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老王駕到

  勛貴們這些天除了要安排去開灤那邊督辦礦廠事宜的人手之外,還在忙活著早日在京城開設麵館的事情。

  七個人同時開店,貌似競爭力有點高,不過考慮到京城及周邊有百萬人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前來就餐。

  每家店面也能有一千多人,這些光顧的人里只有百分之十是常客,那也是一百多人,加上散客的話,一天有五百人前來就餐,就足以讓一家麵館里人頭攢動了。

  經過這些天的親自品嘗,勛貴們早就吃上癮了,一天吃不到拉麵,就開始舔舌頭,等到太子說可以做御膳外賣的時候,眾人都快要喜大普奔了。

  外賣並不是賣熟面,而是拉好的生面和熟湯汁,送到各家的府上,讓廚子們將麵條下鍋,再把麵湯一熱就行了,這比直接送熟湯麵的口感更好。

  雖然是顧客派僕人到宮外來取,但考慮到盛放器皿的成本,一碗麵也要三十文銅錢,比未來在麵館就餐的價格要高出一半。

  但勛貴們都認為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價格,經濟又實惠,花這麼點錢就能吃到御膳,簡直是太划算了。

  為了公平起見,保證父母、妻妾、子女都能吃上一碗拉麵,每家一次都會下訂至少三十碗以上,基本上都是一兩銀子打底。

  每天都吃一頓的話,全年下來至多六七百兩就打住了,對於財大氣粗的勛貴們真不算什麼,而且還響應了太子殿下就餐從簡的號召。

  目前尚膳監配送的客戶只要是勛貴、大員以及商賈,總供有上百家之多,涉及三千餘碗拉麵,可是讓好頓忙活。

  現在光御廚里就有五十名年輕力壯的小夥計啥也不敢,就專門負責拉麵,每人每天至少要拉五十碗左右。

  為了針對天氣逐漸炎熱的情況,某太子還開發出了打滷拉麵,就是拌肉醬的過水麵條,客戶可以根據氣溫自行預訂,只要事先跟御廚們說好就行了。

  這件事還是首輔大人牽頭,因為首輔是陝茜人,很好吃麵,對於拉麵更是視若珍寶,加上剛被太子抄完家,也不敢繼續得瑟了。

  對年入五六千兩銀子的薛國觀來說,拉麵價格倒是不貴,而且味道極好,加之是太子從仙界得來的饕餮美食,身為首輔自然要鼎力支持才是。

  在薛國觀的命令下,薛府每兩天就要吃一次拉麵,刨去簡單的早餐不算,就是平均每四頓飯就有一頓要吃拉麵。

  讓薛家上下感到奇怪的是,自己怎麼感覺好像永遠都吃不夠這拉麵,只要聞到那股特殊的香味便會口舌生津。

  薛國觀明白其中的奧妙就在這秘方里,但太子是決計不會輕易對外人透露的,這可是賺錢的根本所在。

  要是能在京城開這麼一家麵館,那一定能夠人滿為患,堪稱日進斗金,薛國觀也不是沒有這個想法。

  可考慮到自己身為首輔,女兒極有可能成為太子妃,這種身份去開麵館,就有些有損皇家顏面了。

  如果在陝茜老家開這麼一家麵館,或許還差不多,不過此事尚須從長計議才是,萬不能襙之過急。

  麼雞仍然在命令張國元要有條不紊地培養拉麵團隊,從主廚到夥計,都要精心挑選,只有經過數道考核,才能夠出徒。

  達到出徒的標準的人,才能享有被挑中去宮外開設的麵館里工作的機會,否則就等著一輩子都在宮裡做拉麵吧。

  一家買斷式拉麵館,就能為自己進帳五千兩銀子,還不用上稅,這買賣真是太划算了,想辦法找一百個接盤俠,那就能落袋五十萬兩的巨款。

  不過收了勛貴們的三萬五千兩銀子,就等於將老城這邊的拉麵市場送給他們了,再想開店的話,就只能在新城那邊了,或者開發更遠的天金以及保定。

  在那兩個地方希望可以挖掘出四萬兩銀子,照此類推的話,拉麵店真能輻射全國的話,賺取五十萬兩銀子的目標還真有可能實現。

  「殿下,錦衣衛已將王在晉請到宮外候命!」

  麼雞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這也太快了吧,從京城到老王頭的老家太倉,可是不下兩千里路。

  刨去中途歇腳,以及說服老王頭同意拖家帶口北上面聖,錦衣衛打個來回就用了大概二十四天不到。

  這帶隊的小朋友很有效率嘛,如果老王頭全家都安然無恙抵京的話,本宮可是要狠狠地表揚一下滴呦~!

