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呼嘯著席捲整個東北,將雪粉吹起半空,跟起沙塵暴差不多,不同的是,沙塵暴是黃色的,它是白的,風一起,四下裏白茫茫的一片,難以視物。這是煙炮,非常可怕的玩意兒,強勁的寒風帶來極度寒冷,樹木石頭都凍得嘎嘎開裂,防寒取暖工作沒有做好的話,幾個小時就會被活活冷死。抗戰時期經常有大隊日軍被三幾名抗聯且戰且退引入山溝溝里,被那迷宮般的地形困住,然後一場煙炮刮過去,整個中隊整個中隊的冷死,第二天日軍援軍進山搜索,看到的也只能是滿山滿谷凍得跟鐵板一樣硬的屍體了。
明軍忍受著刺骨的寒風和沙粒似的打在臉上的雪粉,緊握著火槍長矛,踉踉蹌蹌的邁動腳步,追隨著那面被箭鏃射得千瘡百孔的戰旗一路往南。不斷有人被寒風帶走了最後一絲熱量,無力的倒下,這一倒下就再也沒能站起來,在他們身後,幾萬具屍體鋪成一條血路,幾乎橫貫遼東半島。
後金……不,現在應該叫清軍了,清軍騎兵就在明軍附近遊蕩,像圍獵馴鹿的狼群,不斷襲擾,不斷發動小規模的攻擊,他們從不正面攻擊明軍主力,就這樣吊著,看到哪股部隊因為凍傷喪失了戰鬥力馬上撲上去將其殲來,然後繼續追上來。很多明軍士兵沒有力氣再往前走了,就留在原地,手持火銃強弩向呼嘯而來的騎兵射擊,一陣短暫的交鋒之後,雪地上又多了一堆屍體。
崇禎身為一國之尊,自然用不著和士兵們一起在雪地上徒步行走,但是也扔掉了他那鑲金飾銀的鑾駕,整個人蜷縮在一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四輪馬車裡,通過車窗驚恐地看著災難在他的身邊蔓延,絕望地看著那些忠心耿耿的大明將士一批批的倒下,內心被恐懼和絕望所啃噬。他握緊拳頭,欲哭無淚,欲罵無聲,只能一次次捶打著自己的頭。
完了。
楊夢龍和盧象升花費數年時間編練出來的精兵強將,幾乎被他全部斷送了,十萬將士血染疆場,剩下一些殘兵敗將,還在為他這個無能的皇帝繼續流血!他對軍事雖然一竅不通,卻也知道這支大軍在遼東全軍覆沒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大明好不容易才振奮起來的民心士氣將一落千太。
意味著「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的神話將更加恐怖。
意味著盧象升經營了三年之久的九邊防線將出現一個巨大的漏洞,大明在短時間內無法抽調兵力將這個漏洞填住。
意味著大明將失去盧象升這位絕世名將,大明王朝的兩支擎天柱就這樣倒下一支,剩下一個楊夢龍獨木難支!
原本蒸蒸日上的國勢,就因為他這次輕率的御駕親征而被斷送,整個北方都將暴露在滿清的兵鋒之下,大半個大明即將變成一片血海,而他,朱由檢,將成為亡國之君!
怎麼會這樣?
疾疾的馬蹄聲將崇禎從悔恨和自責中拉了出來,是盧象升。他手持長槊,一襲白袍滿是雪花,就連眉峰也沾滿了雪絮,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但是那雙眼睛卻越發的銳利,嘴唇緊緊的抿著,不怒自威,看著他的身影,崇禎心裡總算有了一絲依靠。他來到馬車前,拱手說「陛下,大軍離復州只剩下百里之遙了!」
崇禎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如此……甚好,只要到了復州,大軍就有救了!肅毅侯,你再辛苦一下,莫讓建奴追上來!」
盧象升說「此乃臣之本份!懇請陛下振奮精神,再堅持一下,到了復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崇禎說「朕知道。」
盧象升再施了一禮,又帶著一隊騎兵呼嘯而去。整支大軍,數他最辛苦了,清軍追上來的時候他要指揮斷後,前面有關隘的話他要親臨一線指揮大軍攻擊,紮下營後也沒有清閒的時候,還要想辦法籌集糧秣、柴草、被服,規劃明天的行軍路線……總之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崇禎簡直不敢想像在這位白袍將軍倒下之後會怎麼樣,只怕這支還在苦苦支撐的大軍會瞬間崩潰吧?畢竟整支大軍的靈魂人物是盧象升,而不是他這個把大軍帶入了絕地的皇帝!
