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城,為齊魯六府之首,漢築城,晉定邦,宋設府,始有今日之局面。
濟南,因位於濟水之南而得名,濟水發源於河南,穿越山東而入渤海,與黃河流向大致平行,濟水的地位在古代十分顯赫,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為四瀆,與五嶽相對,沿岸許多城市也因濟水得名,如濟源、濟南、濟陽、濟寧。
漢築城,指的是西漢時,濟南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名詞,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台上,最初漢朝在歷山之下,設置了濟南郡,文帝十六年又以濟南郡置濟南國,景帝三年,濟南王劉辟光謀反被誅,國除為郡。
晉定邦,則是在西晉時,濟南郡治移至歷城縣,此舉確定了濟南的基本輪廓,原本的濟南郡治是在東平陵,也就是章丘平陵城,東漢末年,曹操出任濟南相,就在這裡當值駐驊,西晉時,五胡亂中原,爆發了永嘉之亂,原郡所因匈奴大舉南侵而逐步荒廢,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濟南郡遷到歷城縣當值,沿用至今。
到了宋代始設府,宋徽宗政和六年,原齊州升為濟南府,治所設歷城,此為府治之始,齊州亦為一名城,唐朝詩人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齊煙九點即由此詩句演化而來。詩中齊州本指中國,又因濟南古稱齊州,便指濟南。
至金代,這裡仍置濟南府,屬山東東路,此時,在城北開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濟南成為重要的鹽運集散地,對後世本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金元之際,濟南仍是文化繁榮之鄉,當時大家元好問曾寫下「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濟南人」等頌揚之詞。
但當時濟南並不是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山東地區的概念,形成於金代,金人設置山東東路及山東西路,東路治益都,西路治東平,後來濟南因其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文化昌盛,取代了益都和東平,成為本朝新成立的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及按察使司駐地,濟南遂成山東首府,延續至今。
自濟南成為省城之後,氣象不同往日,主要體現在轄區和府城規格上。
轄區方面,本朝濟南府的範圍非常大,濟南府下設四州二十六縣,如今的泰安、萊蕪、德州、濱州的大部分都歸濟南管轄。
府城規格方面,作為山東省會,齊魯六府之首,濟南府城的規格遠超歷史上的漢歷城縣城、晉濟南郡城、唐齊州城和宋代濟南府城,為齊魯第一。
在本朝之前,濟南的城牆是土城牆,太祖洪武四年,朝廷對濟南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將原來的土城牆變成了磚城牆,並將其加固加厚,這就是濟南府城修建的開端。
當時修建的濟南城,周長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也就是其城牆高近十一米、闊約十七米,護城河闊十六餘米、深十米,城上有垛口三千三百五十個,還設有角樓、敵台、炮樓數座,這種高大厚實的城防堪稱固若金湯。
府城中共有四門,其中東門叫做齊川門;西門叫濼源門;北門為匯波門;南門叫舜田門。其中,南門居中,北門偏東,東門偏北、西門偏南,俗稱四門不對,這在風水學上有聚財納氣的作用,老濟南有句諺語叫做「四門不對出王位」,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四門中,北門作為水門,是不通行的,其餘三門分別修有瓮城,有駐軍看守。
這四大城門環繞的區域,就是名聞天下,人口數十萬的山東濟南府城。
可以說,經過這次大規模整修,濟南城的格局大致確定,新建的濟南城,包容大明湖、巨大的德王府和省、府、縣三級政府,以及軍衛、倉廒與廟宇、商店、民居等,在當時省會中是名列前矛的。
當年靖難期間,燕王朱棣起兵,他率領大軍從山東大舉南下,所向披靡,但就在濟南城下頭破血流,吃盡了苦頭,差點就完蛋了。
