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

  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

  夜色如墨,涼風乍起。五屯所城外,戰場上遺留了無數屍體,傷員的呻吟聲不絕於耳。

  今日這一仗,戰事並不激烈,但死傷甚重。當然,死者大部分都是無辜的難民。忠貞營中披甲精銳不多,很多都是強拉的壯丁,不習戰陣,傷亡很大。

  春秋無義戰,今日之戰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意外之喜是,赤軍活捉了劉芳亮。

  「爵帥,我軍活捉了劉芳亮!」教導局長褚永培闖入中軍大帳,興沖沖地說道。

  帳內點著數支馬燈,丹初正湊著燈光批閱文書,聞訊大喜,起身問道:「劉芳亮現在何處?」

  「還有俘虜營里。他原本就得了熱病,身體尚未痊癒,又受了傷,故被我軍俘虜。傍晚時,有俘虜指認,一審訊,果真是劉芳亮。」

  「很好,」丹初在帳中來回踱步,說道:「立即帶他過來見我。切記,對他客氣一點。」

  「我曉得。」褚永培告辭而去,未幾,帶回一員三十多歲的壯漢。

  他右手綁有繃帶,顯是受了傷,臉色蒼白,一副大病初癒的樣子,立而不拜,態度桀驁不馴,鎮定自若,見慣大風大浪。

  「你便是劉芳亮?」丹初不以為忤,問道。

  「正是。」劉芳亮昂首說道,斜視丹初,似有睥睨之意。

  「劉芳亮,你已是我軍俘虜,還敢無禮?」禇永培喝道,怒目相向。

  「病而被俘,非戰之罪也。閣下要殺要剮任便,只是我膝蓋太硬,此生只拜大順皇帝,不拜他人。」

  「混帳!」親兵隊長岑勇喝道,持劍逼向前來。

  「退下!」

  「爵帥!」岑勇喊道,甚是不甘,見丹初神色凜然,只得恨恨地退後兩步。

  「壯士!賜坐!」

  劉芳亮大喇喇地坐下,態度稍稍收斂。

  「聽說,明遠是長安人?」

  明遠?岑丹初竟知道他的表字,還知道他的家鄉?

  劉芳亮大感意外。他本是個粗人,粗通文墨,戰功赫赫,大順建國時被李自成封為磁侯,身份顯貴,故而起了表字。不過,大順將領多為粗人,平時很少以表字相稱。

  「劉某確是長安人。」劉芳亮的態度緩和不少,語氣也不那麼生硬了。

  「哪一年投的軍?年方幾何?」

  「崇禎五年,年方十七。」

  天啟七年(1627年),陝北白水縣農民王二率領饑民起義,殺死知縣,占領縣城,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當時陝西巡撫怕朝廷怪罪,隱匿不報,陝北農民起義遂成燎原之勢。

  次年為崇禎元年,高迎祥起兵響應。大約在崇禎二年、三年之交,李自成、張獻忠參加起義。

  劉芳亮於崇禎五年起義,在大順軍的資歷已經很深了。推算下來,他已投軍十七年,今年三十四歲。

  作為闖軍前部正印先鋒官,劉芳亮馬快槍急,號稱「白馬銀槍無敵將」,絕非浪得虛名。

  「那巧了,」丹初笑道:「咱們既是同鄉,經歷也相似。我於永曆元年三月正式投軍,入宣國公麾下為卒,時年也是十七歲。」

  猶豫片刻,劉芳亮違心地說道:「將軍文韜武略,練兵有方。劉某為粗人,不敢望將軍項背。」

  「哎,」丹初起身說道:「某為少年時,便仰慕明遠風采。『白馬銀槍無敵將』,『羅成在世,趙雲重生』,胯下閃電白龍駒,掌中梅花亮銀槍,想想就令人神往。

  「商洛山之戰,明遠一晝夜水米未進,以銀槍連挑官軍數名將校;朱仙鎮之戰,大敗孫傳庭,殲滅官軍主力;河北之戰,京畿以南官軍盡皆披靡;山海關之戰,力壓關寧鐵騎;潼關之戰,領兵直撲韃子大營……」