當初為什麼就沒有把他的話聽進去呢?如果當初聽他的勸,自己何至於淪落到這般境地,大明又何至於命懸一線!
當初為什麼就沒有聽他的話呢?
崇禎把自己裹在厚厚的棉被中,身體不停的發抖,幾個月前的事情一件件,一樁樁的在腦海中浮現,是那樣的清晰。悔恨像一條惡毒的蛇悄然爬上來,啃噬著他的心臟……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的危局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經歷了好幾年的醞釀和發酵,而崇禎對此竟一無所知!
具體的說,是在楊夢龍封侯,盧象升拓土河套平原的時候,危機就開始發酵了,隨著楊夢龍的勢力越來越大,明軍在河套平原節節勝利,危機的發酵也在加劇,最後,當崇禎決定讓太子拜楊夢龍為師的時候,一場陰謀便鋪天蓋地的朝這個老邁的王朝襲來,要置大明於萬劫不復之地!
因為他戳了文臣集團的肺管子!
中國人自古剽悍尚武,從夏朝開始就是這樣。夏朝屢屢對三苗發動猛烈的攻擊,奪取大片肥沃的土地;商朝六師屢出,攻伐諸方國,滅國無數;周朝雖然制訂了一大繁雜無比的視儀把人坑得不輕,但是在開疆闢土方面卻沒有耽擱,數以百計的諸侯在鎬京受封,然後帶上自己的軍隊和子民浩浩蕩蕩奔往封地,驅逐甚至攻滅盤據在那裡的蠻族,然後在蠻族的屍骨上建立自己的國家;戰國時期,曾經強盛無比的東夷、徐夷、淮夷盡為燕齊所滅,秦國來掉義渠,趙國滅中山,驅林胡、樓煩、東胡,整個北方的蠻族幾乎被一掃而空;秦朝在其短暫而輝煌的歷程中打下了中國版圖的雛形,拓土河套,攻滅百越,打下了一片遼闊到先秦時代無人敢想像的疆域;漢唐將版圖一直延伸到中亞……從夏商直至漢唐,華夏先人給人的印象都是兇悍好戰,開疆闢土揚威絕塞是每一個男兒最大的夢想。而文官也不是吃素的,上馬能提刀殺敵,下馬能治理地方,文臣出身卻殺得蠻族聞風喪膽的名將數不勝數,那個時候如果有人敢在漢人面前吹什麼「騎射無敵」,什麼「某某不滿萬,滿萬不可戰」,百分之百會被打出屎來。能正面平推的就正面平推,正面平推不動的就靠國力耗垮對方……簡單的說就是老子這一代沒打贏,兒子接著打,兒子還沒打贏,孫子接著打,打到他們服為止!
熱血沸騰,血脈賁張,壯哉,虎視六合的大漢民族!
