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殲滅的清軍不僅有新附軍、綠營兵以及孔有德、耿仲明一部,而且還有不少八旗軍與外藩蒙古兵,清軍在蘇州府遭受的損失並不遜色於溧陽、宜興方向,而且在這一輪攻勢之後,蘇州府已經基本為明軍所控制。
雖然蘇州府城與個別縣城仍然控制在清軍之手,但對於南京的多鐸、豪格來說,這些仍在堅持抵抗的城池反而成了巨大的負擔。
雖然從情理來說清軍應當毫不猶豫地出兵救援蘇州府,但是在遭受一系列的失敗之後,應天府與常州府的清軍已經是自身難保,出兵救援蘇州府搞不好便是第二次湖州之役,所以即使是沒怎麼經過劉永錫痛打的豪格都變得猶豫起來。
雖然豪格號稱帶著兩萬八千大軍南下馳援,但是這所謂兩萬八千大軍可戰之兵最多也就是兩萬兩千人而已,而越明軍這一輪攻勢殲滅的清軍差不多有兩萬之眾,等於是豪格所率的援軍幾乎被殲滅了一遍。
雖然這種說法有些不大合適,豪格所部建制尚屬完整,遭受打擊最大的還是多鐸在征服江南時歸附與組建的新附軍,但是這一輪重擊是徹底打垮江南清軍的士氣,上下都擔心被明軍全殲。
即使是豪格這種極好戰的武夫現在都有些垂頭喪氣:「救援蘇州雖然勢在必得,但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能只圖冒進中了金華賊的埋伏!」
只是說完這段話豪格就覺得後悔。
現在光是蘇州府城就有刑部侍郎李率泰指揮的近六千清軍,其中近半數都是八旗軍、外藩蒙古兵以及象孔有德、耿仲有這樣的「遼東舊人」。
而那些仍在清軍攻勢下堅守的縣城也有著好幾千清軍,如果直接放棄蘇州府就等於又丟掉至少近萬清軍,到時候追究蘇州易手的責任時多半會有人把豪格說的這番話說出去,畢竟這種虧豪格實在吃過太多次了。
而多鐸聽豪格這麼說總算鬆了一口氣,不管蘇州府接下去發生什麼事,他至少能把一半責任推給豪格。
但是多鐸還是憂心重重,不管怎麼樣作為江南清軍的最高統帥他還是必須儘早救援蘇州,但怎麼救援蘇州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說豪格已經被劉永錫毆打出心理陰影,而多鐸已經習慣失敗之後再次失敗,覺得救援蘇州正常情況下肯定失敗,甚至可能把援軍都拖下水,因此他只能含蘊地說道:「這次救援蘇州事關東南大局,得專門選一員最熟悉蘇常形勢的大將全權負責才行!」
洪承疇一聽就知道多鐸是準備把鍋推給他這位總督江南軍務大學士,畢竟在座只有他這個漢人「最熟悉蘇常形勢」,而且他也是最合適的背鍋俠!
誰叫他是個漢人!
但是洪承疇老奸巨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脫身之計:「現在談救援蘇州為時尚早,關鍵還是要及早與英王會師,只要我們與英王大軍會師,一切皆有希望!」
洪承疇這麼一說,多鐸與豪格都開心得差點跳起來!
雖然他們不是劉永錫與越明軍的對手,但是阿濟格的十五萬大軍投入江南戰場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可以跟在阿濟格身後大破金華賊。
如果阿濟格的十五萬大軍參戰之後還不是劉永錫的對手,那絕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了,阿濟格十五萬大軍都頂不住金華賊的攻擊,他們聯手敗在劉永錫的手上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在想明白這件事之後,多鐸當即下了決心:「沒錯,英王大軍儘快東進才是勝負關鍵,我就給英王寫信,讓他全力東進趕緊與我們會師,他如果來得晚了,李率泰和蘇州上萬王師就在全軍盡沒了,一定請他加快速度!」
現在背鍋俠已經換成了英王阿濟格,李率泰與蘇州府的上萬清軍如果最後失敗,原因只能是英王阿濟格的援軍來得太遲。
而豪格也及時領會多鐸話里傳遞的真意:「沒錯,請英王儘早東進與我們會師,他的前進速度關係著東南的生死存亡!」
與其讓自己背鍋,不如讓阿濟格來背鍋,而多鐸也是債多了不愁:「除了請英王儘早東進之外,我們還要寫信給京師,讓京師再派十五萬精銳下江南,只有這樣才能保全東南!」
洪承疇第一個響應:「豫王英明,豫王果然英明!」
