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王輔之

  第五十八章  王輔之

  張軒說服了張質之後,會議的調子就定下來了。🐙☢  ♣☢

  自然是如何支援才曹宗瑜。

  張質一些事情並沒有說錯。

  曹宗瑜的後勤線有些單薄,要穿過伏牛山,山路難行,想要依靠這一條補給線,支撐幾十萬大軍,而今已經是極限了。

  再往曹宗瑜那邊堆積軍隊,只會增加後勤負擔。

  但是想派出軍隊,別道出擊,與曹宗瑜會師在洛陽城下,卻也找不到軍隊。

  豫東大平原之上,一來人煙稀少,根本找不到多少補給,二來清軍騎兵在這樣的地勢上占據優勢,最少想要阻塞大軍,輕鬆的很。

  讓南陽地方攻關中,倒是一個辦法。

  但是關中四塞絕非說說那麼簡單。即便破了武關,也並非沒有可以抵擋夏軍的地形。

  唯一能派上用場的是李定國。

  於是張軒立即下令給李定國,讓他北攻陝西,下關中,如果順利的話,與曹宗瑜會師於洛陽城下,如果不順利的話。

  就牽制關中清軍,讓他們不能一矢而東。

  其餘的各種調遣也不用說。

  甚至連鄭成功在遼東也被催促進攻,讓他分散東虜的注意力。

  只是這些事情,這些事情,難解曹宗瑜燃眉之急。

  「我要不要御駕親征。」張軒將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心中暗暗嘀咕道。

  只是他還沒有想過,他去洛陽利弊如何,就聽李國輔來報,說道「樞密院僉事傅山求見。」

  樞密院僉事,這個官職乃是傅山的新官銜。

  大戰一起,各種情報紛紛而來,樞密院之中,也少一個主管情報的官員。張軒就用了傅山。

  傅山也是常來張軒這邊匯報情報。

  傅山來了之後,行禮之後,說道「臣有一計,或許可以助唐王一臂之力。」

  張軒說道「愛卿請講。」

  傅山說道「臣乃山西,在山西之中有些故舊親朋。山西

  參將王輔之為前明姜襄舊部,素來心懷大義。而今唐王大勝東虜。聲震天下,臣願意前去山西,說服王輔之,起兵響應朝廷大軍。」

  張軒一聽,王輔之這個名字,似乎有一些熟悉。

  「王輔之信得過嗎?」張軒問道。

  傅山說道「王輔之是聰明人。天下大勢,他決計能看明白。而王輔之素有勇力,人稱馬鷂子,臨陣破敵,無人能及,曾經在姜襄麾下力挫阿濟格。阿濟格愛其勇,才免於一死。」

  「在西北邊軍之中,向來很有威望,只要王輔之登高響應,山西必然大亂,上可威脅北京,下可威脅洛陽,中可截斷北京與西北的聯繫。」

  「百利而無一害。」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那就拜託先生了,只要王輔之願意起兵,朕不吝嗇封侯之賞。至於其他賞格,先生儘管許諾便是了,朕一概批准。」

  傅山說道「臣定當勸王輔之反正。」

  張軒一答應,傅山就立即開始行動起來。🐉💎 ❻➈𝕊ĦU᙭.¢𝔬ᗰ ♛👻

  帶著數名衛士,沿著汝寧,開封一線北上。

  如果在太平時節,這一條路乃是天下要衝之所在,但是而今這一條路上,荒涼無比,甚至半路有猛虎出沒其間。

  傅山渡過黃河,直奔太原而去。只是來到太原之後,稍稍一打聽,才知道,王輔之已經被派遣南下了。

  他又一路南下,在臨汾追上了王輔之。

  傅山換了一聲郎中的衣服,去王輔之軍營之中求見,王輔之親兵見了,立即將傅山請進去。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位傅道人是一等一的神醫。

