協議並沒什麼不同,可是出兵相助和出兵打下城池,分明就是兩個概念。前者還可以作一作表面功夫,後者卻要下死力氣了。
只要她肯拿箭出來,那就好辦。典青岳略一沉吟即點頭:「好。」
隨後雙方再立協議,各自簽名畫押,陰素霓這才取出神箭,依依不捨交了出去。
取箭也是很有講究,要由她先對神箭說上三遍「暫付你於典青岳之手」,否則它從陰素霓身邊被取走、遠離了神王血脈,立刻就會暴起傷人。而後她再將神箭擦拭一遍,置於玉匣之中,由她親手封印好,隔絕了人氣,隨後將之放進儲物袋,這才轉遞給典青岳。
倒不是為顯隆重,而是這寶物根本不能入外人之手。只要主人遠離,它自會掙脫騰空,去尋找自己的天命之主。
以它具現出來的威力,即使它是無主的,恐怕連典青岳身後的聖人境也未必敢說自己就能攔得下。
至寶入手,典青岳的神情都放鬆許多,爽快道:「天色不早,宜速攻大潼關。越明日,或許就能趕到奇凌城。」
果然是收了寶貝就好辦事。陰素霓腹誹兩句,面上卻要歡喜:「有勞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