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問道:「許愛卿,你有何辦法快快說來。」
崇禎皇帝雖然調兵遣將,準備了七十萬大軍,傾全國之力,準備拿下山東,他是志在必得。
但是在目前而言,還沒有必勝的把握,因為敵人實在是太強了,太能打了,武器太先進了,也都有錢,在很多方面它可以壓著大明來打。
也因為華夏軍極其驚人的動員能力,他們可以通過海運和船運,把大量的兵力和物資迅速運轉過去,支援各處。
華夏軍的後勤補給方面,可以壓倒大明,這一方面令皇帝深以為憂。
雖然他們有七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反攻山東,看起來聲勢浩大,但是崇禎皇帝明白一點。
他們多半可以旗開得勝,迅速的攻入山東,但是攻入山東容易,但等他們大軍深入,補給線拉長以後,很容易就會為敵所趁。
當敵人調集了大批的兵員和裝備,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支援前線和反攻他們的時候,就是他們敗退之時。
但是以許建強所言,如果摧毀了對方的運河,讓對方沒有了運河的便利,確實是大大加強了他們的勝算,至少在雙方都得不到後方支持。
許建強說:「大運河有兩大關鍵,第一就是河水,只要有足夠的儲水量,就可以讓它運作正常;其二就是依靠著運河而存活的千千萬萬漕幫中人,劉遠橋劉家能夠成就大事,離不開漕幫的全力支持,當年憑著漕幫的支持,他們可以做出許多事情,但是劉遠橋就是一個翻臉不認人的人,自從他們得勢以後,又開始拋棄了曹幫中人,不再重漕運,所以曹幫中人與他離心離德。」
崇禎皇帝一聽,就吸引了興趣,他說道:「你的意思是,你已經聯繫上了漕幫?」
如果是別的官員,他說這事的時候,最多只是能一個設想,但是許建強不同,許建強他敢拿這件事情來說事,肯定就是他已經聯繫上了對方,並且有很強的可執行性。
果然許建強道:「自從劉家起兵了以後,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漕幫,雖然掙到了一點錢,但是卻沒有獲得他們料想之中的東西,劉家畢竟還是把他們當狗,而且劉家他們的勢力主要是在南方,如果讓他們做大了以後,也都不需要把南方的漕糧賦稅運往北方,這就意味著糟幫將會丟了飯碗,所以微臣跟漕幫的幾位頭領聯繫,對方馬上就表示,可以合作。」
崇禎皇帝一聲冷笑,他說道:「現在才知道後悔,才知道抱薪救火之非。」
許建強說道:「現在知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漕幫幾大頭領他們開出了條件,他們將在作戰的時候,開始罷工,拒絕為華夏軍運送糧食,並且破壞漕運,事成之後,他們要求漕運就交由他們來管理。」
崇禎皇帝說道:「好大的胃口。」
大明的漕運,就是最為重要的國計民生,經濟活動,依靠這一條朝運河而活的人何止上百萬?其中的油水更是金山銀山,很多時候很多官員都知道,其實通過海運來運糧和運物資,更加的方便,效率更高,但是朝中就是無法通過,或者被各種勢力所限制。
說白了就是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許多人就靠他而活,劉家就是其中的一個,可見其中的利潤和金山銀山,就連皇帝都無法改變這一點,現在漕幫也是足夠貪心的,向他們開出了這樣的條件。
不過崇禎皇帝沒有猶豫多久,他幾乎是稍微猶豫以後,就大聲的說道:「答應他們。」
反正現在山東,也不在他們手上,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收復以後,就得視情況而論,對付貪心不足的人,沒必要如此的講信義。
崇禎皇帝看見許建強臉色有些奇怪,他就說道:「你覺得朕不夠真誠?」
許建強道:「不是?對付這些貪心不足之人,本來就沒必要講什麼信義,劉家給他們的錢,其實不算少,他們這是貪心不足,想要更多,所以雙方才談不攏,劉家才選擇更多的走海運,如果大明能夠早一步,像劉家一樣走海運,而不走漕運,估計會省下很多的錢了。」
崇禎皇帝冷冷的說道:「你這是在譴責先皇的不對嗎?」
聽到皇帝語氣不善,許建強覺得不妥,連忙跪了下來,說道:「微臣不敢。」
崇禎皇帝冷冷的說道:「這還真的是先皇們的不對,如果他們能夠切除這一塊,至少可以為朝廷省下百萬以上的錢糧,但是你可知道缺了這一塊,就意味著上百萬人沒有飯碗,他們這些人又該如何,歷代先皇仁愛,又豈會讓這麼多人都丟了飯碗,無活可干,成為流民?」
許建強只好說道:「皇上聖明,非微臣所能企及。」
他心裏面就在想,是有這麼多人靠著運河吃飯,難道沒有了運河,他們就餓死了不成?真靠運河吃飯的那些人,他們終究能找到其他的活干,最大的還是這些靠著運河吸血的人,比如說漕運總督,人家李三才做了十年的漕運總督,可是積累了四百多萬兩銀子,這該嚇死人了吧?