  丹初不吝溢美之詞,寥寥數語,勾勒出劉芳亮的傳奇一生。

  撫今追昔,劉芳亮亦不勝感慨。

  鼎峰時,他曾獨當一面,統率二十五萬大軍,掃蕩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明軍。左良玉、劉澤清、劉良佐等明軍悍將皆被嚇阻,不敢北上勤王。李自成順利攻占京師,崇禎被迫自縊。

  如今英雄日暮,劉芳亮只得與劉希堯抱團取暖。今日大敗,劉希堯被殺,劉芳亮被俘,已然窮途末路。

  好在岑丹初語氣懇切,劉芳亮還有一線生機。

  他不假思索,說道:「敗軍之將,不敢言勇。將軍謬獎,芳亮實不敢當。若有他事,將軍但說無妨。」

  「爽快!」丹初贊道:「明遠兄是我前輩,又是我同鄉,我決無殺戮之意。相反,我會釋放明遠兄,釋放忠貞營俘虜,歸還繳獲的戰馬、軍械。」

  「爵帥!」帳內眾將齊聲驚呼,全都是匪夷所思的樣子。

  不殺俘也就算了,善待俘虜也就算了,怎麼還要盡數釋放,還要歸還武器,這不是縱虎歸山嗎?爵帥是不是突然糊塗了?

  劉芳亮亦半信半疑,不知岑丹初又要耍什麼花招,反問道:「將軍此話當真?」

  「哈哈哈哈!」丹初大笑,說道:「我岑丹初向來信守諾言,說出去的話從不反悔。今夜已晚,明天吃過早飯,我連人帶馬一起釋放,軍械甲仗一道歸還,決不食言。」

  禇永培見丹初已作決定,附和道:「劉芳亮,赤軍對敵人從不手軟。抓到韃子,格殺無論,抓到綠營,必斬其右手,削其耳鼻。今日爵帥作此義舉,是沒把忠貞營看作敵人,而是當作了盟友。此中好歹,你要知曉。」

  「爵帥仁義,芳亮不勝感載!」劉芳亮大喜過望,起身單膝跪地,向丹初行了個標準的軍禮。

  丹初上前扶住他,鄭重其事地說道:「之前,我便遣使向李赤心、高必正通好,想必明遠兄有所耳聞。李、高二人受陳邦傅蠱惑,不明真相,使我兩軍多有誤會,乃至今日有此戰鬥。

  「我立志抗清,故創立赤軍,決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忠貞營兵強馬壯,與韃子有不共戴天之仇,是我赤軍的盟友。

  「今日,我們不打不相識。明日,我還將遣使通好,請忠貞營進取柳州。明遠兄見到高夫人、李赤心、高必正、黨守素、劉國昌諸公,請轉達赤軍通好之意。今後,赤軍與忠貞營應當相互提攜,矢志抗清。」

  忠貞營之所以謀取南寧,實因劉希堯、劉芳亮二人。丹初對此心知肚明,並未點破。

  劉芳亮也急於修好,說道:「爵帥放心,我必會遊說忠貞營諸將謀取柳州。不過,若爵帥允許忠貞營借道走潯江北岸,則此事必成無疑。」

  丹初不假思索,說道:「若忠貞營約束隊伍,不事擄掠,赤軍可以借道。」

  「有爵帥這句話,芳亮有把握說動李赤心。若事不成,願提頭向爵帥謝罪。」

  丹初笑了笑,農民軍將領,就是這麼樸實。忠貞營備受排擠,已然山窮水盡,又缺少像孫可望、李定國這樣的梟雄。有實力無野心,老兵猶在,隊伍已然渙散,這樣的忠貞營無疑是赤軍最理想的盟友。假以時日,待赤軍壯大之後,收編忠貞營又有何難?

  丹初令人備酒,為劉芳亮送行。

  臨別之際,劉芳亮再次拜射,說道:「爵帥,大恩不言謝,咱們後會有期。」

  丹初和他喝了一滿杯酒,意味深長地說道:「明遠兄年富力強,驍勇善戰,不應在忠貞營屈才。他日,兄若在李赤心、高必正那裡受了委屈,不妨屈尊到我赤軍。我必恭迎兄於十里之外,拜兄為上將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