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江南試探,商業輸出

  就在江南一片盛世景象之時,遠在基隆的秦浩卻是遇到了難心事。

  順天營一名隊官趁著休沐的日子,沒有匯報私自乘船回老家,等到軍中點名時,才發現了這麼一個逃兵。

  「白穗生的這個案子,不好辦!」

  在基隆將軍府的大殿內,基隆軍的幾個高層人物,以秦浩為首席,依次坐定,一邊翻弄著剛剛從山區運來的紅薯、土豆等作物,喝著清茶蘸著吃,一面討論著逃兵白穗生的情況。

  他的事情說起來其實也簡單。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這是國人的通病。

  大凡在外面工作、讀書、打拼之人,一旦得了富貴就是想要回家炫耀一番,回到家鄉總是要做出一番成功人士,有出息的模樣,否則會被認為是「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最好樣本。

  何況,白穗生是最早一批從軍的,秦浩剿滅山匪的時候他就在了。

  是最早一批享受了秦浩的各項優惠政策的人,幾年的辛苦打拼經營下來,在基隆、新竹各地已經有了數十畝的水田,近百畝的山林,倉里放著幾百石的稻穀,還有數十壇的菜油、葷油、果酒,樑上懸掛著幾百斤臘肉乾魚,欄里拴的有牛,餵的有豬,身上穿的是細棉布,腰裡也常有幾百兩兩銀子,可謂是應有盡有,活脫脫一個富家翁的存在。

  有了這樣的光景,白穗生便動了回鄉修宗祠、續家譜的念頭。

  這本無可厚非,關鍵是這小子竟然沒有上報,私自回家,這才是基隆官方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放在戰時,絕對是要殺頭的;一般光景,也免不了一頓降職、鞭笞。

  按理來說,這並不是什麼難以解決的事情,問題就出在白穗生回來後,竟向基隆衙門狀告老家的縣令。

  基隆的官如何管得到大明朝的官,一時間可把秦浩幾人難住了。

  本想安撫一下,就此揭過,可白穗生的經歷在軍中越傳越廣,不少士兵都要求嚴懲那些惡毒的縣令,他們以後也是要回家祭祖的,可不想這樣的腌臢之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說來也有趣,這白穗生剛剛回到福建泉州老家,麻煩便接踵而至。

  他一回鄉,從地保到泉州縣,各級算得上的,算不上的,入流不入流的官吏仿佛鬣狗聞見了腐屍味一般都紛至沓來,口號如出一轍,對於逃民要嚴懲不貸。

  面對著地保、衙役官吏們手裡的鐵鏈、鐵尺,白穗生只得是祭起最不情願,但卻是最對症的一個法寶,塞錢。

  地保來討人情,塞了三兩銀子,半匹新竹棉布。

  衙門裡的幾位老夫子師爺,各自送了二十兩的潤筆,懇請老夫子筆下超生。

  典史、縣丞二位大人,每人托老夫子代為敬上一百兩的夏日冰敬。

  知縣大老爺,則是送上了二百兩銀子的潤筆,回報的便是大老爺大筆一揮,為白氏宗祠題寫了匾額。

  該來的不該來,白穗生都送上了一筆。如此亂七八糟的各項開支算下來,白穗生發現,自己這兩年的辛苦,出生入死打下的基業,怕是填不滿這些大明官吏們的血盆大口。

  剛剛要以建宗祠錢糧不足為由逃回基隆,不料想,鄉間的地痞們也來拔刀相助,誓要吃上一口。

  「白家小弟,沒錢修宗祠啊?不要緊的,咱們借給你。八出十五歸的利息,你看如何,至於抵押嗎,看在咱們的關係上,便用你這白氏宗祠作為抵押吧!」地痞們說得那叫一個流暢。

  白穗生見狀不妙,如果不走,怕是連性命都要丟在老家,忍辱含痛,以借錢要同家族中老少共同商議為由,用作緩兵之計,為自己爭得了幾天的時間。

  便在這幾天裡,連夜帶著幾名想到基隆來打拼一番的宗族中子弟飛也似的逃離了福建老家。

  到了基隆盤點此行所花費錢糧,區區的數月花費錢糧竟然在千餘兩上下。這還是有數目的,那些七零八落的花銷,就更多了。

  左思右想,白穗生覺得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這口惡氣,索性潑起膽子,到將軍府門前告狀,反正都是要吃處罰的,要死也要拉那批吸血蟲下去。

  他的想法也是極其簡單,我每年按時的交糧納稅,每做一筆生意都是不少一文的將各項稅款繳上,如今我被人欺辱敲詐,那麼將軍府就要為我出來做主。

  「之所以說這個案子不好辦,原因就在此,大明現在的貪官污吏太多、橫行鄉里,幾乎可以說是到哪哪是,這些回去探親的不死也要脫層皮。白穗生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