現在大清國哪怕是敲骨吸髓也變不出十五萬大軍,但是這樣一來攝政王多爾袞與京師的諸位王爺、貝勒就要成了新的背鍋俠。
江南之役如果勝了,自然是英王阿濟格與多鐸、豪格與洪承疇精誠合作的功勞,如果不是他們苦撐待變,絕不會堅持到英王阿濟格大軍的到來,但如果失敗了,那就是朝廷不肯痛下決心派十五萬大兵南下增援的緣故。
肅親王豪格也想明白這其中的玄妙,他拍手稱快:「十五萬援兵還不夠,非二十萬不可!」
現在多鐸、豪格與洪承疇都覺得失敗的最大責任不在他們身上。
而越明朝的反應卻完全相反,如果之前阿濟格十萬大軍壓得整個越明軍都喘不過氣來,現在整個越明朝上上下下因為這次巨大的勝利而充滿了信心,甚至覺得哪怕是阿濟格與多鐸、豪格會師,越明軍仍然能夠穩操勝券,畢竟有越王劉永錫這位兵馬大元帥在,越明軍能創造了一切奇蹟。
不管是張皇后、坤興公主還是張國維、朱大典或者是普通官兵,現在都覺得只要再來一場大捷,越明軍就能光復金陵祭拜孝陵,劉永錫反而是整個越明朝最清醒的人。
因此邢夫人拿來了大順軍殘部與高太后的奏疏時,他不但不怪邢夫人先斬後奏,反而是面帶喜色:「邢姐姐果然是我的賢內助,我馬上親自跑一趟杭州說服娘娘與公主殿下!」
雖然說湖州城、溧陽城與杭州城距離並不遠,但是長久以來劉永錫都是身先士卒不肯輕離前線,邢夫人雖然知道劉永錫多半不會反對她與高太后之間的協議,但是她真沒想到劉永錫在這件事會這麼積極。
因此她的語氣中自然帶了一點酸味:「我可是見過這位高皇后,別看李過、高一功與田見秀他們都叫她高太后,實際她今年才二十八歲而且還是個大美人,越王殿下這下子樂壞了吧!」
劉永錫知道邢夫人心底有些不好受,他只能牽住邢夫人的手說道:「這件事我已經說過了,由邢姐姐全權負責,只是我也沒想到邢姐姐事情居然能辦得這麼漂亮,這可是幾十萬流賊,如果這些流賊的十分之一能成為國家經制之師,湖廣傳檄可定!」
劉永錫在邢夫人臉上印上了一吻繼續說道:「至於這位高太后怎麼安排我都聽邢姐姐安排,邢姐姐說她年輕貌美,她便年輕貌美,邢姐姐說她是心懷不軌,那她一定意圖謀反,反正我都聽邢姐姐安排,誰叫我們是患難夫妻!」
邢夫人啐了劉永錫一口之後又故作嗔怒:「別的都不會就會這些甜言蜜語,不過夫君既然要跑一趟杭州城,那溧陽城交給我負責,保證萬無一失!但張皇后那邊或許能矇混過去,公主殿下那邊恐怕不好辦!」
劉永錫當即笑了起來:「既然是邢姐姐的安排,我已經決定先斬後奏,這次去杭州主要是說服皇后娘娘與公主殿下!」
雖然自從劉永錫以越國公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以來就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大小事務都可以一言可決事後再向張皇后與坤興公主報備,但是劉永錫很少動用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邢夫人沒想到劉永錫在這件事居然會先斬後奏,但是她仔細一想就明白:「快刀斬亂麻,省得朝中文武胡言亂語。」
雖然收編大順軍、大西軍殘部對殘明來說是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但是不管是隆武朝還是永曆朝,多數文官都把大順軍、大西軍視為生死大敵,如果走正常程序肯定會有許多正人君子站出來講大道理。
但是劉永錫先斬後奏直接把詔書發出去,然後再與張皇后、坤興公主達成一致並說服諸位閣臣、尚書,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而且既然有邢夫人故事,再來一位高夫人也可以援引先例,邢夫人覺得這才是正道:「夫君放心去吧,溧陽由我負責,肯定出不了什麼差池!」
但她終究是女流之輩,劉永錫不在身邊她總有些不放心:「夫君此去還有什麼交代沒有?」
劉永錫已經想好了一切:「沒有太多需要交代的事情,但是我這次南下不用帶太多騎兵,到時候留一百五十騎下來,姐姐再找幾百步兵出來編成一旅馳援邢勝平,對了,代我通知陳淵與張煌言,我知道他們現在也很困難,但是勝平現在更困難,多多少少抽調些兵馬交給邢勝平,哪怕一隊人也行!」
邢夫人沒想到劉永錫臨別之前還惦記著邢勝平:「南面據說還有不少建虜的殘兵敗將,夫君務必小心,還是把兩百騎都帶上吧,到時候我可以把身邊的親騎親兵都交給勝平指揮!」