濟南府它的城牆是齊魯六府中最高最大的,所以勞永嘉依託城牆,他們可以擋住劉家軍的衝擊,他們也都放心,但是目前他們的人手嚴重不足,必須馬上招募足夠的人手前去守城。
這招募人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這就是糧響,而糧餉的問題又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一次為了讓劉澤清挪窩,勞永嘉可是發動了發動了城中的富戶和百姓,弄了好大一筆錢糧出來,這才把劉澤清這一個吃人的老虎打發走了,讓他去禍害東三府去,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條老虎一走,大家會有一陣子好日子好過,誰知道這好日子才沒幾天就完了,勞永嘉他迫於沒有辦法,只能夠召集諸位眾將,前來聽令,要求這些縉紳富商們,捐獻更多的錢糧。
勞永嘉一讓這些縉紳和富商們捐錢,他們就紛紛的叫苦,他們也是真正的苦,平時他們就飽受劉澤清的剝削和壓榨,掙的本來就不多,這一次為了把劉澤清打發走,他們也都捐獻出了一大筆的錢糧,結果現在又讓他們捐,他們哪裡弄得出錢來,城中的首富李養性他說道:「這樣子折騰法,就是地主家也都沒有餘糧啊!」
勞永嘉現在有求於人,也只能夠低聲下氣,他說道:「李翁,如果我們現在不湊出足夠的錢糧,招募更多的士兵、壯丁去守城門,城破之日,我等俱成刀下之鬼。」
李養性他沒有辦法,他唉聲嘆氣他說道:「我李家世代忠良,忠於朝廷,現在朝廷危急關頭,自然要為朝廷效力,這便捐五千兩銀子,院中的家丁,上至70,下至十三,全部都上城牆。」
連首富李養性都這麼說了,也做出了表率,其他的富商和縉紳沒有辦法,也只得紛紛的捐錢捐物,紛紛的認購了一定數量的銀子錢糧和人手,勞永家他這一次召集大家來,不單止要錢要糧,還得要人,因為他的官兵已經嚴重不足,只能在各大家族裡面抽調壯丁,前去守城門了。
這些人都迫於無奈,只能夠同意了,但是李養性指出:」現在濟南城危在旦夕,作為城中第一巨富德王府,他應該有所表示?」
第一代德王朱見潾,為英宗朱祁鎮的第二個兒子,成化三年就藩於濟南。德王府居會城中,占十之三,為當時濟南城中最大的建築群。
濟南的德王世系龐大,德王(親王)共承襲六代,德王子孫中郡王共分封了十五個,其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等爵位封授,則不計其數。
所謂的山東四大家族,曲阜孔家、濟南德王府、兗州魯王府,臨清劉家。
在一般人眼裡,地方藩王生活「」奢侈,巧取豪奪,在供應與役使上加重當地人的負擔,對地方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當代許多人,往往以寄生蟲、毒瘤等稱之。
其實,德王家族也並非一無是處,在駐藩濟南的一百七十多年中,歷代德王曾新建或重修了千佛山寺院、北極廟、碧霞宮、太平寺、後宰門關帝廟、星宿廟、火神廟等眾多建築;此外還刊刻了《前漢書》、《雲莊樂府》、《儒門事親》、《張文忠家訓》、《張文忠詩集》等古籍傳世,對濟南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而德王府是濟南府之中最有勢力的一個地方,就連橫行霸道的劉澤清也不敢欺負這裡,也不敢來這裡敲詐勒索要錢,他是唯一不受劉澤清影響的一些勢力,上!一次大家籌錢送劉澤清走,德王府也都沒有出錢。
這一次東撫劉遠橋的叛軍圍攻府城,兵臨城下,就要攻打城市了,作為城中的最大勢力德王府,他們應該有所表示,如果不作出表率的話,城破之日,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當代德王朱由樞,前代德端王庶二子,第六代德王,崇禎三年襲封德王至今。
他聽聞劉澤清率領大軍前去東三府,征討東撫劉遠橋,兵敗被擒,現在叛軍已經兵臨濟南城下,包圍濟南城,正要攻城了,他也嚇得夠嗆,不過這一位德王他算是明白人,聽到巡撫和布政使等都來向他要錢,他也都毫不猶豫他說道:「本王願捐十萬兩銀子以作軍資。」
德王他的這種態度,算是非常的不錯的,如果是別的城市的藩王,他才不管你地方的死活,你守不守城關我什麼事?你守不住城,第一個掉腦袋的就是你,其次才是我,德王這樣做,算是非常的不錯了,但是勞永嘉可是一個得寸進尺的人,他說道:「殿下光是有糧餉不夠,還有必須有足夠的人手,我們人手嚴重的不足,王府中有這麼多壯丁,也應該上城參戰。」王府之中,家丁眾多,至少有二千多名壯丁,如果有這二千多名壯丁加入,大大的減輕他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