  「賞總旗五百,不,一千兩銀子,小旗每人三百兩銀子,餘下眾人,每人五十兩!」

  前去有請老王頭的錦衣衛總供有五十人之多,主要是為了保護老王頭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

  不過能夠這麼快就返京,多半走的是海路,海上幾乎沒有什麼海盜,因為最大的海盜鄭老屁已經歸降朝廷了。

  太子一動嘴,將近四千兩銀子就撒出去了,這在皇帝在位的時候都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下面辦差的當然是喜不自禁。

  能夠行動如電,也必須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所以錦衣衛賺得也是辛苦錢,某太子不會難為麾下用心辦差的這幫狗腿子。

  「老朽王在晉!叩見太子殿下~!」

  內侍領進來一位眉發皆已花白,面相大概年逾古稀的老頭,不過看其身形步伐,貌似筋骨還算硬朗,一定會讓鄙視其老邁的馮元飆有些抑鬱。

  老王頭身著一席灰衣,連方巾都沒帶,就梳了個髮髻,其間系了根髮帶,今番即使來面聖,表情也是波瀾不驚,好像早已司空見慣。

  這位經過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是名副其實的股肱之臣,如果某太子再發布的年號的話,估計王在晉能活活靠死一大批渣明的皇帝……

  自稱為「老朽」,就說明心有怨怒,要借題發揮一下,就像剛出來的孫傳庭,自稱「罪臣」,其實就是對其被下獄心有不甘,冤苦無處申訴。

  麼雞見到老王頭要下跪請安,急忙上前攙扶,可不能讓這貨真的跪下,萬一站不起來了,還得讓御醫過來診治一番:「王愛卿快快請起,不必如此多禮,想必路上舟車勞頓,身體疲乏,莫不如今日暫且歇息,本宮會安排一處府邸,讓愛卿一家先行住下,明日來行前來商議如何?」

  別說是老頭,就算是年輕人,這下子坐船兩千里,也得被折騰個好歹的,古人能吃苦,但對於七十歲的老頭來說也是一次煎熬之旅。

  王在晉用帶有蘇南口音的普通話,故作落魄之狀,老氣橫秋地說:「老朽已被削籍,萬不敢入住府邸,只求一客棧,能落腳便可!」

  老王頭在萬曆年間為布政使,相當於巡撫,在泰昌年間為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右僉都御史,到了天啟年間升至遼東經略及兵部尚書。

  結果在崇禎二年被一擼到底,這可不是形容詞,老王頭不但被致仕,還被削籍,距離最低的流放只有一步之遙了。

  麼雞知道老王頭心裡這口氣不會輕易咽下去,便和顏悅色地說:「王愛卿不必妄自菲薄,愛卿乃是四朝元老,當朝棟樑。前番往事乃是父皇誤信讒言所致,今袁某業已伏法多年,孫某禦敵時捨生取義,本宮代父皇向愛卿致歉,還望愛卿念及本宮年幼,寬宏大量,莫要計較。」

  這件事經過這麼多年還未曾了結,君臣有隔閡是必然的,老王頭即使跟隨錦衣衛北上,也不代俵會輕易同意履新,多半是看在還有家小的份上所作出的妥協和讓步。

  或許真是此事已成過往雲煙,當事人先後殞命,王在晉無法實施報復,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之色,便轉而提及另外一件要緊事:「殿下信中言及陛下仙遊,可否屬實?」

  若是皇帝春秋正盛,他是決計不會來京的,太子遣錦衣衛送信,想必是十萬火急,老王頭反而要來探望了。

  真若如此,皇帝無法臨朝,孤兒寡母難免會遭到朝野攻擊,作為老臣,雖然被削籍,今番若能負起,定要力挽狂瀾。

  麼雞輕輕地點點頭,旋即應允,這事是世人皆知的,沒必要對老王頭一個人隱瞞,而且《京師日報》的第一期也刊載了,估計連流寇都很快會獲知這個消息。

  「老朽可否前去覲見?」

  王在晉還要進一步確認情況,進內城之後,一路上車水馬龍,並無禁止百姓披紅黛綠,宮城亦沒有掛出喪旗,說明皇帝健在,並無駕崩。

  不過並不排除其他可能,譬如太子發動兵變,將皇帝囚禁,不過考慮到太子方才黃口之際,其他皇子比太子還小,除非是武將發動兵變,否則這種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麼雞自然不會阻撓對方的要求,而且能上殿的文臣武將,每周一上朝之前,都要去寢宮先行探望一次植物人皇帝,算是以安眾心,表明皇帝仍然苟活著,讓大家不要胡思亂想。

