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清流書生

  徐國公他此刻最缺的,是能打仗的士兵或者是帶兵打仗的軍官,如果有足夠的士兵和軍官,他就有把握保住南京城,守住這裡。

  南京城也都是大明文人匯集的地方,也都有許多的清流官員在這裡,當劉家軍兵進江南,圍攻南京以後,就有許多人團結在徐國公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但是對於這些人,徐國公他是感覺到一點,那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雖然這些人也都知道,他們在保家衛國,在保衛他們的家鄉,在與反賊做鬥爭,但是他們這些人,所能夠提供的幫助,還不如一名普通的士兵。

  大明這幾十之朝政,大夥都耳熟能詳的就是其黨爭,最著名的就是東林黨和閹黨之爭,但是東林和權閹之爭僅是大明黨爭的一小段,朝中的黨爭歷史悠久,內容豐富。

  崇禎二年史上最大的文人結社成立,成員以清流自居,反對貪腐弄權,影響日益壯大,復社被時人評價為社局朝局,互為表里。但是,復社清流參政入仕,因其利益不同,內部逐漸派系林立,矛盾集中。

  復社,崇禎二年建立於蘇州,復社自我標榜為文社,主旨是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這顯示的是當代的經世致用思想。

  復社由江東的多個文社結合而成,如,雲間幾社、香山同社、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等等。

  如果單純以復社主旨來定位復社的性質,主旨是學術研討。但是在這學而優則仕的時代,復社註定不是簡單的文學會,它必然是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團體。因其構成之初就是多個文社的聯合,所以復社成立之初就有派系色彩。

  關於東林黨和復社的關係,所多人認為復社與東林黨一脈相承,即復社繼承了東林黨的政治、治學主張,以經世致用為準繩,因此可以認為復社是在東林黨的強烈影響下而形成,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就與東林黨無異。

  當然,崇禎二年的復社僅僅是名義上的結合,實際上復社下轄的各個小社還是單幹,其成員與閹黨鬥法僅為個人行為,不能代表復社全員看法。至崇禎八年,這種脫離團體單幹的行為逐漸力不從心,最終在現實政治利益面前,復社趨向於抱團,最終形成了復社政治集團。

  東林黨是復社的直系父母,東林黨的部分成員也加入了復社,這一部分人為行文故,稱之為東林派,就是復社中最激進也是最具政治色彩的人。崇禎八年東林派建立了桃葉渡同難大會,這是復社轉型向朋黨發展的標誌之一。

  復社立社之初就派系林立,結構鬆散;文人又自視清高,眼高於頂,互相不服,自然產生矛盾。

  其次,復社既然由多個文社構成,社員因地結緣、因鄉結情,地域出身的不同,進而造成復社內部小團體間對閹黨態度的不同。

  儘管現在這些復社的人員,他也都明白,跟劉家軍這樣的叛軍在作對,這才是真正的大義,以前他們一直跟閹黨在做鬥爭,但是跟他們作鬥爭的閹黨,沒有危害天下,反而他們一直沒有做對的劉家,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變成了天下的大害。

  閹黨己成昔日黃花,秋後蚱蜢,而劉賊則勢如猛虎,市井之間有熒惑之言:代明者劉。

  所以劉家也就變成了東林黨和復社討伐的對象,但是劉家軍發展的實在是太快,其聲勢也都浩大,短短的幾年之內,就席捲了山東,橫掃江淮、直逼南京,這樣的聲勢,可是要坐天下的。

  這些人本來是公然的聲討劉家,對付劉家的,但是在劉家有如此的聲勢,以後他們就開始分裂,他們就開始相互的扯皮了。

  特別是傳來,他們的領袖人物之一,錢謙益居然也都投降了,鎮江能夠獻城而降,就是出自於錢謙益的勸說,這可是令他們非常的沒有面子。

  他們這些讀書人,就是清流文人,個個都把他的名聲和氣節視比性命還重要,許多人都認為,性命只是一時,名聲卻是千秋萬代的,作為一個文人,他失節比丟命更加的令人不恥。

  他錢謙益居然投了劉家,這就跟婦人失節,沒有什麼分別,這就是丟人至極的事情了。

  錢謙益他作為清流的領袖,文人的領袖,居然投靠了劉家,這也都是令他們這些文人變得很沒有面子,他們的地位直線的下降。

  本來徐國公還大力的拉攏這一批人,希望在守城的宣傳方面,得到他們的幫助,最後連錢謙益都投降了,徐國公對於這些人也就心淡了。

  反正這些人除了出一些餿主意以外,也都做不了別的好事,對於守城的貢獻,還不如普通的一名士兵,所以徐國公對於這些人,真是懶得理會。

  他也都知道,這幫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果再出多幾個像錢謙益他們貪慕榮華富貴,了解城中的城防大事,這就可令他們南京城都丟了,所以對於復社,他都懶得理會,對於這一群文人,他是再也不看重了。