如果這些銀子能交到朝廷的手上,就能給朝廷減去多少的負擔?
但是皇帝不想提這話題了,他就不再糾結,因為這不是他能管的。
別看許建強對劉家父子恨之入骨,但是他又對劉家父子崇拜到了極點,他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在向劉家父子學習,學他們那種務實的作風。
精明如劉家父子,他們也他們是依靠運河而生,但是當他們一旦坐了天下以後,馬上就開始切除這一塊,並稱這一塊為毒瘤,這就說明其中的水有多深?
大明每一個人都知道,運河的水很深,其中利益糾葛,枝盤錯節,輕易的就可以淹死向他下手的人,如果說最明白這一方面的,就可能是劉遠橋了。
所以劉家父子在掌權以後,馬上就開始借著戰爭的理由,擺脫對運河的依賴。
當然這也與劉家父子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有關,也與他們擁有私人的遠洋船隊有關。
在以前,大明朝靠著漕運的這些官員,他們極力的打擊那些主張開海禁的人,連皇帝都槓不住他們的瘋狂反撲,並大肆宣揚海運的風險。
但是劉遠橋父子是何等精明的人,海運有沒有風險,誰能瞞得了他們?誰能忽悠得了他?
許建強敢肯定一點,現在因為戰爭,劉氏父子對於運河還有一定的依賴,但是等戰爭結束,天下太平以後,他們一定會徹底的改漕運為海運,減輕對這方面的依賴。
許建強看到了這一點,漕幫的幾位大佬,也看到了這一點,他們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們才會在許建強向他們遊說以後,馬上就同意了招降。
他們雖然目前跟劉家合作非常愉快,能掙到錢,但是他們更看重的是長遠的鐵飯碗,飯碗都沒有了,一時掙到錢又有什麼用?
許多人都是世世代代做這一行的,世代相傳的鐵飯碗,到了自己這一代,就丟了,他們不抓狂才怪?就是讓他們去拼命,讓他們去造反,他們都敢幹。
本來就有失業的危機,再加上許建強許以重金厚利,這些人都相信,只要他們協助朝廷平定了山東的反賊,可能就會把整個運河都交給他們管理。
他們這些可是十分貪婪的人,但想到這一條運河富的是流油,富的是金山銀山,他們馬上就流口水,為了得到這一條運河,就算是拿命去拼又如何?
劉家就是一打魚的,他們幾代積累,都能夠成為了富豪,然後造反,坐了天下,俺們這些更出身更好的,憑什麼就不能這樣做?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無賴子劉邦,要飯的朱元璋,打魚的劉氏,他們都可以造反當皇帝,而他們另外這些人,為什麼就不可以?
所以這些人在得到了許建強的拉攏以後,基本沒有什麼猶豫,馬上就加入了朝廷的陣營。
他們答應,一旦雙方開戰了以後,他們就拒絕會為華夏軍運送錢糧,而且還會襲擊運河上的船隻,確保華夏軍無法使用和通過運河來運送物資、兵力,癱瘓其後勤能力。
許建強心裏面就在美美的想,當雙方進行猛烈的激戰的時候,華夏軍前線全面吃緊,他們全力以赴的向南方求救。
南方的部隊和錢糧也都想方設法的運送上來,山東為華夏軍必守之地,除死戰沒有他法!
但是在這關鍵時候,劉氏父子發現,他們用慣了的運河,依賴慣了的運河,居然突然間不能使用了,華夏軍不能使用運河來運送兵力,這就會令他們無所適從,從而產生巨大的混亂。
雙方猛烈的交戰,就是生死之角力,全力以赴,尚且不能穩勝,後方產生如此巨大的混亂,他們又如何能頂住?
許建強就在想,一旦到了這一個地步,就是華夏軍完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