在這段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歷史裡,文官一直充當配角,雲台二十八將,凌煙二十四功臣,都是武將居多,文官除非有蕭何那樣的才能,否則沒有軍功想進入帝國中樞,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到了宋朝,宋太祖用一杯酒顛覆了這一格局,他的初衷只是防止武人集團勢力過度膨脹,避免藩鎮割據,然而事情開了個頭就很難再控制了,文臣集團乘勢崛起,瘋狂打壓武將集團,終兩宋一朝,戰火延綿三百多年,卻拿不出幾個名將,這都是拜文臣集團所賜————五品小文官就敢頂撞二品武將,管糧草的軍中司馬敢指著率領上萬大軍的大將鼻子破口大罵,在這種背景下,還能出什麼名將才叫見鬼了。明朝把宋朝所做的事情又做了一遍,而且做得更狠,更絕,宋太祖只是奪了那些開國名將的兵權,朱元璋是兵權也要,命也要,馮勝、傅友德、藍玉……一個接一個被舉族皆誅,雞犬不留。土木堡之變給了武將集團最致命的一擊,二十萬精兵強將死傷殆盡,文臣集團趁機崛起,掌握了整個帝國的權力,從此在朝堂之上,再也聽不到武將發出的聲音了,武將,只是文臣的家奴而已,大明王朝由此也成了有史以來軍力最為衰微的朝代,要知道在開國的時候明軍的戰鬥力可是非常強悍的!從兩宋開始,漢人就變得柔弱、愚昧,軍隊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差。文臣集團並不在乎,只要能保住文臣一家獨大的地位,摧毀整個帝國的國防力量又如何?他們的所作所為跟滿清差不多,滿清是以摧毀整個國家的國防力量為代價以維持滿族的統治地位,而他們則是以摧毀軍隊的戰鬥力為代價維持自己的地位。
然而,現在形勢變了。由於楊夢龍的崛起,崇禎不再依賴他們,楊夢龍治理地方、發展經濟的本事強出文臣百倍,打仗更是厲害,後金讓他打得完全沒了脾氣,讓崇禎驚喜萬分,決定讓兒子拜楊夢龍為師,只要太子能學到楊夢龍兩成本事,當皇帝都不用那麼辛苦了!然而文臣集團卻不是這樣想的,楊夢龍是武將出身,他的崛起就意味著武將集團的崛起……沒看到打從他封侯之後武將在朝堂上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了麼?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文臣又不是不能跟武將集團合作,但是關於楊夢龍是墨家傳人的傳聞卻讓文臣集團寢食不安,他們太清楚墨家的厲害了!最後這個壞消息被證實了,墨家鉅子現身,成為太子的老師,其淵博的學識一下子就征服了這個小屁孩,據說這個小屁孩一天到晚都膩著墨明智,向他請教各種問題,天天都要聊一深夜才依依不捨的回去睡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太子見了宮中那幾位講讀的太傅就怕!
文臣集團迅速作出了判斷這一切都是墨家的陰謀,墨家一直在積蓄力量,試圖掀翻他們!
接著又有一個壞消息傳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現身武漢,向巡撫衙門獻上一道他結合河洛、武漢地區的實情編寫的法典。這部法典多達幾十萬字,巨細無遺,將種種實際情況都考慮盡去了,方逸之、方孔炤等人看過之後,無不拍案稱讚,下令刊印出版十萬冊發放下去,讓所有人都讀一讀,然後再作決定要不要根據這部法典重新制訂法律————他們眼裡已經沒有朝廷了,按時足額交上糧餉就行,至於怎麼治理地方,朝廷一邊去,別給我們添亂!
這個老者的身份再明顯不過了。
這部法典發行之後,風靡河洛和湖廣,絕大多數人讀過之後都說好,條理明晰,量刑合理,充份保障了守法者的權益,連死者的利益也得到保障,至於稅法之類的法律更是清晰易懂,比起以前那一團亂麻來好太多了!九成的公民代表都說應該按這部法典來,讓以前那一團亂麻見鬼去吧!於是湖廣巡撫衙門重金聘請這位高人,對法典進行修改,準備推行了。
這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文臣集團集體恐慌起來。河洛和湖廣地區正在迅速形成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現在連法律都出來了,這算什麼?太子就在河洛地區,就在民間,他能接觸到太多太多實際的情況,只要一對比就知道哪種模式最好,如果他登基之後將這套模式推廣到全國,他們這些傳統士大夫將從神壇上狠狠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為了避免自己摔得粉身碎骨,他們只好讓整個國家粉身碎骨了!絕望的士大夫們將目光投向關外,那裡,有個人稱帝了,或許是他們的希望所在……
只要他能繼續尊孔尊儒,獨尊儒術,蠻夷出身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