  這就令復社他都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局面,有心為朝廷效力,朝廷卻看他不起,有些人想憤然想為劉家效力,既然朝廷不用他們,劉家就用他們,終能夠證明他們是金子,會脫穎而出,誰知道他們向劉家拋出了眉眼,居然連劉家也都對他們不在乎。

  劉布他跟復社是沒有任何的關係,雖然當年他差點就參加了復社臨清詩社,最終還是沒有參加成,不過卻認識的復社的一位名人冒辟疆,此人現在可是成為了復社四公子之一。

  許多復社中人,知道了冒辟疆跟劉布的關係,這便找上了冒辟疆。

  其實冒辟疆他跟劉布的關係,也就一般般而已,點頭之交,冒辟疆他雖然是復社中的四公子,但是他跟其他一些人,那是不同,就是因為他比較醉心於學問研究,對於朝廷的之爭,其實是不太喜歡,也都涉入不大。

  當年他能認識劉布,對他欣賞,主要的就是欣賞他做的詩,後來看見劉布也都沒有心思做詩,文章更是沒有,也就是淡了,沒有什麼來往,但是今天對於復社另外一位公子候方域來相見,他是有些意外。

  復社四公子指的是陳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襄四人。據傳此四人出則忠義,入則孝悌愛賓客、廣交遊,風流倜儻,冠絕一時。

  侯方域,字朝宗。長於古文,尊唐宋八大家,其散文往往能將班、馬傳記,韓、歐古文和傳奇小說手法熔為一爐,形成一種清新奇峭的風格,而尤以傳記散文見長。

  侯方域他為什麼找上了冒辟疆,原來知道他與劉布之間的關係,是想通過他,讓他去刺殺劉布。

  聽到了對方的計劃,冒辟疆他是驚得呆了,他說道:「某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如何能殺劉布這沙場猛將?」

  侯方域他說道:「劉布其實也是一首無縛雞的之力的書生,他只是後來才從軍,冒兄你與他認識,對方聽到冒兄來投,必然倒履相迎,引為知己,等他對你不加設防之時,便可以加以偷襲,除此大害。」

  冒辟疆怫然不悅,說道:「此等陰謀偷襲之計,又豈是我等君子之所為?」

  侯方域他說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對付此獠,劉布不死,敵人大軍就會攻下南京城,百萬軍民,就會死於國難,冒兄你就看著這百萬的百姓,受這刀兵之苦嗎?」

  冒辟疆他說道:「話雖如此,劉家乃是反賊,天下的奸臣,我等要對付,就用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對付他,只懂偷襲陰謀暗算,實在是上不得台面,某也無法做得到。」

  候方域大義凜然道:「現在的劉布,已經不是你當年在臨清認識的絝紈子弟,他身邊擁兵百萬,如果你不用間,根本就沒有辦法除掉他,沒有除掉劉布,就無法守南京城,這百萬的百姓,就會隨時受刀兵之苦,冒兄你此舉雖然下作,為的是天下大局,雖然壞了自己的名聲,但是是非對錯,天下人自有公論。」

  冒辟疆他十分為難,對於劉布,他是痛恨的,也想殺了他,為朝廷除此大害,但是讓自己用著這等陰謀的手段去暗算一個人,好像也不是君子所為,就算是為天下除此大害,救南京城百萬百姓於水火之中,但也留下了一世的污名,殊為不值。

  但是如果不做的話,劉家軍一旦圍城,成功攻破了南京城,劉家造反只怕就會成功了,大明就會滅亡,就不知道有多少的老百姓,受這刀兵之苦,他冒辟疆想來想去,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至於候方域對他曉以大義,這令他有些不屑,他們這一群人,誰人不是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以聖人標準要求別人,以賤人標準要求自己?就會忽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