  如果說是我們管轄範圍內的事情,自然好辦,將這些官吏送到執法處按法條辦理就是。但是,福建官場,同我們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要細細追究,我怕是引火燒身。」諸葛玄一邊品著茶,一邊就這個案子闡述著自己的意見。

  「我倒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秦浩咬了一口烤的開花了的土豆。唏噓著嘴,口中含糊不清的說著自己的意見。

  「一來,可以讓麾下各處的軍民認清楚,大明那些官吏同我們的官吏是多大的差距,從而增強他們的忠心和認同感。二來,也是我們對福建下手的一個契機!」

  「咔碴!」諸葛玄手中的青花瓷茶杯掉在了地上。

  「主公,三思啊,現如今日本各處要用兵,實在是抽調不出額外的兵力了。」

  「有些事,不一定要動刀動槍的。」

  秦浩美滋滋的咬了一口手裡的紅薯,冷笑一聲。

  「福建不是鄭芝龍的地盤嗎,給他送一封書信去,就將今日的事情告訴他,讓他看著辦。」

  自兩家停戰以來,鄭芝龍的商船就不停往來於基隆和南洋,生鐵、糧食、食鹽、棉布以及各種土特產,半年來不知道賺取了多少銀錢,早就補齊了當初的贖款,現在秦浩讓他處理一個小小的縣令,自然不怕他不干。

  「主公高見!」諸葛玄轉念一想好像也是這麼一回事,鄭芝龍吃了自家這麼多東西,是時候回應回應了。

  「對了,前不久,便是大行天啟皇帝發喪期間,左國柱從江南寫信回來,信里讓我們儘早準備米糧、生鐵,以助他岳父繼續留在江南任職,我覺得有利可圖,便應了下來,你們看這事可有不妥的地方。」秦浩悠悠然望著座下幾人問道。

  雖然他早就決定了,但具體細節還是要與幾人商議,其中他擔心的就是被有心之人發現,破了他們江南的財路。

  東林黨雖然不是一塊鐵板,但其中覬覦鹽路的可不少,不能在這個關頭掉了鏈子。

  相比於諸葛玄的沉思,一旁吃著紅薯火熱的李春倒是率先開口,「主公依我看,這件事定然要做的。」說著還不忘捏住一塊紅薯放入嘴中咀嚼,然後才繼續道了一聲,「主公幹得好!」

  秦浩當即翻了一個白眼,有好處我能不知道嗎,要你在這裡重複一遍,李春這次的馬屁可是拍到了秦浩的馬腿上。

  於是秦浩將目光裝線一旁的武將們,韓咸、趙昶、陳虎、李毅、張虎幾人,他們都是低頭沉默啃著紅薯。

  秦浩無奈得搖搖頭,看來是指望不上這群只曉得殺人越貨的武將了!

  「主公,我這件就要給我吧。」沉默許久的諸葛玄終於開口了,讓秦浩等得好一陣煎熬。

  「你要如何處理?」秦浩好奇的問道。

  此事不難,關鍵是如何協調,不讓有心人發難,這才是最關鍵的。

  「主公,剛剛不是有個福建官僚放在前面嗎,我們可以此打開路線。以福建作為咱們的糧食、鐵器傾銷之處,然後過渡到江南,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很難有人發現貓膩,就算有人察覺了,也是從福建開始的,短時間查不到江南。」

  「好!」聞言,秦浩大喜過望,「聲東擊西,就算到時候查到,江南官場已定,木已成舟,我到要看看東林黨是不是要冒著分裂的結果,在大明官場上鬧一鬧。」

  不過這樣的事情估計不可能出現,現在東林黨可是剛剛奪取了崇禎的信任,這時候要是鬧出什麼貪財、腐敗、攻擊同僚的案件,都得滾回老家養老。

  「同時用了此策,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好處,福建、江西幾省,地狹人稠,糧食產區不是特別的多,而觀我們基隆,有的是良田,可以招引無地少地之人到我基隆墾荒。以增加我基隆的人口、田地。」

  「好!諸葛玄說的不錯,招攬流民墾荒。」秦浩不免開口稱讚。

  一旦大量的米糧進入了這些缺地少糧的省份,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到時候背地裡再行宣傳一番基隆政策,到時候下海之人定是風潮湧起。

  「方才算了一下,眼下我基隆、新竹、琉球、神戶等地,有常年耕種的水田一千三百萬畝零五百二十畝六分,山林、旱田、水塘不在此列。在冊人口為二百餘萬人,如果加上在各處務工的勞工、官奴等,還要加上至少五十萬人。

