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一戰威海

  三戰三捷的耿仲明在登州城內修整一天後,志得意滿的帶著本部及登州清軍約計餘人繼續撲向了福山縣和寧海州,但在耿部趕到之前,勇士營第二十二輔兵團的敗兵已經帶回了登州方向失利的消息。【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因此,福山縣和寧海州的明軍及「忠於」明朝的士紳在第一時間就作了鳥獸散,甚至兩城百姓也慌慌張張的逃到鄉下躲避,就只留下了兩座空城等候著耿仲明的大駕光臨。

  「收復」了福山縣和寧海州後,耿仲明遇到與孫傳庭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糧秣供應不上了,因此耿仲明便試圖通過洗劫周圍村落獲取補給,但眼下是初春季節,各地百姓手中的存糧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後,已經非常有限了,再加上得到兵災的消息,該跑的都已經跑了、該藏的也都藏起來了,所以,耿仲明一時間沒能籌措到足夠的糧餉。

  沒軍糧是不可能打仗的,所以無可奈何之下,自覺對手實在魚腩的耿仲明便決定留下大部分的兵力控制寧海至萊州一線,自己著率領4000精兵去攻打傳聞中明軍最後的據點威海衛城······

  因為里口山脈的阻隔,因此要想從陸路進抵威海衛城,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越過楊庭(羊亭)河、張村河,自半島的西側沿海地區北上,另一條則是從里口山東麓沿著威海灣沿海地區北上。

  但這兩條路對於耿仲明部來說都不太好走,尤其是後者,里口山東麓沿海灘地的平均寬度僅有1~5公里,完全在濟州水師的炮火射程之內----實際能打那麼遠的火炮還真沒幾門,但濟州水師的聲勢很大,耿仲明是不可能冒險的----因此權衡再三後,耿仲明最終選擇從更寬闊的半島西側北上,為此,耿軍還不得不翻越了大北山等幾個相對低矮的丘陵。

  道路難行,其實已經給耿仲明的進攻蒙上了一層陰影,但耿仲明自覺此前連摧數陣,所以對明軍戰力很是不屑,覺得威海衛城也會是一鼓而下的,所以便不顧部將徐得功的提醒,堅持要克竟全功。

  然而等到耿仲明率部出現在威海衛城下了,這才發現對手似乎與之前的大不一樣。

  是的,由於時間比較緊迫,所以於通並沒有辦法再那麼短的時間裡把威海衛棱堡化了,因此他只是簡單的修補了威海衛城,並把從各路投靠而來的本地武裝中撿練的可用士兵做了一番強化訓練而已。

  然而,從局勢大好到風雲突變、再到清軍出現在威海衛城下,前前後後也只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所以,於通的訓練結果並不令人十分滿意。仟千仦哾

  只是,朱由崧已經投入資源----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的前身是原定濟陽師左廂旅一部兵馬----於通不打一下,就直接跑路的話,也是沒辦法交代的;所以,自覺有海上炮火支援,後路無慮的於通最終決定用手上約3000人的兵馬碰一碰耿仲明的兵馬。

  1646年四月十一日,耿仲明部小4000人出現在了威海衛城下後,得到探馬報告的於通便率著所部2500人出城迎戰----剩下500人則負責守衛威海衛城,並保護躲在城內的4000多名修城民夫工匠----由此打響了第一次威海衛保衛戰。

  面對倚城而戰的於通所部,實際並沒有在戰場上遭遇過祥福瑞軍的耿仲明大大咧咧的下達了試探的命令,於是,300名耿部精騎排成三個百人隊,然後以60彈指(432秒)的間隔依次出擊,向於通部展開了挑逗。

  由于于通部2500人其實都是戰兵,因此按每哨170名戰兵計算,實際編成了3個火銃哨、3個弓箭哨、1個炮兵哨、5個刀盾哨、2個槍矛哨在內的14個戰兵哨,具體呈現槍矛哨-弓箭哨-刀盾哨-火銃哨-刀盾哨-弓箭哨-刀盾哨-火銃哨-刀盾哨-弓箭哨-刀盾哨-火銃哨-槍矛哨的夾花陣型;內中,火銃哨、弓箭哨和槍矛哨都以四排菱形橫陣布列----主要是為了方便弓箭手和火銃手進行全隊齊射;也便於槍矛哨裝備的長槍同時正面對敵----刀盾哨則以正長方形的四排隊形做布列。

  其中火銃哨和弓箭哨單排士兵之間,彼此相距4尺(36米),所以弓箭哨和火銃哨這邊,每哨橫陣總長度約為6米;而刀盾哨和槍矛哨的陣型要緊密很多,單排士兵之間彼此相距1尺7寸(578米),所以單個刀盾哨橫陣的總長度約3米,單個槍矛哨橫陣總長度約為6米。

  至於哨與哨之間,大約有10米左右的間隙,而炮兵哨下屬的第1至第3炮隊的12門虎蹲炮就以單門布列的方式,安置這些縫隙處,為左右相鄰部隊提供近程壓制火力;炮兵哨下屬第4隊裝備的另外4門千斤佛朗機炮則布列在橫陣的後方臨時搶修的(用沙袋堆砌而成的)簡易炮壘之上,以為全團的遠程壓制火力。

  如此一來,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出城作戰部隊布設的戰線的總長度便維持在6+10+6+10+3+10+6+10+3+10+6+10+3+10+6+10+3+10+6+10+3+10+6+10+6≈671米左右;而單排耿部精騎之間,則彼此距離5~6米,正好形成了對勇士營全陣型的衝擊勢態。

  由於勇士營第十七團的骨幹是從京營各師輔軍部隊抽調出來的那些不適應熱兵器化的「老兵」,因此在經歷過馬汊河、芳湖、武昌南三場大戰的他們的帶領下,勇士營第十七團的新兵們面對聲勢浩大的敵方騎兵,勉勉強強的做到了呆若木雞。

  學習蒙八旗玩花活的耿部騎兵指揮官見無法誘使對方火銃在射程外開火,便決定改變計劃,把引誘對手開火的行動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騎兵沖陣,於是,在本隊指揮官的率領下,耿部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向似乎出現了慌張的第十七戰兵團陣列衝擊而去。

  對於新兵們面對敵人沖陣騎兵出現的緊張情況下,勇士營第十七戰兵團的老兵們極力安撫和約束著身邊的戰友,但效果似乎有些不佳,好在這個時候,耿部騎兵終于越過了那條生死線······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