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震撼了應天府百姓一整年(求訂閱!

  第299章 震撼了應天府百姓一整年(求訂閱!)

  顏元也明白,自己一把年紀了,說不定自己的父親早就死在了關外。

  但他作為人子,即便是父親死了,也要去他的牌位祭奠一二。

  一番動情的吐露後,王宏撰也是理解了他為什麼心靜不下來。

  「渾然,如果你信我,便先放下此事,關外兇險之地,不如先入朝為官,屆時請錦衣衛襄助一二,必定比你一個人孤身尋找來得快!」

  別說,王宏撰的話還挺有道理,雖然多年習武,顏元自信自己可以在關外安然無事,但關外那邊大,自己一個人尋尋覓覓,何時才是頭。

  「山史先生,那便聽你的!」

  搞定,國子監祭酒有了。

  士子們的心在亂動,百姓們也一樣。

  當近衛軍第一鎮進駐應天城時,也不知是耀武揚威還是單純地想給應天城的市民表演點花活,隨著潘阿強一聲口令,隊伍突然改齊步為正步,發出啪啪的腳步聲。

  時值冬季,江南陰冷,大明的近衛軍沒有穿戴鎧甲,士兵們穿著清一色的德三改良款呢子大衣。

  小鬍子作為一個藝術家,審美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至少他的衣品對於華夏人來說,也恰好正在點上。

  見多識廣的應天城市民們甚至看出了這些大明天兵們衣服毛呢料子的高級之處!

  穿這種衣服的,當然是天兵!

  以前那種只能叫丘八!

  天兵們突然踢起正步嚇了市民們一跳。

  這是行軍,不是演習,潘阿強也沒有傳令下去喊幾嗓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之類的口號。

  但就是這種只有刷刷的腳步聲和馬匹的嘶鳴聲,沒有任何交頭接耳,沒有任何碎語閒言的靜默,才更加令人壓抑,更加令人畏懼。

  應天府百姓見慣了大清拉胯的綠營,以及好不到哪去的八旗。

  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識大明的中式步操。

  雖然大明的《東寧步兵操典》脫胎於法國的步兵操典,但魔改過,起碼齊步、踏步都是按照中式來的。

  大明近衛軍充滿力量和紀律的步伐,配合著他們身上那股在鐵與血中淬鍊出來的殺伐氣息,遠比專門的閱兵慶典部隊更攝人心魄。

  如此精銳部隊,看得應天城的市民們十分激動,有的歡呼雀躍,有的抱頭痛哭:我大清回不來了!

  應天府皇城東暖閣依舊燭光跳動。

  李老太監見朱克臧疲憊地揉著太陽穴,不禁輕聲道:「皇上,天色已晚,您還是早點休息吧。」

  朱克臧擺了擺手,盯著手中的筆,頭也不抬道:「老李,遷都事急,得熬夜了。對了,幫我準備點兒夜宵。」

  李老太監仍是勸諫,「皇上,這遷都之事少說也得一年半載。您前幾日一直臨戰指揮,這又忙於應天城中繁雜事宜,可當心身體吃不消。」

  「無妨。」朱克臧抬頭微笑道。

  「遷都雖不是一朝一夕能畢,但只要朝廷開始北徙應天,對大明社稷的意義就絕非一般,所以能早一日發動,便須盡力而為。」

  作為老P社玩家,只要他遊戲把韃清推到長江以北,那就必須遷都應天府,這是精神大明人的信仰。

  另外,他看過不少史料以及論壇上歷史大神們的分析,自是清楚此事的意義之重大。

  遷都南京,首先便昭示了新大明的正統性,這在皇權思想深入人心的時代極為關鍵!

  先前隆武朝定都福州,普天之下莫不拿他當做苟延殘喘的偏安小朝廷,尤其對割據勢力更是如此。

  宗親們認為伱朱聿鍵能在福建立朝,我為何就不能在桂林、建昌、浙江稱帝?

  非宗親之人只要有些實力,也都琢磨著擁立一名老朱家的子弟,由自己操控。

  而天下百姓、士子也都極為迷茫,不知該要投效於誰,最後往往是誰離得近就聽誰的。這便造成了南明時期山頭林立,內鬥內耗極為嚴重的局面。

  而且,狗韃清竟也聲稱自己是大明正統!

  而且經過罕見文人不斷粉飾、宣揚,現在的百姓們也漸漸接受了這種謊言。

  然而,只要新大明能重新定都應天府,那麼上述的一切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

  新大明擁舊都立國,率華南百姓伐虜,九州大地之上還有誰能不奉其為正朔?!

  可以說,只有在應天府建都的大明,才是天下萬民真正承認的中央政權!

  才能夠對整個華夏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承天府孤懸海外,不合適當收到。

  廣州府的話,朱克臧很喜歡,但是終究底蘊不足。

  除了能夠獲得大明正統的地位,遷都應天府還有其他極多好處。

  諸如在經濟上,以應天府為都,可以就近統治天下最為富庶的江浙之地。

  這裡人口稠密,才俊輩出,這才剛打下來沒多久,就收穫了不少大儒投靠。

  而且江浙之地物產豐富,曾貢獻了天下三分之一的賦稅,正是重振大明的重要支撐。

  魯王曾憑藉大半個浙江便能「單挑」韃清十多個月,由此就可見一斑。

  此外,現下大明與韃清已形成隔江對峙的局面,遷都應天府,正可發揮國都政治、經濟、軍事集中的優勢,就近北伐!

  以後全復華夏以後,也不會再改國都了,應天府就是最終首都。

  新大明可是擁有南洋的大量地盤的,還要向澳洲殖民,如果再以順天府為首都,根本不利於國家發展。

  最後,江浙之地乃是明末西學東漸的發源地,有大量自然科學方面的人才,利於朱克臧後續繼續改造儒學。

  現在的儒學已經被朱克臧魔改成兇猛的真儒,武德夠充沛,得研究一下學問了。

  比如怎麼將科學融入真儒。

  想到科學,朱克臧立刻便想到,應當儘快在應天府建一所研究科技的學府。

  當然,不能叫大明皇家科學院,因為這些文化人還不懂什麼是科學,不如就叫大明格物致知學院!

  一說到格物致知,這些文人不就懂了嘛!

  還有承天府的大明皇家製造總局是否也可以遷到應天府來,作為格物致知的配套設施……

  他剛提筆寫了幾行字,李老太監進了屋來,一旁輕聲道:「皇上,夜宵備好了。」

  又轉身示意隨行的宮女將幾樣吃食擺在朱克臧的案頭。

  「還真有些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