  某太子讓喜兒去坤寧宮通知漂亮親媽,得知王在晉面聖之後,周皇后只得從麻將桌上抽身前來,見到正主,言辭懇切蒂希望對方可以幫助太子安頓遼西,此地乃是大明之命門。

  在太子自行致歉之後,親眼見到了人事不醒的皇帝,又得到了一臉愁容的皇后的懇請,老王頭即使之前是鐵石心腸,也會為之動容,出了宮門慨嘆了一聲,算是將往事作罷了。

  當年的諸多當事人里,只有躺著這位還算健在,其他多半都已化為塵土,如今物是人非,一再追究,又能如何呢?心中徒生哀涼之情而已。

  王在晉也明白自己繼續倔強下去,只能讓厲兵秣馬的東虜坐享其成,陛下駕鶴仙遊,皇后無法親政,太子尚且年幼,朝廷危機四伏,他若不挺身而出,便會成為千古罪人。

  「愛卿尚未用膳吧?不如先行用過,再行商議吧!」

  讓七十歲的老頭風塵僕僕地從蘇南跑過來,還讓人家餓肚子,那就太不人道了,皇帝不差餓兵,好歹也要讓人家吃飽了再說。

  王在晉這次沒有堅持,因為早飯就是在車上墊巴的燒餅,午飯再不吃的話,身體多半扛不住,也就暫且從命了。

  考慮到老王頭來自魚米之鄉,對於麵食可能有些不對胃口,所以某太子特意上御廚給這位老爺子做了滷肉飯和蔬菜湯,而且特意多做了一些,遣人為其家人送過去。

  老王頭特意慢條斯理地吃了半個多小時,麼雞也不讓人過去催促,看得楊進朝都有些上火,這分明就是在刻意怠慢聖上。

  待老王頭吃飽之後重新過來,才略顯和善地說:「此番殿下遣老朽赴任遼西,老朽有三個條件,殿下若是應允,老朽便可上任!」

  「大膽!」

  楊進朝實在是忍不住了,沒等太子發話,就先行喝叱這個不尊禮數的老傢伙。

  「不得無禮!」

  麼雞一皺眉頭,楊進朝就像一條聽話的哈巴狗一樣不吭聲了。

  「王愛卿但說無妨,只要在朝廷的承受範圍之內,本宮自然竭力答應!」

  老臣都有脾氣秉性,王在晉能赴任遼西,多半是為了爭當年那口氣,孫承宗完不成的任務,他過去就能做到。

  王在晉根本就無視楊進朝,連皇帝的親隨內侍王承恩見到他,都得禮讓三分,於是便道出了自己事先想好的條件:「既然如此,那老朽可說了。其一,遼餉每年不得少於四百萬兩。其二,遼西兵馬皆由老朽差遣。其三,殿下不得輕易撤換老朽。」

  遼西總督的權力不能低於當年的遼東經略,這是王在晉的底線,否則過去當個有名無實的巡撫,那便是虛度光陰了,還不如在家頤養天年算了。

  他說的這些都不是什麼難題,麼雞隻是在心裡想了一遍,便點頭答應下來:「此三條皆可應允!」

  朝廷可不必以前了,戶部可是有了上千萬兩的存銀,直接讓老王頭帶去四百萬兩赴任都是可以的,不過暫時還沒這個必要。

  聽到太子應允,王在晉略顯黯淡的眼神終於瞪大了一圈,亮光頓顯,追問道:「殿下可是當真?」

  老王頭剛剛抵京,還不知道這些天來發生的奇聞軼事,不然也不會開出這麼低的條件了,要是知道了,肯定會進行上調的。

  麼雞神態輕鬆,微笑地應對:「君無戲言,當下朝廷煥然一新,太倉還算充裕,餉銀之事全然不成問題。本宮將每年足額給予愛卿四百萬兩餉銀,糧草另算。計劃用二十年時間平遼,五年防禦,五年僵持,五年進攻,最後五年逐步收復失地。」

  光是餉銀,二十年就需要八千萬兩,算上通貨膨脹的話,那就得上億兩銀子。

  所以說,朝廷沒錢的話,所謂的「平遼」就只能玩兵棋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