  每年收穫的稻穀約有八百餘萬噸,按照主公提出的一曰三餐飯要吃飽的原則,除農人自己留存的餘糧之外,各處築路、開礦、紡織、軍隊、碼頭、船廠等處消耗的糧食亦不在少數。

  扣除上述等項,眼下在各處官倉之中,至少有歷年之積累稻穀近五百萬噸,足夠五百萬人一年只用。再者不久便是夏季糧入庫,這些糧食可批次傾銷福建,順便暗中送往江南,至於鐵料,依法如此,不會生出麻煩。」

  諸葛玄腦子裡的數字說的是滔滔不絕,一連串的數字報出來,登時讓在場的人們一個個喜笑顏開。

  「除此之外,還有鹽!江南的鹽市場基本打開,我們可繼續向外擴張,就順著糧食的便捷,一道行了。」秦浩在旁邊補充了一句。

  「對了,還需討論一下,用什麼樣的價格,向福建、江西、江南等地銷售稻米?」

  以前對江南進行糧食銷售,不過那是一種帶有利益輸送意義的送錢資助,每石稻米不過三錢,由於輸送的少,基本上是白送,除去運費根本不賺錢,就是給金陵官府撐撐場面用的。

  如今可是大筆賣糧,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福建的稻米是一個什麼行市?遠的不說,便是萬曆皇爺在世時,米價便是七錢到一兩一石,這幾年來,到處是水旱蝗雹風災,各地的糧食都在減產,米價亦是扶搖而上。

  「以往我們賣五錢一石,如今至少也要比這個加上二到三錢!」李春吃著紅薯,是想到哪裡便說出來。「前年,天啟六年的時候,京師的米價可是到了每石二兩之多!」

  「不可!若是我們賣的貴了,與當地的米價無二,又有誰願意來買?」諸葛玄用嚴肅的口氣訓斥了一聲。

  「以往的三錢銀子一石,是指的運到的價格,而且運費包含在裡面,如今我們把運費這一項去掉,每石稻米在基隆的離岸價格就是五錢銀子一石。如果沒有船自己運輸,我們便要在這個基礎上加上運費。」

  幾個人心裡默默的計算了一下,如果照這個標準計算,每石稻米頂多加上一錢的成本,相對於內地瘋狂的米價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和競爭力的。

  「另外,將軍府議一議,拿一個章程來。穀賤傷農,對於售糧的農戶,給予補貼,比如說拿著售糧憑證,憑藉基隆戶籍,可以用低價價格購買各色熟鐵、輕鋼農具、農藥、化肥等項。」

  幾個人聽了頓時眼睛裡都是喜色,這樣一來,秦漢商號、鋼鐵廠等處的產品找到了買主不說,各處農人有了純鐵製農具,便可以耕種更多的糧田,打更多的糧食,至不濟,單位面積的土地,需要的勞動力便少了許多,可以騰挪出不少人來用在別處。

  如此政策實行下去,又是一個快速發展期,諸葛玄幾個人不由得陷入了一番對於曰後更加美好的前景暢想之中。

  「現在,為了完成這個目的,大家把工作分一個工。算一下我們的運力,各個港口碼頭堆房倉庫的消納能力,命令秦漢商號組織對各處的存糧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收購,收購的對象以兩到三年的稻穀為主。命令鋼鐵廠,迅速的製造一批水碾配件,要將稻穀變成稻米。依靠原來的石頭水碾可是不夠的!」

  「把這幾項工作落實,我們才可以進行對福建福建進行稻米、油料、食鹽、鐵器、布匹有針對性的進行銷售活動!同時海軍要保駕護航,不能讓咱們的商船在海上出了問題。」

  「諾!」文武官員一齊拜倒。

  隨著秦浩的指示,各個部門緊張的忙碌起來。

  將軍府戶房拿出了關於農民銷售餘糧的獎勵辦法,明確標定了每賣出一定數量的餘糧,農戶將獲得按照獎勵價格購買鐵製農具、輕鋼鋼製農具的標準。

  如果不想購買使用農具,那麼,各種各樣的工業製品也會供你選擇:印染的十分精美的花布,種田需要的化肥都足以令人心動不已。

  鋼鐵廠的人們用熟鐵和輕鋼製造出來供碾米廠使用的水磨的金屬構件,令碾米速度加快不少不說,碾出來的米更加潔白精良,好看的很。

  其次,最有發展的地方便是鹽田和榨糖作坊,也緊鑼密鼓的動工起來,一批一批潔白如雪的雪花鹽和白糖,按照每桶一百斤的標準,被裝載進封閉的十分嚴密的木桶之中,裝入商船,準備運往江南地區銷售。

  崇禎元年五月,在一陣陣清脆的慶祝鞭炮鑼鼓聲中,十數條商船駛離了碼頭,滿載著大米、鐵器、棉布、白糖、食鹽等物,前往福建、江南的方向。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