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聽到這話,眼睛一紅。他突然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他低頭擦了一把眼淚,抽泣說道:「聖上貴為天子,為了國事夙夜辛勞,殫精竭慮。然而還要在權臣軍閥面前忍辱負重,處處退讓。都怪我等無能,不能為天子分憂。」
朱由檢吸了口氣。
不過他的心情卻沒有王承恩那樣沉重,搖了搖頭說道:「王承恩,這津國公終究是個忠心的。如今我大明朝的總兵哪個不是軍閥?祖大壽、鄭芝龍這些人物,哪一個是聽從調遣的?都在地方上盤踞一方。」
「津國公這次兵諫,說到底是因為他為國家出生入死,才會對謀害他的奸臣胸懷怒火。若是李植像鄭芝龍那樣拒絕服從調遣,他也不會在錦州被奸臣謀害,他也不會衝冠一怒,十六萬邊軍也不會聽從他的號召陳兵京郊。」
「但那樣一來,就沒有人為國家出力了。那樣的話錦州早已大敗,我大明岌岌可危。與其說津國公咄咄逼人,倒不如說他實在是為國家出力巨大!」
王承恩擦著眼淚說道:「聖上所言極是,但所謂主辱臣死,奴婢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李植的氣勢已經越來不像一個臣子了,這樣下去如何了得?」
朱由檢看了看遠處的宮殿,沉默了一會。
好久,他才說道:「如果局勢到了最壞的地步,朝廷討伐津國公,打個曠日持久兩敗俱傷,不但朝堂之外的各地軍頭要蠢蠢欲動,朝堂之上的文官恐怕也不會再把朕放在眼裡。津國公今日咄咄逼人,只是因為他功勞殊著。如果來日四海承平,沒有他立功的地方,他的氣勢自然也會淡下去。」
沉吟片刻,朱由檢又說道:「這次抄斬三十七名奸臣,查抄出大筆的銀子。加上太僕寺的藏銀曝光,朝廷一下子闊綽不少。訓練新兵的事情前段時間因為沒有銀子停下來了,如今又可以開始。朕要造上幾百門紅夷大炮。他日有了這些兵馬拱衛皇家,津國公的跋扈之氣也會收斂不少。」
聽到天子要重啟練新兵,王承恩這才破涕為笑,擦了擦眼淚,大聲喊道:「皇爺聖明!料想十萬新兵練出來以後,李植再不敢逾矩一步。」
朱由檢看著遠方,笑了笑。他信心滿滿,大步邁進了乾清宮。
####
鄭芝龍帶著親將隨從,慢慢騎行出了京城。
鄭芝龍的弟弟鄭芝豹看了看身後的京城,搖頭說道:「大哥,這次入京打點,當真又花了不少銀子。」
鄭芝龍淡淡說道:「這些銀子算什麼?只要我們占據福建,占據東南海疆,多少銀子賺不到?這些年我們的船隻、兵馬越來越多,再過幾年,就是福建的文官任免朝廷都要聽我鄭芝龍的,又何必心疼這一點銀子?」
鄭芝豹還是有些心疼銀子,想了想說道:「大哥,李植肯不肯讓出新竹的收益?」
鄭芝龍搖了搖頭。
鄭芝豹眼睛一翻,怒道:「這個李植好大的膽子,他不知道海面上大哥說一不二?我們的幾千戰船若是斷了他在新竹的航道,他那十萬人要困死在小琉球島上!」
鄭芝龍笑了笑,說道:「這個李植,恐怕以為他那幾十條船可以和我們對抗哩!」
鄭芝豹說道:「大哥,我們去劫了李植的船?讓他知道什麼叫做鄭家。」
鄭芝龍笑道:「不急,不要急,我們的手下都是海賊出身,沒有章法,廝殺打劫可以,搞起開墾拓荒不行。有李植在小琉球為我們忙碌,我們何必急著去打碎他的美夢?讓他繼續把新竹搞大搞富,過些時日我們再去取來!」
鄭芝豹看著鄭芝龍愣了愣,許久,才笑了起來:「大哥好氣魄!」
鄭芝龍癟了癟嘴,說道:「這到了海上,我鄭芝龍說話還是算數的。」
####
李植的大軍緩緩往天津開去,到了五月二十,回到了天津境內,進入了范家莊。
天津巡撫馮元颺率領天津文武官員迎出三十里,在范家莊遠郊迎接凱旋的李植。隊伍抬著豬羊米酒,敲鑼打鼓等在路上。
天津的名士儒生們雖然對李植都有些不滿,但李植牢牢統治著天津,這些人哪裡敢在天津表達一點不滿?一句話說錯被李植的密衛聽去了,就是要倒霉的。此時李植又升為津國公,權勢更是熏天。他們為了巴結李植,全部站在道路兩側翹首等待。
從清晨登到上午,眾人總算等到了李植。一看到大軍的前列,馮元颺等人就小跑著迎了上去。幾百文武官員、衣冠人士在馮元颺的帶領下快步小跑,場面有些滑稽。
幾百人跑到李植的親衛隊伍兩側,一個個全都是一揖及地,高聲歡迎李植凱旋。
李植看了看這些官員文士的巴結模樣,笑了笑,在馬上朝眾人點了點頭,就算是打招呼了。
馮元颺看到了津國公的點頭,暗道自己的巴結津國公看到了,喜上眉梢。他使勁朝後面的鑼鼓隊揮手,讓那些樂人弄出更大的聲音來,讓歡迎的氣氛更加熱烈一些。
李植率領大軍繼續往前走,走到了范家莊十里外,看到了自發聚集在這裡的百姓們。
這些百姓也是來歡迎虎賁師凱旋的。幾萬百姓不少人是虎賁師大兵的家屬,擠在道路兩側看自家的子弟回家。他們在隊列里認真地搜索,直到確認自己的孩子真的活著凱旋,才一個個歡喜起來。有的年輕人歡呼雀躍,有的老人淚流滿面。
李植正在馬上觀看興奮的人群,卻看到一家人淚流滿面的站在道路兩側。看到李植騎行過來,這一家人跪在了路邊。
李植不知道這家人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停下了馬,說道:「鄉親們請起,你們為何哭泣!」
那家人中的家長,一個白髮老人顫顫悠悠地爬了起來,拄著拐杖說道:「我的二兒子隨將軍出征,在虎頭壩戰死了!半個月前已經埋在了烈士陵園。」
李植臉上一沉,拱手說道:「李植未能把天津的子弟都帶回來,對不住父老!」
老人笑了笑,臉上的眼淚卻流得更多。他擦了擦眼淚,說道:「自古沙場征戰,幾人能還?我一家人來這裡迎接國公爺凱旋,是想和國公爺說,我兒是為了保家衛國光榮戰死的,我們一家人以他為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