  他們這些在刀頭舔血的人,自然知道有一個好郎中是多麼重要。

  王輔之見了傅山,也微微吃驚,說道「傅道長,你怎麼來了?」

  傅山笑道「多年不見,將軍風采依舊。」

  不得不說,

  王輔之相貌堂堂,看上去是人中龍鳳,一身錦袍,英氣勃發。奪人眼球。

  傅山續道「我本來在河北游醫,見天下動盪不安。只想回家,趕到臨汾,見將軍在此,來向將軍打聽一下,而今北方哪裡可以安身?」

  王輔之長嘆一聲,說道「小亂居城,大亂居鄉,我想道長還是找一個深山道觀,避上一兩年為好。」

  傅山聽了,故作大吃一驚,說道「難不成連太原城都不安全了?」

  王輔之搖搖頭,帶著一絲苦澀說道「不好說。」

  傅山說道「那將軍還去洛陽,我聽說洛陽城下打得屍山血海的,連八旗正藍旗幾乎全折在城下。」

  「將軍此去,能得了好嗎?」

  王輔之說道「軍令不得不從。」

  傅山說道「東虜於將軍有何恩惠,即便必死也要報東虜。」

  王輔之微微一嘆,說道「哪裡有什麼恩惠,老王爺倒是與我活命之恩,只是這到底是恩還是仇,還真不好說。」

  王輔之所說的老王爺就是阿濟格。

  阿濟格倒是放過了王輔之,但是沒有放過大同城中其他人。

  大同之屠。也是北方大規模屠殺之一。

  王輔之真不知道感激阿濟格,還是恨阿濟格了。

  至於順治對他還真沒有什麼恩義。

  歷史順治親政之後,重用王輔之,才讓王輔之成為方面重將,這也是三藩之亂的時候,康熙派人勸降王輔之,王輔之願意聽從的原因。

  當然了,王輔之最後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而今,順治剛剛親政,就已經天下大亂了。哪裡有時間關心王輔之。

  傅山聲音微微一變,說道「如此我給將軍指一條路如何?」

  王輔之目光微微一凝,頓時覺得這傅山可能不是來敘舊的,也打起精神來了,說道「傅道長有什麼教我?」

  傅山說道「東虜對將軍既沒

  有恩義,而今東虜大勢已去,將軍何不為東虜效死嗎?我乃大夏樞密院僉事,只要將軍願意投奔我朝,起義反正,封侯之賞就在眼前。」

  王輔之聽了,心中猛地跳快了一拍。

  不知道是擔心還是激動,不過對於背棄清廷,他可是沒有一點心理負擔。這也是東虜的薄弱項。

  天下人心,在康熙平定三藩之前,一直都沒有在清廷這邊。

  而王輔之固然英勇,但也不是什麼好鳥,他也是先從義軍,再投明軍,又投清軍,大同守軍皆死,唯獨他投靠阿濟格而活。

  就可以看出,王輔之的道德底線了。

  王輔之甚至有一個外號,叫做「活呂布。」

  不知道是因為他作戰英勇,還是他的三姓家奴?再或者是他的相貌英俊,亦或者三者都有之。

  王輔之說道「我不過區區數千兵馬,還多有忠於東虜之人,臨汾雖然空虛,但是關中,洛陽都有重兵,我在此刻舉反旗,數日之內,死無葬身之地。」

  「道長莫要害我。」

  傅山聽了,一顆心落到肚子裡了。

  這種在敵人後方策反之事,一個不好,就身首異處了。即便傅山來之前,已經揣摩過不知道多少次。

  但依然很擔心。

  但是他聽了王輔之的話,立即不擔心了。

  因為王輔之看似拒絕,卻一點也沒有將傅山交給清廷的意思,這表明什麼?這不就是表明王輔之已經心動了。

  剩下的不過是價格而已。

  這一點,傅山更是一點也不擔心了。張軒給他的權限極大,幾乎沒有限制。

  當然了傅山也是有分寸的。說道「將軍自己說,太原都有戰亂之險,可見英雄所見略同,東虜這一條船要沉了。良禽擇木而棲,而今將軍投奔朝廷,得開國爵位,世襲罔顧,子孫世代與國同休。」

  「一死無葬身,一百代富貴。不要告訴我將軍不知道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